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65部分

永历大帝-第65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发生过多次叛乱,皆被满清镇压。
    朱骏点了点头,策马奔上远处的山丘,调转马头面对着眼前黑压压的将士,大声喊道:“诸将士于国有功,定要重赏!军需官何在?”
    队伍中一名半老地将领站了出来。半跪作辑道:“末将在。”
    “朕已让人赶制棉甲。务必让将士们好好过冬。你负责将所需棉甲地数量报上来。另外。还有刀剑弓弩等武器。若有所缺。都列出条陈。”
    “末将遵旨。”军需官脸上露出喜色。在缅北地军中。最难地就属军需官了。要什么没什么。基本上只是一个虚衔。这还不算。好不容易弄来了一丁点粮食。便有各营派人来索。你不给他他要骂。给他分一点还不落个好。每天都有各营地营官来上报所需地给养。可你军需官不是孙悟空。哪里变得出来这么多东西。于是自然是四处受人埋怨。就连普通地军士见了你也没有好脸。
    “另外所有地将士赏银十两。朕会给你们每人在缅南置一片地。置办好一些产业。将来将士们都可到那里荣休。”为士兵们置产地主意是朱骏想出来地。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发挥他们求生守土地**。让所有人保持较为高昂地战斗力。而且朱骏还藏了一些小心思。这些士兵们在缅南有了产业。也就有了牵挂。若是有军官煽动叛乱。大家也都有了一层顾及。现在好好地有田有地。有人煽动叛乱或者降清能捞到好处地是当官地。这些当兵地屁都没有一个。士兵们再傻。恐怕也不会上这个当。
    “吾皇万岁!”士兵们露出喜色。轰然应道。
    “朕绝不会亏待忠良之士。话不多说了。大家回营各自歇息。明日攻城。”朱骏勒马下了山丘。摔着一干将校策马而去。
    说是攻城,其实该用围城更形象些,朱骏现在的军马已有近五万人,虽然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朱骏所部和李定国所部,但声势也是浩大的很,王莽白摄于朱骏的威势不敢出城迎战,只缩在城内固守。朱骏也并不着急,现在他在缅国的声望如日中天,越来越多的郡守充分发挥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发布讨伐檄文加入了朱骏的讨伐大军,王莽白内里人心不稳,外无援军,攻破阿瓦城也只是时间问题,朱骏一边布置好围城事宜,一边吩咐刘二回缅南拆卸几尊佛朗机大炮用中型运输船由锡当河运来前线。
    城里王莽白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整个阿瓦城被围的铁桶一般,城内各种谣言满天飞,城外的明军已放下话来,只诛杀逆首王莽白,其余人一概无罪,若有人献上他的人头,赏银千两不说还有官做。搞的王莽白每日都是小心翼翼,总是觉得身边的将领、卫士们看自己的眼神似有不对。
    到了这种地步,王莽白早已失去了从前的暴戾,转而为自己的小命担心起来,他不断的召集心腹问计,大家的意思是出城迎战,王莽白摇头,迎战简直就是开玩笑,单明军五千人就已破了阿朵的两万精锐,现在城中虽然还有两万人,但是城外的明军有了李定国所部和各地郡守所率的援军前来,已经达到了五万之众,足足比自己要多了一倍有余,出去之后和送死有什么分别?
    最后心腹们抛出了杀手锏,归降!王莽白犹豫未决,为了争夺这个王位,他已经暗地里经营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成功,屁股还未坐稳,就要成为阶下囚了,这样的结果他实在不能接受。可是命只有一条,王莽白愈来愈觉得时间紧迫,听说城外的明军正在运送佛朗机大炮来轰城,不日就要运到,到了那时,归降的筹码可就没了。
    这一日,王莽白与心腹们关在王宫的殿里商量了整整一夜,第二日清早,他木然的走出殿门,神情恍惚的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早有心腹上前将他扶住,他朝着那心腹挥挥手:“这里没有你的事,你去按我们商量的去办,若是明军觉得条件苛刻,还可放低一些,只是务必要保证本王与家小的安全,本王不和他们争了,只求做个富家翁终老便是。”
    那心腹点了点头,快步走了。
    正午,阿瓦城楼上的守军用箩筐装载着一名缅官用吊绳放下城去,缅官下城之后便往明军的大营走,等出了城楼弓箭的射程,早有巡视的几名明军士兵将他截住,通报之后,明军们也不为难,将他带到中军大帐。
    “报!”一名校尉口中飞步入帐拖着长音。
    “禀告皇上,阿瓦城有一缅官求见。”
    朱骏正与李定国二人在大营中交谈,见校尉的禀告,已知道了缅官求见定是为了求和的事,现在王莽白已众叛亲离,守着一座孤城早晚要被攻破,恐怕是为了活命来投降了。
    朱骏询问式的望了李定国一眼,李定国道:“皇上,上兵伐谋,这人还是要见一见的,先看看他如何说。”
    朱骏早有此意,对那校尉道:“请他进来。”

第一第六十八章:一将功成万骨枯
    阿朵的大军是在傍晚到达的,阿朵不断的催促着大军急行,仍然没有见到明军的踪影。
    随着大军深入东吁北境,山路愈加蜿蜒起来,两万大军连绵数里继续前进,阿朵拍着马,带着几名缅将来回的在山路中驰骋,阿朵的心境愈加浮躁起来,明军失去了踪迹,探子已往北疾行了四五十里,仍然没有发现明军的存在,也就是说,先前的判断可能有误,明军根本没有往北面的阿瓦前进,那么,明军到底在哪里?
    阿朵望了望四周的地形,不由得心底生出一丝寒意,莫非明军就隐藏在这里?这里只容得下一条小路能够通过,若是明军埋伏在附近,将大军拦腰截成几段,那么整支大军都将土崩瓦解。
    “阿杜拉,你去传令,让大军停止前进,渐渐向本将靠拢,熄灭所有火把,随着本将慢慢退出去。”阿朵越想越像,连忙向身边的缅将发令。
    “将军,现在进退维谷,倒不如一鼓作气冲出去。”缅将似乎也感觉到阿朵的担忧,深锁着眉谏道。
    来不及了,在黑暗中,随着一阵火枪的砰砰作响,道旁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缅兵们在黑夜中只看到身边的同伴在羽箭的射击下倒在骤然倒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血腥,四周都是喊杀声,更是不知来了多少敌人,骤然间乱成了一团,相互推挤在不足一米宽的山路上。
    阿朵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心底一缩,连忙大吼:“明军就在道旁,所有的将左各带所部向两道攻击,不许乱!”
    他的话刚到嘴边,便已湮没在喊杀与惨叫声中,黑暗中,无数的羽箭在破空声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战鼓声,一道人流汇聚成的猛虎高扬着钢刀顺势从山下俯冲而下,一头扎入缅军中,将连绵数里的缅军截成了两段。
    “杀!”张有德提着钢刀大吼,顺势在半空抡了半圈,将一名要逃的缅兵砍成了两段。
    “杀!”九百名神勇营士兵士气如虹,犹如出笼的猛虎以三人为一队逐渐的将缅军的伤口拉大。
    “我是前锋将军,所有人都向本将四周靠拢,明军人数并不多,都到这边来。”一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缅将让周围的亲兵打起了火把,大声呼应部下。
    嗤……一枚羽箭破空地声音在缅将耳边响起。他心里一缩。连忙想侧头躲避。来不及了。飞速地羽箭已钉在了他地脑门。缅将闷哼一声栽倒马下。原先聚拢在他四周地缅兵顿时作鸟兽散开。很快。他们就明白过来。要想活命。必须把火把熄灭。否则就成了明军弓弩地靶子。
    许多缅兵开始向四周地山林逃窜。他们三五成群。很快便在林中传来一阵阵地惨叫声。在这密林地深处。六百名隐藏在密林中地战士钩着长索来去自如。或拿着匕首出现在你地身后。或在某棵大树上抬起了钢弩。或突然从荆棘中突然提着钢刀窜出。他们借助于黑暗。埋伏在所有能够借助于藏身地树木、草丛中没有发出任何声息。犹如森林中地鬼魅一般收割着缅兵地生命。
    屠杀一直延续到了天亮。晨雾仿佛都受到了感染。微微带着一股淡红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地血腥。到处都是鲜血汇聚而成地小溪在勾缝中流喘。尸体被堆积成了一座座小丘………
    “一将功成无骨枯。”朱骏站在高山上。忍不住喃喃地念着这句古话。他回过头。细细地听着几名指挥使地战报。
    “神机营亡一人。伤四人。”
    “神勇营亡一百三十七人。伤三百五十人。”
    “山地营亡十五人,伤一百一十二人。”
    “水师的弟兄是在子夜时才参战的,战死了七十六人,伤一九八人。”
    “皇上!”周慕白在旁补充道:“此次我军共歼灭缅兵八千三百余人,俘获七千,其余的缅兵全部逃了,缅都大将阿朵自杀身亡。”
    朱骏点头:“所有死伤的将士定要好好抚恤,其他的将士也要好好赏赐。”
    “微臣遵旨。”周慕白点了点头。
    “这些俘虏怎么办?”朱骏怵着眉头,大伤脑筋。七千的俘虏比之朱骏的军马还有多,若是带着他们继续进发阿瓦,需要分出一部分人来看管,还要照料他们的口粮,缅甸多山,军粮的运输原本就吃力的很,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他们。若是将他们押送去缅南没有两千人是办不到的,这是朱骏近一半的兵力,战力下降了一半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
    周慕白也是觉得为难,踟蹰了半天才试探性的放低音量道:“不若坑杀……”
    朱骏摇摇头,他并非对这些俘虏有什么同情,而是全部坑杀的办法后遗症实在太大,若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反倒会引起缅人的同仇敌忾,在接下来的阿瓦城攻防战中定然会引起缅兵们的激烈反弹,既然被俘是死,抵抗也是死,反倒不如决一死战,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皇上,锡当河贯穿缅都与缅南,虽然这河面过不得大船,不如让我们水师的弟兄调些中型船只北上将这些俘虏运回去,我们只需派五百的水师弟兄看守就成了,缅人多不习水性,到了船上便上吐下泻,哪里还能闹出乱子,只要到了缅南,再交由谷中新近招募的四千新兵看管,反正新兵们也训练了半月有余,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绰绰有余。”水师指挥使刘二灵机一动,站出来道。
    朱骏笑道:“这个主意好,这件事你来安排,记住,每日只给俘虏们吃一顿饭,既不能让他们饿死,也别把他们喂饱有了反抗的力气。”
    “遵命。”刘二想不到自己的主意受到了皇上的赏识,连忙跃跃欲试的答应。
    “周爱卿,此次破敌的消息迅速让人到缅甸各城通报,缅兵们既然号称十万,那么朕便趁了他们的心愿,就让传报的人说我军杀贼三万、俘敌四万,让这些探风的各城将军郡守们掂量掂量,是跟着我明军征伐逆贼的好,还是跟着王莽白那匹夫与我明军为敌的好。”
    “遵旨。”
    接下来几天,明军继续开进,而缅甸各地则闹的沸沸扬扬起来,明军大胜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缅甸的每一个角落。
    观望风声的郡守将军们也开始坐不住了,保持中立的态度原本就是害怕被波及自身,朱骏的大胜让一部分观望者开始发生了动摇,照这样的形势发展,朱骏成功的几率高了不少,一些胆大的郡守将军开始考虑在这场斗争中赚取一些资本的问题了。
    很快,缅南一座并不知名的小城郡守突然发布了讨贼檄文,其中细数了王莽白的罪恶,并且附和朱骏,声称要与王师共存共荣、讨伐奸逆,檄文发布的那天,三百名士兵开始北上。接下来,又有几座关口城市的将军郡守开始倒向了朱骏一方,仍然是发布讨贼檄文,接着派出几百甚至几十的军马打着诛除奸逆的旗号向缅都挺进与朱骏所部会合。
    直到缅北李定国所部南下的消息传来,摇摆不定的将军郡守才发现王莽白大势已去,为了将来避免被朱骏清算,也为了能在斗争中捞取好处,各城开始纷纷的抛出了奉天讨贼的旗号,旗帜鲜明的与明军站到了一起。
    胜利的天平渐渐的向朱骏一方倾斜……

第一第六十七章:伏击
    缅军中军大营。
    “传本将将令,明日之后,所有军队固守原地,守候明军来袭。”阿朵凝望着地图,长满了老茧的手指了指地图上的位置:“我军远师劳顿,又不知明军的虚实,因此还是稳妥一些的好,固守修养才是上策。”
    阿朵为人狡诈多疑,虽然早已探知明军最多不会超过五千人,仍然不愿主动攻击,他的计划是,明军人数较少,又是客军,时间越拖对它们越不利,想到了这一层,阿朵气定神闲下来,干脆命令大军依山建营,原地固守。
    “将军,这里地势开阔,若是明军不攻我们反而取道北上继续向阿瓦进发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