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溪自悠然 >

第127部分

清溪自悠然-第127部分

小说: 清溪自悠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她们在外头转了一圈,再到会场里时,发觉人几乎都已经到齐了。捡了个位置坐下,好在这书院本来也没多少人,怎么都不会离主台太远的。
  一时钟声响起,或者是傅清溪的错觉,场内忽然一静,她好像能听到风吹过的声音。
  一个身影,就如之前上台的先生们一样,从另一头的走廊里慢慢走了过来,上得几级台阶,便站到了主台上。
  他穿了一身大概是麻灰色的素面袍子,傅清溪没来由地觉着那衣裳应该是银白色的,如一袭月华。他漫施了一礼,坐下来便开始讲这回的题目。
  在他开口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傅清溪觉着自己的腿软了一下,虽然她明明是坐着的,可她还是吓了一跳,好像差点要摔在地上似的。
  首座今次讲的是星象用于自观自解,他道星象推演越往深处学,越会发现一个很深的壁垒,就是“自己”。一旦在解读某一个象的时候,掺杂了自己的倾向,离“真”就越来越远了。这推演本是“理”的事情,可却常因人的“心”而至不明。这回便反其道而行之,不说用星象推演世事的事情,而要说一说用星象解读自性。
  他道:“星象如镜,以照世事。世事非因镜而有,镜不过是观世之法。观人亦然。非是星盘定我心性,而是以星化符解我心性,谁本谁源,需当明知于心。常有人初知‘定数’后心灰意冷,只道‘既都已定,谋有何益?’却不知自己连这个‘定’都尚未参透,又忙着去求什么‘谋’?”
  之后便以星象中数星成象为例,讲人心常有之偏性,以及同性在世上不同事情上的化用,天人合一,人之偏性都在世上可有相应之位。而常人所苦者,多是欲驾鱼负辕、赶猴入海之举。人与世事通过星象,化成了相同的符号元素,自解而后应世,才是真正人世相应合流无逆之法。
  这回他用了几个在推演世事时常作为长周期变动考量的星象为例来反用到人身上。因寻常人问世事也好问运数也罢,多看的三五十来年间的事情,那几个星象在世事推演上都动不动关着一百八十年三百六十年的大运,故寻常并无许多人花力气研究。
  这位首座大人也不知哪里来的灵感,经了上千例形形色色的运数拆解,最后发现那几个星象若照到人身上,通常意味着人深层认识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常无法在生活事迹上寻到当时明确的事件点,但是其在变革阶段最终的选择却常是至少绵延半生的影响。这是将玄之又玄的人生命数解出了在心上和念中的动因变化,在座几位人生过半的老先生们都面现深思。
  这数象推演之事,多重于推演“事”,这回他说的却偏重于用数象推演“心”。这个于刚入门不久,还在为推演的世事准不准而激动烦恼的学生们来说,触动并不算大。倒是那些行道已久的老先生们,听了这一说法频频抚掌赞叹,想是多有同感。
  他们推演事久了,渐渐会发现每个人都容易有个“痼疾”,在某一类事情的推演上特别容易出偏颇。深究起来,却是这个在推演的“自己”的缘故。可这许多时候远近亲疏本就影响着是非判断,才有“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的说法,何况这个全分不出里外远近的“自己”?
  星象自演,说的是以星象为镜,自解其性。尤其摘星楼用的一百零八星的安星诀,能追人之根性,看出许多日常里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偏向欲求。虽因仍是推演,仍有个“自己”在,仍有失真之虞,却像一面不错的镜子,比闭着眼睛想自己的长相可便当多了。
  各学向都有自己的数象推演法则,看这个道理颇说得通,都开始琢磨用自己的那一套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走法。若是可以,到时候给自己来个“三堂会审”,不是更容易看清楚了?……
  老先生们时而颔首时而皱眉,傅清溪则在那儿呆坐着,使劲绷着不叫自己面上显出一点不对来。眼睛忍不住去看台上的人,看一眼又不敢看了,便去看前头那桌子,看两眼桌子,才发现自己正盯着人家的手……她有些急了,狠狠咬了下嘴唇,叫自己清醒点。可这究竟也没什么用,傅清溪觉着自己好像好好坐屋里就被雷劈了似的。
  三天的星河会落幕了,各人各有所得,更有许多人直接就往通天阁去了。傅清溪也别过师姐,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
  在窗下的椅子上呆坐了半日,觉着有些凉了,才发现天已经黑透,屋里还没有点灯。慌慌张张寻了火折子点上琉璃灯,又对着那灯火发起愣来。
  想是中午那顿吃多了,这会儿也不觉着饿。忽然觉着这屋子有些空,甩甩头从一边桌子上拿了这两天记的笔记过来看,翻到星象那一页又开始发呆。满脑子都是那个人慢条斯理说话的样子,还有他转身下台时的背影,还有他说话的声音。
  “我这是在干吗!”傅清溪醒悟过来,拍拍自己脑袋,安慰自己道,“大概是这两天听太多课了,累着了。”
  这么心神不宁的也看不了书,索性洗漱准备睡了。
  躺下又睡不着,胸口有些发闷,手心发烫,枕头好似太低了,被子又太厚。辗转了半夜,一翻身坐了起来,抱着膝盖都快哭了,——这是怎么了啊?
  感谢祖师爷,幸好还有华天盘,强逼着自己想华天盘上一圈一圈的图案,转动哪一层,上下又有何变化。犯着晕终于睡着了。
  梦里华天盘渐渐淡了,一个身影从远处慢慢走来,他抬了抬眼睛,周围一切都不动了,只有时光流过的声响,时光怎么会有声响?……傅清溪在梦里还在发懵。
  第二天起来,傅清溪不管还犯着晕的脑袋,洗漱了便窝到桌前把这两日得着的领悟都重新梳理了一遍,又根据这些心得重新安排了近期的功课作业,之后随意用了两口早饭便仍照从前一般埋首苦读起来。
  如此数日,仿佛同从前无异,这天又去通天阁看书,从极数的大屋子出来,不知道怎么地就走到了摘星楼的屋子里。漫无目的地在几个书架间游走,忽然看到一本册子,《解星入门》,著者署名是“云在天”。再细看,那一排都是这个人所著各样星象推演的书。
  傅清溪慌忙拿了两本,跑到楼下找到自己的那个借阅记录薄匆匆登了两笔,就赶紧回自己屋子去了。
  摘星楼首座云在天,傅清溪记得师姐们提起过这个名字。只是这会儿她可没什么资格去笑当日吃不下饭的师姐们了。


第160章 这不合理
  傅清溪连着看了好几日星象的书; 云在天写的星象著述; 全没有那些故弄玄虚之病,要言不烦深入浅出,尤其其在星象推演中用到的拆层化级共数一法,同极数的路子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叫傅清溪看了又惊又喜。若是老先生听到自己这爱徒的心声,不知该哭该笑了; 这极数本就是宗通各路数演之法,这有何可惊异处?说到底,不过是心里一个求同求近的心思罢了。
  以此为机; 傅清溪一边看星象的入门; 一边把极数中的所得与之相融,甚至还步履蹒跚地在自己的世事化数体系中试用起来。若换作惯常的她,没有想通其中道理的一二三; 哪里会肯动这个手?可如今为了能叫自己的脑子别有歇着的时候,一时也顾不得这些了。
  蕲卉遇到了她两次; 见她人消瘦了许多,细问一回她如今的作息,知道是用心太过,便劝她道:“我从前头一两回看星河会; 也同你这般,只怕自己这辈子要笨死了,恨不得一天有十八个时辰够自己读书用功的。可许多事情,欲速而不达; 且人若累狠了,身体垮了,什么学问也做不得了。你千万莫要把自己逼得太狠了。”
  傅清溪听了心里感动,自然都答应着。可转身一个人呆着了,若手里不做点什么,脑子里不拿什么占着点,便不由自主要想些没谱的事情,根本静不下心来。无法,只好还拿起书和纸笔,不叫它得这个空。
  这回星河会的人,因为所论题目都有许多人追着细问,也没法像从前那般倏忽来去了,其中尤以五运六气和星演两处为甚。不同的是,五运六气那头是自己学向的学生都在院里聚齐了,天天缠着大先生给所有人上课,各样提问举例反证闹得不亦乐乎。
  而摘星楼这边,首座大人被一群半大老头包围了。年轻孩子们对世事外务多有兴趣,却少有喜欢细察自身的,不管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绪起伏或是转折命数,便是因什么病上一场,等好了便抛去脑后还奔着外头的热闹去了。渐渐上了年纪,经历多想得多的,尤其是冶世书院这群人,推算着外头的“世运”做着演世的学问,心里越来越明白这个“自己”自然也在数中的。
  细想一生,多少会发现许多重大的转折变数中,很多时候并没有自己能直接着力的地方。许多时候,更是极微小一个因由,最后引发多年后一个极大的机遇或变数。这个时候,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有些疑心起这个“命”和“运”的东西来。
  可就像首座大人所言,这一旦认了可以“算”,那就是认了“定数”,若无“定”,那“算”的什么?可既然都“定”了,那又算它做什么!如此两头为难,许多其中高手,一早算出了自己的姻缘寿数,却有些索然无味了。
  这回摘星楼弄出一个“照星自解”来,寻常人听了只当是个推算命数的新法子,这些自己愁过苦过深思过的人想到的可就多了。
  头一个,这个自解,解的不是寻常多用的命数定论,不是推演人生里会出现的具体的事件,而是解的自心。这就同一直以来的路子就大不一样了,心念转瞬即逝,若有法子可以将之定住细解,这个对“自知”得是多大的作用?尤其这星象自成体系,按之得解,自然也是有深有浅自成脉络,而不会如坊间问心的那般零零碎碎互有交叠说不明白。
  再一个,他们世路走老的,都深有体会,命这个东西,许多时候都是自己“选”出来的。明明往东比较好的情况下你就非想往西去,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明明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没有那个力气转回心思真的那么做去。最后结果出来了,心里不乐,却是徒叹奈何。最可怕的,人生环环相扣,这一路滑过去了,影响可绝不止眼前这一事一时而已。
  那些凭自己见识于当时看不明白的事情暂且不论,只说这些明明好歹都心知肚明的,还是没法子叫自己一直能朝好的结果走,又是为什么?摘星楼这回的自解,已经动到更深的意识欲念了,若真能找到这一层,说不定这个“解”就不再是“解析”,而可能是“解除”、“解脱”了。
  这叫他们还如何淡定?直把摘星楼团团围住,叫首座大人没法子轻易离岛,非得同他们一处再细细探讨不可。要知道让首座大人这般等级的出手安星推命,那这个人什么犄角旮旯的事儿可都清清楚楚摊开来了。常人多少都有些忌讳,这冶世书院的先生们可真是豁的出去,争前恐后贡献自己当做事例,与一群同好们详细探讨追究起来,好似那个被拆解分析的“自己”根本就是“别人”一般。
  于其他在此一道上尚无甚心得的学生们来说,得的好处就是能在书院里多看到几回首座大人。傅清溪也见到过一次,赶紧恭敬行了礼,胸口扑通扑通乱跳着回了家,又省一顿饭。
  如此半月有余,蕲卉见傅清溪精神还好只是人真的瘦了许多,不放心跑来看她。结果看到傅清溪书案上还摊放着几本星演和五运六气的书,傅清溪自己也发现了,面上有些不好意思,蕲卉笑道:“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先生们要抢学生了吧?这一学向里头要是出现了厉害人物,连带着这个学问都能发扬光大的。这回河图院的没来参会,要不然你这里非得再加几本堪舆的才成了。”
  傅清溪倒是听了几回河图院的名字,只是没见过河图院里什么厉害人物,蕲卉便说给她听:“这摘星楼和河图院两位首座大人,不止天资学问吓人,长得也都跟神仙似的,书院里私底下把这二人并称为‘朗月清风’,形容其风仪。这‘朗月’你是见过了,那‘清风’性子特别,不一定爱上星河会,倒是几年前做过一回论演,讲足了三天,把理院和杂院的人都引来了大半,不晓得今年还会不会有他的事。”
  傅清溪只听“朗月清风”这几个字就心里噗通乱跳,——不错不错,那位果然堪当这个说法的,面上却使劲绷着,生怕露出什么来。蕲卉看她样子,笑道:“这样人物都不是寻常多有的,咱们不用同他们比。做学问就是自己同自己比着,今天比昨天多明白一丝,就已经没有白过这一日了。那两个头一回上星河会都是十二岁,怎么比?”又一指傅清溪看的那本星象的书道,“这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