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王府里的小娘子 >

第71部分

王府里的小娘子-第71部分

小说: 王府里的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慎郡王作势一撸袖子就打算迎战六哥,杨恩禄到他跟前刚一见礼,便听他说:“虚的都免了,六哥人呢?弟弟先敬他三杯!”
    “……殿下您见谅。”杨恩禄赔着笑又作揖,然后言简意赅地将方才在逸郡王府门口的事同他说了,大致就是善郡王不请自来,自家爷怕慎郡王这边没请人,不敢擅自带过来,便寻了个由头说先去华灵庵,得迟点到。
    这话慎郡王听完当然不生气,只笑道:“六哥反应够快的!”他是真没打算请这位比自己还早加封的十弟来。
    皇次子平郡王则问:“那他还真去华灵庵了啊?”
    “是……”杨恩禄如实说,“应付完善郡王,我们爷就去了。不过华灵庵祈福确实灵,我们王妃早年也是在那儿修的佛,兴许是想给慎郡王殿下您求点什么来。”
    “那就多谢六哥好意,我等着瞧。”慎郡王答应得挺痛快,心里特别感谢六哥替他又给十弟添了个堵。
    这还真不是他小心眼,谁让十弟加封那会儿把一众兄弟都得罪了呢?还不止那时,去年八哥封王的时候他还补了个刀,当着众人的面跟八哥说什么“皇子府扩建王府的事还挺麻烦,八哥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弟弟我帮您”。
    ——会不会聊天?非得在这会儿显摆你封王早是吧?
    慎郡王那会儿就斜眼瞅了这位好十弟半天,琢磨着自己封王的时候绝不叫他来,大好的日子才不让这老鼠屎进来搅合!
    没来就好,还多亏六哥看事明白,他改天登门跟六哥道谢去。
    。
    华灵庵里,旁人在外候着,孟君淮和谢玉引恭恭敬敬地到佛前叩拜敬香。敬完香后,庵里的尼师迎了出来,合十了双手一躬身:“阿弥陀佛。”
    “师父。”玉引有些激动。这位尼师法号慧净,玉引在庙里十年都是跟着她。
    慧静见了她也高兴,亲昵地握住她的手,笑问:“得有三年多没见你了,一切都好?”
    “都好!”玉引衔笑点头,接着便向她介绍孟君淮,“这是……我夫君。”
    “师太。”孟君淮恭敬地一揖,慧净点了点头,又向玉引道:“你嫂嫂来上香时说过你在王府过得高兴,今日一见王爷,确是和善之人。”
    玉引听得脸上红扑扑的,又招呼几个孩子来向慧净见礼。慧净很高兴,似乎真的很喜欢他们这一家子,把孩子们都夸了一遍,听说和婧好奇庵里的素菜,还叫来弟子说“去让厨房多备些菜,这几个孩子好奇,就让他们尝尝”。
    几个孩子便开心地跟着那比丘尼去膳房,孟君淮和谢玉引则很诚恳地为慎郡王府请了些开过光的发物。给慎郡王请了串佛珠、给慎郡王妃请了柄如意,然后又多敬了香火钱,这才从华灵庵里道别出来。
    和婧在马车上很惊奇地告诉她:“那个素牛肉,吃起来就跟真的牛肉一样!还有那个鱼肚,我听师太说也是素的,但就跟家里做的鱼肚一样!”
    孟君淮便哄她说如果想吃以后还可以来,玉引则在旁边笑:“师父这是为他们破了规矩了。平日庵中都不这样做素菜,师父一贯说,若连荤食的味道都放不下,便不要出家、不要逼自己,要从心而为。”
    所以华灵庵里从来不会做这些味道像荤菜的素菜。许多佛门圣地把豆腐做成“素鸡”“素鹅”,在她们这里都是见不到的。若不然玉引也不至于还俗之后久久吃不惯荤菜,那十年的素,真是彻彻底底的素。
    “慧净师太当真待你不错啊。”孟君淮一哂,将腕上脱下来的东西给她看,“你带几个孩子四处看的时候,师太给了我这个。”
    玉引看着那串小叶紫檀的佛珠一愣:“为什么?”
    “她说觉得有缘,便给我了。还告诫我说有些事在红尘内外都一样,要多存善心,不可生恶念,不要胡乱猜忌亲近之人。”孟君淮说着,顺手将那佛珠套到她腕上,“不然你带着吧,到底是你师父。”
    “……不要。”玉引将那手钏戴回他腕上,“师父给你的就是你的,我那儿的每一串佛珠都经她开过光,我不缺这些。”
    然后她抿了抿唇,蹙眉又说:“而且……师父从不随意给旁人这些,若她主动给你、又叮嘱你那些……可能是瞧出了什么。”
    “瞧出了什么?”孟君淮眉心微锁。
    “我不知道,师父佛法高深,我就懂个皮毛。”她道,细思间,神色不禁添了些许不安。
    孟君淮凝睇了腕上的檀木珠子一会儿,道了声“好吧”,他又握一握她的手:“那我好好记着她的话。但你……我觉得你不必担心,现下虽然局势渐乱,但我并不想争任何事,也未对什么亲近之人起过猜忌,遑论恶念。”
    “嗯,我知道。”玉引点点头,肩头被他一揽便就势靠进他怀里。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声,她的心绪却莫名地继续乱着,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又觉得只是自己胡思乱想……
    浑浑噩噩地想了一路,毫无结果。

☆、第80章 年前

因为皇九子册封是在夏天,各样的事情一忙,孟君淮他们这一年便也没去清苑避暑。
    不过这年本来也不算很热,好像很快暑气就褪下去了,弹指间已经树叶枯黄,秋风轻拂。
    阿祚和阿祐在中秋时满了周岁,接着似乎并没有过太久,雪花就落了下来。府里众人都换了冬衣,玉引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格外冷些,便细细算了账,而后吩咐给各房都加三成炭。
    接近年关时,芮嬷嬷按玉引的吩咐请了苏良娣过来,帮她一起写给各府贺年的帖子。
    玉引平常见苏良娣的次数并不多,今天乍一见,只觉得她的气色比当初刚挪到晴芳阁时好了许多。
    玉引便打趣着问她有什么喜事啊?苏良娣一哂,答说哪有什么喜事,不过是搬到前头来后有王妃照应着,日子过得滋润了。
    这都是客套话,她这么一说玉引这么一听。然则到了第二日,玉引蘸墨时偶然看见苏良娣跟和婧的目光递来递去的。
    和婧使劲往她这边努嘴,苏良娣则又皱眉又摇头。一来二去之后和婧好像不太高兴了,一咬嘴唇想说什么,却刚一张口又咽了回去。
    “和婧。”玉引搁下笔招呼她过来,面色微板,“跟苏良娣谋算什么呢?有事不许瞒着母妃哦。”
    苏良娣神情一僵也搁下笔,她离座垂首一欠身:“王妃恕罪。”
    玉引暂没理她,牵着和婧的手把她拉近了,继续追问:“想说什么?跟母妃直说。”
    和婧望着苏良娣鼓了鼓嘴,喃喃说:“苏良娣跟我说,她搬到晴芳阁之后比在北边过得好多了,时常能去何母妃那里坐坐,兰婧也喜欢她。”
    “嗯,那是因为她照顾过兰婧一阵子,后来也都常走动,怎么了?”
    和婧便又低着头道:“可是……乔奉仪过得不好,母妃能不能让她也搬出来?”
    “乔奉仪过得不好?”玉引眉头一皱,“怎么个不好法?”
    和婧就跟她细说起来,她掰着指头数,说跟乔奉仪同住的江良娣和王保林位份都比她高,份例肯定也比她多。可是,江良娣总让人去跟乔奉仪借炭,乔奉仪不好意思不借,可借了又不见她还。
    “乔奉仪身边的青杏都冻病了!”和婧皱着眉头为乔奉仪打抱不平,“前两天,我跟表姐帮乔奉仪要过一回炭,江良娣还了一点儿。可是……我们也不能总帮她要啊!过年时我们没空去找她怎么办!”
    哎呀小丫头你一年比一年灵啊!
    玉引对她这成长很满意。遇到麻烦了,她知道自己先去帮忙,但同时也能意识到以自己的能力不能一直一直帮下去,便想到找更有力量的人求助。这样的想法是对的,尤其在家里,她很愿意看到和婧在遇到问题时能想到找家人一起解决,而不是自己一个人使劲儿,家人却不知情。
    她想了想,只问和婧:“你跟乔奉仪说过你能帮她晋位、让她从北边搬出来吗?”
    “没有。”和婧摇摇头,“我不知道母妃会不会答应,所以不敢跟她说。”
    和婧你真的特别棒!
    玉引把她搂过来好好夸了夸,跟她说这事母妃没意见,等母妃跟你父王商量商量。
    和婧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临走前把正熟睡的阿狸从旁边的罗汉床上扒拉下来,阿狸委屈得一声悠长的“喵呜——”。
    。
    然而之后玉引把这事忙忘了,晚上孟君淮来时,她只记得自己有个事要跟他说,具体是什么却想不起来。
    直至二人在榻上缠缠绵绵时她忽地记起,一拍他的后背:“我想给乔奉仪晋晋位份。”
    正吻在她肩头的孟君淮抬起脸:“啊?”
    他一脸“你现在跟我说这个?”的神色,玉引也觉得很抱歉,赶紧解释自己方才一直没想起这茬,怕一会儿再忘了所以趁热打铁。
    “……”孟君淮一阵无语,不得不先从她身上下来,不然这姿势聊正事实在太奇怪了。
    他边盖被子边揶揄:“还好……还没开始,要是再过一会儿你突然说这个,小心。”
    玉引钻到他怀里:“小心什么?”
    孟君淮轻咳:“小心为夫从此不举。”
    “……”她在他胸口一捶,详详细细地把今天的经过说了,她说,“我觉得和婧这事做得特别好,而且晋晋乔奉仪对府里也没什么别的影响,就依了她呗?”
    她琢磨着让乔氏单住一处也好,几个孩子一直爱去找她玩,可北边那么大点地方有什么可玩的啊?给她个独门独院,谁都能舒服些。
    孟君淮沉思了一会儿却说:“缓缓吧。”
    “缓缓?”玉引不解。
    “嗯。”孟君淮点头,“母后说过年把她带进去一同见见,估摸着少不了要赏她些东西,若你这会儿再晋她位份……”
    “你怕把她的心养大了?”玉引问,孟君淮点点头:“府里乱七八糟的事还是少些好。再者,孩子们喜欢她,你又跟她不熟,不知道是什么脾性。”
    她想想,这样也好,这两件事搁在一起确实容易让人飘飘欲仙。她便答应下来,跟他说她年后会多召乔氏来正院说说话,晋位的事情则等到二三月份再说。
    “嗯,具体的你看着办。”孟君淮说着手上一环她,翻身就把她又箍在了身下,吻了吻,他正色确认了一下,“没别的事了吧?”
    “嗯……”玉引也正色想了想,“没了。”
    他满意地应了声“好”,这才放心地吻了下去,接着便是芙蓉帐暖,**苦短!
    。
    几日后便是除夕,阖府再度起了个大早,各处全都忙起来。这回几个孩子全都到了能进宫贺年的年龄,于是一个不落地都早早就被弄醒。正院里,和婧还好,左不过多打几个哈欠,阿祚和阿祐则坐在榻上一脸呆滞,只要片刻没人跟他们说话,他们就能一头栽回去接着睡。
    “阿祚你起来!”和婧再度去喊栽回去的阿祚,坐在妆台前的玉引向她招招手:“好了好了,先不管她。”
    她把已经收拾妥当的和婧叫过来:“你去北边看看乔奉仪收拾好没有?她头回进宫,你去跟她说说话,免得她太紧张。”
    头一回进宫是很容易慌神的,玉引记得自己还俗之后第一次进宫都慌得心跳不对了。母亲后来还打趣她,说她越大越没出息,道她第一次进宫时才四岁,天不怕地不怕地到处跑。
    她反驳说那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北边,乔氏因为进宫而不得不起个大早,她尽量将声音放小不吵旁人,无奈这三合院就这么大,实在难以完全不出动静。
    于是她正梳着头,便见江氏带着丫鬟进来了。
    江氏没好气地一把推开门:“乔妹妹,你能安静点儿不能?我们知道你要进宫,你用不着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做给我们看,啊。”
    “姐姐恕罪。”
    乔氏懒得跟她多争。大半年相处下来,她也知道江氏是个嘴巴刻薄的,平日里就是这样逮谁看谁不顺眼,跟她顶嘴那是自讨没趣儿。
    她便转回身让青杏继续给她梳头,江氏也不走,抱着臂往门边一倚:“啧啧,妹妹你真是好运道啊。”
    乔氏没应话。
    “我说当初怎么突然把苏氏提拔上去了呢,合着也没什么太多道理,左不过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江氏歪在那儿一句句地说着风凉话,“你命好啊,赶上在新王妃进来之后入府。瞧瞧我们这几个老的,哪个也入不得王妃的法眼,扔在这儿过得没滋没味的。”
    江氏越说越在自己心里拱起了火气:“亏得王妃还生了张慈眉善目的脸,这阴起来也够阴的。”
    “不许你说我母妃!”她话音没落,身后一声稚嫩的怒喝。
    正院里,孟君淮自己更完衣后便忙着哄两个小儿子去了。这俩被逼着换衣服之后就开始闹觉,让睡也不肯睡了,奶娘哄也没用。
    可又不能让玉引来哄,她那套命妇的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