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丞相家的小娇娘 >

第39部分

丞相家的小娇娘-第39部分

小说: 丞相家的小娇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温羡点点头,认可她说的,继而松开她的手,在她疑惑的目光中,从袖笼里取出一个小小长形镂花锦匣打开,取出一支通身通透、泛着莹莹光泽、雕工精致的白玉杏花簪。「这不招摇了。」
  「嗯?」
  发间的蝴蝶钗被抽走,颜姝呆呆地任由温羡将白玉杏花簪插入青丝。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颜姝抚上沁凉的玉簪,含羞低下头,心里生出欢喜,一时好似浸身蜜糖罐里,甜入心扉。
  「姑娘~」
  翠喜焦急的声音突然传来,颜姝恍然回神,对温羡道︰「翠喜来了,我,先走了。」
  「去罢,小心些。」
  目送颜姝脚步匆匆地转出去,温羡闲闲倚在假山石上,启唇,「看了这么久的戏,出来罢。」
  黎一身白衣似雪,从一方假山石后出来,面上神色淡定从容,就仿佛他只是恰好路过、没有躲在一旁看戏一般。他走到温羡的身旁,调转了手里的折扇,用扇柄敲了他肩膀一下,方打趣道,「怪不得好端端地拉了本王来与长公主请安,原来是,醉翁之意啊。」他笑了一声,摇摇头,道︰「时慕,自打遇上颜四,你变了不少。」
  那般温柔如水的模样要是让朝堂上任意一人瞧见了,只怕都要惊掉下巴。
  不过,这样的温羡多了些人情味,不错。
  「我也不知,堂堂的衡阳王殿下,几时多了这暗窥的癖好。」
  「…」
  另一边,颜姝才走出曲径,迎面就遇上了翠喜,后者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会儿,见她无碍,方才拍着心口道︰「姑娘你没事就好。那公主忒欺负人了。」虽然她被人拉到了一边,但是也将黎沐阳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心里颇有些不忿。「幸亏温大人出现得及时。对了姑娘,温大人人呢?」
  示意翠喜放低些声音,颜姝才轻声与她简单说了,之后却叮嘱道︰「方才的事情就别提了,权当没有发生过。」
  翠喜点点头。
  虽说有温大人护着,但那黎沐阳不管怎样都是金尊玉贵的公主,等闲还是不要招惹得好。
  此时颜姝早没了赏看海棠的兴致,便打算直接去寻长公主,领着翠喜才沿着小径走了没多远,忽而听到一阵低泣声断断续续地响起…


第54章 衡阳王大婚
  临近水榭,曲栏抱水,泻雪清溪映海棠花影重重,白石栏杆九曲入石磴,在最低的一阶石磴上,坐着一个身穿淡粉色绣花襦裙的女子,正埋首膝头低声饮泣。
  四周来来往往的人并不算少,可女子只顾着哭,丝毫不在意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颜姝停下步子,静静地看了一眼,抿了抿唇,走了过去。
  「你,怎么了?」在女子身边的石磴上坐下,颜姝侧首轻声问了一句。
  女子低泣的声音顿了一下,而后慢慢平息下来,才抬起头,声音犹带着几分哽咽,「颜姑娘?」
  女子脸蛋儿微圆,粉嘟嘟的,杏眼明亮而澄澈,即使此时粉面泪痕未干,两颊亦有浅浅的梨涡痕迹。见女子识得自己,颜姝有些意外,皱眉回忆了一下之前在水榭里长公主的介绍,半晌才记起,这女子恰是兵部尚书卢远道的小女儿名唤鸣筝者。
  「卢姑娘,不知方才你为何会一个人坐在这儿哭泣?」颜姝问了一句,觉得唐突了些,遂又添言道,「我只是觉得你好像很伤心,没有其他意思的。」
  卢鸣筝抽下别在腰间的绢帕,胡乱地揩了一下脸上的泪痕,对上颜姝担忧的目光,面上忽然露出些赧然之色,有些别扭地道︰「我也不是伤心,就是突然觉得心里头堵堵的,想哭一下。」先时她顺着海棠园往东边走,到了尽头,猝不及防地听到那人的声音,一时没忍住就偷偷听了一下墙角,殊不料竟得知了一桩秘密,那人原来是有心上人的么?她不知那人的心上人是谁,也不知他为何舍心上人答应娶自己,只知道心里一口气堵得上不来下不去,恍恍惚惚折回,就随地而坐,哭了起来。
  「不过哭了一场,这会儿就好了,教你笑话了呢。」卢鸣筝扯了扯嘴角,梨涡浅荡,又笑问道,「你为什么不去看花了呢?」
  颜姝抬首望向枝头那一簇一簇开得绚烂的海棠花,轻轻地道︰「有些乏了,正想去与长公主请辞。」
  「我们一起罢。」卢鸣筝站起身,随意拍了拍裙子上的灰尘,伸手拉了一把颜姝,「正好我也不喜欢赏劳什子花儿,不如请辞以后,我们一起去外头梨园听戏呀。」
  说着,径直拉着颜姝步上石磴,拾级而上,往水榭后长公主歇息的房间走去,一路上还不忘与颜姝说道今儿梨园要唱的新戏是什么。
  黎沐阳为难颜姝的事情,虽少有人瞧见,但长公主还是得知了消息,因此等颜姝来请辞时,长公主便没有再强留她下来,只轻轻地拍着她的手背叮嘱她日后若有空定要常来府里走动走动。
  颜姝一一应下,之后才与卢鸣筝一道离开长公主府,等二人抵达东街梨园时,折戏早已鸣锣开场。
  尺调弦下哀婉情,起调拖腔意无穷。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
  戏文里,书生与小姐青梅竹马长大,本该水到渠成喜结良缘,殊不料天降横祸,书生的家被大火烧尽,小姐之母嫌贫爱富,挥下无情棒拆散了一对有情人,甚至为了让小姐死心,立即为她定了一门高亲。小姐出嫁那日,江南细雨霏霏,阴风细雨中,书生怀抱画卷立在石桥上痴痴望,等花轿消失在视线里后,转身投入冰凉的湖底,而另一边花轿落地,喜娘三请四邀不见新娘下轿,掀开花轿却发现小姐面带微笑阖目于轿中。喜事变白事,小姐之母悔不当初,可到底换不回两个长眠的有情人。
  悲凉婉转的曲调,玉损香消的故事,惹得颜姝眼眶发酸,她捏着帕子轻拭了一下眼角,就听到坐在身旁的卢鸣筝已经哭出了声。
  「太惨了!」卢鸣筝一边哭,一边道,「这种故事虽然听过很多,可还是让人难受。早知道今儿的戏这么惨我就不来了。」
  卢鸣筝哭得凄凄惨惨,颜姝反而哭不出来了,只得安抚她道︰「只是戏文而已。」
  「我知道…可就是难受嘛。」卢鸣筝看向已经空荡荡了的戏台,平复了一下心情,才道,「不过,那两个也都是傻的,好端端的轻易舍了性命。」
  「或许是,情到深处,身不由己。」
  卢鸣筝却道︰「若换了我是书生,就算死,也不是跳湖自尽,既然死都不怕,为什么不能去争取一下,抢个亲呢?如果我是戏里的小姐,我才不要逆来顺受,逃个婚又不是很难?」说完,她又沉默了一下,「有些东西,其实不去争取一下,怎么就知道不可能呢。世上那么多身不由己,有时不过是自我开脱的借口罢了。」
  颜姝听了,默了默,半晌赞同地点了点头,「这话也有些道理。」
  卢鸣筝却弯了眉眼,忽然拉住她的手,笑道︰「阿姝,我想明白了!」
  「什么?」颜姝被她惊到。
  「恁凭他的心是块石头做的,我卢鸣筝也能将他给焐热了。」亲事已是板上钉钉,她胡思乱想其他不过是徒增烦恼,倒不如好好地把握这段姻缘,得他心就和和美美,得不到便井水不犯河水就是了。这样一想,卢鸣筝顿觉豁然开朗。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衡阳王府张灯结彩,廊庑楼阁皆挂上了大红丝绸,鲜红的囍字贴得到处都是,一派热闹中蒸腾着洋洋的喜气。
  衡阳王成亲,信陵上至皇室宗亲下至文武百官,皆携眷前来贺喜,然而在正门口迎客的却只有王府里的大管家,新郎官的人影迟迟没有出现。眼看花轿临门的吉时就要到了,众宾客坐于席间,不由议论纷纷。
  半年多以来心情都不大好的太子黎煜阴郁地坐在席上,瞧见这番情景,不阴不阳地开口道︰「三弟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这成亲的大喜日子,也都不肯露个面,难道待会儿新娘子到了也要叫管家去接不成?」
  「三哥许是害羞了呢。」前阳王黎灿笑嘻嘻地道,「毕竟三哥也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嘛。」
  黎煜的目光顿时横到黎灿的身上,眼底的阴郁更重。
  这老四是在暗讽他死了一个正妃又娶吗?
  同坐席上的温羡将黎煜的作态看在眼中,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垂眸端杯饮了一口酒。
  正门外,喜乐声响起,紧接着就是一阵里啪啦鞭炮齐鸣的声响。
  卢家送嫁的花轿到了!
  正当众人暗暗揣测今日的婚事怕是要出乱子时,一直没有露面的衡阳王殿下黎终于身穿一袭大红喜袍,胸佩红绸花,神清气爽地出现了。
  射轿顶,踢轿门,过火盆,拜天地…一道道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司礼一声「送入洞房」的高唱中,黎牵着头戴喜帕的卢鸣筝往洞房走去,太子黎煜、前阳王黎灿并其他宗室子弟笑闹着跟上,直言要闹一闹新房。
  温羡走在人群的后面,与其他人的兴奋相比,他步履轻缓,如闲庭信步一般远远地跟着。
  「大哥…」
  低低的一声响起,温羡懒懒地抬了一下眼皮,就看见一个十二三岁、面容清秀的少年站在自己的面前,正目含期待地盯着自己。
  温羡的神色瞬时冷了下来,讥笑道︰「你认错人了。」
  少年急忙道︰「我没有认错,你是我大哥。」
  「呵,温某孑身一人,何来兄弟?」温羡的声音也跟着冷了下来,「这亲可不是能乱攀的。」
  「大哥…你很讨厌我吗?」少年神色顿时沮丧起来,他低下头盯着地面,「是我和我娘不好,对不起。」
  「温谦。」温羡越过少年,走了两步唤了他一声,才淡淡地道,「讨厌你,我不屑为之,你的对不起,我也不需要。」
  即使那些事与温谦无关,但如果不是因为温恢将两岁大的温谦带回定国公府,他的娘亲小宋氏又何至于身在病中被活活气死?
  看着温羡冷绝的背影,温谦动了动唇,神色黯淡下去。
  新房里,前来想要闹新房的众人被护兄的前阳王黎灿笑推走了,此时静静的屋内,只剩下一对新人和丫鬟嬷嬷了。
  黎淡淡地摆手让伺候的人退下,而后才眼神复杂地看向端坐在喜床上、头盖喜帕的人,半晌转身走到外间的桌边坐下。
  静悄悄的新房里一时只剩下灯花的啪声。
  卢鸣筝望着眼前的一片鲜红,手里缠了宫绦绕圈,一颗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悄悄下沉。
  「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
  「不过就是一个衡阳王妃的位子罢了。」
  「不是她,换了谁来坐不一样呢?」
  「…」
  也许衡阳王是真的不想娶自己吧?
  卢鸣筝的嘴角慢慢地耷拉下去,手指正要松开缠绕的宫绦时,就忽觉眼前一亮,刺眼的烛光让她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等到适应了屋内的光亮,她缓缓睁开眼,就见满目喜红,一个面如冠玉、身材颀长的男子立在跟前,他的手里握着如意与喜帕…


第55章 及笄
  温府,竹里馆。
  竹影婆娑落在白石台阶上,沙沙的声响扰着未眠人。
  温羡在喜宴上饮了些酒,回到府里,醉意微酿,摒开常信、常达与岑伯,一人独坐竹里馆。灯火阑珊下,他听着阵阵龙吟之声,想起在衡阳王府遇上的温谦,一些记忆随之涌上心头,痛苦之色也慢慢地爬上他俊美的面庞。
  十一年前,他尚不及温谦的年龄,还是定国公府顶顶金贵的世子爷,有着圆满的一个家。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暮夏的一个雨夜被彻底改变。
  那天夜里,温恢从府外带了一个两岁大的小男孩到小宋氏跟前,告诉她这是他从路上捡回来的一个孤儿,想收养在膝下给温羡作伴。彼时小宋氏因为小产落下病根,终日缠绵病榻,正因为无法陪伴爱子而苦恼,温恢的提议本令她欣喜,可当他把孩子领到她跟前时,小宋氏顿时就变了脸色。
  那小男孩年纪小,面容稚嫩,可眉目之间都是温恢的影子,小宋氏一贯是个心思灵敏的,只一眼就知道温恢是在骗她,一时急火攻心吐了血,病情愈发重了些,挨了两月,到底在一个秋雨缠绵的夜里撒手人寰。
  小宋氏辞世,尸骨未寒,温恢就接了宋仁外室女宋氏进门,昭告定国公府众人,宋氏是新夫人,而之前被他收养的小公子温谦是他亲子。彼时正处在丧母之痛中的温羡闻讯与温恢大闹了一场,父子俩不欢而散。
  再后来的某一天,小温谦吃完饭以后就腹泻呕吐不止,温恢急忙找了御医来看,查出小温谦是误食了带有毒性的苦叶草所致。苦叶草珍稀难得,温恢推断小温谦中毒绝非偶然,命人去查,结果在温羡的屋子里搜出了一包苦叶草末。盛怒的温恢将正在学堂念书的温羡直接绑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