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81部分

明珠娘子-第81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起身来,端端正正向着孙嬷嬷屈了屈膝行了一礼:“日后我不能留在阿娘身边照料,只怕要劳嬷嬷多多费心,替我在阿娘跟前尽孝了。”
  孙嬷嬷吓得退了两步,忙不迭扶起她来:“不敢当,娘子这是折煞我了。”
  待她扶起顾明月时,只见她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也不由地心酸,又安慰了好一会才告退回了偏院。
  大将军府上二娘子“病了”,听大将军府里传出来的消息,二娘子是撞上了邪祟,请了医官郎中来府里看了都没有半点起色,还是妙音观的静真女冠来瞧过,才说是撞了厉害的邪物,只是她也无法治好,只有送了顾二娘子去道观静修才能保住性命。
  大将军府里没了法子,不得不送了顾二娘子去骊山青莲观,让她留在那里静修,也能帮着府里积福。
  说得情真意切,府门前送顾明月的人却不多,顾老夫人自然不会来,罗氏又被关在偏院里,柳氏母女这会子恨不能跟顾明月撇干净,一早就亲自去了东府,与顾明珠说了要去照拂老夫人,母女二人都没有露面。
  只有顾明珠与顾明玉两个人送了顾明月上马车。
  顾明月经过一夜的难过,却是打起了精神来,不施脂粉的脸上蜡黄着,头上也只绾了个素髻,一身素麻衣裙看着真的就如同一个代发修行的女冠一般,带着婢女出了府门,走到顾明珠与顾明玉跟前。
  “大姐姐。”顾明月望着顾明珠的神色依旧是温柔和气,“日后我不能在府里,还请大姐姐多多替我照拂老夫人与玉娘,玉娘年纪小不懂事,若是以后有什么冲撞了大姐姐的地方,还望大姐姐别跟她一般见识,原谅她才好,毕竟我们都是自家姐妹。”
  她说着,满是怜爱地看了一眼顾明玉,眼中流露的伤感与不舍格外浓重。
  顾明珠却是淡淡笑着:“月娘这是说哪里话,你不在府里,还有老夫人与夫人在,怎么可能委屈了明玉,你安心去吧,府里的事不必操心了,还是多顾着自己一点才好。”
  顾明玉神色复杂地看着顾明月,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她不知道该跟顾明月说什么,从前见着明月只觉得亲近信任,可现在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些隔阂了,对这些时日顾明月做的事,她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不肯相信罢了。
  “月娘,你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顾明玉吭哧了半天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安心修行,早日驱除邪祟才好。”
  比起相信罗氏与顾明月薄情寡义,她宁可相信自己的阿娘与姐姐是中了邪祟了。
  顾明月低声与顾明珠顾明玉道了谢,却是大步走到府门前,正色敛衽举手及额大礼拜下,端端正正向着大将军府的匾额磕了三下,含悲带切地道:“月娘不孝,不能在老夫人与双亲跟前伺候尽孝,日后定然日日诚心抄送法经,为府里祈福祝祷,只盼老夫人与阿娘阿爷康健顺遂……”
  话音未落已经是眼泪双双而下,在她如海棠般娇艳的脸上更显得晶莹,如同梨花带雨,看着好不可怜。
  顾明珠冷眼在旁看着,并不拦着她,只等她说完了起了身才笑了笑,上前道:“原本想着月娘你去了青莲观那样清净之处,怕你受委屈要给你多带几个伺候的人过去,也能照应好你,可是老夫人的意思却是要你安分守己在那里静修,不能多带了下人过去,怕吵了那里的法师们,也坏了你的清修。”
  她勾起一抹没有温度的笑容:“所以给你留了一个婢女一个嬷嬷带过去,别的只好都留在府里了,不过你放心,这婢女与嬷嬷我都给你挑好了,都是勤快伶俐的,有什么事你就吩咐她们好了。”
  她向着一旁点了点头,一位嬷嬷与一个看着干净乖巧的小婢走上前来,给顾明月屈了屈膝便退到一旁。
  顾明月原本带着泪柔柔弱弱的脸上这会子白的吓人,身子也不由地晃了晃,目光灰败地望着顾明珠,居然会做的这么绝,连最后的退路都要堵上么?这是要让她在那里连能够信任得用的人都没有,那她又要如何再想法子回来?
  顾明珠交代完了,却是一脸的轻松,吩咐了那位宋嬷嬷:“时辰不早了,还不快请了二娘子登车,仔细瞧好了,那些不合适带去观里的东西可不能装上车,会坏了咱们府里的名声!”
  宋嬷嬷清脆地答应着,三两下把顾明月的包袱翻了一遍,一样首饰钱财都没让带,只收拾了几件衣物卷在一起放上了马车,这才来请顾明月登车。
  顾明月已经彻底失去了挣扎与反抗的气力,被婢女小云半扶半架送上了马车,就这样被拖着往城外去了。


第170章 东都(第一更)
  东都洛阳万象宫,临着波光粼粼的水榭上一片歌舞升平,数十名身着轻薄胡服腰系素纱飘带的舞姬舞成一团团火红的影,腰间的飘带更是旋转成了绚丽的虹,这是西域胡旋舞,舞姬踩着鼓点不停地旋转跳动着,美得惊心动魄。
  圣人看起来心情不错,难得地吩咐多斟了两杯酒,颇有兴致地看着胡旋舞,与一旁坐着的高昌王说着话:“中土风貌与高昌可有不同?”
  高昌王碧眼高鼻,一头金黄卷发,分明是异域之人,却说得一口好官话:“中土地大物博,繁华远胜高昌,臣何其有幸能来中土拜见圣人。”
  圣人哈哈大笑:“这里只是东都,你还未见过长安,朕犹记得年幼之时随先帝登玄武门,看万国来朝,无数使臣学子不远千里来我大唐进贡游学,那才是真正的繁华。”
  高昌王听得很是震惊,瞪大眼不住点头:“臣愿随圣人前往长安,一睹大唐泱泱风范。”
  下席的一侧,陈留王李念与骠骑大将军顾青相邻而坐。
  顾青坐在席上眉头不展,一口接着一口吃着酒,一言不发,神色很是凝重,一旁的李念不由地开口道:“大将军可是有什么心事,方才是府上送来的信吧?”
  顾青皱了皱眉,想起信上所写的事,脸色更是沉了几分,低声道:“是些府里的家事,教殿下担心了。”
  李念听说是他府里的事,便明白了过来,这些时日陈留王府与典当行的密报每日都会有人送来东都,他也知道了个大概,倒很是惊奇了一番。
  记得他刚从陈留来长安,在曲江宴上第一次见到顾明珠之时,那时候的她还只是个无依无靠还被坏了名声的小娘子,事事都要听从顾大夫人罗氏的安排,就是去宴席上也还要时时提防,才躲过了郭家的算计。
  可没想到这才没过多少时日,顾家便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罗家彻底毁了,罗氏也被关在后园再不能掌家,二房里夫妇二人双双被送进了州府衙门,听说那位洗衣婢出身的顾老夫人也气得病倒在床上,顾家竟然落入了顾明珠的手里。
  他不相信这是巧合,那个小娘子的狡猾心机他可是见识过的,只是没想到她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更是一举掌控了顾家,果然是个不简单的。
  李念想起在龙首原的庄子上,那不经意的一瞥,窈窕纤细的身影,看起来如娇弱不堪风露的花蕾一般的模样,却偏偏是这样让人不敢小觑的性子与手段。
  他慢慢露出了笑脸,这样的小娘子倒是教他越来越觉得特别,无论是在陈留还是来了长安,都不曾见过这样的女子,又或许只有这样的小娘子才能够与他一起面对无法预知的艰难的未来,能够为他打理陈留王府安内攘外,成为他最好的贤内助。
  “大将军若是着急不如让人带了信回去问个明白,毕竟会捎了信来必然不会是小事。”李念含笑劝道。
  他们来东都是伴驾,自然不能轻易回去,只能带了信回去问个明白。
  顾青苦笑一下:“殿下说的是,只是东都离着长安还有数百里之遥,怕是……”他摇了摇头,五百里加急只有紧急军情,还有皇族才能有这样的特权,他的家事又怎么能加急送回长安去。
  李念爽朗地一笑:“大将军不必担心,我让人替你捎了信回去问个明白就是了。”
  他轻轻拍了拍手,很快就有小宦上前来躬身听候吩咐。
  “立刻给长安骠骑大将军府送一封信过去,要五百里加急尽快送到大将军府,不得耽搁。”
  顾青一愣,看着李念满是诚挚地望着自己,也不好再退却,毕竟那封来信上写着顾老夫人已经病重在榻,府里又惹上了官非,若是不尽快问明白,他心里着实放心不下。
  他向着李念欠身抱拳:“多谢殿下。”
  李念笑容温和亲切,亲手扶起他:“大将军这是哪里的话,念素来最是敬重大将军忠勇善战,用兵如神,早已视大将军如同自家人一般,能够帮得上忙就好。”
  他言辞中那般恳切,让顾青不由地愣了愣,才起身带着小宦下去写了家书让他送去驿站。
  看着走远的顾青,李念的笑容越发深了。
  酒过三巡,上席坐着的高昌王与高昌使臣陪着圣人谈得正是起兴:“……臣已是垂垂老矣,幸得有八个儿郎,个个都是擅骑射,骁勇非常,都是高昌的好儿郎,日后必然能大有作为。”
  高昌王已是将近耳顺之年,最为得意的就是自己的那几个儿子和孙子们,酒意上了头忍不住就夸耀了起来。
  高昌使臣也连连点头。
  只是圣人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了,他有些萧索地叹了口气,端起酒盏慢慢吃着:“朕却是不如你那般好福气,没有那许多好儿郎,几个儿子都是各怀心思,太子还是个……”
  他摇了摇头,一副感慨的模样。
  这个话让一旁伺候着的宫婢与太监都脸色一变,忙低下头去不敢多看多听,唯恐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话。
  高昌王却是不知道里面的缘故,好奇地道:“臣见席上就有一位皇子殿下,人品出众,乃是人中龙凤,为何圣人却说没有好儿郎?”
  他说的就是陈留王。
  圣人听到这里,眉宇间舒展开来,笑了起来,向着下席的陈留王李念招了招手:“过来。”
  李念起身上前,抱拳拜下:“父皇。”
  虽然看着略显文弱,却是眉目郎朗,端方有度,连圣人看着都忍不住露了笑,点点头:“好,方才高昌王夸赞于你,说你人品出众,你不可骄傲。”
  说是不可骄傲,可他自己的嘴角已经不禁弯了起来。
  李念落落大方向着高昌王一礼:“多谢高昌王夸赞。”
  高昌王卷卷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哈哈笑道:“果然是不得了,不知道这位皇子殿下可有婚配,若是还未订下亲事,臣愿意将吉娜公主送来中土和亲。”
  圣人也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高昌王:“老东西,倒是会得寸进尺,别的皇子也就罢了,只有他不成。”
  未来大唐的天子不能以外族女为后。
  他望向李念:“说来也该替你考虑婚事了,你可有中意之人?”


第171章 家书(第二更)
  李念的眼中闪过一抹亮光,却终究低下头去:“儿臣听从父皇的安排。”
  圣人笑着点了点头:“如此便好,朕会为让人为你挑选一门合适的婚事。”他看了眼身后的大太监刘安,刘安忙上前斟了酒。
  李念看着已经写完家书,向着席上走来的顾青,忽然脱口而出:“若是儿臣有意于顾家娘子,可否求父皇恩准赐婚?”
  他终究是不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若是圣人与他定下的是别家娘子,那么自此就会失之交臂。
  一想到那么一个特别的不同一般的小娘子从此与他陌路,他再也不能坦然看着那一双灵动的眼睛,他就觉得有些失落,何况他相信满长安再也不会有比顾明珠更适合自己的女子了,顾家更会成为他的助力。
  圣人倒是吃了一惊,正色望着李念,见他目光坚定不似是随口说说,慢慢露出了笑容来:“你是看上了他府上哪一位娘子?”
  他记得顾青府上有好几位小娘子,还有一位是宣阳所生,是嫡长女。
  李念语气沉稳:“儿臣与曲江宴和别庄上见过顾大娘子,为风华气度所折服。”
  居然就是宣阳的女儿。
  圣人眉宇间的神色有些复杂,许久都没有开口。
  李念心里却是越来越不安,这样的沉默意味着圣人并不看好他娶顾明珠的事,会不会就此拒绝了,那样他便再也没有希望了。
  “若是别家娘子也都罢了,朕与你赐婚就是了,唯独顾家……”圣人好一会才开口,却是声音有些低沉,“顾家的娘子怕是要顾青点了头才可以,毕竟他也算是两朝老臣了,顾大娘子又是你宣阳姑姑的女儿,不能硬来。”
  他的话里有些凝重的意味,却是很少有人能够听得出来。
  李念心头一松,忙抬起头来看向圣人,这话里的意思是他并不反对?若是顾青能点头答应了,就能赐婚了?
  他心里一时欣喜着,忙躬身道:“儿臣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