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瞳:完美典藏版 >

第142部分

青瞳:完美典藏版-第142部分

小说: 青瞳:完美典藏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任将袖子挽了起来,大呼小叫道:“因为军队要比的是摽膀子往一处使劲的本事,明白吗?所以大伙必须一起上,你们这些新上跳板的行子,老子本官教教你们,别的山头势大也不要紧,和他们对盘的时候,一定要鼓起这股气势!光让你们当家的上,咱丢不起那人!是‘和’字上的朋友,就并肩子上啊!哪怕就杀剩你们几个歪瓜裂枣了,也不兴孬种,这叫争的一口气!懂了吧,老子合计多久才想明白的事,今儿就告诉你们了,咱是军队啊,就要有这种气势!所谓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肝脑涂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心一意、一往无前、一泻千里、一塌糊涂……咳咳……总之说别的都没用,谁赢谁有理!你们尽管放心打,本官在这看着,赢了输了咱都不会告你们黑状,要是偏向了谁,你们掐了我的秧子!”

    听得将士们大眼望小眼。让他们两队人剑拔弩张对峙,小范围摩擦还可以,真的拉起队伍互打却不敢,闹那么大就如同造反。这些人只想看朝廷对自己的态度和信任度,不想真的造反,折腾了一阵,只好草草收尾。

正文 第132章 此别难重陈(4)

    晋王手下不满,故意将粮册明细给他看,这些粮饷军需的明细只一个卫所的就足足有五个大箱子,全抬过来给任大督军过目,料想他查清楚就要半个月。任平生第一本就倒着拿起来,磕磕绊绊跳着读,大概认得三分之一的字,显然是不用指望他能看懂的。

    他呵呵一笑,大大方方地承认粮册上的字认得他,他却不认得字。称兄道弟、推心置腹地将粮册推给当地驻军官员,连说多次皇上说了,要群策群力嘛。驻军得了命令,擦亮眼睛检查,揪出好些不符之处。驻军兵将的调动事宜又被老任丢给晋王手下负责,一样监督得如同猎犬,滴水不漏。

    老任时不时到晋王派系那里说上一句:“那边粮草都点明白了,你们整军还不行啊?”或者到驻军那里说一句:“到底是晋阳来的,处理这些毛事硬是有一套!”憋得双方都打点精神,本来琐碎复杂至极的事情,处理得全都大刀阔斧起来。人人嘴里都不自觉带上“老子”二字,看着竟然全像老任带出来的兵。

    当然老任的处理方式让沿途文官十分看不上眼,青瞳还没有从晋阳回京都,弹劾他的折子就堆满了南书房,可这又和老任有什么相干?老任因为处置不当最终被撤职,这是没出晋阳之前青瞳就想好了的退路。这里有个不牵恋权势的滚刀肉,文臣骂不过他,武将打不过他,又能如何?

    自然还是有错漏的,但任平生并不深究,他自己言行中小错误不怕,钱粮中的小错误不追究,不知不觉中,时间硬是被他挤出了一小半来,只几个月时间,整理好的物资和军队便源源不断地给元修送过去了。

    直到关中地界,小乱子不断、大乱子没犯,事情算是都处理得七七八八了。这两个正经钦差没了事做,任平生不愿意跟着大军一起走,硬拉了张峰岚说是观赏一下风景,便只带了五十个禁军绕道而行。

    地势越来越高,一队人马慢慢上了高坡,任平生冲在最前面,只见苍翠的高山里点缀着一个个小村落,和中原房子单门独栋的结构大异,这些村子都是先用竹木之类围成一个整体,然后里面才分出一个个人家的。

    他指着村子大呼小叫:“你们快看!这谁家这么大啊,这少说也得有几百间房子!哇!那边山头还有!哎呀,前面那个山头的更大!啧啧!这什么地界?住的都是大财主啊!”

    身后的禁军赶上来,一个人气喘吁吁地大声叫道:“这是羌人的村落。大人,再往北走十五里地,就是羌州了,山上一处就是一个村寨,不是一家人居住的,而是一个村寨共有的。族群而居,正是羌人的习惯。”

    老任恍然大悟,笑道:“我就说嘛,一个有钱人也就罢了,怎么能个个都盖得起这么大的房子?”说罢兴冲冲打马便走。

    禁军们刚刚上了山坡,气还没喘一口,见状无奈摇头,只得纵马跟上。

    以张峰岚和任平生的身份来说,这些禁军应该把他们护卫在中间的,哪能让他们开路?但是老任做大内侍卫教习之前曾在禁军做过都统教习,他的斤两这些禁军都清楚,谁也没觉得自己能保护得了他,也不信他还需要保护,便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老任带着禁军上任只不过是必要的体面,去易州交接的时候,总不能是光杆督军自己来的吧?如若不然这五十个人其实他也不用带了。

    禁军是戍守皇宫的,虽然只有五千人上下,却全是精锐中的精锐,如今这五十人的队伍已经颇有气势了。加之禁军出京不是保卫皇族就是传达皇命,就算没有人知道任平生和张峰岚的身份,看到禁军在,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人去惹他们,这些人连看带走,一路平安地到了关中。

    任平生兴致还是很高,扯着嗓子叫起来:“老张!你来看看!你们那边没有这样的吧,上百户人家共用一个围墙,都走一个大门,你说要是一个寨子有万八千户,那得多大一块地方啊!老张,听说你来过关中,见过这么大的村寨没有?”

    张峰岚白了他一眼,很不喜欢他这个称呼,也很不喜欢他的自来熟,但是这位自视甚高的晋王头号大将私下里和任平生试了两手,之后就老实多了。不过任平生这个人实在不难相处,只要你不存心坏他,片刻就能和他熟络无比,正事都办完了,张峰岚想刁难也无从下手,这几日放松下来,倒真的和老任混得不错了。他懒懒点头:“见过很多,便是三万五万人的大寨,我也见过,那要连绵四五个山头。”

    “哇!”任平生吸着冷气,“这些羌人可真能修啊,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把房子建在山上?那岂不是很不方便?”

    一个禁军上前道:“大人,这些土番别扭得很,不但对外族人很排斥,他们自己也分了大大小小百十个部族,大部族有上万人,小部族甚至只有几十个人,互相之间也十分防备。平地在羌人看来很不安全,所以无论多大的部落,都是建在山上的,不过据说羌人爬起山来个个快如猿猴,他们应该也不觉得麻烦了吧。”

    张峰岚见任平生双眼锃亮,不禁皱眉道:“任大人,羌人规矩多得很,指不定什么事情就犯了他们的忌讳。我们皇命在身,别处还罢了,但是进了关中可就没什么好玩的,尽快赶路吧!”

    任平生笑道:“加这次你都说了八遍了!老子服了你了,你肯定比你妈还啰唆!我知道知道了,直接去易州,绝对不给你惹祸就是!”

    一队人略略休整,便顺着黄土路绕山而走。

    山路上人烟稀少,他们走到下午才第一次遇上外人。这队人只有五个,赶着两辆牛车缓缓而行,将一条黄土路拦个结实。

    那两辆车都很破旧,车轮随着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恐怕很久没有上过油了,车轴锈迹斑斑,拉车的两头牛全身满是污泥,和车辕接触的皮上一片光亮,毛都磨光了。

    听到身后密集的马蹄声,五个人全都回过头来,眼神戒备,看他们的打扮都是当地羌人。

    那五十个禁军不懂羌人语言,怕引起误会,齐齐友好地笑着。

    这个表情语言是全天下公用的,几个羌人面容松下来,看出这些人要过路,便赶着牛车向路边靠,给他们让出地方来。

    众禁军起步要走,却发现任大人一双眼紧紧盯着一个年轻的羌人,连走路都忘了。

    “是送水的水车。”一个士兵见状转过头,低声对任平生道,“羌人生活在山上,不是每一个村子都有水源的,这种车常见得很。”

    另一个禁军士兵也凑过来,道:“都统可是觉得有何不妥?要不要检查一遍?”

    任平生回过神来,摇摇头:“没什么不妥,就是看这个小子的背影,特别像我不久前认识的一个熟人,所以就多看了两眼。没事了,走吧。”

    两辆牛车中各有好几个硕大的水桶,桶壁铁皮箍住的地方红暗暗一片水锈,实在没什么特别,一队人马也就不再留意,绕过他们走了。

    任平生越过他们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他半点架子也没有,这些禁军本来就和他认识,这一路走来又更熟悉了几分,有一个就开玩笑道:“都统大人依依不舍,莫不是那人的背影像大人在京都的相好吗?”

    “去你奶奶的。”任平生在马上笑着虚击他一拳,“你小子公母都不分了?这明明是个男的,再瞎说老子把你扔河里去!”

    那士兵也不害怕,笑道:“相好可不一定非得是女的,属下知道京都大官很多都喜欢这个调调,那个羌人眉清目秀的,比一般的小娘子可还好看呐。”

    “切!”任平生好生不屑,“少见多怪!这就叫好看啦?这顶多叫清秀!我跟你们说,老子说的那个背影很像他的人,那才叫一个好看!从后面看倒是一模一样,正面那可就差得远了,我说的那人那容貌,啧啧……”他们一边说笑一边走得远了。

    他就这么将此事抛在脑后,大摇大摆地奔向目的地关中易州大营,要是知道这个背影长得像赵如意的人是谁,估计老任能后悔得把自己的脑袋扭下来。

    六

    关中,易州。

    温暖的南风到这里戛然而止,换上了凛冽的北风。景色在这里也猛地一变,再也没有小块小块的颜色,都是大面积的绿、大面积的黄、大面积的白。然而那黄是暗淡的土黄色,那绿也是暗沉的苍绿色,那白也是沧桑的灰白。混在一起浑然天成,无比和谐,天地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词——苍茫!

    这是大苑北部偏西的一块地域,就面积来看,比内陆四个州府加起来都大。然而此州府地势崎岖,适合种粮食和放牧的土地都有限,大部分都是贫瘠的养活不了多少人的山地,所以当初大苑开国厘定国土的时候,把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只算作一个州府了。

    易州的人口组成更是复杂,它同邻近的羯州、羌州共称“关中三胡”。另外两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是羯人和羌人的聚居地。而易州则是羯人、羌人、党项人、敕勒人……几乎西北所有少数民族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些。

    开国之初,给这里冠名的官员本来拟定的称呼是“夷州”的,后来这个明显带着歧视的名字被高祖否决,改作发音相近的“易州”。而另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州府羯州,则在二十年前因关内侯元修以少年之身,仅带几百人便平羯人之乱获胜而更名为捷州,此地乃是当年的少年将军、如今统领大苑最大一支军队——四十万兵马大元帅元修的根基之地。

    这四十万军队中的十万就驻扎在易州,站在城头望去,那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军!士兵整齐的队列一直排到地平线以下。在阳光的照射下,队伍前列精兵银甲闪出的光芒耀亮了半边天空!武将头盔顶的野鸡翎在这样密集的展示下,似乎就变成了一片随风涌动的丛林!无数黑色的大旗举在军阵的四处,在风中猎猎招展。上面有着硕大的“苑”字,用的是草体,张牙舞爪的“苑”字在军旗上立刻显得杀气腾腾,看起来真有投鞭断流、举手如云的庞大气势。

    不懂军事的人定会以为,这是要点齐兵马,和人交战去了。其实真正的交战才不会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浪费这么多的时间,这只不过是一次大规模的阅兵而已。

    元修一身亮甲,带领手下参将以上军官笔直地站在城头等待圣旨,他看过去就如同一杆威风八面的大旗。

    他现在也的确威风,四十万军队和粮饷物资都已经到齐,这是大苑有史以来一个将领带兵的最高数字。昔日作为大苑擎天玉柱的周毅夫,带的兵也只有二十万,便是皇帝自己控制的十六卫军,人数也不过十二万。

    任平生和张峰岚几天前便到了易州,在大军驻扎营地附近的隆德郡歇息,然后便分头行事,任平生去易州元修处、张峰岚去捷州夏达春处,分别劳军宣旨。任平生这边算着时间到了正午才来宣读圣旨,这是军务,取在午时讨个阳气最盛的口彩。

    宣旨的排场近乎于皇帝巡行,金瓜、金黼、金钺、金斧、银瓜、银斧、铜钺、扇、杖、羽……四十万的军队初初整合,威严肃穆的排场有助于他们增强信心。

    任平生虽然是督军,但圣旨却另有专门随军前来的黄门太监宣读,那中年太监取过圣旨,用专业的调门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彼国西瞻犯我关中、扰我百姓,致使民怨沸腾,百姓不安。朕出兵讨之,元修、齐成泰、夏达春等将士恪尽职守,作战勇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