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阙 >

第79部分

帝阙-第79部分

小说: 帝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只是喝白开水,吃菜了。”
    “嗯,其实菜也没吃多少。”
    “为什么,菜不合胃口?不应该呀,那边的菜和这桌上的应该一样吧。”
    “笨,留着肚子好跟你一起吃啊,跟那些土财主一起,本来好吃的菜都变得索然无味了,只有跟姐姐这样的大美人一起才会胃口大开,不然为什么叫秀色可餐呢?就是这个意思了。”
    “才怪!”我笑睨了他一眼,然后自己忍不住笑开了。两个人的关系越亲近,他越油嘴滑舌,我只有赶紧闭嘴才能止住他继续调侃的劲头。
    还别说,本来真的一点胃口也没有,可是跟他说说笑笑,被他半是劝哄半是强迫,到最后放下碗时,发现自己不仅吃光了他夹来的菜,还吃完了饭里地饭。
    他也是,放下碗后,还满足地靠在椅背上说:“还是跟姐姐一起吃饭最香,姐姐,我们以后都在一起吃饭好不好?这一辈子都在一起。”
    别的话都可以打哈哈,就这句话我不敢回。“一辈子”是多有象征意义的词,再加上一辈子“在一起吃饭”。简直不是象征,而是直接道明了。
    等脸没那么发烫了,我才抬起头问:“皇上,晚上还需要招待客人吗?”
    他轻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看了我几眼,这才回答说:“还有一批。有些住得比较远的,上午没赶到,就只有晚上了,不过晚上这顿叫答谢宴。”
    “是该答谢,听说场面很感人,捐款很踊跃?”
    他不无骄傲地说:“也不看看是谁主持的宴会,皇上都亲自出面说项了,他们还能不给面子。”
    “听说成都王也出席了,还带头捐出了一大笔银子?”
    说起这个。他的表情凝重起来:“嗯,据他自己说,他捐出的是王府银库中的全部现银。一箱一箱当众打开,都是满满地银元宝,最后一箱还是金子。真要说起来,今天多亏了他,有他带头捐献,又这么豪气冲天,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太小气了。”
    我点了点头道:“还是那句话,不管他为了什么,他捐出地是真金白银。在大量灾民等着朝廷的救济款活命的时候,肯拿出钱来总是值得称道的。”
    “是的,所以今天朕对他很客气,单独向他敬了三杯酒。”
    “是三杯水吧。”
    “在别人眼里,就是三杯酒了。皇上亲自敬地水,就是世间最高级的酒。”
    看着他神采飞扬的样子,我很是替他开心。昨天晚上一起吃饭时,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显得心事重重的。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如果皇上亲自出面募捐,竟然无人响应,这个丑可就丢大了,皇上在百姓心中地威信也会大打折扣。灾荒之年,大家只关心能不能填饱肚子,如果朝廷地赈灾力度不够,皇上又没能力动员富豪们捐款捐粮,百姓怎么会心悦诚服地拥戴他?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我便起身告辞了。我心里还惦着子孝那档子事。至于皇上这边,外面通传的已经报了好几次了。无非又是什么官员求见。皇上让他们先在客厅等着,看他地意思,是想等人再来多点一起接待,不然来一个见一个,这一天光见人就见不完了。很多官员其实就是为了多跟皇上接触,让皇上发现他的才干,最起码混个脸熟,以为将来进阶做准备。
    真关心灾民,忧心国事地不是没有,但只是一小部分。这些天我算是看明白了,官员中少有纯朴诚挚之人,多是惯于投机取巧的,比如牛刺史,皇上来赈灾,他搜罗出整个家族中…………不只是自己一族,而是父族母族妻族等等九族中…………所有的美女,瞅着机会就在皇上跟前晃,指望走外戚路线一步登天。
    可惜皇上根本连正眼都不瞧,再说也确实忙,官员都见不完了,哪有空见美女。她们白忙活了几天,是不是有点泄气了,今天到这会儿还没出现?
    亏了她们没来,我才有空把刘嬷嬷喊到卧室里问话,然后和她一起从后门出发,再次来到大街上。
    也不算偷溜,事先知会了李锐,他也派了两个侍卫跟随,只是没走前门。皇上住在前院,我住在后院,要是从前门走,必须从前院穿过,皇上坐在敞开地客厅里,一眼就看到了。
    我知道等皇上会完客人,李锐还是会向他汇报我的行踪,但愿这回他不要亲自出来找,又或者,当他找到时,我已经和子孝达成协议,并且已经把他送走了。
    不是我喜欢跟前夫纠缠不清,而是子孝拒绝跟刘嬷嬷谈判,一定要我亲自出面,否则一切免谈。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必苦相缠(二)
     更新时间:2009…6…26 21:59:27 本章字数:4449

    还是那家客栈,还是那间房,子孝倚窗闷坐,看我进去,露出了嘲讽的笑容:“你终于舍得来了?我刚还在想,是不是这人一爬上高枝,就变得势利刻薄,生怕别人沾了她的光,连六亲都不认了。”
    忽略他话中的鄙夷与不忿,我尽量好声好气地问:“你吃饭了没有?”
    “我气都气饱了,还吃什么饭。”
    深吸了一口气,回头对刘嬷嬷交代:“叫掌柜的炒几个菜上来,辣可以,但不要麻,还有,不要放葱。”
    刘嬷嬷答应着去了,再看子孝时,眼中除气愤外,竟然还有隐隐的泪光。
    我也一阵感伤,三年的婚姻生活,少年夫妻,也曾有过非常恩爱的日子,到如今只剩下唏嘘。
    “难为你还记得我是不吃葱的。”他的嗓音有些沙哑。
    我勉强笑道:“我又没到七老八十,还没那么健忘。”
    “不健忘吗?连我都快忘了,要不是我来找你,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都不回去了?”
    我坐在他对面,很肯定地告诉他:“当然不会回去!那里又不是我的家,你又不是我丈夫,请问我还有什么理由回去?你说得我好像背夫私逃一样,我可是拿着休书从你家大门走的。”
    他眼神一黯,但很快就转成色厉内荏的责问:“那份休书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比谁都清楚,根本就是你们的人逼我签的,跟屈打成招一样。你现在口口声声否认我是你丈夫,就不觉得亏心?”
    我再忍耐也是有限度地。当下光火道:“你停妻再娶地时候。就不觉得亏心?你和你娘拿我当白痴耍弄。哄我说纳妾。结果完全照娶妻地礼数。如果不是母后及时派人去接我。现在我在你家里还有立足之地吗?你和你地新老婆每天恩爱缠绵。孩子也快生了。亏你还好意思说想我。记得以前你娘还说。原本可以把我扫地出门地。只因为看我可怜才继续收留我。我不要你们可怜。自己走了也不行吗?”
    “我不信娘会说出这样地话”。他大摇其头。
    “你地意思是我在有意中伤咯?”我冷笑。
    “我没这个意思。音音。你不要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我真地很难过!看到你用那么冷漠甚至敌对地眼神看我。我心里像刀割一样。我来找你。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你这个人。我是真地爱你。这一点相信你也清楚。以前在家里地时候。我对你不好吗?”
    我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没有后来地停妻再娶之事。我会认为你是爱我地。”
    他用手敲着桌子强调:“那是纳妾。不是停妻再娶。你懂停妻再娶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把你赶回娘家去。再娶一个回家当少奶奶。我家对外一直都说纳妾地。至于礼仪。是我娘说。新娘子将来要为张家开枝散叶地。不能太委屈了她。将来地孩子面上也好看一些。”
    我不禁失笑:“你跟你娘纯粹一个腔调,你娘把这当天大的恩德,你也是。但对我来说。与其这样,还不如赶我走,免得天天在那里受闲气。我年纪也不大,休掉了还可以再嫁,兴许这辈子还有一点指望呢。”
    他又露出那种难以置信再加上痛心疾首的表情;“天,原来你打着再嫁的主意,是不是你娘教你这样的?听说太后私生活混乱,跟小叔子不清不白,你本来好好的女子。怎么学得这样不知廉耻了。”
    其实我根本无意再嫁,只不过受不了他一副“你不会生孩子我们都没赶你走”的恩人嘴脸,故意说出来呕他地。想不到他竟然污蔑太后,这一气非同小可,拍案怒斥道:“不准你侮辱我娘!她的私生活是我亲眼所见的,你娘有多干净,她就有多干净!那些难听地话不过是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捏造,她一个妇道人家,在朝廷上呼风唤雨。自然有人看不惯。又没能耐拉下她,就造谣中伤。我告诉你。要不是看在三年夫妻的情分上,这次我绝不原谅你!下次,你要是再敢说出任何侮辱我娘的话,只要有一句,你信不信我立刻叫人把你扔出去?”
    “信,你是公主嘛,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仗势欺人。”
    “对,我就学会了仗势欺人,怎么样?就你可以欺负我,我就不可以?”
    “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
    “少跟我装蒜!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没有吗?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才嫁了三年,刚满十七岁,你就以我不育为由纳妾。名为纳妾,实为娶妻,你不就欺负我是孤女,娘家没人替我撑腰?若我娘家有点势力,你敢这样吗?”
    子孝摇着头说:“就这点事,你到底要讲多少遍啊,当初我问你同不同意,你不只没意见,还帮我布置新房呢,我不纳妾反倒对不住你的殷勤了,现在又这样记恨,你就不能诚实点?最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了。”
    我恨不得把手里地茶杯朝他的脸砸过去,不知道为什么,在下人面前我可以很宽容,甚至以好脾气著称。唯独跟离异后的前夫打交道,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有暴力倾向。
    会不会是因为跟皇帝弟弟在一起久了,被他潜移默化了?
    忍了又忍,尽量平息自己的愤怒,才正襟危坐道:“现在争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我们言归正传吧,我不能出来太久了,不然会像上午那样,很多人出来找。所以你干脆告诉我,你想怎样?又或者,问得再直接一点,你到底要什么?”
    他好像受到了巨大的侮辱一样,大声嚷着:“我到底要什么?你以为我穷得没饭吃了,来找你讨饭的?真是太过分了!我以前都错看了你,我娘也错看了你。这次我动身之前,娘还特地把我叫到她房里说,你的生日就快到了,十八岁是个大日子。她要把压箱底的玉镯送给你,你现在说这种话,对得起我娘吗?”一面说,一面忿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首饰盒啪地摔到我面前。
    我差点当着他地面笑出来,在他家做了三年媳妇,每日晨昏定省。战战兢兢,百依百顺,也过了三个生日,从没见婆母大人有什么表示。如今身在千里之外,反而承蒙她老人家错爱,连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
    一次一次地深呼吸,拼命按耐自己的情绪,在这里跟他发生争执是不明智的,可能他还巴不得跟我吵呢。最好是把客店里的人。还有街上地人全部引过来,他好趁机痛诉自己的痴情,我的薄幸。以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
    要是以前,我不会这样怀疑他,可是眼前地这个,越看越像个完全陌生地男人。现在地我们,站在对立地立场上,我只想求得安宁;他呢,或许为钱,或许为仕途,不管为什么。绝不可能只为了情。
    他变了。当然,我也变了。
    曾经有过的情爱,早已在岁月里消散。不可否认,他喜欢过我,我也喜欢过他,纳妾之后,一切都不对味了。尤其在我离开了将近一年,和皇上朝夕相处,他和他的新妻也厮混了一年之后。我们真的成了陌路。
    后来我所有的怀念,都建立在对往日情景的追忆,还有我离家之前他的不舍与挽留上。可现在从他的表现来看,多半是我自作多情了,他不肯放手,最主要地原因恐怕还是看出来人身份不凡。尤其是秦总管,稍微有点阅历的就猜得出他是什么人,作为太监,无论长相还是嗓音都很有特点的。
    至于纳妾之前逼我表明态度。估计也只是男人地自大作祟。因为我一贯的淡然自持让他不满,他希望从我口中听到爱。从我眼里看到醋意。如果当时,我跟他说我不喜欢他纳妾,他就真地不纳了吗?不可能的,到最后,他的虚荣心满足了,要糊弄我也很容易,只要说:没办法,娘想抱孙子,我是三代单传,必须完成这个家族使命。
    “公主,掌柜的说可以上菜了,您看要不要现在就送来?”刘嬷嬷在外面敲着门问。
    “叫他送来”。
    吩咐完,我起身对子孝说:“你吃饭吧,我让刘嬷嬷在这里陪你,吃完后,有什么要求尽管跟她提,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会替你办到。”
    当我就快走到门口时,子孝突然冲过来,一把将推到门板上压住,嘴里低喊着:“你是我的妻子,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