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阙春 >

第37部分

帝阙春-第37部分

小说: 帝阙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幕全然降临,因中秋将至,夜空月圆,银辉万丈。
  他先去了趟嘉德殿,见过等了他大半个时辰的韩荀和太子洗马等人,才抬步回住处。
  马不停蹄的累了整日,又都是最费心神的事情,此刻即便身体吃得消,精神也难免疲累。谢珩刻意松懈精神,任由身体前行,脑袋放空。谁知走了一阵,再抬头,竟然已站在南熏殿的门口。
  门是关着的,里头屋中的灯火倒是能越墙可见。
  谢珩回过神,才现自己又来了这里。
  不知是从何时起,回昭文殿或者回住处时,他会不自觉的绕行,哪怕有时天晚,伽罗已经歇了,过来瞧一眼总是好的。只是彼时心中松快,到了南熏殿外,仿佛能消去满身疲惫。
  此时站着,多少勾起当时烦闷。
  谢珩站了片刻,终究没叫战青去扣门,抬步继续向前。
  夜风里,战青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谢珩的情绪。
  他今日陪着乐安公主来这里,虽见两人低头耳语,毕竟没听清说什么,只是伽罗前后神情稍有变化,他看得出来。这些天谢珩烦闷,连带着东宫上下心惊胆战,暗里揣测他的心思,其中就属战青摸得最准。
  默然跟着走了两步,战青终于没忍住,趁着前后无人,低声道:“殿下。”
  谢珩片刻后才有了反应,头也不回,“何事?”
  “那天昭文殿里的事情,殿下何不说清楚?”他是谢珩最看重的亲信,所担负的也不止是守卫谢珩之责,鼓了鼓气,续道:“那日高老夫人的事情,不止杜鸿嘉误会,傅姑娘……可能也只是误会。殿下只需说明白了,她会相信的。”
  “我说了她会信?”谢珩自嘲。
  旁的事上胸有成竹,唯有这件事,他没半分把握。
  “殿下为那件事着急,本意是想早日帮傅姑娘脱困,属下看得出来。”战青看到谢珩的后背明显僵硬了一下,又道:“属下能看出来,是因为自幼跟殿下相识,知道殿下的为人。但傅姑娘毕竟不同,倘若殿下不说,她未必能猜得透背后的深意。”
  谢珩脚步稍缓,有些诧异于战青的通透。
  他自幼不习惯跟人说心事,哪怕母妃在世时也是。后来母妃过世,父皇变得消沉阴冷,更不会听他说隐秘心事。段侧妃隔着一层,英娥虽能偶尔给他解闷,却未必明白他的心思,久而久之,将所有事情闷在心里,便成了习惯。
  换做平常,即便战青进言,他也只会闷头考虑,不会透露想法。
  可这些天为南熏殿的事头疼极了。他理得清朝堂众臣的权谋利害,却理不清南熏殿那少女的心思,甚至连他自己的,也越理越乱——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事,却非要憋着一口气跟自己较劲,简直是疯了!
  谢珩沉默了半天,道:“我为她做了多少事,我不信她看不出来!”
  战青默默叹了口气。
  主上的私情本不是他该插手的,失了分寸,便是僭越,费力不讨好。
  但他着实看不下去了。
  谢珩对付朝臣的时候老谋深算,对着小姑娘,反倒糊涂得令人吃惊。
  “殿下既然不责怪属下多嘴,属下还有几句,殿下不妨一并听听。”战青见谢珩没阻止,便道:“傅姑娘如今的处境,殿下比属下清楚。傅家获罪一蹶不振,高家也没了势力,她一个十四岁的姑娘,背后没有任何倚仗,唯一能依靠的父亲还在北凉,如今寄居东宫,虽有殿下照拂,但皇上和旁人对昔日的芥蒂依旧很深。她孤立无援,难道不该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所以就怀疑我?”
  “傅姑娘在东宫能依仗的……”战青很自觉的没提杜鸿嘉,“只有殿下。从最初的敬畏到放下防备,再到渐渐信重,她已经觉得,殿下不会再伤害她。”
  “我本来就不会!”
  “可高老夫人终究出事了,是在昭文殿密谈的时候,昏迷在地,脸色惨白。信任一个人很难,怀疑却最容易,尤其她如今的处境,若盲目信任,那是在自寻死路。所以殿下——”战青小心翼翼的道出结论,“不能怪傅姑娘多心。”
  对于战青的分析,谢珩听得平心静气。
  他甚至觉得,战青说得很有道理!
  心中残存的块垒被战青浇灭,那一团乱麻忽然就理顺了许多。
  谢珩后知后觉的明白,当时伽罗问的那句话,未必是质问,也许还有——求证。
  这个战青,果然心细如,难怪英娥从前总是夸他贴心。
  谢珩回头瞧了眼战青。
  这样会替姑娘着想的男人,将来娶了妻子,必定不会亏待吧。
  很好!
  谢珩思绪渐渐开朗,经过昭文殿门前,却见白日留守的侍卫匆匆走上来,“启禀殿下,今日韩大人,岳大人都曾来求见,还有南熏殿也派人过来问殿下是否回宫。”
  韩荀和岳华的事谢珩知道,只是南熏殿……
  “何时派人来的?”
  “后晌来过,傍晚和晚饭时又来了。”侍卫躬身回答。
  谢珩心里猛然一跳。
  他先前就吩咐过南熏殿的嬷嬷,倘若出了急事,可立时告诉侍卫来回禀他。今日没得到旁的消息,必然不是出了事,那么傅伽罗找他……
  谢珩胸腔似涌起些许激动,没说半个字,猛然抬步往南熏殿走去。
  比起来时的缓慢思索,这回可说是步履如飞,没半点迟疑。
  谢珩已然忘了远远跟着的战青,伸手扣向门上铜狮,觉门扇虚掩,当即用力推开。
  然后,他就看到了正在徘徊的伽罗。
  月光洒满庭院,廊下灯笼熠熠生辉。
  少女穿的是月影纱裙,上头锦衣清丽,因秋日夜凉,身上披着银红洒金的披风。她生得肤白貌美,衬着红色极为好看。满头青丝堆叠挽起,旁边簪着赤金步摇,上头缀了两颗红宝石,底下红珍珠穿作流苏,在耳畔摇曳。
  披风裹住了她大半个身子,一袭银红悦目,间错的金色添了贵气。
  月色和灯笼光芒映照下,正在院中徘徊沉思的伽罗抬头瞧过来,容色娇艳,眼角眉梢平添妩媚。姣好的容颜衬托在披风之上,愈显得白腻柔旖,恍如天人。杏眼流波,秀眉微动,她眼中的诧异错愕一闪而过,旋即怔怔的看向他。
  谢珩抬步入内,目光牢牢落在伽罗脸上。
  她竟然忘了行礼,只仰头瞧着,看那道魁伟的身影突然出现,挺拔端贵,疲惫又焦灼。
  谢珩走近了,才现她眸中蒙了雾气,眼角微有水光。
  两人都记得上回在这庭院中相见时的情形,也现这回各自神态与前次不同。彼此沉默着没有说话,但眼神却已交汇数个来回。
  这种带着歉然的沉默让伽罗心里愈难受,尤其谢珩风尘仆仆的过来,衣衫都未换。
  他的担心和歉然这回全都摆在了脸上,忙得马不停蹄时还为她分心,深夜带着满身疲惫赶来,愈让她觉得自己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伽罗开口说了声“殿下”,喉头倏然哽咽。
  她竭力平息情绪,开口想要道歉,谢珩的手却忽然伸过来,落在她脸上。
  柔软滑腻的触感,却有些冰凉。显然她已经在夜风里徘徊了很久,连眼角的湿润都变得冰冷。谢珩身上的冷厉气息在此时全然不见,他拿指腹擦掉泪痕,手掌不自觉的捂住她微凉的脸颊,温声道:“怎么哭了?”
  这温柔背后的涵义,不言而喻。
  伽罗未答,泪水却忽然掉落出来,温热地自脸颊滚落。

☆、39。039

  窗内; 谭氏和岚姑并肩站着。
  从伽罗晚饭后踱步入院; 来去徘徊时; 她们就站着了。秋夜风冷; 送来丹桂甜香; 岚姑见谭氏站得久了; 怕她身子吃不消,劝了几回,谭氏却不肯回去坐着。没奈何; 只能寻了件厚实的披风过来,免得受寒。
  从窗隙往外瞧,月色灯光交杂之下,能将院中情形看得分明。
  谭氏虽看不到此刻伽罗的神情; 却将谢珩一览无余。
  那是她从没想到过的神情——怜惜、愧疚、疼爱,目光专注; 旁若无人。
  谭氏是过来人; 回想伽罗说过的事情,回想那晚两人的不欢而散; 回想伽罗近来的苦恼和偶尔的出神; 再瞧此刻情形; 心中便是洞然。谢珩那日在昭文殿中没半分错处; 当时杜鸿嘉冷邦邦指责后并未作; 晚间也曾来看她; 被伽罗气走后消失数日; 这会儿还能匆匆赶来……
  看得出来; 谢珩很喜欢伽罗,不管将来会如何,至少此刻很认真。
  所以他数番出手帮忙,急着探问长命锁的内情,未必是另有所图,而是想帮伽罗。
  那么伽罗呢?
  谭氏从岚姑嘴里套过话,知道伽罗认得清形势,说过并无此心。然而心中打算未必能作数,人的感情从来不受理智控制,不知不觉中生出情愫的实在不少。至少从这些天看来,伽罗的心绪,已不自觉地被谢珩牵着走,因他喜,因他忧,已不是淮南天真懵懂的小姑娘了。
  孽缘啊!谭氏心里叹气,阖上窗扇。
  院中,谢珩手掌覆着伽罗脸颊,柔软又娇小,将心中冷硬尽数化作柔软。
  伽罗却终于察觉不妥,后退半步逃出谢珩的手掌,吸了吸鼻子,“殿下见笑了。”
  她眼睫上尚且坠着泪珠子,阖眼时莹莹滚落。
  嘴角却牵起来,往水汽朦胧的眼底添了笑意。
  这笑意暌违已久,叫人瞧着熨帖。
  “那天的事是我处置欠妥。”谢珩酝酿了一路,道歉的话缓缓出口。长这么大,他除了在父皇跟前认错,几乎没跟谁服软过,这话说得也甚是艰难。然而说出来,心里那种负担却仿佛又消去了,如同那回他答应营救傅良绍一般,跨过心里那道坎,看似艰难的事,也就不算什么。
  伽罗也不虚与委蛇,带着眼泪挑起笑容,“怎么欠妥了?”
  “两句话就能说清,非要生闷气。”谢珩声音低沉却好听,带着点自嘲,“害人害己。”
  害人害己?伽罗眨了眨眼睛。
  “害你担惊受怕,害我被冤枉。”谢珩坦白。
  伽罗的唇角弯得更深,“确实担惊受怕。殿下一走,我还当是哪里触怒得罪呢,差点罚自己面壁思过。”这当然是玩笑话,但氛围确实比那晚的冷脸对峙好了太多,伽罗再退半步,朝谢珩盈盈施礼,“那日也是我无知,又犯了小人之心,还请殿下担待。”
  她每回坦坦荡荡的说自己是小人之心,谢珩都觉得无比可爱。
  遂一本正经的道:“我若不担待,岂不辜负宽宏大度的夸赞?明晚中秋,朱雀长街上有花灯,带你出去散心。”
  伽罗喜出望外,“当真?”
  谢珩不答,只垂目瞧着她。
  伽罗笑意更深,“我知道,殿下说话算数!”
  话说开了,先前的烦闷也荡然无存。伽罗瞧着谢珩满身疲惫,知道他近来忙碌,便道:“夜已深了,殿下请回吧。”
  “明晚来接你。”谢珩也不再打搅。
  送谢珩出了南熏殿,自关了门扇回到屋中,就见谭氏笑吟吟的端坐椅中。
  “这回高兴了?”谭氏招手叫她过去。
  伽罗带着点赌气的意味,“所以那天殿下没有强行逼迫外祖母吧?外祖母还不肯实说,白叫我揣测担心了几天。”然而心里知道谭氏是为她好,脚步带着身体走过去,“夜深了,也该歇息了。”
  “不妨,岚姑在里面准备热水。”谭氏握着伽罗的手臂,眼底慈爱,“我虽没说实情,也没冤枉殿下不是?不过也算是瞧出来了,先前的事是我多虑。”
  伽罗偏头,带点疑惑。
  “太子殿下无缘无故地待你太好,你身上又有长命锁这小宝贝,我总得留个心眼,免得人家另有所图,你却蒙在鼓里。现在看来,也是我想多了,太子位居东宫,将来富有天下,未必会将此物看在眼里,他愿意帮你——”谭氏抬目,对上伽罗的眼睛,“是真心待你好。方才你们说了什么?”
  伽罗咬了咬唇,眼底的窘迫羞涩一闪即逝。
  “殿下说……明晚放我出去看花灯。”
  “那你想去吗?”
  “我……”伽罗犹豫。倘若只是散心,她当然愿意去。在东宫闷了这么久,谁不想出去散心?更何况那还是花灯,玉壶光转,琉璃映照,女儿家最喜欢的景致。
  可方才她也看得出来,谢珩确实是喜欢她的,甚至比她猜测的还深一点点。
  当时固然觉得欣喜,甚至甜丝丝的,此刻冷静下来,却又作难。
  她跟谢珩倒是好说,谢珩的风姿手腕,她在北上途中就曾称赞,住在东宫半年,愈欣赏。那份倾慕、信任是何时滋长出来的,她都不知道。抛开旁的事情,她其实挺乐意跟他同去。
  但显然,旁的事情不能抛开。
  宫里的端拱帝对傅家、高家恨之入骨,公主和惠王府的许多旧臣亦然。以她这尴尬的身份陪在谢珩身边,恐怕没人乐意。
  而她这里,纵然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