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古时候那些爱情 >

第59部分

古时候那些爱情-第59部分

小说: 古时候那些爱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疾!十六岁的少年闻言,面色一刹泛白——“传医工!”他目光转向身后的侍从,高声喝道,自己则向左小娥所在的那见侧室疾奔了进去,身边众人竟未阻住。
  …………
  清河王府中惶乱一片,阖府上下几乎兵荒马乱。大王他对左姬怎样的宠爱疼惜,府中无人不知,真真是捧在手心儿里都怕摔了,珍护已极。
  相识的人家,多少女子都羡煞了清河王府这个独得专宠的左氏美人……掖庭罪婢的出身,竟能得了年少英俊的清河王倾心,珍之重之,前生不知修了怎样的善缘。
  ——可谁知,这美人……原竟这般苦命呢。
  天生心疾,虽是顶轻微的那种,所以平日里并不显。但这样儿的病,即便调养得宜,也活不过双十年纪……而若怀妊生子,则是九死一生。
  唉,也当真是个傻子——为了个孩子,值得搭上自己性命么?
  侧室中到现下已混乱了好几个时辰,大王一直守在里头,想必情形凶险得厉害,也不知左姬是生是死……
  所以,当暮时,一声孩童带了乳音的啼哭声清亮地响起时,阖府上下都既惊且喜,而后长长松了口气……母子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


☆、  刘庆与左小娥(十五) 
  侧室之中,几盏青铜雁足灯莹莹照亮了整间屋子,静静躺在素漆梓木榻上的少女,神色异常苍白,连双唇都不见多少血色。一双剔透的浅色眸子静静掩阖着,气息平静而微弱。
  刘庆就这么跽坐在榻畔,目光凝定地看着她,一眨也不眨……她已躺了三日,虽偶有醒转的时候,但终究孱弱得很,他只小心地喂她用了饮食,却不舍得询问她什么。
  少女秾密乌泽的眼睫微微地动了下,而后缓缓地醒转,一双浅色眸子睁了开来。
  “殿下,”她开了口,看向守在榻畔,神色憔悴的少年,轻声唤道。
  刘庆原本正定定出神,此刻闻声反倒是微怔了一下,既而惊喜交加:“你醒了,可觉着好些了?”
  “嗯。”小娥轻轻点了头,而后试探着道“殿下……可否扶我坐起来?”
  “好。”刘庆于是小心地半拥着她,垫了软枕,令她半靠在了榻后围屏上,又细心地掖了掖被角。
  “……孩子呢?”她打量了下四周,并未看到婴儿,神色有一瞬的慌乱。
  “乳母带着,我怕他在这儿扰了你歇息,”刘庆见她的神色,连忙出语安抚道“你且安心,是个极健康的儿郎,哭声响亮得很,眼睛生得肖你,日后定是个难得的美少年。”
  “哦,”左小娥听他说着这些,长长地舒了口气,而后却是缄默了下来,垂了睫羽,不做声。
  刘庆见她这般模样,心下疼得厉害,静默了片时方开口道:“小娥……你、你是很早便知道的罢?”
  知道自己患有心疾,活不过双十年纪,受不得惊,生不得子。
  “是,我是胎里带来的心疾,自记事起自己便晓得。”她神色却是平静了下来,仿佛在说着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神色里带出了几分追忆似的恍惚“也是因此,自幼阿父阿母便极是疼爱我,珍之如玉,心头肉似的宝贝。而阿姊长了我五岁,从来疼我让我……说起来,当真是占了这病的便宜。”
  “小时候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过是比其他人活得短一些,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呵,若是长寿了,活成鸡皮鹤发的老太太,真是难看死了……我只能活到二十岁,死的时候还是青春韶龄,旁人记得的,永远是我漂漂亮亮的样子呢。”
  “日后,殿下记得的,也会一直是小娥绮年玉貌的模样。”
  “小娥……“刘庆蓦地出了声,仿佛是要截断了她,却终究厉不起语气来。
  “殿下大约不会晓得,当初你说会为了我,将婚事一直延后到弱龄时,小娥心底里是有多高兴……因为,我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啊。”
  有生以来,我头一回庆幸上苍没有给自己那么长的寿命,所以我不必看着你娶妻,生子,与旁的女子两情缱绻,举案齐眉。
  那样,于我而言,恐怕比死还难过罢。
  “那,你也不当冒这样的险!”他终于肃了神色,微微扬了声道。
  明知九死一生,何必、何必为了替他涎下一个孩子,几乎搭上自己的命!
  那个时候,他心头几乎一片空白……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傻丫头呢。
  “是殿下说,喜欢我们的孩子啊。”小丫头答得一派坦然,而后道“方才听说,孩子生得像我多些,心底里多开心。”
  “我不能陪着殿下一生,可,若有个孩子,他就可以啊。”
  少女微一双浅色眸子静静看着他,苍白的面庞上,唇角轻浅地弯起:“我只想,我们的孩子,可以一直陪着殿下而已。”
  这,是我在这世上唯剩的心愿,所以,才会想与上天殊死一搏,唯求得偿此念。
  三年后,洛阳,濯龙园。
  “父王,这株菱花大些,还是那边的那株大些?”一叶清旷舟泛于粼粼碧水之上,稚童糯软清嫩的语声自舟中传了出来,听得人心下悦然。
  濯龙园在北宫西北方向,乃是洛阳城中颇负盛名的皇家园林,明帝马皇后的织室便在此园之中。
  而此际,正值仲夏六月,园中一池白色、粉色、紫色的菱花亭亭出水,映着田田接天的碧叶,百般明媚颜色。
  刘庆带了左小娥和阿祜来此泛舟,小孩儿家难得这般痛快地在水上玩耍,实在欢脱得很,现下便正闹着要采菱花。
  刘庆看着眼前那张酷似小娥的稚嫩脸儿,一模一样的浅色眸子,心便不由得软了下来,有些无奈地仔细瞧了瞧他看中的那两株菱花,而后道:“左边那株花大上一些,不过右边那株颜色莹白似雪,花型也颇有风致。”
  “好,那父王我们就再划近些,把右边那株采了给阿母,她若戴在鬓边必定好看极了。”小小的稚童口齿伶俐,连这一点也肖似母亲,现下一双大眼睛定定盯着离他们两丈远处那一株水菱花,一双胖嫩的小手指着,神色急切。
  十九岁的清河王,闻言倒是微微一怔,向案边的柳荫下看了一眼,道:“好,她戴上,必是平添许多风姿。”
  待父子二人采了菱花撑着小舟,回到水岸边时,斜倚在柳荫下小榻上的左小娥,才刚刚编好了一只柳笠。
  她过于白皙的面色,在向暮时分的夕阳映照下,显得莹洁似雪,衬了那一双剔透的浅色眸子,皎丽空灵,明净不可方物。
  她抬眸,看着渐渐近了岸的那一叶轻舟上一双秋白衣衫的父子,孩童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株雪白的水菱花,而十九岁的少年王侯,则双手摇橹,正抬眼向她看了过来,四目相对,契然而笑……
  仿佛又是七年前,掖庭暴室旁的那株棠棣树下,天真烂漫的少女,在朝阳中抬眼,那个斜倚枝头,吹叶嚼蕊的少年就这么闯入眼帘……
  我不晓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但却愿意用尽自己的余生,陪你伴你,共度余年。
  后记:
  十年之后,十三岁的刘祜继位为帝。
  不久,清河王刘庆病逝,与左姬合葬于洛阳。
  刘祜亲政之后,立即查办蔡伦,迫其服毒自尽。
  而后,追尊自己的父亲刘庆为孝德皇,母亲左氏为孝德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后。
  《刘庆与左小娥·完》 
  作者有话要说:


☆、  史书里的真相 
  由于刘庆与左小娥的故事,在《后汉书》中只有寥寥几句记叙,所以这一篇在动笔时,便有了非常大的空间,史书阙载的地方,就任意发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正史中,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罢。
  【刘庆】
  阅毕史书中相关事迹,对这个人物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难得的聪明人。
  作为汉章帝的第三子,他才满周岁就被封为太子,三年之后,宫闱夺嫡,母亲宋大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因“生兔巫蛊”而死于非命,整个宋氏家族也因此没落。
  “生兔巫蛊”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细品史书,探究一二。
  这出牵连甚广的冤案,究其起因,简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宋大贵人因为生病,想吃新鲜的兔肉,但后宫内是不许随便养这些走兽之类活物的,所以就写信给家中,让他们悄悄送过来。
  而窦皇后自从手中有了刘肇这个筹码之后,心心念念地就是将宋大贵人连同小太子刘庆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一直令自己宫内的爪牙、宫外的兄弟严密探查着宋氏姊妹的行迹,好从中找出些细小过失来做文章。
  而此时,宋大贵人这一封求“生兔”的家书就落到了窦皇后手中。她几乎是喜不自胜地握个这个证据,去了章帝面前告发宋大贵人“求生兔”是欲行巫蛊之事,章帝起初并没有什么反应(应该也是觉得无稽),可奈不住窦皇后“日夜毁谮”,于是日渐疏远了宋氏。
  不久之后,小太子刘庆就开始失宠,迁出太子宫住到了承禄观,而原本截获了那封求“生兔”家书的掖庭令,受窦皇后之命,上奏章帝,请求彻查此事,之后不久就坐实了宋氏姊妹巫蛊的罪名。
  紧接着,不满五岁的刘庆被废黜,而宋氏姊妹则被关到了“丙舍”,小黄门蔡伦负责再次核查此事,而蔡伦为了替窦皇后立功,干脆利落地“考实之”。一桩宫闱冤情,自此彻底定案。
  宋氏姊妹仰药自尽,宋氏一门都受了牵连,而
  年不足五岁的刘庆,就这么成了无依无恃的“废太子”。而他被父亲废黜的理由是——“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大意是,皇太子自出生就“失惑无常”(昏乱疯傻),而现在年纪渐长,就更加明显了起来,因为怕他承袭了母亲的凶恶之风,所以不能为天下之主。
  说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孩儿“失惑无常”,也真亏窦皇后想得出,汉章帝开得了口!
  而十年之后,这个聪颖却隐忍的孩子,终于狠狠地扇了当初那封废黜太子的诏书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看到的刘庆,就是一个太过聪明的孩子,简直懂事得让人心疼。
  《后汉书》记载,“生兔”案后“庆时虽幼,而知避嫌畏祸,言不敢及宋氏”,一个不足五岁的孩子,在母亲死后,乖觉得再不敢提及母亲半字,这是怎样的少年老成,又有多少隐忍心酸。
  也是因此,汉章帝于他心下有愧,所以虽废黜了储位,却依旧享有昔日一般的待遇。而太子刘肇则十分喜欢这个兄长,史载“太子特亲爱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舆。”
  两个年纪相若的孩子,幼时朝夕相伴,垂髻同乐,所以感情十分亲近。(《后汉书·章帝八王传》载:“及太子即位,是为和帝,待庆尤渥,诸王莫得为比,常共议私事”。)
  所以,待章帝晏驾,刘肇承天位之后,待这个兄长十分优厚,诸位皇室宗亲无人能比。
  再之后,就是永元四年,汉和帝刘肇诛灭窦氏的一场政治清剿,而当时年仅十四岁,又一向生活在太后严密监。禁中的刘肇,可以寻求的不多的助力中,这个一向亲厚的兄长就是极重要的一个。
  而事成之后,终于真正继掌大权的刘肇,重赏厚赐兄长,十五岁的清河王刘庆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即便这种时候,刘庆依然是一如既往地谨慎小心着。《后汉书》载:“庆小心恭孝,自以废黜,尤畏事慎法。每朝谒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明;约敕官属,不得与诸王车骑竞驱。”
  自从被废黜之后,生活得简直如履薄冰,而母亲无辜冤死却是他一生难以释怀的心病。念及母亲当年被草草下葬,所以每到了四节伏腊,都要悄悄在私室祭奠,不敢让人知道。
  直到窦氏被诛之后,才令乳母在城北遥祠,自己仍不敢去祭拜。一直等到窦太后驾崩,而汉和帝刘肇的身世也终于大白于天下,窦氏一族彻底失势。刘庆方才敢请求去为母亲上坟祭扫,而刘肇自然应允,还为他准备了祭具。(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
  他原本想为母亲修建祠堂来供奉,但却又担心和做皇帝的弟弟刘肇为生母梁贵人修祠之事相冲撞,所以终究没有敢开口。但自己常常为之落泪,以为不孝。
  后来,因为外祖母王氏年老,刘庆上书,请求接她回京都洛阳来养病。刘肇这才想到当初因宋氏的冤案而被贬黜出京的宋氏族人,于是将整个宋氏召回了洛阳,并将刘庆的四位舅父宋衍、宋俊、宋盖、宋暹都封作了郎官。
  数年之后,汉和帝刘肇崩,刘庆悲伤难抑“号泣前殿,呕血数升,因以发病。”
  而和帝晏驾之后,邓皇后立了一个刚满百日的婴儿刘隆作皇帝,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