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美人有所思 >

第26部分

美人有所思-第26部分

小说: 美人有所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不是没可能发生的事儿。
  阿圆点点头,没趣儿地道:“知道了知道了,真是,胆子还没耗子大。”
  顿了下又道:“我再留些时日,等走时自会告知你,你且忙你的,没事儿也别来烦我。”
  刘知府笑着应是。
  ——
  刘知府也是住在官署的,与阿圆住的院子不过百米之遥,事实上原本阿圆住的那院子便是刘知府住所的一部分,阿圆来了后,刘知府便赶紧把那院子腾出来给了阿圆住,自己家人倒退后了一步,部分给迁到了偏僻的小院子住。
  回到自己住处,刘知府直接去了书房。
  早有人在书房外等着,见刘知府来了,便双手奉上一封无抬头无署名的书信。
  刘知府进了书房,拆开信看了,有些疑惑地喃喃着:“柳树胡同?怎么又去了那里……”
  喃喃罢又摇头,“算了,干我什么事儿。”
  然后便将那信又塞回信封,放在一边,伏案又写起信来。
  这信不长,一会儿便写好了,他把新写的信纸折好,一并放到方才那信封里,又喊来外面方才那奉上信的人,嘱咐道:“还跟往常一般,小心些。”
  那人点点头,一言不发地去了。
  刘知府回到书房,有些疲累地揉了揉脑袋,低声叹道:“唉……双面人不好做啊……”
  ——
  甄珠不是拖拖拉拉的人,说去牙行,第二天就真去了牙行,先是买个大宅,把自己的要求跟牙人说了,银子给足,没过几天,便找到合适的地方。
  正像她要求的那样,三进的宅院,有大大的花园,有给下人家丁住的地方,一应设施俱全,稍微修整下便能入住,而这么大一个宅子也就九百多两不到一千两,甄珠怀揣着近三千两“巨款”,买下这个宅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爽快地结契过户,然后就是挑选仆从护卫。
  仆从倒是好挑,牙行里人牙子手里各种各样的都有,有卖身契在手里也比较安心,甄珠便挑了两个做饭洗衣的妇人,两个干粗活的男人,这四人中一男一女恰是夫妻,还带了个十岁的小丫头,也就一并买过来了,充作甄珠的丫鬟。对一个三进的大宅子而言这些人还有些少,不过甄珠也不急,反正还没搬进去,就先寻摸这些人,以后不够了就再添吧。
  仆人从牙行里找,护卫却是要有些功夫的,起码能上马能挥刀的,于是便没从牙行里买人,而是经过镇远镖局的关系,雇了几个有些功夫,但功夫又不太拔尖的壮年男人,虽然酬劳比仆人高许多,但起码若遇事儿了能真顶些用,以后甄珠外出写生也不用太过束手束脚了。
  如此这般办好,也不过几天的功夫,马上便可以搬家入住了。


第31章 保护你
  有钱好办事,不过几天后,甄珠和阿朗就搬进了新居。
  新居位于铜驼坊西北边的清化坊,清化坊靠近旧皇城,往年洛城做都城时,这里住的都是大官豪富,如今虽然比不得当年,却也少有平民。占地广阔的宅院比比皆是,便是左邻右舍,因为宅院太大,大门都隔了几百米,因此若非特意来往,也谈不上什么邻里情谊,比柳树胡同的环境要安宁清净许多。
  却正符合甄珠的心意。
  三进的院子,甄珠和阿朗住了中间的二进,仆人们住在前院,三进就暂且空着。
  院子太大,甄珠和阿朗两人独占一个二进,两人分别占了一个院子,中间隔了一个花园,虽然还一起吃饭,却再也不像以往那样抬头不见低头见了,而且甄珠身边还多了个小丫头,才十岁的萍儿,阿朗去见甄珠,这小丫头还煞有介事地要先通传一番。
  阿朗很不适应。
  甄珠倒是适应良好。
  她早就习惯一个人,倒是之前在柳树胡同,虽然跟阿朗不在一个房间,但门对门窗对窗,想做点什么私密的事儿都还得偷偷摸摸,让她很不适应,如今倒正称了她的意。
  只是让那小丫头萍儿不要再亦步亦趋,平时没事儿就自己玩儿,其他的,倒跟穿越前的日子很是相像。
  是以她很快便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而且有了护卫,她便不再像以前那样顾忌外出,每次出行起码带着四个衣衫整齐的带刀护卫,这样即便是去人潮涌涌的洛水河边,也没无赖再敢来招惹了。头两次阿朗还陪着,第三次甄珠便不让他陪了。
  “有护卫就够了。”她笑道,“你不是还要跟秦师傅学功夫?趁着秦师傅在,多往镖局跑跑,现在有护卫,也不用拘着你了。”
  “你也该多认识些朋友,整天跟着我,见的人就太少了。小孩子还是要活泼点,朋友多点嘛。”
  阿朗没说话,只是没有再执意跟着。
  之后,他便再没跟着。
  而没有他跟随的甄珠,也的确像她说的那样,有护卫保护就够了。
  等闲无赖看到佩刀的护卫便吓破了胆子,哪里还敢招惹。而何山,也不知道是上次被阿圆打怕了不敢出门,还是也顾忌护卫们,甄珠几次出去游逛,都没碰到过他,估计以后不特意去找的话,也不会再见面了吧。
  毕竟是这个世界第一个亲密接触的人,甄珠有些唏嘘,却也转眼便抛过了。
  聚散离合,本是常事。
  唯一要顾忌的,便是怕那有权有势的看上了甄珠,好在甄珠依旧遮掩着,哪怕出去也尽量低调不惹事儿,虽然遇到过几次纨绔,却好在都无事。
  况且,就算有事,阿朗去了也帮不上忙。
  他的作用,与护卫们没什么不同,哪怕他功夫比护卫们好,哪怕他对甄珠的保护是出于真心而不是报酬。
  但若碰上有权有势不讲理的,他的功夫,他的真心,都一文不值。
  所以,他似乎也的确没什么跟着的必要。
  甄珠让他好好练功,他便好好练功,每日去镖局,被秦师傅操练地精疲力尽,功夫飞速地进步着,把秦师傅乐地合不拢嘴,然而,他却越来越沉默了。
  又一次操练后,阿朗喘着粗气,面朝天躺在演武场上,不远处有镖局的镖师正跟新进来的小子们吹嘘。
  不过是保过什么什么大镖,杀过多少多少山贼,见过什么什么贵人……
  跟这些镖师混多了,阿朗也早就习惯了师傅们见天吹牛皮的套路了。镖师吹嘘的话语在他耳边,他却并没有认真在听。
  直到今天这位镖师说起些新鲜的。
  “……要不是为了爹娘老婆,你们杜师傅我这会儿说不准就成了大官儿呢!”
  “敢咱们这行的,说着痛快肆意,可哪个不想鲤鱼跃龙门,脱离这刀口舔血的亡命生涯,穿上官袍官靴,捞个官儿当当?当年先皇开武举,全江湖多少英雄好汉去考哇,可惜那劳什子武举还要笔试,虽说只要默一段孙子兵法,可就这就难倒了不知多少好汉。”
  “嘿,老杜我早年念过几年书,也是撞大运,居然考过了!”
  “考上武举,那就是官家人,我当年同科的武举人,现今可有不少当大官儿的,就算那落榜的,也有得了贵人青眼,被聘了做私家护卫,如今入了衙门,正经吃着官家饭呢!”
  ……
  这番话引得几个小子纷纷热血沸腾,又有人问那杜师傅怎么不在京城待着,反而回洛城了。
  那杜师傅便言说是因为当年父亲去世,老娘又病重,他只得推了官职,回洛城丁忧兼侍母疾,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便没再回京城,只在洛城待着,做了一个镖师。
  这话说的不详不尽,怕是多有夸张,但小子们哪里分辨得出,听那杜师傅说起京城风物和那武举考试都有模有样的,便个个热血沸腾,将那杜师傅当做偶像一般捧着。
  那杜师傅乐得被捧,最后又很是豪气地鼓励那些热血沸腾,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小子们。
  “年轻人啊,就该出去闯荡!我当年是为了孝道没办法,你们这些小子,但凡有点儿出息,就该搏一搏!”
  “去哪里搏?当然是京城!”
  “洛城这小地方,最大的官儿也不过才四品,有什么好搏的?京城那才是遍地贵人呢!你看在洛城作威作福的那些人,到了京城,见个京官儿都得点头哈腰的!……便是当不了官做不了宰,投靠在贵人门下也是条门路,没听过宰相门前七品官哪?”
  “今年今上又开了武举,只是只局限于京城一地,要不是年纪大了,老杜我还真想再去拼一次。”
  ……
  后面的话阿朗便没听到了,因为秦师傅见他躺太久,顿时浓眉一皱,使出招牌狮子吼:“臭小子,昨儿刚夸了你就给我偷懒,快起来!”
  一个鲤鱼打挺,阿朗就地翻身起来,身板挺地笔直。
  秦师傅笑:“这还差不多。”
  ——
  那日秦师傅的话似乎并不只是一时兴起的吹牛皮。
  往后几日,阿朗总能在镖局听到少年人,甚至许多年纪大的镖师都在议论武举的事儿。
  武举早已有之,但不若文举那般愈来愈稳定重要,历朝历代的武举形式、地位乃至考核方法、时间皆不相同,如前朝便重武举,将武举如文举一般设了乡试、院试、殿试等层层选拔,许多武举出身的武人都成了高官。
  但当朝军中武将多以蒙荫承继,以及军中层层选拔提升为主,武举不过是补充手段,有时候武举隔三年一次,有时候甚至十年一次,选拔方法和地点也是各不相同。
  但即便如此,武举仍旧让无数武人趋之若鹜。
  因为,只要越过这关,便能摇身一变成官身,享着俸禄,吃着皇粮,再怎么也比刀口舔血的江湖生涯好过许多,运气好的,指不定便飞黄腾达了。而这一次,虽然只是小范围的选拔,且只在京城设置考场,却也足以让渴望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少年人们憧憬激动一番了。
  阿朗没有参与少年人们的讨论,他一向孤僻不合群,别人也不爱找他说话。
  但少年人们讨论时,阿朗总会在一边默默地听。
  ——
  阿朗又一次来到甄珠的院子。
  因为甄珠的吩咐,这次萍儿没在,也不知去哪里玩儿了,阿朗进了月洞门,便见院子里一棵海棠树下,挂了个渔网一样的网兜,而甄珠就躺在那网兜里看着书,模样看上去很惬意。
  他走近,甄珠也没抬头,直到他轻轻晃着那网兜,她才笑着抬眼,跟他打招呼,“阿朗。”
  他嘴角便扯出一抹笑。
  然后两人便不说话了。
  甄珠继续看书,阿朗给她轻轻摇着那网兜,四下里静悄悄地,没有外人打扰,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安静的气息。
  直到甄珠翻完那本书,合上书页。
  阿朗轻轻开口:“姐姐……”
  “嗯?”
  甄珠抬眼看他。
  “姐姐,我想去京城。”阿朗轻声道。
  他低头看她,漆黑的眼珠清晰地倒映着甄珠的影子,仿佛那便是他全部的世界。
  ——
  甄珠红唇微张,惊讶了一下。然而也不过是一下,旋即便问道:“为什么呢?去京城的话,做什么?”
  然后她便看到少年握紧了拳,身子有些紧张地绷紧。
  “我想去……考武举。”他说道,被刀疤遮盖的脸上有一丝羞窘。
  然而即便羞窘,他还是将这些天从镖局听来的东西一五一十地跟甄珠说了。
  这次是武举虽是临时选拔性质,但却并不敷衍,据说选出的武人要么充入军中从小军官做起,要么直接入京师衙门,甚至进锦衣卫都是有可能的。
  且即便不谈武举,就如那杜师傅所言,京城才是少年人该拼搏的地方,那里处处是机会,处处是贵人,只要想,只要有本事,就不愁不能出人头地。
  若想出人头地,在洛城是没什么前途的,哪怕甄珠有钱,哪怕他们现在搬到这安稳豪华的大宅,他也不过是依附着甄珠,功夫练地再好,也不过是个有功夫的普通人,双拳难敌四手,权贵之人派上一大堆武夫家丁,他便是功夫再好又能如何?
  更重要的是——若她真的惹上权贵,他拿什么保护她?
  功夫无用,真心无用,只有权势才能真正保护她。
  这世道,没有权势保护的美人,便是任人攀折的娇花。
  阿朗看着甄珠。
  她的双眼闪亮,脸颊绯红,饱满小巧的菱唇水润,便是穿着最家常的半旧衣衫,依然掩不住满身风流的气度。
  这样的她,合该被人呵护在掌心里,而不是被那登徒浪子,狂蜂浪蝶无止境地骚扰,遇上那有权有势的纨绔便只能避让隐忍,甚至避让隐忍都无用时,便如世间无数红颜薄命的悲剧般,被强行抢夺占有。
  阿朗心里想了许多,却没有说出来,他只是看着她,眼里满满地都是她:
  “姐姐,我想出人头地。”
  “我想——保护你。”
  他说。


第32章 分离
  仿佛第一次,甄珠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小少年。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