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后撩人不自知 >

第3部分

皇后撩人不自知-第3部分

小说: 皇后撩人不自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等所有人献礼完毕,时候也差不多,宾客快到了。
  各府老太太自然被请到宁顺堂和老太太聊天,各府太太奶奶们交给三个太太招呼,各府小姐们就由柴未娴带头照顾。
  所以这里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头,小姐们都围绕着自家大姐和五妹聊天,她和二姐便闲坐在一边。
  有几个要找她聊天的,也只是为了过问宫里的情形,为了怕麻烦,她干脆躲到了别院。
  躲到别院后,也没人注意她是不是在厅中,直至下午未时,宾客都散的差不多,她也顺便告了辞。
  这个地方对她来说,和那些宾客也没什么区别了。
  回到宫里,姑姑问起府里的事,柴未樊捡着有趣的说了,太嫔笑过也不再提。
  柴未樊又待在保春殿,不出门了,尤其这几日寒雨暖阳来回交替,气候变幻不定,宫里陆续有宫女太监和主子病倒了,主子还好说,有专门的太医诊治,宫女太监们却没这个好命,有钱受宠的尚能拜托几个医徒来瞧瞧,那些没钱又没宠的只能硬生生挨着,挨不住了不过一卷席子的事。
  太嫔也怕宫里出事,专门使了钱让保春堂的首领太监范公公去太医院买了些川穹,柴胡之类解热御寒的药,让宫女们每日熬煮后分给宫里头人喝,太嫔和柴未樊两人也是每日晚饭后各一大碗,接连不停歇,这样下来,保春堂除了一个小太监,其他人竟都没生病,那个小太监没办法,只能挪出去了,太嫔心善,格外多赏了些钱,希望这个小太监能得到善待。
  这股病风渐渐停歇,大家要放下心来时,紫宸殿传来消息——皇上病了!


第4章 
  卷碧端着碗清凉的绿豆汤,脚步匆匆,掀了帘子进到次间,姑娘果然正在书案前抄祈福经文。
  皇上病了的消息传来后,柴未樊便着手准备抄写经文,以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今儿天气转热,室内更是燥热,柴未樊写了不到一会子便觉得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盛盏和听晴在旁边拼命给她扇风,自己也是热得脸蛋通红,鼻尖冒汗。
  卷碧上前说:“姑娘,太嫔让膳房做了些冰镇绿豆汤,趁着凉气未散,您喝点吧。”
  闻此言,柴未樊立即丢下笔,接过冰凉的玉碗一饮而尽,完事后抱着尚透着丝丝凉意的碗不松手,觉得体内的火焰被这碗冰凉的绿豆汤浇了个里透外凉,剩下那点热气也随着呼吸散发了出来。
  她十分舒服地打了个嗝。
  卷碧接过盛盏手里的团扇,挥挥手让她休息会,自己上前轻轻给姑娘打扇。
  稍稍休息了会,她继续抄写经文。
  不一会,燥热又纠缠过来,恰好她写错了个字,忍不住有些心烦气躁,每当这时候就格外想念冰盆,但那东西金贵,只有当宠的景福宫等地能肆无忌惮地用,保春殿只给了不到两个月的量,前段时间就用完了。
  她摇摇头,不再多想无用的,扯起这张纸团吧团吧扔到了一边,重新铺了一张纸。
  静下心写了会,脑子又忍不住飘到皇上的病上去。
  皇上病了的消息甫传到后宫,震惊、惶恐、不安、担忧等情绪转瞬便蔓延至后宫每个角落,皇上是这个国家的天,也是所有后宫女人的天,他这一病,天都要塌了!
  况且还不是简单的小病,听说一开始只是有点发烧咳嗽,请太医来看过,太医诊治说是普通的风寒,开了药每日喝着,谁想病症并不减轻,反而愈加严重,直至有天在朝堂上晕了过去。
  这几日后宫戒严,人人自危,柴未樊不出保春殿这块小地方,看见路上来去匆匆,脸色青白的宫女太监们就知道皇上此次病得多厉害,更别说姑姑已经多日不曾睡好觉,日日都要去太皇太后的寿安宫报道。
  皇上这一病,所有人都慌了,太后直接跟着病倒了,太皇太后不得不再次出面,重掌宫权,整治后宫,安定民心,召集院士和太医,抓紧为皇上医治。
  然情况并不乐观,光从姑姑回来后一日比一日灰暗担忧的面孔就能猜出来。
  柴未樊虽然心里也担心,但她并未表现出来,一来现在后宫严禁谈论跟皇上病情有关的事,二来她也不想姑姑回来后还一刻不得轻松,但她每天呆在保春堂,实在做不了什么,只能跟姑姑说些闲趣话儿,逗她开怀。
  之前她就不会到处乱跑,现在更不会了,只是日日待在房间里,担心宫廷的主人又担心姑姑,这几日吃不好也睡不好,短短几天,身子就明显看出清瘦。
  写完一章,她揉揉手腕,躺到软塌上休息,大抵今日太累了,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睡了约莫两盏茶的功夫,醒来后,拿起书有一搭没一搭看着,明显看出来漫不经心。
  旁边听晴守了她一天,见她情绪不高,犹豫了会,上前软声劝道:“姑娘若是在屋里腻了,不若出去走走?”
  柴未樊挥挥手,有气无力道:“不了。”
  现下宫景不好,她还是不要乱跑了,听闻前些日子皇后娘娘刚罚了一批宫女太监。
  听晴和听芙是宫女子,自幼在宫廷□□长大,行的便是为主子解忧的路,柴未樊进宫后被分配到她身边,一向忠心体贴,此时明白姑娘是既烦躁又担心,担心的无过于太嫔帝王二人,她这几日也将太嫔的低落看在眼里,于是继续劝道:“姑娘,咱们旁边金桂苑里的金桂开了,黄灿灿一片,十分惹眼,远远瞧着,心情都能好上几分,不若奴婢去折来几枝,放在您和太嫔房里,平添几分野趣。”
  闻言,柴未樊抬起眼皮,缓缓坐直身子,思考了会,点头:“也好,盛盏也去,你们顺便带上篮子,采些菊花回来做茶用。”
  听晴,盛盏立即喜形于色,躬身福了福身子,然后退下了。
  恰巧听芙进来,见二人匆匆离去,好笑:“这是怎的了?姑娘许她们什么好差事了?”
  柴未樊见她进来,便招手说:“你来得正好,伺候我沐浴焚香,我要再抄几卷祈福经来。”
  “是。”
  能管事的自然守在皇上身边,发号施令,她们这些无所作为的只好换些其他法子来聊表心意,最简单也最表达心意的无非是抄经祈祷皇上早日龙体安康,柴未樊虽然寄居在太嫔膝下,在宫里是个不起眼的,但好歹也是主子里的一份子,自然不能落人口实,所以她每日抄经,只比宫里公主少抄一卷,然后交于太嫔,由她带去宫庙里烧掉。
  沐浴更衣,焚香之后,她端正肃穆,默默抄经,写一句默念一句愿龙体早日康复。
  ————————————
  寿安宫。
  一个太监小碎步跑进来,小声禀报:“启禀太皇太后,郑院士来了。”
  太皇太后闭着眼睛,眼底青黑,听见这话过了会才缓缓睁开眼,脸上的疲惫之色显而易见。
  “让他进来。”声音暗哑,沉沉如暮鼓重敲。
  郑院士弯着腰进来,未敢抬头,直接跪伏在地,口中称呼:“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万福金安。”
  太皇太后:“平身吧。”
  他小心翼翼站起来,两股战战,不敢抬头以视贵颜,明明宫殿里温凉如水,但他站在那里不一会脸上就渗了一层汗珠,挂在额角,摇摇欲坠,但他一动不敢动,更不敢用袖子去擦拭。
  太皇太后沉默了会,问:“郑院士,你老实交代,皇上这病,究竟怎么回事?”
  “咕咚”一声,郑院士咽了口口水,下一刻,他小心道:“臣定当携太医院众位太医全力医治,拼尽毕生所学,借鉴先辈的……。”
  “哀家让你老实交代!”太皇太后猛然拔高声音,“啪”一声,右手狠狠拍在椅子上,发出沉重的一声闷响。
  这声闷响同时也响在郑院士胸膛里,他脑袋霎时空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发出更加沉闷的一声响。
  “臣不敢,臣不敢!”
  “哀家再问你一遍,皇上,究竟如何?”太皇太后死死盯着他,声音像是一点点从喉咙里挤出来。
  整个宫殿一片压抑,在太皇太后逼迫的目光下,氛围更加沉重压抑。
  郑院士低着头,头碰地,良久,暗藏呜咽的嘶哑声音冒出:“启禀太皇太后,臣等实在,无力回天!”
  太皇太后脸上的怒容瞬间定格,下一刻,她身子一晃,旁边的两位嬷嬷连忙扶住她,担忧地唤她,“娘娘。”
  太皇太后挥挥手,缓缓坐稳了,但这个片刻,她脸上一片灰白,好似生生老了十岁。
  “不是说只是简单的风寒吗?为何迟迟医治不好?如今还说无能无力,哀家要你们这些酒囊饭袋还有何用!”太皇太后震怒。
  郑院士只能拼命磕头,请罪:“臣有罪!臣有罪!”他心里惶恐惧怕又有些犯愁,皇上这病看起来只是简单的风寒,但内里说法,却又暗影重重,但这话他不敢说出来,如果治不好病他们一大院子人尚能有几人生还,若是说连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恐怕当下所有人都得人头落地,更别说之前一直按照风寒的病症诊治,白白耽搁了良好治疗时机。
  太皇太后窝在凤椅上,身形佝偻,撑起胳膊扶住额头,十指颤抖,将同样颤抖的眼皮掩于阴暗中。
  不知过了多久,她重新吐出气息:“你下去吧。”
  低不可闻!
  郑院士哆嗦着退了出去。
  方嬷嬷端来一杯茶,哀切地唤她:“娘娘。”
  太皇太后放下胳膊,露出挂满泪珠的眼角,这个高高在上,一辈子都未动容过几次的贵妇此时像个普通的祖母一样,神色萎靡,痛苦之色跃然面上,颤抖着说:“秋南,哀家继失去丈夫儿子之后,又即将要失去一位孙子了。”
  “娘娘!”方嬷嬷忍不住忍声悲拗,放下茶,跪在她脚边,双手握紧太皇太后颤抖的右手,额头抵在拳头上,她什么也说不出,只能这样无声给予给太皇太后安慰。
  她自小便是太皇太后的贴身丫鬟,两人携手走过一辈子,没有人比她更心疼更理解太皇太后。
  不知过了多久,太皇太后收拾好情绪,接过另一个忠心嬷嬷的帕子,为自己和方嬷嬷擦过眼泪,呆坐着面无表情,脸庞在暗光里衰弱模糊。
  不知沉默多久,突然开口:“我记得,庆林园里还有一位皇子。”
  方嬷嬷抬起头,“娘娘是说……四皇子?”
  “小四啊……”太皇太后垂下眼眸,叫人看不清她眼里的风卷云涌,过了会,沙哑开口,“你一会……吩咐郭安,悄悄把四皇子接来。”说完这句话,她浑身虚软,仿佛骤然被抽干全部力气,颓然靠在后背上,再次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方嬷嬷面上波澜不惊,低头应是,内心却已滔天骇浪。
  这京城的天儿,要变了!


第5章 
  听芙和听晴采了些金桂回来,除此外,还采了些金菊和茉莉,柴未樊简单剪裁了下,用个高腰束扣白玉瓶装扮好,让听晴送去了姑姑的书房。
  太嫔从寿安宫宫回来,一眼就看到左次间的书案上放着瓶金桂,扑棱棱一团,黄灿灿的,极为惹眼,沉重的内心顿时放松几许,不用想就知道是樊丫头给她送来的,好笑之余又分外欣慰,便唤董嬷嬷将她叫来。
  柴未樊笑吟吟走过来,讨了会巧,又说了些小女儿家事,在姑姑跟前好好撒了会娇。
  太嫔揽着她,一脸宠溺,过后,喝口茶,却说:“接下来几日,姑姑就不用去寿安宫坐着了。”
  这还是太嫔第一次说到那边的事,柴未樊一愣,继而小心问:“不知……”
  她问得小心,想着姑姑既然主动开口,应该愿意多透露点,毕竟事关宫廷的主子,她也不能太闭目塞听。
  太嫔摇摇头,叹息:“想来太皇太后不想我们过于打扰,让太医更专心治病吧。”
  柴未樊点头,若有所思地侧过脸,心里疏忽闪过一个念头,内心一惊,继而又有些好笑,怎么可能,皇上今刚十六,登基不过四载,正是年少力壮,春华鼎盛的时候,怎么可能……
  ……大抵是真的需要静养吧!
  不管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跟柴未樊都没什么干系,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为皇上抄写祈福经文。
  ……………………
  大长公主府。
  夜黑风高,阖府肃静。
  靖平侯回到府中,刚准备直接拐去郁荷院,就见一个老嬷嬷挡在跟前,木着脸,语调平平道:“参见侯爷,公主有请。”
  他顿了下,转身朝正院走去,进屋后唤了声“玥儿”。
  大长公主却坐在原地,盯着某处出神,没搭理他。
  靖平侯干脆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覆上她的手,轻声喊:“怎么了,玥儿?”
  大长公主回过神,瞧见他,“你回来了。”
  “怎么了?瞧你脸色不大好,可是病了?”
  “我没事。”大长公主舒了口气,挥手,“都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