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悠然田居:悍妻,有肉吃 >

第373部分

悠然田居:悍妻,有肉吃-第373部分

小说: 悠然田居:悍妻,有肉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亲之后的成菁雅对升雨家,那是一点的感情都没有了。可能是因为后宅的事情让成菁雅改变了吧。
    还有曾经是大小姐的黄果兰。那就更不用多说了。虽然最后悔悟,之前对韦升雨一家,一点没有看得起。
    对于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老爷夫人等等,桂香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杨婉君倒是让桂香高看了两眼。
    升雨挑眉,还是第一次听见桂香有这种评价的。笑着同桂香唠嗑。
    “杨婉君的家也没有多富裕。在城里算一般,也不贫穷罢了。杨夫人看得上钟麻子,这就说明杨家对于家世没有那么看重。不求门当户对,对杨婉君很是爱护。不想杨婉君受委屈吧。”
    桂香有些不懂了。
    升雨懒洋洋道。
    “高春水最近在学律法,我也看了一点。律法上明确的规定了,一品官员可以有两妾。小官能纳一妾。白身是不能纳妾的。要是纳妾了,那就是触犯了律法了。”
    桂香咋舌。
    升雨挑眉说道。
    “好多大户人家都有小妾,那都是咱们以为,咱们叫出来的。大户人家都懂这个道理,这些小妾进门,先签了卖身契。就算是查下来,也只说都是误会。有卖身契的可不是良家女子,算不得妾。顶天了就是通房。过了明路罢了,下人给个面子,叫出来好听而已。”
    标准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算是被查到了,也不怕了。反正有卖身契在。这也让当家主母心里有底。就是个奴才而已。做好嫡妻的事情就好了。
    反过来,想想杨夫人把杨婉君嫁给钟麻子其中满满都是对杨婉君的爱。稍微有点钱,有点底子的人家,家里都有好几个通房小妾。
    女孩子嫁进去虽然是做正妻,可是也要受一分嫌气。宠妾灭妻的人家多的是。
    杨夫人见过大户人家不喜欢嫡妻,下药毒死了,重新娶妻的人家也有好几户。杨家可不希望杨婉君遇上这样的人。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
    钟麻子白手起家,又是个上进的。人才也不错。在外面精明,在家里放松。上面也没有长辈压着。两家隔得也近。杨婉君受委屈了,杨家能及时得到消息,给杨婉君撑腰。
    这都是考虑过的。
    杨夫人一心为杨婉君打算,其中的利弊都给杨婉君说了。女子成亲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杨夫人在成亲前,把杨婉君要注意的事情都嘱咐了千百遍。
    其中钟麻子出身不好,房屋置办在村子里。肯定要同村里人交往。这些都是想过的。杨夫人千叮咛万嘱咐。杨婉君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都记在心里面。
    所以才有了桂香这样的评价。
    升雨摸摸下巴说道。
    “给杨婉君送一份大礼吧。竟然杨婉君都有心,咱们也帮一把。钟麻子常年在外,我们两口子就多费点心。”

  ☆、1435。第1435章

桂香没有异议。
    当初升雨的腿不利于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起色。钟麻子二话不说,把首饰铺子置办好了让升雨家有进项。
    这个恩情可是要记得。
    钟麻子常年在外面跑着,元宵都没过完,又上京去了。杨婉君在家里孤单,也有些惶恐。升雨和桂香能帮忙就帮忙了。
    桂香在家里拿了两只鹌鹑,还有四十只鹌鹑蛋给杨婉君送去。
    杨婉君带来的仆人都知道在观音山村,钟麻子最是交好的人家就是桂香家。很热情的迎进去。
    家中没有长辈,杨婉君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了才起床。桂香来的时候,杨婉君还在洗漱,早饭都没吃。
    杨婉君有些不好意思,带着歉意的说道。
    “嫂子可别笑话我,都这个点了才起床。”
    桂香在现代见惯了好多懒虫,不饿不醒,或者是憋尿憋醒的。杨婉君这种睡懒觉一点不稀奇。很是利落的挥挥手,把带来的东西就交给杨婉君的侍女,开门见山的说道。
    “你一个人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做。睡觉也是好的,至少能混混时间。这也没有什么。”
    杨婉君羞涩一笑,很是坦诚的说道:“我就对嫂子才这样。我没起床,有人上门来,我都没开门的。”
    这倒是实话了。
    升雨家和钟麻子家隔得近,有点风吹草动都知道。杨婉君嫁进来,因为钟麻子是钟姓。这些天,天天都有村里的妇女来找杨婉君唠嗑。
    没有话题,来的妇女也不尴尬。原本来就不是聊天唠嗑的。杨婉君只要家里来客人,上茶上点心。这些人就是来吃点心的。也有来打听点事情的。看看大户人家怎么过日子。拿出去聊天也倍儿有面子。
    村里这些天聊天内容就是杨婉君家家的饭菜都是好几两银子一顿。或者是梅寡妇的一些没有影的事。就是一些小八卦。
    桂香直接说明来意。
    “村里好些人家的孩子都到了进学的年纪了。听说村里要集资办学校,请秀才来教书。让孩子们学两个字。麻子没有在家,你要心里有底才行。”
    杨婉君来了兴致,高兴道:“还差多少钱?我出了。”
    桂香抽抽嘴角,提醒道。
    “这要下半年去了,只是想想而已。麻子不在家,你去找你娘说说。你别回答得这么干脆。”
    杨婉君张张嘴,点点头。
    还是太年轻了!幸好桂香和升雨来说了。不然还真的要被宰了。哪能这么干脆就说给钱的。这事情没有等阿善来说,一来是因为阿善是里长,肯定为了村子里,不会这样提醒。
    二来是杨婉君的嫁妆,算得上是村里的第一人了。麻子不在家,杨婉君行事又温和,被人两三言语的说通,就要破财了。
    破财不可怕,可怕的是破财了,还没被记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出钱,这就划算了。
    办学堂的事情,原是升雨想出来的。不过升雨是外姓人,也不好在村里开口。给阿善说了,阿善提议出来,大家都高兴。一说出钱,没人搭腔了。

  ☆、1436。第1436章

学堂必须要办,但是也不能当冤大头了。村里的人也不是没有钱。光是卖野鸡这一项收入,家家户户都有余钱。只是舍不得拿出来,总觉得自己吃亏了。
    但是也不想想,这学堂可是好的。自己吃了不会认识字的亏,总不能让孩子也没有一点希望。
    想要孩子上学,又不想出力,这可不行。
    这是村里的学堂,是大家的学堂。集中起来的钱,都放在祠堂。这样好管理。学堂也建在祠堂里。要有一点大家族的崛起。
    钟姓可不能一直都这样败落。祖坟都是找了风水先生,不会没有葬好。
    总要有点厉害的才行。
    现在有条件了,家家户户都有余钱了。没准就能让孩子学知识。要是孩子有灵性,考中秀才考中举人了,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例如钟全安现在。可是让钟姓扬眉吐气了。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啊。
    不过没人开头。
    开头给钱了,后面的给多给少就有一个大概了。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大家都没行动起来。
    桂香给杨婉君说了,就是让杨婉君办得漂亮点,能更快的融入进来。也不能因为钱多就让人觉得杨婉君傻。以后好欺负。
    杨婉君承情,当天下午就会娘家,让自己的爹娘拿主意。杨老爷和杨夫人吃的米比杨婉君吃得盐还多。事情肯定能做好了。升雨一家也不担心。升雨就把目光放在了河边。河道已经买回来了。
    现在可以放螃蟹和鱼虾了。正好可以在秋季打捞。那时候的螃蟹鲜肥味美。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河道里养螃蟹和鱼虾,最开始就说了要与周大夫合作,升雨就让周大夫去出面办事。升雨喂着就好了。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卖的钱,两家人除开本金和花费,盈利五五分。
    升雨喜爱看地理杂志还有人文话本等等,发现里面的养殖螃蟹和鱼虾的法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买回来,只要养不死,应该是不会亏本。
    为了怕自己弄错了,升雨也去查找过资料,问过下沟村的成鱼儿的爹,应该是正确的。
    希望能挣钱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一个月。学堂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毕竟孩子上学,肯定要修缮祠堂,还有桌椅板凳和纸墨笔砚,都是一笔开销。弄起来,时间也要花费。
    可不能一直拖拖拉拉的没一个结果。
    升雨倒是无所谓,毕竟二郎要上学还早。也不知道二郎还是不是读书的料子。要是真的对读书没兴趣,灌都灌不进去。那还是不要浪费钱了。学一门本事也不错。
    士农工商,其中会一门手艺的手艺人,在农民中可是很受欢迎的。
    二郎学一学手艺也不错。
    这都要二郎自己的悟性了。
    祠堂开会集资,升雨和桂香都没去。以前说了不去就不去。真的要开学堂了,总要有一个章程。二郎以后要上学,完全可以按照村外的学生收费。
    现在就不去掺和了。钟家的祠堂里办学堂,自然是要钟家的人出面了。
    升雨给钱了,也不会有人记下的。

  ☆、1437。第1437章

如此一来,升雨的重心就放在了养螃蟹上了。
    螃蟹吃的食物很杂,基本什么都是,当然小鱼虾是最爱,也会吃食一些海藻之类的。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要喂得好的农户就少了。大多都是让螃蟹自生自灭。
    打捞的时候,小螃蟹就留着,肥美的螃蟹就捉起来卖掉或者是送人。
    有点技术的人家,都不会告诉别人的。升雨查找了不少的资料。又有周大夫的合伙,周大夫也不遗余力找来许多的有关于养螃蟹的资料。
    升雨暂时知道了一些。例如,平时可以喂食动物性饵料,主要品种是新鲜活小鱼、螺蚌肉等。以后逐步增加投喂植物性的精饲料量,如小麦、玉米、豆粕等。
    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少投植物性精饵,多投青粗饲料,如水草、南瓜、番薯等,进入养殖后期,为螃蟹促膘增重阶段,则应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和动物性饵料,保证螃蟹吃饱吃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升雨权当是试试。喂养的时候再想想别的法子就好了。
    有一本人文杂志里说了一句。螃蟹昼伏夜出。喂养螃蟹的时候要选在早晚一次。升雨也准备试试。比较麻烦的就是清理喂养螃蟹剩下来的漂浮物。这些大多都是容易腐烂的,要是不及时清理,河水污染了,可了不得。
    到时候别说养螃蟹了,满河流的蚊子苍蝇了。还要成为村里人人喊打的罪人了。
    办理好这些事情,差不多就又到了夏季。
    桂香经常带着升雨进山去打猎。升雨也不用太劳累,很多时候都在小木屋里呆着。帮忙收拾一下桂香打回来的猎物。还有就是去松树林捡蘑菇木耳,重点是看种植的天麻。
    天麻种好了,那就是钱。但是一个不注意就是烂红苕。还不能吃的那种。
    升雨第一年兴致勃勃,结果栽了跟头。但是升雨可没有放弃。天麻多是野生。能养起来的,都是很少的。但是总要有个想法。比如野鸡,谁也没想过能家养啊。
    天麻只是法子不对而已。
    观音山的深山的松树林有好些天麻,升雨没舍得挖去卖掉。一年四季都来这里看看。捉摸了天麻的习性。
    这算是明白了。
    这天麻还是不好伺候的。可算是折腾人。升雨眉头紧皱。想了想,心里合计了一下。决定先种植一小块,种植出天麻,让人信服了。再把这个法子给卖出去。
    这也算是升雨这几年没有白亏。还是有盈利就好。
    这么想出来之后,升雨就开始着手了。不过现在还不着急。天麻喜凉爽、湿润环境、怕冻、怕悍、怕高温、怕积水。要选腐殖丰富,疏松肥沃的砂质土。
    刚好可以选在这个松林里。
    天麻的成熟期就是种植期,一般是六到七月份。现在开始天已经有点晚了,但是也不太妨碍。作为实验,升雨种植的地方不大。先开辟一小块出来。连续种植两年,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出可以方子。
    种植天麻会比较有好的盈利方向。天麻的市场很大啊。

  ☆、1438。第1438章

升雨整天就忙活这个。
    等着升雨忙活出来,也到了大丰收的秋季了。家家户户都忙的不行,今年算得上是大丰收。
    不过有一件事不得不提一下。
    阿善的信给张大人送去。张大人原本是巡抚。没做两个月。张大人眼睛揉不得沙子,查出来一连串的贪污,上奏圣上,希望严惩。圣上直接给了张大人下令,一切由张大人主持。
    张大人一路下来砍砍砍。但凡贪污的钱财超过十两银子的官员,都被撸下来。贪污超过一百两银子的官员,直接判刑坐牢流放。贪污的钱财超过一千两银子的官员,上奏圣上请处死。众官员战战兢兢,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