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子奋斗日常 >

第92部分

皇子奋斗日常-第92部分

小说: 皇子奋斗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儿把受伤的手藏起来,露出两个小虎牙,笑着说:“没事儿,我皮糙肉厚的,不怕疼。”
  “怎么没事儿,打这么一回,起码叫你十天半个月握不动笔。”傅煦沉着脸说:“都说了这回让我来挨,你抢在前面做什么,显得就你对殿下忠心么?”
  “阿煦……”见虎儿受了伤,傅煦还如此严苛地和他说话,裴清殊有些于心不忍,忍不住叫了傅煦一声,“虎子也是为了我好,你就别说他了。”
  谁知道傅煦生起气来,连裴清殊都敢训:“殿下您也是的,前日临走前怎么和您交代的?永昌伯府的人喝酒都是论坛来的,您不说三杯就倒,但半壶也就是极限了吧。可我听小德子说,您昨儿个竟然喝了整整一壶……”
  “小德子这个嘴碎的……”裴清殊小声念叨了一句,十分羞愧地说:“好了好了,我都说我知道错了嘛,以后不会这样了。”
  “希望殿下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傅煦神色凛然,一板一眼地说道:“您要知道,您是我们的主子,我们之间就是共生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主子若是行为稍有差池,我们这些下头的人就有可能人头落地!”
  有这么严重么……
  裴清殊心里这么想了一下,却不敢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傅煦说的其实确实有道理,这一次的确是他大意了。
  公孙明见裴清殊被傅煦训得低下了头,赶紧站出来活跃气氛:“好啦好啦,我知道阿煦你是心疼虎子哥,也是为了殿下好,可是就像你说的,殿下是我们的主子,我们可以规劝主子,却不能没有分寸,让主子难堪,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傅煦一愣,想了想后,对裴清殊施礼赔罪:“殿下恕罪,刚才是傅煦一时情绪激动,失言了。”
  “不碍事的,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裴清殊见虎儿皱着眉头,在旁边不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他现在一定很难受,于是不再废话,让傅煦赶紧带着虎儿回府上药去了。
  等他们走后,裴清殊见公孙明仍然留在自己这里,就问他说:“你怎么还不回去?”
  公孙明喝了口茶,开朗地笑道:“还有几句话想和殿下说。”
  其实说句老实话,虽然几个伴读里头,公孙明是来的最晚的,但傅煦沉闷寡言,虎儿敦厚老实,裴清殊还是和公孙明最合得来。
  “你说吧。”裴清殊也不赶他,让玉栏下去准备了一些点心,两人边吃边聊。
  “刚才傅公子在,这话我没敢说。其实我倒觉得,殿下这回犯错犯的正是时候。”
  裴清殊奇怪地说:“这话怎么讲?”
  “殿下现在尚未出宫,还没有正式在朝堂上展露头角。如果现在就能早早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更加谨慎行事的话,那于我们这些效忠殿下、追随殿下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福气。”
  裴清殊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大。
  “其实在殿下这个年纪,能够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十分难得了。只是我们视殿下为主,为殿下的期望不免高了一些,还请殿下谅解。”
  裴清殊好笑地说:“什么叫在我这个年纪,咱们俩不是同年同月生的么?少在我面前装老成了!”
  “嘿嘿,”听裴清殊这么说,公孙明瞬间原形毕露,“其实这头一句话,是我爹说的。”
  “公孙大人?”裴清殊一听就来了兴趣,“他还说什么了?”
  “他还说啊,殿下是个值得追随之人,让我好好效忠殿下,尽我所能,为您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裴清殊挑眉道:“那你可知我现在最烦心的事情是什么?”
  “自然是婚事了。”
  裴清殊叹了口气,不再直着身子,而是用手支撑着下巴,苦恼地说:“母妃近日催得越发紧了。我心里烦,可又不得不尽快做决定。可是婚姻大事,绝非儿戏,我哪能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随便选一个妻子呢?”
  “随便选一个当然不行了,毕竟殿下选的不仅仅是皇子妃,还有可能是未来的……”
  公孙明的话没有说完,但裴清殊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说起这个,裴清殊忍不住又是一叹:“阿明,我也不把你当做外人。说句老实话吧,其实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好,自己能不能争取那个位子……先不说大皇兄、二皇兄、三皇兄他们年长我许多,比我有更大的优势,就是我自己心里的这一关,也很难过得去啊。”
  公孙明有点意外地瞪大眼睛:“殿下你还没想清楚呢?!那你这么努力读书做什么,就为了当个闲王么?!我还以为您心里早就打定主意了呢!!”
  “你先别激动,”裴清殊轻蹙眉头,缓缓道来,“我的想法是,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先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把该做好的事情准备好。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父皇没有撑到我建功立业的那个时候,把皇位传给给了哪个兄长,那起码我还有本事,用自己的能力与之抗衡。”
  公孙明摇摇头道:“难,太难了。自古以来,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殿下想的恐怕太简单了。就拿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三位殿下来说吧,您觉得他们哪一个当上皇帝之后还会重用您?”
  “那……四哥呢?”裴清殊发现,这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同别人讲起有关皇位之争的心里话。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裴清殊忽然觉得心里放松了不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从今以后,他终于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可公孙明还是摇头:“四皇子纵然与您关系亲近,可他终究不是您,而是旁人。兄弟之情,在明道皇权面前,实在是太脆弱了。殿下又能拿什么来保证,四皇子会永远不变,像现在一样对您好呢?”
  “我保证不了。”虽说四皇子本人并没有对裴清殊做过什么,但荣贵妃见死不救的事情,就像是埋在裴清殊心里的一根刺,就算把这根刺拔了出来,伤口一时也难以愈合。
  公孙明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说:“那您就应该知道,谁都没有您自己靠得住。”
  这个想法,其实裴清殊很早就有过了。可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他时不时地还是会产生一些懦弱的心理,觉得当皇帝责任重大,怕自己坐不好这个位子。
  公孙明看他神色,好像明白了什么:“殿下是不是怕将来前途凶险,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怕自己难以胜任呢?”
  裴清殊诚实地点了点头。
  公孙明忽然大笑起来:“其实啊,您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您现在还没出宫,身边就有我和阿煦他们了。等您将来出宫建府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人看中您的才能和实力,心甘情愿地来投奔您,做您的马前卒,或是智囊团。您要做的,其实就是稳住自身,然后知人善用。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您亲自来做,甚至不需要您动太多脑子。您是主子,只需要下最后的决策就好了。”
  裴清殊听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心动。是啊,他怎么忘了,当皇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有许多心腹大臣可以从旁辅佐。
  若单论才能,可能许多人都比他出色,可他们都没有裴清殊这个皇子的身份。如今公孙明自愿追随于他,也是因为公孙家觉得在诸位皇子之中,裴清殊最为靠谱儿。
  他真的不能再妄自菲薄,优柔寡断下去了!
  “好,那你说……如果是以这个目标出发的话,我该娶一位怎样的妻子呢?”
  公孙明笑了笑说:“说到娶妻一事,虽然我和傅公子的关系不错,但是我还是得做这个小人,背后说他一句坏话。我觉得他刚才教训殿下时,恐怕存了一些私心。”
  “这话怎么说?”裴清殊可是一点都没听出来!
  “殿下昨日去永昌伯府吃酒,应当知道永昌伯也有几位千金,与殿下年纪相仿。阿煦可能是怕殿下和孟家人走的太近,会看中他们孟家的姑娘吧!”
  裴清殊颇为无奈地说:“所以,你也觉得我应该娶阿煦的妹妹么?”
  公孙明摇摇头道:“那是最理所当然,但是也最没意思的做法。阿煦这个人作为男人的确不错,可若是女子也是这么个性子,咱们不说她不好,但是起码和殿下您,恐怕是合不来的。我母亲教导我说,人活这一辈子,不光光是为了功名利禄,也不能完完全全地为责任而活。自己的健康和快乐,也很重要。所以说,虽然在维系您和傅家的利益关系上,娶傅五小姐是最合适的,可您若是不喜欢她,那就一定不要娶,否则将来只会成为一对怨偶。”
  裴清殊深感赞同:“此话有理!”
  “其实,您现在挑花了眼,感觉京城中适龄的大家闺秀很多,但事实上只要您把自己的要求设定清楚了,候选人的范围就会缩小不少,然后再用排除的方法把不合适的人选排除掉就好了。”
  这个裴清殊早就想过了:“我不想盲婚哑嫁,和没有接触过的、不知底细的人家结亲。我还是想娶一个我认识的姑娘,不说熟识,但起码是见过。姑娘的家世固然重要,但本人的性格也必须要好相处。至于年龄倒是不那么重要,只要比我大小三岁以内的,我都能接受。”
  裴清殊说完,提了几个自己接触过的姑娘。还有一些公孙明知道的,裴清殊就没提。
  公孙明想了想,一个一个地给他分析:“要说这几位姑娘里头,自然是傅五姑娘和您的家世最匹配,但是傅五姑娘和您性格不合,所以排除。左三姑娘性格开朗,身份高贵,但可惜出身于左氏,容易埋下隐患,所以排除。容三姑娘性格讨喜,出身大家,但容家已经有了荣贵妃和四皇子,只要有他们在,容家就无法一心一意地为殿下谋算,所以,还是排除。”
  裴清殊感觉再让公孙明这么分析下去,自己就要娶不到媳妇了,但还是要让他继续说完。
  “英国公之女不仅身份尊贵,而且英国公手上有一定的军权,娶她对殿下来说看似最为有利。可殿下也要想到,万一殿下成了,荣登大宝之后……”
  尽管屋里没有旁人,但公孙明还是用极低极低,只容他们二人听到的声音说道:“很有可能外戚干政,扰乱朝纲,成为殿下施展拳脚的一大隐患。到时候国将不国,朝中定然一片混乱!”
  裴清殊深以为然:“这个你放心,虽然英国公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但我原本就没打算高攀他家的女儿。”
  他刚才根本就没提英国公之女,还是公孙明自己想到的。
  公孙明听了,毫不意外地笑道:“我知道殿下不是趋炎附势之人,只是把我想到的,都同您交代清楚罢了。”
  “那你排除来排除去,到底建议我娶谁呢?”说了一大通,也没见公孙明说谁好的。
  公孙明也不故弄玄虚,直接问他:“殿下可曾考虑过您启蒙老师的女儿,宋姑娘呢?”
  裴清殊脑中瞬间浮现出一个女子端庄文雅的模样:“你说的,可是老师的二女儿?”
  公孙明颔首道:“据我所知,这位宋二姑娘乃是宋大人嫡出。虽然比您大了一岁半,但她底下的妹妹乃是庶出,不足以与您相配。”
  见裴清殊沉思着不说话,公孙明继续说道:“先说宋大人吧,他出身清贵,还是延和十二年的探花郎,金榜题名之后便进了翰林院,没过多久就兼任了您的启蒙老师。可以说无论是出身,还是和您的关系,那都是没话说的。这些年来,宋大人的仕途十分顺利,每回任期期满,都会有所晋升,现在已经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每回皇上去行宫,都会带上他在身侧答疑解惑,想来距离内阁仅仅一步之遥了!”
  “再说宋姑娘本人吧,我也曾远远见过她几回。虽不如钟姑娘秀美,但也是样貌端正。毕竟是探花郎的女儿嘛,在长相上还是配得上殿下的。而且她才华出众,在京城中颇有才名。殿下娶了她不亏。”
  裴清殊默了默,又是轻轻一叹:“你不用说了,我知道宋姑娘很好。这样看来,她和我的各方面条件也很匹配。只是……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就是……”裴清殊情不自禁地变得吞吞吐吐起来,“就是我知道她很好,我对她的印象也还不错,可以说是挺欣赏的吧。但是我对她还没有那种男女之情,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明白明白。”公孙明笑着说:“其实我刚才提起钟姑娘的时候,就发现殿下的神色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其实在殿下心里,最属意的还是钟姑娘吧?”
  裴清殊不说话了。
  “殿下年少,倾慕佳人,也是人之常情。说句老实话,我也觉得钟姑娘艳色无双,就是比起俪妃娘娘也不遑多让。只是娶妻娶贤,钟姑娘到底是太医的女儿,配普通官家的公子,已经算是不错了,如何能做皇子正妃呢?是,恩嫔娘娘的生母也姓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