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娇妻养成手册 >

第7部分

娇妻养成手册-第7部分

小说: 娇妻养成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乐公主自进门起左手便始终背在身后,阮蓁早就注意到了。
    “这个……”常乐公主略作犹豫,慢腾腾地从背后拿出一样东西塞到阮蓁手里,“喏!”
    阮蓁一看,是个巴掌大的木雕娃娃,梳丱发,穿袄裙,模样生动,纤毫毕现,且木雕的表面各处被打磨得光滑,连一根可能会伤到手的小木刺都没有,可见雕刻之人的用心。
    只是……
    阮蓁左瞧又瞧,觉得这娃娃好生眼熟,再细细一瞧,咦!这娃娃眉心还有一颗痣!
    阮蓁可算是知道为何觉得这娃娃眼熟了!这雕的不就是她自个儿嘛!
    “这是谁做的?”阮蓁起了好奇心。

  ☆、第九章 粉粉嫩嫩

第九章粉粉嫩嫩
    暮色四合,阮成钰推拒了意犹未尽的同窗的邀请,踏着晚霞回到家中,头一件事便是去瞧阮蓁。
    夕阳将落不落地挂在天边,天际处云蒸霞蔚,绚烂的云霞染红了竹肃斋大半的墙壁。
    地龙烧得热烘烘的西捎间儿里,阮蓁坐在高高的通体透雕靠背玫瑰椅上,趴在西窗前的黄花梨无束腰卡子花方桌上,面前摆着个巴掌大的木雕娃娃,小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戳着木雕往前走,两条短短的小腿在空中荡呀荡呀的。
    她似乎在想事情,极为入神,连阮成钰进来都没发现。
    阮成钰眸中含了几分笑意,抬手示意房中的丫鬟莫要声张,走到她身后,压低声音咳了一句。
    阮蓁猛地回头,红丝绦在空中划出一道圆润的轨迹,银铃发出欢快的轻响,“哥哥!”
    “嗯。”阮成钰摸了摸她发顶,拿起桌上的小木雕看了看,问道:“常乐公主送给你的?神态模样与你分毫不差,也不知是宫里哪位能人雕的。”
    阮蓁从他手中拿过木雕,嘟着嘴戳了戳娃娃的额头,咕哝道:“不是她送的……”
    看妹妹这表情,好像人家送了她木雕娃娃,她反倒不高兴了。
    阮成钰在脑中过了一遍可能会送妹妹木雕这种小玩意儿的人,无非就是常乐公主、阮成轩、再加上二伯阮滔,但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对。若是他们送的,妹妹不该是这个反应。
    他不由对送木雕的人产生了几分好奇心,“哦?那是谁送你的?”
    阮蓁扭头看他,白嫩嫩的小脸上写满了“不高兴”,瘪瘪嘴道:“大哥哥。”
    阮成钰一下子就反应过来,颇有些诧异地挑眉,“是他亲自送来的?”
    并非阮成钰大惊小怪,实在是平日里他们见到的霍成都是讨厌麻烦,不喜与不相干的人往来,见到女儿家面色就会黑上三分,如今却主动给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做小木雕玩,这……
    “不是。”阮蓁就是因为这个才不高兴,鼓着腮帮子闷闷道:“他让常乐公主送来的……”
    寥寥数语,阮成钰已经想到,霍成许是从常乐公主口中听说了妹妹生病,怕她病中无趣,便雕了这个娃娃托常乐公主送来。
    想到霍成面无表情地刻木雕的样子,阮成钰心中暗自好笑。他本以为前几回见面霍成对妹妹的照顾是因着顾及老太君。如今看来,竟是他想错了,霍成根本就是对妹妹格外关照!
    阮成钰看着面前撅着小嘴儿不满地伸着手指头戳着木雕娃娃的阮蓁,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自豪——他的妹妹这样软软糯糯,乖巧可爱,自然是人人都喜欢的!
    “那囡囡为何不高兴?”
    阮成钰轻轻捏了捏阮蓁嫩滑的小脸儿,问道:“难不成是不喜欢这木雕娃娃?”
    当然不是!阮蓁赶忙把娃娃紧紧抱进怀里,警惕地看着阮成钰,“我喜欢!”
    少顷,不知想到了什么,她又恹恹地放下怀里的娃娃,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挡住了阮成钰探究的目光,自言自语一般问阮成钰:“哥哥,大哥哥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
    竟是为了这个在不开心吗?阮成钰心中生出几分诧异——妹妹何时和霍成这般亲近了?“囡囡想要大哥哥来看你?”
    “嗯!”
    阮蓁点头,坐在玫瑰椅上仰着头看阮成钰,殷殷道:“哥哥跟大哥哥说一声,让他来看我好不好?”
    对上妹妹满含殷切期盼的眼睛,阮成钰自然说不出拒绝的话来,抬手轻点她小巧的鼻子,温声应了:“好。”
    “哥哥真好!”
    阮蓁扑进他怀里,在他脸上重重亲了一口,弯着眼睛开心地笑了。
    。
    翌日一早,阮蓁收拾妥当,刘氏牵着她的手把她送出府门,嘱咐她:“到了信国公府要听祖母的话,不要到处乱跑,知道吗?”
    阮蓁长这么大,除了跟着老太君进宫,几乎没出过门,刘氏不免担心。
    阮蓁乖乖点头,牵着老太君的手上了马车,掀开马车小窗的米黄镶边墨绿底子的帘子朝刘氏甜甜一笑,道:“阿娘放心,我会听话。”
    马车辘辘,穿过最热闹的西大街,拐了个弯儿,鼎沸的人声渐趋于无,信国公府便到了。
    当年信国公自刎后仅留下柔弱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嫡子徐晋,徐晋因着父亲的遭遇,并不热衷于仕途,仅是承袭了国公之位,并无实职。素日里最爱做的事就是与睿王爷赏花作诗,在这邺城天子脚下当起了闲云野鹤,是以信国公府瞧着比宣平侯府要冷清许多。
    信国公府极少来客,更别说是位小娇客,是以一路上遇到的下人们都用新奇的眼光瞧着老太君身侧的阮蓁,心中暗自揣度,这位眉眼精致,额间一点红痣,好看的不似凡间客的小姑娘难不成就是那位被老太君和两府侯爷捧在手心里疼的宣平侯府五姑娘?
    见他们看自己,阮蓁不羞也不恼,大大方方地回以一个甜甜的笑。
    下人们无一不被这笑甜进了心里,暗道,果真是个讨喜的孩子!
    冬日天儿冷,老夫人就搬进了东边的暖阁里,老太君牵着阮蓁的手刚进暖阁的门,就听到一阵急咳,撕心裂肺的,要咳出血一般。
    老太君急走几步,挑开里间的帘子,关切道:“这么些日子了,怎么还是一点不见起色?”
    徐老夫人靠坐在炕头,闻言虚弱地笑笑,“老毛病了,不碍事。”
    说着慈蔼地对阮蓁招招手,拍拍身边,道:“囡囡到姨祖母这里来。”
    老太君把阮蓁抱上炕,阮蓁拱着小身子往徐老夫人身边靠了靠,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瞧了她好半天,认真道:“姨祖母病了,要喝药。”
    她似是想起了药的苦味儿,苦着脸打了个哆嗦,仰着脸劝徐老夫人:“不能嫌药苦,阿娘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喝了药,就会好了。”
    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惹得徐老夫人轻笑不已,连连点头道:“好,姨祖母听囡囡的话,不嫌药苦,喝药,等姨祖母好了,带囡囡去城外摘花好不好?”
    阮蓁还没去过城外,听常乐公主说,城外有山有水,还有一大片空地可以放风筝。阮蓁向往极了,连连点头,“好!姨祖母要快点好起来!”
    “真是好孩子。”徐老夫人抬手轻轻摸了摸阮蓁的头,对老太君说:“有这么一个小心肝儿在身边,日子不知道要开心多少,可惜,晋儿只有兰哥儿一个孩子……”
    老太君道:“兰哥儿品貌端正,孝敬懂事,又有才气,多少人羡慕你呢,你且知足些!”
    正说着,下人通报说少爷来了,便见一个身着靛青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瞧着与阮成钰差不多年纪的少年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祖母,老太君。”
    见到孙儿,徐老夫人面上多了几分笑意,“正说着你呢,就来了,可不是听到我们在夸你?”
    徐朗忙道:“祖母就不要拿孙儿打趣了。”
    他弯唇一笑,一刹间整个屋子仿佛都亮堂了许多,真正是应了那句“立如芝兰玉树,笑似朗月入怀”,真真是清风朗月一般。
    瞧见徐老夫人身侧仰着头看他的小姑娘,徐朗略一思忖,道:“这是老太君常说的五姑娘吗?”
    老太君笑着点头,对阮蓁说:“这是你姨祖母家的徐朗哥哥,囡囡快叫哥哥。”
    “徐朗哥哥。”阮蓁拖着小奶音叫了声。
    “兰哥儿,带囡囡出去玩吧,我和老太君有话要说。”徐老夫人道。
    阮蓁跳下炕,乖乖牵住徐朗的手,一大一小相携着走出暖阁。
    。
    冬日天冷,外头也没什么好玩的,徐朗便带着阮蓁去了自己院中的小书房,丫鬟很有眼力见儿地上了几碟子点心坚果一类的小零嘴儿,许是见着阮蓁粉嫩可爱,一个丫鬟还特地送来了平日里自己吃的梅子糖果,用粉缎素面荷包装着,递到阮蓁面前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奴婢平日自个儿买的小零嘴儿,不是多金贵的,姑娘不要嫌弃。”
    这丫鬟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生得一张苹果脸,圆圆的,很是可爱,腼腆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阮蓁见了就心生好感,接过荷包,软软糯糯地道了声谢。
    小丫鬟许是没见过这般漂亮讨喜的小姑娘,听这一声谢眼睛都亮了亮,咧着嘴笑了笑,忽然憨憨傻傻地来了一句:“姑娘长得真好看,像观音娘娘座下的小童子嘞!”
    阮蓁抿着唇笑,绵绵道:“姐姐也好看。”
    小丫鬟飘着走出书房,书房里一时只剩下徐朗和阮蓁两人,阮蓁和这个哥哥不甚熟稔,便低头玩着手上的荷包,拉开系带从里面掏出一颗盐渍梅子放入嘴中,酸酸甜甜的味道一下子在嘴里蔓延开了,阮蓁不由眯了眯眼。
    为她身体好,刘氏素来不叫她多吃梅子糖果一类的东西,可是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哪有不爱吃这些的呢?正是因此,阮蓁才会因着一颗小小的梅子这般开心。
    徐朗在一旁打量着她,小姑娘穿着身浅粉绣草绿色如意纹小袄,粉白素面撒花裙,头顶两个小花苞,系着一指宽的粉绸带,粉粉嫩嫩的一个小团子。
    徐朗常听阮成钰提起她,知道她身子不好,却很是乖巧懂事,他那时还想,五六岁的小姑娘哪有不哭不闹的?只怕是阮成钰格外喜爱她,所以才觉得她哪儿都好。
    如今见着了,他才知道从前是自己狭隘了,她是真的乖巧伶俐,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像是从画里走出的人儿。
    徐朗起身,从多宝阁下的柜子中取出自己当年玩过的棋盘,问她:“囡囡会玩华容道吗?”
    阮蓁抬头,视线从手中的荷包转移到他身上,眨了眨眼,摇头道:“不会。”
    小花苞上系着的粉绸带轻轻晃动,徐朗不知为何突然很想摸一摸她的头,又怕太过唐突,便对她温润地笑了笑,道:“徐朗哥哥教你,好不好?”
    阮蓁看着他,犹豫了片刻,从矮榻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点头,“好。”

  ☆、第十章 青梅竹马

第十章青梅竹马
    徐朗将棋盘上的木块归拢好,思道:“华容道还有一典故,囡囡想听吗?”
    这个年纪的孩童正是爱听故事的时候,阮蓁也不例外,清亮亮的眼儿眨了眨,说了句“好”,便微仰着头期待地看着徐朗。
    小羊羔儿一般的眼神看得徐朗心下一软,理了理思绪正要开口,便听书房外候着的丫鬟高声通报道:“少爷,文安郡主来了。”
    话音未落,书房门被人径直推开,身着月白青葱色云天水漾留仙裙,梳飞仙髻的少女领着个身穿秋香色比甲的丫鬟兀自走进书房。
    徐朗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直起身道:“阿凝,你怎么来了?”
    刘凝是成帝最小的弟弟睿亲王的嫡长女,年方十一,早在出生之时便与徐朗定下了婚约,二人自小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
    刘凝视线在他身上打了个转,却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眸看向徐朗身侧的人,不悦地拧眉道:“阮蓁?”
    睿亲王醉心书画,于书画一道上造诣极高。刘凝自幼跟在他身边耳濡目染,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更是早早就传出了“才女”的名号,加之她出身尊贵,走到哪里都不缺吹捧之人,久而久之,刘凝便当真以为自己是邺城贵女第一人,自然就看不上如常乐公主和阮蓁这般的小姑娘,觉得她们都是只会撒娇耍泼的黄毛丫头。
    她惯爱扬着下巴,微垂着眼帘看人,神情里总带着些微不屑。阮蓁不喜欢她的眼神,就看着她腰间的蝴蝶结子长穗五色腰封,叫了声:“郡主。”
    因着老太君的缘故,阮蓁叫成帝一声“皇帝舅舅”,照理不该对刘凝叫得这样生疏,只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阮蓁懵懵懂懂地顺着成帝的话叫她“阿凝姐姐”,刘凝当时应了,没人的时候却对她说“不许叫我阿凝姐姐,你又不是我皇伯伯的女儿。”
    刘凝微微颔首,应了,又问:“你怎么在这里?”
    听她的语气,好似她才是信国公府的主人。徐朗心下不虞,面上却不显,温和地笑了笑,抬手摸了摸阮蓁的发顶,道:“祖母身子有些不适,囡囡是跟着老太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