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瞳:完美典藏版 >

第158部分

青瞳:完美典藏版-第158部分

小说: 青瞳:完美典藏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旱哪赴罴夜侨馔耐蚯Ю杳瘢腔褂凶矢穹牌穑

    萧图南缓缓站起,往山洞外面走去。

    青瞳呆了一呆,急道:“阿苏勒,你别走!现在外面一定有人在找你,躲在山里安全些!”

    “我什么时候说要走?”萧图南苦笑回头,“冷得很,柴火在洞口,我捡回来生个火。”

    树木都是湿的,好在萧图南很有经验,他捡回来的都是枯枝,此刻先将表面剥去一层,里面虽然仍是湿柴,却能点着了。

    “我们至少要在这里住个十几天才安全,拔密扑现在一定在拼命找你。”青瞳轻轻地道。

    “我知道。”

    “点火小心些,不能让外面任何角度看到这里有火光,免得引来敌人。”

    “我知道。”

    “阿苏勒。”

    “嗯?”

    “我喜欢你。”

    这一次停了很长时间,才听到一声很轻很轻的回答。

    “我知道……”

    火苗渐渐升起来,开始还有一点黑烟,随着火越来越大,柴火都是烤干了再扔进去,也就没有烟气了。

    整堆火巧妙地隐藏在山洞里面,不进山洞,从外面任何一个角度也看不见。

    山洞里暖和起来,他们两个默默走到火边烤着,萧图南一直赤着上身,先将青瞳的衣服烤干,然后伸手递过去,什么话也没说。

    青瞳也默默将那件大衣服脱下递过去,然后穿上他烤得温热的衣服,同样什么话也没有说。

    冰冷的身子被温热包围,还带着只属于她的体香。身子一点点变暖,闪烁的火光让两人的脸上都变得忽明忽暗。

    外面夜色罩下来,天幕像是被白天的暴雨洗刷干净了,那一闪一闪的繁星都分外明亮,分外剔透。

    “睡吧。”萧图南将剩下的木柴都推进火中。

    “好。”

    除了这简单的问答,再也没有声音发出。

    萧图南伸出手,青瞳便依偎进他的怀中,沉沉闭上眼,两个人的声音都充满沧桑和疲惫。

    这一夜睡得好沉好沉,两个人都连梦也没有一个。思绪纷乱的时候,才容易引来梦境,似这等无法解决的问题,似乎连梦也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第二天,青瞳闻着一阵肉香醒来,洞里一堆火烧得正旺,火上烤着两条黄羊后腿。萧图南坐在一边,正将羊皮一点点往下剥。

    “给你做个皮筒子。”萧图南扬扬手,“你怕冷。”他绝口不提昨天的事。

    山洞外刚刚升起第一缕晨光,却也有些刺眼,将他身子外面镶了一圈亮晶晶的光芒。

    青瞳愣愣看着,半晌才反应过来。

    “这么早,你就去打猎了?”她爬起来,也似昨天没有什么事发生一样。

    萧图南又从口袋里掏出许多榛子栗子,还有一串红红的山楂,也冻得硬邦邦的。

    “给你,烤了吃,你不是不喜欢啃干粮吗?”

    青瞳奇道:“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天寒地冻,榛子树早就落果了。”

    “哦,我挖了一个松鼠洞。”萧图南微微一笑,“巴掌大的小东西,洞里却少说也有五斤粮食,我拣看着好的拿了一半,剩下的不知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去动它。”

    “那它这个冬天可不好过了,剩一半怕是不够过冬。人动过的,也不知它敢不敢拿回去。”青瞳敲开一个榛子塞进嘴里,生的榛子不用烤熟也很好吃,带着一股清新的香甜味。

    萧图南微笑不答,它不拿,别的动物也会去拿。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明明是属于你的,你也未必能留住。如同他和青瞳,如果他想要的只是欢爱,那多么简单。然而好的都已经被人拿走,剩下的他还要吗?又不是像松鼠那样关于生命,想要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剩下的,要得再多又如何?能填满这个空洞吗?

    有过亲密接触之后,相处的方式自然不同,吃完饭没了事情做,青瞳很自然便将自己的身体依偎过去,两个人靠在火边,听那柴火传来的轻微噼啪声,听那风在洞外吹过的声音,似乎就能过一天。

    两个人都绝口不提那日的事情,却有一番难得的温馨,简直就要在这里过起日子来。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猎,聊天,吃饭,围着火堆烤火,像真正的夫妻一样生活。两个能决定国家命运的人,做着最平凡的猎户做的事情。

    因为知道时日无多,所以格外珍惜。

    因为知道不能拥有,所以格外沉溺。

    鸿雁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万千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正文 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一

    乌野大腿上的肌肉在剧烈跳动着,他胯下的骏马也一样疲惫不堪,似乎一阵风吹过,就能将这一人一骑吹倒在地。他身后二十几人也都摇摇欲坠,却仍然咬牙驱策着马匹。

    前面七个方向的队伍都已经陆续回来了,他们是今天最后回来的一个队伍。

    地平线外有几百人站在这,见到他们都伸长了脖子。几个性急的已经骑马迎上来,远远地就叫:“将军,找到王爷了吗?”

    等走近了,一看乌野脸色就已经知道答案,这些人顿时默然无语。

    “换队!点篝火,四队各跑三百里,扩大搜寻范围,胡毕达里带着其余的人,西南方向百里外再集合。”乌野闭了一会眼睛,然后吩咐道。

    另外四队有马的士兵什么话也没说,直接跳上马背,将先前那些摇摇欲坠的人换下来,径直向四方奔去。其余人也默默动身,他们离开的地方,草地上留下一个个黑色的痕迹。

    乌野一带缰绳,身子也蹿出一步,副将胡毕达里忍不住上前叫道:“将军,你已经跟了三班了,你也歇歇吧!”

    乌野摇摇头,眼睛里全是红红的血丝,他只轻轻推开胡毕达里的手,便一夹马腹,跟着队伍向西南而去。

    “胡将军,我们走吧。”一个小兵推推他。

    胡毕达里叹了一口气,带着剩余几百士兵向西南方奔去。

    这副将姓胡,名叫毕达里,听着虽然有些古怪,但熟悉西瞻的人就能明白,此人曾经家世显赫。

    当初西瞻立国的时候,皇帝带头改姓,还把汉姓当成尊荣赐给臣子,胡姓如同萧姓、乌姓、孙姓一样,是贵族的象征。

    不过草原上的家族兴衰很快,两百年前的贵族如今所剩无几。除了屹立不倒的皇族萧姓,西瞻开国时便是皇帝亲信的乌姓,其余家族即便存在,也早就不复昔日风光,汉姓也就随之渐渐凋零。

    胡毕达里的家族早在百年前就没落成普通的百姓,他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学习中原文化,也就没有能力像萧图南、乌野、孙阔海那样叫一个好听的汉名。只能采用这样的组合名字,姓胡,叫毕达里。

    胡毕达里带着余下的队伍去西南方等候,从王爷失踪的地点开始,他们就是这么一片草地一片草地地仔细蹚过来的,每天都先以大部队坐镇戒备,以大部队为方圆,游骑四面开花寻找,找完规定的路程以后,再和大部队会合,然后再移向下一个草场。

    这种搜索方式是为了适应草原特点而发明出来的一种搜索方法,草原广袤无边,整个四面八方一片坦途,根本没有中原土地上所谓的道路,或者可以说处处都是道路。想在大草原上找到一个人,简直是难如登天。

    即便你找到了,搜索队是能顺原路及时返回,找到自己的大营,还是运气不好被敌人全歼以致消息无法送回,谁也保证不了。所以必须要像这样逐层递进地分布开,先按各个方向分成几队,然后每一队中每一个人再逐渐骑马向前赶出一定的距离,以大本营为中心,铺成一张蜘蛛网的样子,这样做就可以将找到的线索最快传递到中间,不用担心迷路,也不用担心遇上敌人。

    人马已经被分成了两班,昼夜不停地搜寻,夜里的一网已经收回,就要轮到白天的一网撒出去了。

    胡毕达里领着的大部队虽然不用奔波找人,但由于他们几百个人中只有五十多匹马,并且还都是挑最不好的马匹留下,好点的马都给了寻找王爷的游骑队伍,加上这些人也都是替换下来的已经劳累不堪的人,所以一天走百里的路程也并不轻松。

    高天之上,总有鹰鸣在他们头上徘徊。在西瞻文化中,鹰是带来上天消息的神鸟,平常遇到鹰并不是好事。鹰飞九天,一般情况下很难见到,可不知为什么,西瞻士兵们这几天总能听见鹰鸣。这群人多日来找不到萧图南,已经精神沮丧,被鹰叫得更是心中惶惶。

    “怕什么?我们还有驯鹰呢!比普通鹰可大得多,那才叫天空之王!”一个士兵望天呸了一口,随即又遗憾地摇头,“可惜驯鹰人死了,不能叫下来给我们探探路!”

    另一个道:“明明知道我们的鹰就在天上飞,偏偏叫不下来!不就是一声口哨,要不我们吹个试试?”

    先前那个好笑地看着他:“你敢试你就试试,只要错了一点儿,说不定鹰就下来啄你啦!”

    想吹口哨的人吓得一缩头,赶紧闭上了嘴。

    胡毕达里也叹了口气,驯鹰可不是什么人都行的,不论是驯鹰的技能,还是鹰,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根本不是外人可以驾驭的。

    说鹰是祖辈传下来的,并不是说驯鹰的寿命比人还长,而是说每一只驯鹰都是原有驯鹰的后代。这是因为驯鹰的过程光有人还不成,还需要原本的驯鹰参与,而鹰天性孤僻,不是自己生的雏鸟,驯鹰见了就会啄死。所以只能在驯鹰中选择最优秀的配种繁殖,再经过严格的选蛋、孵化、饲养、训练……各个流程,往往一百个蛋也很难得到一只成功的驯鹰。

    好在能成为驯鹰的鹰种本来就是鹰群中最聪明和强健的,优选的结果让驯鹰越来越优秀,到现在,驯鹰和一般的野鹰已经很容易区别开了。

    几百年来,草原上一共只有三个家族能驯鹰。而这三个驯鹰世家,都被西瞻皇室搜罗在身边。

    大约三十年前,其中一个家族百灵氏站错了队伍,成了皇权更迭时的政治牺牲品,被忽颜举家剿杀。一家一百多口人只逃出了三个,然而西瞻对这区区三个人的追捕,却整整持续了十年。即便后来不再大规模搜寻追捕,百灵氏仍然是西瞻的通缉要犯,西瞻每一个军官都必须牢牢记着百灵氏族人的特征,抓到了一个便是泼天富贵,由此可见,驯鹰人是多么重要!

    从此,西瞻国内就只有两家能驯鹰的人了。他们靠着这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能,在草原上一直享受着超凡的地位。从选鹰到养鹰再到驯鹰,各个环节都严格保密,绝不外露半点。

    驯鹰人一死,这些驯鹰就算死在天上也不会飞下来,别说他们这些大头兵,就算王爷萧图南、皇帝忽颜也拿驯鹰没有办法。

    走到中午之后,胡毕达里停下脚步。

    他前方出现一片起伏不定的草绺子地。所谓草绺子,就是半沙化的贫瘠草地。枯黄的草和浅黄的沙地交杂在一起,形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疤瘌。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长着些耐旱的灌木、蒿草和几十棵稀稀落落的树木,草木最繁茂的地方打着一眼简陋的水井。

    最高的树上拴着几条长长的白色布条,正在随风飘荡,要是在中原,这是出殡用的东西。但西瞻出生的胡毕达里知道,这相当于中原的旗帜,应该是一个部落的标志。

    果然,十几顶破旧的毡包就在树后不远处,颜色也和沙地一样枯黄。没有围栏,应该是大门的地方有一道矮矮的篱笆,马匹都不用跳跃就能直接走进去。

    一老一小两个穿着草原人皮袍的女人正在井边打水,见了他们这么多士兵,停下手,有些惊慌地看过来。十几只羊等在旁边要喝水,见主人迟迟不动,都不满地叫了起来。

    看起来,这应该是哪个贫穷的小部落聚集地,十几顶帐篷最多也就能住百十个人,这么小的部落难以和大部落争夺好草场,扎在这贫瘠的草绺子地上也就不奇怪了。

    胡毕达里出身贫穷,一看到她们就有些同情,不过军人的谨慎仍在。他先命八个游骑上前围着帐篷外面转一圈检查了一遍,又叫十人站在高处四下眺望,承担警戒工作,见没有什么异动,这才带人走过去,暂时歇歇。

    他们早惊动了帐篷里的人,一个满脸胡子的牧民走出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