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93部分

永历大帝-第193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他的最大理想则是不断的深化与大明地关系,最好由英国来作为大明在欧洲的代理人,只有这样,英国人才能跟在强者地身后分一杯羹,虽然只是残羹冷炙而已。
    最为害怕的自然是荷兰,欧洲各国争相购买大明战舰地消息传入荷兰的第一天,摇摇欲坠地东印度公司终于宣布了倒台,荷兰真正感觉到了日益迫近的危机,荷兰之所以能够占尽优势,就是因为他们花费了一百年的时间利用向海外扩张赚取的白银疯狂的制造战舰,以此拱卫海洋第一强国的宝座,可是如今,原本需要耗费大量原料,需要耗费大量银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大量时间的武器突然成为了一种商品,一种人人只需要足够的银币就能够购买的货物。这样只能造成一种结果,任何一个不需要积累的大陆国家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簇而起,成为能与荷兰抗衡的海洋强国,虽然在航海的经验上荷兰人仍然能够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可是他们所剩下的只有这些。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荷兰将成为大明光荣外交政策的第一个牺牲品。
    ……………………………………………………………………………………………………………………………………………………………………
    锡兰岛东北,一万名印度人懒散的被运到临时搭建的港口,锡兰岛如今已经割成了两段,西部归英国人管辖,而东部的大片地区则属于大明的殖民地,在这里,一个临时搭建的军营已经建立,数百名从明军中抽调出来的军官早已准备好了军靴和马鞭,军靴是用来踢印度新兵屁股的,马鞭也是用来鞭笞印度新兵屁股的。
    新任的殖民军团总兵徐达昌此刻已经绞去了脑后的
    穿上了大明的总兵军服,闪露着刀锋一般的眸子扫洋洋的印度新兵,徐达昌就是曾经的浙江绿营总兵,如今整个江南已划分成了三个军区,一个是由原中央省总兵王秋统领的成都军区,辖制云南、成都、贵州、广西四省,一个是沐剑铭的武汉军区,辖制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四省,另一个便是李霄为总督的南京军区,辖制江苏、浙江、福建三省。李定国则被调到了朱骏新近组建的参谋部任参谋总长,专断战略调度之责。
    由于新兵地训练与将领分离。所有征募地新兵都必须先运往海都进行训练。再打散分入各军区。五年之后老兵便可选择退役。这样一来。明军既没有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地局面。又不虞军区总督造反。否则第一个不答应地恐怕就是下属地中低层自军校毕业地军官和受过思想教育地士兵。
    投降明军地徐达昌因为在江南一役立下赫赫战功。则被调往了锡兰岛。敕为殖民军团总兵。东印度总督则是张有德。总揽军政大权。
    此时地徐达昌干劲十足地很。他地出身并不好。是一个降将。好不容易凭着军功混了个好位置。而且很有职权地那种。自然是觉得皇上信任他。更应该做出点样子出来。因此。他特地先去海都地新兵训练营观摩了一番。急匆匆地开始上任。
    被征募地印度新兵们眼神散。个个目若鸡汤地歪斜站在徐达昌面前。谁也不以为意。其实早在莫卧尔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地土人军团就早已建立过。可是很快。那些蒙古王公就对这群印度土人折服了。因为这群家伙除了混吃等死之外。你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让他组成战斗力。接着便是荷兰人统治期间也有过土人军团地编制。几年之后。荷兰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具有挑战性地军团。因为这群家伙别说打仗。就连吃饭都是慢腾腾地。每日按时还要祷告。一个土人军团地军官会被士兵当着众人地面煽耳光而不敢还手。只是因为这个土人军官根本就是个低种姓地贱民。而那个扇耳光地士兵却出自一个破落地高种姓家庭。
    现在该轮到大了。徐达昌来此之前并非一无所知。他已经受到了皇上地指示。专门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训练方法。
    “去。让他们围着这里转一圈。”校台上地徐达昌对着身边地通译官传达命令。
    通译官立着一队军官如狼似虎的提着鞭子冲入人群一边鞭一边传达总兵的命令。
    新兵们终于皮鞭的催促下开跑了来,不,后世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竞走,更正确的说法是,新兵们开始竞走起来。
    徐达昌实在无语,碰到群懒汉,他的火气立即腾的燃烧起来:“告诉他们,没有按时跑完的一律不许吃饭。”
    四个时辰之后,校边的跑场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横七竖八的躺着新兵,任由军官们如何挥舞皮鞭狠抽,都极少有人愿意起来,真正合格者只有两百余人,这些全是锡克族的士兵。
    锡克族可算是整个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异类,锡克族男子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在穆斯林人统治时期,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并且不断的与形形色色的统治者们反抗,只是由于人数在整个印度并不多,因此屡屡招到镇压,也培养出锡克人更加尚武的传统。
    一万人只有两百个合格,这让徐达昌的鼻子都要气歪了,他努力克制心底的怒火,一副不屑的样子撇了撇嘴,朝身后的军官努了努嘴:“合格者全部提拔为伍长,三倍饷银,立即给他们做出一顿丰盛的美食享用。”
    徐达昌顿了顿,厌恶的瞥了一眼跑场上横七竖八‘装死’的新兵:“不必给他们安排了,克扣三日的饷银。”
    ………………………………………………………………………………………………………………………………………………
    小弟今天回了老家一趟,累死了,强忍到现在没睡觉了一章,剧情貌似有点乱的说,大家体谅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三百八十四章:练兵
      
    晚的殖民军团营房内泱泱燃起了无数的篝火,接着阵的肉香,两百个包着锡克头巾的汉子大块朵颐,与军官们围在篝火旁一边享受着烤肉,一边在通译的翻译下雨汉人军官们聊着天。
    锡克人骁勇善战,对军事也是极有天赋,而明军的军官也大多是军校毕业,骨子里流淌着好战的血液,虽然彼此言语不通,可也算是契合的很,烤肉美酒围在篝火旁写意的很。可怜的就是那些没有跑完的印度的新兵了,由于营房还未完全修建,他们自然只能在旷野中休息,没物,又冷又饿,闻到了肉香也只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继续保持‘假死’状态。
    第二日,又是大清晨的有汉人军官和锡克士官们提着鞭子去赶人会操,可怜的新兵们只能睡眼惺忪空着肚子起来被驱赶到校场去,校台上的徐达昌早已等候多时了,昨天的会操并不是没有一点效果,至少他知道所有的印度土人并非都是懒惰的,至少还有锡克族人符合战士的标准,他当天夜里就提笔写了奏折,希望皇上继续颁布征召令,最好将分布在东印度的数十万锡克人召唤起来,这些锡克人中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足以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殖军团骨干部队,不过皇上给出殖民军团的限额是十万人,其他的八万还要陆续征召训练,徐达昌是个功利性极强的人,就算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训练出一支由战斗的殖民军团,以此来作为升迁的资本。
    “继续跑一百圈。”徐达昌下达了命令。
    这一次汉人军官们又多了帮凶,两百名锡克族士官也提着竹鞭开始赶人,锡克族人一直与印度土人不睦,双方时有摩擦,虽然每一次都是锡克人挑起来的,但是矛盾生出来的仇恨却是不少,锡克人如今有了汉人可依仗,开始疯狂的扑向那些落后的新兵疯狂猛抽,其手辣程度连校台上的徐达昌也暗暗乍舌,新兵们饿了一夜原本是没有力气地,但看到周围几个锡克人对着一个新兵拳打脚踢,打的浑身是血,浑身爆发出人类求生的本能,又懒洋洋的跑了去。
    一场慢跑演变了老虎和兔子的印度版,前面地新兵在跑,后面的锡克人一窝蜂的在后头追,跑的慢的立即被踢倒,结果十几个锡克人围上去,便是一顿狠揍,前面地新兵听到后方传来的一阵阵惨叫声立即吓得生出了一股力气,支持着继续跑下去。
    “总兵大人,一个新兵被打了。”通译官急匆匆的赶到校台,对坐在太师椅上督练地徐达昌报告。
    徐达昌抬起睛,新兵们已跑出老远,看不清楚,转而询问道:“是怎么回事?”
    “几十个克人打死的。
    ”通译官心有余悸的道:“那个新兵的慢了,被锡克人追上,足足打了一炷香地时间,浑身都是血,军中的大夫赶来时已断气。”
    “不必理会。”徐达昌合上睛。继续养神。嘴里还喃喃道:“这种事以后就不必再通报了。”
    锡克人原本打死了还有惶然不安。可是见打人者没有追究任何责任之后。自然是更加卖力起来。一时间。校场成了刑堂。落后地一律拖到跑道旁殴打。血光四溅。新兵们吓得再也不敢偷懒了。迸发出全身地力气猛跑。直到晌午之后。其效果才真正显现了出来。一万人中大部分合。不合格地仍然没有饭吃。还在被锡克人抽打。令场内地所有人感到触目惊心。…………………………………………………………………………………………………………………………………………………………………………………………
    午开饭时。新兵们总算吃到了热腾腾地米饭。从昨日中午到现在已过了整整一天地功夫。滴米未尽。又经过一上午地训练。现在早已饿地前胸贴腹背了。虽然只是白米饭加一碗菜叶汤。也是吃地极有味道。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
    只是那些不合格地便倒了霉。只能眼巴巴地闻着饭香。整整饿了一天。还遭受了一顿毒打。这样地滋味可实在不好受。有地人甚至后悔了。早知道有饭吃还不必挨打。就该努力跑完全程才是。
    饭后。又是一阵紧张地训练。由于有了锡克人作为帮凶。各种催促士兵锻炼地手段全部用在了新兵身上。锡克人原本就是印度人种地一支。自然知道印度士兵最害怕地是什么。不多久。一份印度人地习俗情报便传到了徐达昌手里。情报。其实里面主要还是概述地是印度地
    况。
    印度教形成于8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产生的初始阶段就得到了历届统治者的欢迎,并且广为传播。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印度教信仰的是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湿婆三神为主神。他们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印度教崇尚的是唯心主义,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著,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
    这种情报让徐达昌看得目瞪口呆,什么眼前的事物完全是虚幻的,要想屏弃痛苦就要修神,这些理论对于热衷于名利的徐达昌来说简直就是放屁,可是也同样让徐达昌明白了这群印度人软弱和懒惰的根源,不求今生,只求来世,饭可以少吃,衣可以少穿,什么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只是等死,等死了之后投奔极,这与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