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良配 >

第32部分

良配-第32部分

小说: 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蕊过来拉扯沈如初,沈如初不悦,道:“看不见我正在忙么?”
    秋蕊道:“石大爷的小妾找您,还在外头等着呢。”
    沈如初不悦道:“让她继续等着。”她找自己肯定没好事,谁不知道她以前是崔明月的婢女!
    待到忙活得差不多了,沈如初整理了一下情绪才施施然地走到地点,那个女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见了沈如初就吼叫,道:“你怎么现在才来!”
    沈如初冷道:“那你吼叫完了我再来!”转身要走,却被那女人唤道:“我是代一个人给你传话的,你听完就走,我绝不拦着。”
    “你说。”沈如初淡淡道。
    这女人估计是被石磊宠坏了,这些天又受了不少名不副实的夸赞,这会子正飘飘然,遇见一个不买账的人,心中光火得厉害,她冷道:“马少夫人让我转告你,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小心吃得下却咽不下,到时给噎死了。”
    沈如初心中冷笑,果真是替崔明月传信的,果真是为了那笔银子的问题。
    “她想要?那你去转告一下,府衙的捕快抓了几个人,听说已经供述了,是受人指使的,按照大燕律例,这绑架可是重罪。”沈如初淡淡道,至于那捕快手里到底有没有证据,她不得而知,反正唬人也不犯罪。
    她抿着嘴瞪了沈如初半天,沈如初笑道:“别瞪我,你现在可不是马家的家奴,乃是石磊的小妾,我奉劝你一句,若真想过好日,就少管马家的闲事,今天的事我不会和石磊说道,但免不了以后会说漏嘴了,你自己好生想想吧。”
    除了这个插曲令人不愉快外,沈如初一整天的心情都非常轻松愉快,自从她来到这个世界,沈家就接二连三地出现噩耗,整个沈家一片死气沉沉,如今总算摊到一件喜事,又是和杨家这样的大户结亲,沈家也算是水涨船高,脸上长了不少面子,整个喜宴办得喜气洋洋,前来道喜得人络绎不绝。
    杨家送的嫁妆极多,整整一百多箱子,这还不算先前送过来布置新房的那些物件,听说杨奉英还给了一些地契、房契,好家伙,真真是十里红妆,那些嫁妆摆进沈家,加上她带来的那些陪嫁,原先看着还算宽敞的沈家一下子拥挤起来。
    不仅是沈如初,沈家所有人似乎都从这件喜事上看到了一点盼头,而这盼头正是心中燃起得对未来生活的新希望。
    沈云忠则憧憬着四世同堂,逢人便笑。
    沈如初是第二日才看到杨嫣的,气质容颜都是上等的,心里为沈梦飞高兴,正巧碰见了沈芝媛,笑道:“二嫂真好看,二哥这次心中乐死了。”
    沈芝媛撇撇嘴,附耳道:“二哥心中有些不自在,嫌弃二嫂年龄大呢。”
    沈如初笑道:“这有什么,女大三抱金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那杨嫣不过是二十有三的年纪,怎么就成了老女人?沈如初差点呼天抢地,要知道她上辈子可是二十有五还待字闺中哪!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含着金汤匙出身,若是没有半点瑕疵,又岂会下嫁给沈梦飞?即便如此,不知多少人羡慕沈梦飞呢!
    沈芝媛摇摇头,继续附耳道:“就怕那位架子太大,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二人并肩去了客堂,杨嫣正给沈云忠和高氏敬茶。
    杨嫣这次带了两个陪嫁的丫鬟,一个管事的妇人,还有一个自幼服侍她的奶婆子,光是这个架势,高氏这个当婆婆的就拿不起劲来。
    “婆婆请喝茶。”杨嫣声音悦耳,却没什么感情,不过是轻轻一福身,还没等高氏接过杯子,她就起来了。
    高氏讪讪地笑了,却不敢表露出半点不开心,事实上,她也很开心。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杨嫣有些失礼,但杨家惹不起,就算惹得起,看在这么多陪嫁上面也该忍耐些。
    “乖媳妇。”高氏笑道。
    杨嫣命人端了东西上来,笑道:“媳妇给大家准备了礼物,还请笑纳。”给沈云忠送得是一块玉扳指,听说还是有些年头的;给高氏准备的是一套大小不同的金钗;沈芝媛、沈燕飞都有礼物;送给沈如初的一套医经。
    “听闻妹妹学医,这是家里藏的医书,临来时我央求父亲,他才容 带来,现在转送给妹妹。”杨嫣笑道。
    这礼物对沈如初而言,正中下怀,恰恰是她想要的,急忙谢道:“多谢嫂嫂,真是太好了,我正想着托人去京城购置几本呢。”安阳城偏远,这类医书并不好买,医馆里的藏书,被沈如初这几个月七七八八看得差不多了。
    “等一下,我有个问题要请教妹妹。”杨嫣道。
    ps:
    鞠躬感谢青二十七姐姐送的粉红,兜兜好喜欢。呼叫各种支持,收藏的亲们务必送个首订哦!

☆、059 每逢佳节倍思亲

ps:今日第一更送到,鞠躬感谢雪花~飘~飘~与karlking两位大大送的和氏璧,加更随后送到。
    沈如初一听这话,顿时觉得手中的医书千斤重,果真是是拿人的手短,希望杨嫣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
    敬茶仪式在杨嫣的一声哈欠中结束了,沈云忠见她打了哈欠,人也毫无精神,自己主动提出:“孙媳妇茶也敬了,心意也到了,不如今天就先散了吧,你说呢?”
    高氏也正有此意,以长辈的身份温情地交代了几句,无非就是把沈家当做自己家,虽然简陋但大家一处总有个照应,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又叮嘱沈梦飞善待杨嫣,夫妻之间要举案齐眉,争取早日让她抱上孙子。
    一句“早抱孙子”让沈梦飞与杨嫣神情古怪地对视了一眼,沈如初看得真切,绝不是羞涩,只是古怪,她敏感地意识到杨嫣要问的事大概与生养相关。
    果不其然,杨嫣和沈如初说了自己的难言之隐,她用一种平静的语调很直白地说了一个女人们难以启齿的问题。
    “我之前堕胎过,喝了花红药,恐怕以后孕育难。”这是杨嫣的原话。
    沈如初像是看一个陌生人,事实上,杨嫣除了这个“二嫂”的身份,对她来说,本来就是个陌生人。堕胎这种事不光彩,世人皆知,但也绝对不是不能对人言,只是杨嫣这般毫无顾忌地对自己说。显得太不尊重沈家了,不管怎么说,她与她都是姑嫂关系,难道她不怕自己去沈梦飞那里告密?难道她料定了沈家不敢针对这件事拿乔?
    想到这里沈如初心中隐隐生怒。杨家是家大业大,门第富贵,但也不待这么瞧不起人的;再看杨嫣那精致的妆容,她便觉得虚假而刻薄。
    “妹妹不要误会,我并非辱没沈家的意思,这件事婆婆和你二哥在成亲之前都是知晓的,也是我这辈子挥之不去的隐痛,我之所以开门见山地和妹妹说,是希望妹妹能帮我。”杨嫣说得真诚。
    沈如初微微松了一口气,原来高氏和沈梦飞都知道——他们都不介意。自己又何苦去较劲!想到沈梦飞在听见高氏说要“早抱孙子”时的古怪神情。她心下顿时有了答案。
    她并非迂腐之辈。更不主张用封建礼制那一套来禁锢女人,婚前堕胎,她看到的不是下贱和自甘堕落。她只是气这些女人缺少保护意识,白白让身体和心灵生受了痛苦。
    “嫂嫂让我来看看脉相。”沈如初抓过杨嫣的手,她的手白皙而瘦削,真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唯有养尊处优才能养出这样一双绵软细嫩的手来。
    杨嫣道:“如何?”
    沈如初笑道:“嫂嫂不必担心,我看你的脉相还算平稳,花红药的确伤了你,但却没有破坏你的身子。你现在有虚寒之症,但好在底子好,我可以帮你调养。先将你月例不调的症状给治好。”
    “那就是说。不影响我生孩子?需要什么药物,妹妹尽管开口。”杨嫣急忙道,她一听沈如初号出自己月例不调,顿时信了几分,知道她有些手段。
    沈如初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对策,道:“嫂嫂不必担心,我明日便去医馆给你抓些药,按时煎服便可。这事急不得,心态好了,才有助于病情。”
    杨嫣又道:“就拜托妹妹了,这种事我不便出门求医,以免被人传了出去。女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孩子,我也想快些给沈家添个后代。”
    从杨嫣的房间出来,沈梦飞也找到了沈如初,他倒没有杨嫣那般直接,嚅嗫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沈如初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帮忙调理一下杨嫣的身子。
    “二哥放心,这件事交给我了。我帮嫂嫂号脉了,并不是大问题,只需几味药调理一下。”沈如初笑着打了包票。
    沈梦飞顿时送了一口气,道:“那就拜托三妹了。另外,这件事就你知道好了,别让爷爷他们担心。”
    沈如初笑道:“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想不到二哥这么迫不及待地想生个大胖小子!”
    沈梦飞脸色一红,笑道:“你个小丫头懂什么!”忽然想起沈如初之前交代她与文旭已成了那敦伦好事,自知又说错了话,脸色更红了。
    一转眼就到了除夕,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了年,除了沈燕飞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外,所有人的心中都暖融融的,心中对来年充满了盼望,就连高氏都慈祥可爱起来,说话柔和真诚许多;沈云忠想起了死去的三个儿子,虽然伤感,但眼看着孙辈们也开始成家立业,小日子又开始红火起来,尤其是娶了杨嫣进门后,丫鬟婆子的,陡然多出了几口人,沈家热闹了许多。
    沈如初不得不承认,沈梦飞的亲事让这个眼见着飘零破乱的沈家重新生出了凝聚力,重新产生了割舍不断的亲情,而这亲情是沈如初为之心动并倍感珍贵。
    除夕夜的晚上,沈如初照例守夜,拨动着火盆中的炭火,让秋蕊拿了几颗花生过来烤着吃,几个年轻人说说笑笑,就等着跨年。
    沈芝媛裹着一件大氅窝在椅子里,整个人乖巧许多,自从她与沈如初一同筹备沈梦飞的婚礼以来,二人之间莫名其妙地亲近了许多,不再是前段时间的剑拔弩张,她和马文俊的交往也低调了许多。
    沈燕飞一脸的茫然,若有所思盯着窝在一旁打盹的小白;晚间吃团圆饭的时候,若不是沈如初及时制止,恐怕他又要醉酒了。
    高氏和李氏陪着沈云忠打吊牌,沈梦飞也跟着去凑热闹。杨嫣含笑坐在一旁,不参与,却也看得起劲。
    几个小丫头跑出去玩雪仗,放烟花了。又缠着黄老三给她们讲故事。
    周婆子收拾着桌子上的残羹冷炙,杨嫣的奶娘徐妈正坐在灯前纳鞋底。
    暖融融的房间里让沈如初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伤感,外面的爆竹连天又将她的思绪带到了前一世,她走到窗前轻轻开了半扇窗,一阵寒风吹进来,冷得她打了个哆嗦,整个人也清醒了几分。
    她关好窗户,披着毛披风走到院子里。
    今晚的月色皎洁明亮,照在雪地上,白茫茫的一片。配上北方固有的干冷气候。让空气中弥漫的年味多了几分萧索。不远处的爆竹声接二连三地传过来,几个小丫头正在前面点燃爆竹,闹得正欢。
    沈如初不由自主后退了几步。她自幼胆小,不敢放烟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沈如初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会如此贴切地用在这个时候。
    她想起了前一世的父母,想起了前一世过年时的情景,还有前一世那有关南天门的故事。
    童年时代,她的母亲总是给她将一个故事——大年夜的午夜,如果她跑到院子中对着天空喊:南天门开!南天门开!南天门就会真的开,会有好多神仙出来,给下面的人们撒下金银财宝。还可以祈求聪明智慧,说出的愿望也会得到满足。
    这个故事激起了她的无限向往,只可惜年幼的她从来熬不到午夜时分便沉沉入睡。有一年,她又开始等待新一轮的南天门开,盯着墙上的挂钟,眼皮又在午夜到来之前沉重异常,于是睡之前跑出去大喊:南天门开!南天门开啊!——没有开,她也不指望它会开,因为还未到午夜。那一夜,她梦见了打开的南天门,看见了好多神仙,和荧屏上看到的一样,只是没有捡到传说中的金银财宝。——都说小孩子是有天眼的,那时候经常看见奇怪的东西,到现在她也不明白究竟是做梦还是传说中的天眼。
    长大后,沈如初知道传说中的南天门再也不会开了,可是母亲仍然会时不时地提起南天门的故事。
    如今再也没有人给自己讲南天门的故事……
    想到过去,她伪装出来的强硬瞬间柔软无比,内心深处一片潸然,什么叫独在异乡为异客,她现在根本就是在异世!
    “妹妹有心事?”杨嫣道,拿了自己的貂裘大氅披在沈如初的身上。
    沈如初摇摇头,道:“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了。”
    杨嫣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