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64部分

永历大帝-第264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骏半阖着眼,靠在銮椅上不再说话,知道,要消除结党是绝不可能的,就算现在使用血腥和暴力的手段铲除了它们,可是用不了十年,又会死灰复燃,而且更加隐蔽。
    “朕知道了下去吧。”朱骏伸了伸懒腰,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恢复了神采。
    “那么臣就告退了。”扈言不敢多待,他的预感是,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皇帝在几天之后将会在朝野上下发起一场极大的风暴自己还是躲得远远的,继续做好刺探、策反、监督那一项有前途的工作去。
    “对了,去把在京的两个大学士一并请来朕有话要说。”临末时,朱骏淡淡嘱咐一句。
    ………………………………………………………………………………………………………………………………………………………………
    勤政殿内一片安静,朱骏似笑非笑的伏案不语,而殿下的两个大学士神色凝重的分别传看着扈言送来的花名册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微臣有罪。”首先看完花名册的沐天波已一脸惭愧的请罪。
    “微臣有罪。”周慕白也跟着跪下。
    朱骏故作诧异的噢了一声:“怎么?二位爱卿何罪之有?”
    沐天波已是冷汗直流,鼻尖一滴滴的冷汗滴了下来,至于所谓的理党他是有过些接触的,毕竟许多大臣平日要好,政见相近因此走的近些是常有的事,这种事说大不大小也不算小,当年大明开朝惟庸结党,朱元璋一道旨意下去株连杀戮的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他自然相信当今皇上是不会下这狠手的,但是也难保会安置个什么罪名。
    周慕白则显得镇定了很多,他察言观色的本事可是又练过的,偷瞥了瞥皇上的神色,还真没看出龙颜震怒的迹象,因此并不惶恐,只是低着头,一副认罪的摸样。
    朱骏果然没有震怒,只是轻轻一笑:“都起来吧,结党没有错,朕痛恨的是结党营私、结党谋逆、党争,朕知道,你们还是一心奉公的,起来说话。”
    沐天波、周慕白一脸忧虑的起来,分别坐在锦墩上,听到朱骏的声音道:“朕并不会苛求你们,你们也是人,四周都是同僚,门生故吏也都是有的,若是不沾湿衣服,恐怕太能难能可贵了。”
    沐天波道:“微臣惭愧。”
    朱骏摇摇头:“你们不必惭愧,结党是人性,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这里,朱骏的话锋一转:“但是若谁想结党营私,或是挑起党争,朕也绝不会轻饶。”
    “微臣时刻谨
    周慕白觉得皇上意有所指,尤其是最后那句挑起党他周慕白算是个惯犯了,明显是警告自己的。
    “朕一直在想,朝臣们政见不合是不可避免的,当年太祖皇帝大肆杀戮也压不下去,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人性使然而已,朕现在想的是,若朕百年之后,我大明是否会陷入党争呢?”朱骏的语气庄肃起来,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基业能够万世不拔,能够千年不衰,对于这一点朱骏并非没有考虑:“官员政见不合,则易邀朋结党,以此来打压对手,这是历朝以来极为稀松平常的事。”
    “既然朕遏制不住党争,何不如将党争公开化?”
    “公开化?”沐天波愕然,周慕白却不断的在思索和消化着皇上的意思。
    “不错,公开化,既然你们爱结党,那朕就给你们名正言顺的权利,只是每一个入党的官员,都必须在镇抚司备案,所结的党派,也必须由朕核准。”朱骏顺着思路想下去:“只有这样,两党之间固然可以相互争论政见,却能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提出来以供讨论,省的背后有人搞小动作,下阴招,使绊子。”
    朱骏越想越是痛,内阁制大明是现成的,所谓的民主却是不可能的,但是建立政党的框架,将党争抬到前台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对于朱骏来说,可怕的不是朝廷的争论,不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而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庞然大物,却时刻的左右着朝廷的格局,这才是皇权真正的祸害。
    只要朋党处在台面之上,廷还可以想方设法的控制,而那些结党之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赢取好的形象,自然也不敢攻讦甚过,既然不能消除他们么朱骏的办法就索性控制他们。
    “皇上的意思?”沐天波还是觉得云里雾里的不太明白,他甚至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在气急之下说的反话,毕竟结党在这个时代乃是反义词。
    朱骏坦然道:“朕想好了朕要批准个党组建,一为心党、一为理党,其他的党派就不必批准了至于一些党纲嘛,你们两个心学和理学的元老定下章程来,朕御览之后再批党之人只限官吏。”
    朱骏所要营造的是;性朋党,而不是后世大多数沐猴而冠的反对党,事实上在后世所谓的民主国家共分为两种,一种便是良性政党者也可以说是民主集中制,所谓民主集中,其实不过在政党之上的利益集团迫使党派之间集中而已,譬如号称民主典范的美国,在表面上,两党之间的竞争不亦乐乎其实两党不过只是一党而已,两党之间的党纲、目标、以及利益完全一致许多的国策方面,双方都能够达成一致算是观点不同,但是也能够为了利益而屈服观整个美国历史,两党不管是谁上台,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挑起过对另一政党的游行示威,他们的规则是,我们双方进行竞争,当某一方成为胜利者之后,在野党同样可以作为辅助党的存在,我不会发起支持者来反对你,不会在重大国策上看你的笑话,不会在国会中给你使绊子,所谓的两党,其实不过是一党罢了,因为凌驾在两党之上仍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给他们套上了枷锁。
    而那些沐猴而冠的恶性朋简直就是民主制的耻辱,那些一个个包装的满是光泽顶着民主国家头衔的怪物,一个个张口民主,闭口自由,今日我拆你的台,明日你拆我的台,眼中永远没有国家的利益,在国家困难的时刻,他们可以大造声势,大规模的纠结反对者,对执政党进行游行,今天是百万人呛扁,明日就是百万人呛马,当执政者施政错误时,他们不会好心的指出缺点,提供帮助,而是自以为机会来了,冷嘲热讽,不断的挑拨民众与执政党的对立,不断的提出各种所谓‘马上好’‘五年之内超过某某国’‘七年之内超过日本’的空口诺言,更有甚者,所谓的在野党沦为了反对党,为了反对而反对,不断的煽动对立,强加意识形态,利用欺骗的手段滋生事端,上位之后,更不会想着如何发展,而是不断的利用资源打造声势,推翻前任的所有政策,摧毁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延续。
    《这里声明下,我在欧洲一些强国中没看到任何所谓的反对党,而在一百五十多个民主穷国之中,基本上到处都是这种现象。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的民主国家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千万不要跟我提东欧,东欧在五十年前就是发达国家了。
    总之,这种所谓的反对党民主很怪异,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呢,很费解,有没有高人解读一下。》
    既然是这样,朱骏也不客气,朝廷分出两党,也可以起着相互制衡的作用,而圈点他们的党纲,则是朱骏当务之急的事,首先,他们的目标一定是一致的,为了维护大明皇室而努力,为了万民的生业而奋斗之类,其次,必须立即制定限制两党的律法,最后,自然是启动锦衣卫进行监督了。
    ………………………………………………………………………………………………………………………………………………………
    关于未来大明的体制,小弟借鉴了很多‘主义’既有两党制,还有中央集权的**体制,其实小弟因为体制问题看了很多方面的书,也查过了很多方面的资料,对当今的三种体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还是**加微量的民主制结合比较好,至少后世就不关我的事了,美国的民主一开始也不是**吗?建国时允许投票的只有拥有财产的白人,后来才加入了贫穷的白人、妇女以及黑人。我算了下,当时移民美国的白人大多数是穷光蛋,真正有钱的就是五月花号的那帮富翁,开始的时候,玩来玩去就是这万把个人。不过我想,假如当时的美国所有人都可以投票的话,美国应该现在也不过是个加大版的墨西哥或者南非而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四百七十七章: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二日,内廷的中旨让所有人不由得吃了一惊,甚至各争先报道了出来,只是对于这个旨意,邸报并没有过多的评论,只是原原本本的将旨意的内容原般照抄了上去。
    当日的早朝显得极为特异,既没有哪个站出来侃侃而谈,更没有人争锋相对,而是保持着沉默,许多人已经看出了些门道,多少也有些做贼心虚的味道。
    散朝之后,在内阁学士的授意之下,几乎所有的官员开始被问及倾向,并且放了申请入党的表格。
    而对于朱骏来说,所谓的党必须是柔性政党,柔性政党没有强力的组织,不需要过大的宣传机构,更不需要缴纳任何党费,只有这样才可以善加控制,至于党纲,自然也是朱骏授意填写,朱骏的构思是,百年之后,两个柔性政党将会渐渐受到皇权与资本这两只无形的手渐渐控制,皇权自不必说,资本方面皇室在大明也占了足够大的份额,如果说现在的大明皇室是天下最大的资本家的话,恐怕第二大的资本规模最多也不过是皇室资产的十分之一了,因此,利用资本的力量统合所谓的政党,玩弄它的政策走向,比起皇权的统治更加隐蔽也更加容易一些。
    党纲的撰写是由沐天波与杨嗣德两个内阁大学士完成的,最重要的是前二条,第一条便是宣布大明皇帝为两党的名誉主席,两党分设理事,处理党务,第二条则是两党的目标,不消说,自然是维护皇室,维护大明的统治地位,保障展之类。
    待万事俱备之,一份名单被呈送到朱骏的手里,两党已经渐渐有了一些雏形中心党的人数为三百二十一人,而理党的人数为三百九十八人,这些大多数是官员组成分千秋。
    这些人一旦被登记在册,就于在身上打下了烙印至少所谓的党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那些卑鄙无耻的招术更加容易曝光,而为了维持政党的形象,双方也不会不顾忌一下影响,从而使得国务的处理更多的处在辩论这个层次上。
    朱骏大阔斧的改革倒是没有引起朝廷的动荡,毕竟政党形势松散,更确切的来说倒是像个政见相同的茶话会,只不过以组织的形式暴露在阳光之下而已。
    而在此刻印度方面也传来了急报,报中的印度局势峰回路转,先是逊克王假意答应谈判,随后一边示好一边调动力量展开突袭,而另一边,南镇府司掌握逊克王的动向紧接着便是将计就计,随后海都军团、殖民军团近十万人在东印度境内采取合围,一举而全歼逊克王大军,俘获逊克王、王子潘迪特、以及万夫长二十一名,千夫长一下无以计数。
    朱骏看完奏之后话不说,立即旨让杨嗣德全权处理谈判问题,现在的形势对大明绝对有利至于割地、赔款,自然是越狠越好狠狠宰他一刀,如何能消解心头之恨。
    在东印度地新成都城完全不对等地谈判正在酝酿。被俘地逊克王并没有遭受多少折磨。总督府方面甚至还举行了一次宴请。待之若上宾自然是不可能地。但是也没有将这个蛮王当做阶下囚看待。逊克王被软禁在一座空宅子里。不能与任何人接触。心情也是极坏。一直到关了第四天之后。使德才一身戎装地找了过来。
    “逊克王殿下。我代表大东印度总督府知会您。在一个小时之后。总督府将举行一场与贵国地谈判。如果您想继续活下去。请签署几份文件。”
    逊克王一脸苍白地问:“什么文件?将军。大明会怎样对待我?我地儿子潘迪特呢?”
    “请放心吧。结果会让您满意地。我就在门外。如果您准备好了。可以传唤我。我们可以立即出。我相信您现在明白自己地处境。
    ”使德匆匆地结束了谈话。出了这座空旷地宅院。
    一个小时之后。载着逊克王地车马出。抵达了总督府。在这里。大明地主要官员早已等候多时。甚至连英国总督约翰森也兴致勃勃地来参上一脚。英国人希望得到适当地赔款。或是能够或许一点点面向大海地割地作为新地港口。上一次战役中。约翰森自认为英军做出了很大地牺牲。其中死亡地人数就超过了九百多人。若是没有补偿。恐怕连那个内阁大学士杨嗣德也说不过去。
    杨嗣德高高的坐在总督府衙堂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