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郎腰瘦不胜衣 >

第37部分

我郎腰瘦不胜衣-第37部分

小说: 我郎腰瘦不胜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袖袍从马背上垂下,铺在背上的青丝随风飞舞着。
  商青鲤盯着一人一马看了会儿,见破云马始终不能将江温酒甩下马背,心知驯服这匹马对江温酒来说并非难事,放下心来,又将剩下三匹马牵了给长孙冥衣几人。
  午膳后众人套上王应送来的马鞍准备出发,临走时商青鲤才想到她忘了给自己挑一匹马。
  还不待她转身回马场再去买一匹,江温酒便搂着她上了马背。
  卫瑜也骑马从马场里追了出来,嚷着要与他们结伴去雍州。
  没走几日,花百枝就带着惊蛰追上了众人。
  他骑着匹一丈青,不肯让别人骑的惊蛰跟在一旁,见到商青鲤远远飞奔而来,四蹄不着地般。
  商青鲤上前,惊蛰探头亲昵地蹭了蹭她。
  此后每日里早上教元熙练剑的事,江温酒便交给了花百枝。
  一行人不急不缓地赶路,在七月初三抵达雍州。
  此时距离元冲七十大寿,还有十天。

  ☆、五一。他乡逢七夕。

  
  “重檐飞峻,丽彩横空,繁华壮观都城。”
  这一句,是雍州最好的写照。
  高楼倚郭,云边矗栋,精雕细刻出南国的秀气雅致,却又不乏北国的磅礴大气。
  卿涯与往常一样,在雍州城内寻了家带独立院落的客栈租下了整座院子。
  与路上游山玩水般的从容不同,一到雍州,每个人都变得忙碌。长孙冥衣时常带着卿涯一消失便是一天,喜欢尾巴一样跟着长孙冥衣的卫瑜也常常不见人影。
  江温酒在接了只鸽子的传书后,也牵着被他取名为“霜降”的破云马离开了客栈。
  整个院子里,除了商青鲤,便只剩下花百枝和元熙。花百枝每日早上教元熙练剑,用了早膳后就兴致勃勃去马厩喂马,又提水给每一匹马刷毛,除此之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
  元熙整日里除了练剑,就是将自己关在房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偷偷摸摸不知在忙活些什么。
  商青鲤也没有闲着。
  她去城中最好的书阁里买了卷云帛和一块云水墨,又挑了两支狼毫,最后还包了些朱砂、石青、藤黄、泥银粉,便于调墨。
  回到客栈,商青鲤从厨房取了只粗陶大碗盛满清水放到房间内临窗的长桌上,在桌上铺上一层羊毛毡子,而后慢慢摊开那卷云帛,研了墨来作画。
  太久没有握笔,商青鲤执笔的手有些发颤。
  她凝神静心,摒除杂念,许久才落下第一笔。
  日子就每日里练武喂马画画中溜走了。
  七月初六晚上。
  长孙冥衣带着卿涯回来了,顺带还捎回了一个好消息——有赏金猎人在合州一带发现了傅阿骨的行踪,传话回来道傅阿骨不日就会到雍州与众人汇合。
  知道傅阿骨无事,商青鲤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转而想到那个跟踪了她数日的人,傅阿骨当初追着那人而去,一走就是几个月,理当有所收获。
  或许等见到傅阿骨,玉落溪传书之谜,便能窥出些端倪来。
  七月初七。
  这日卿涯天还未亮便出门去赶早市,买了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和肉类,回到客栈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到早膳的时候,卿涯往每间房里送了碗白粥。道是今日午膳要早些摆,所以早膳不能多吃,用这碗白粥填填肚子。
  送完粥卿涯便又笑嘻嘻钻进了厨房里,巳时过半,厨房里就飘出阵阵香味。勾的花百枝和元熙两人马厩和房间都呆不住了,一门心思往厨房窜。
  卿涯只得打发了两人去找小二要张长桌和几个凳子摆在了院子里,又将做好的菜一一端上桌子。
  等杯碟碗筷摆好,卿涯净了手,叩开商青鲤和长孙冥衣的房门,请两人出来用午膳。
  元熙坐在桌旁盯着桌上异常丰盛的午膳,诧异道:“涯儿,今天是你生日么?”
  卿涯替商青鲤和长孙冥衣盛了饭,笑眯眯道:“不是呀。”
  “那…是长孙楼主的生日?”元熙瞄了眼长孙冥衣。
  “不是呀。”卿涯依旧笑眯眯答道。
  “咦?”元熙奇道:“那你今日怎么做这么多菜?”
  卿涯举着筷子,用筷尾敲了下元熙的额头,道:“今天是七夕,过节当然要吃好的。”
  “七夕?”元熙揉了揉额头,恍然大悟道:“对喔…七夕,那晚上我们可以去看花灯!雍州每年花朝节和七夕都会放花灯,可好看了。”
  原来今日是七夕。
  不知……江温酒此时在哪里?
  商青鲤正要去握筷子的手一顿,搁在碗上的筷子被指尖一碰,顺着碗沿落到桌子上,又从桌子上向地上滚去。
  忽地从旁边伸出一只手,堪堪在那只筷子坠地前接住了它。
  手的主人替商青鲤换了一双新的筷子,塞进她手里,在她身旁坐下,叹道:“总算是赶回来了。”
  凤眸波光潋滟,顾盼多情。
  商青鲤侧眼望去,江温酒冁然而笑。
  心头欢喜。
  商青鲤垂下眼睑,低头用饭。
  坐在江温酒对面的花百枝,看着江温酒笑的满含深意。
  午膳用到一半,卫瑜也回来了。
  用完午膳,卿涯和元熙凑到一起一合计,便嚷着下午要去租画舫游湖。
  于是众人一道去了西子湖。
  小亭连苑,波上飞甍。烟分彩鷁,澄碧无声。
  湖面上游船点点,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端的是热闹非凡。
  卿涯一见此番情景,便迫不及待去租船的地儿挑了艘精致华美的画舫,又花钱雇了个舟子。
  画舫飞檐翘角,漆柱上雕龙画凤,白色的轻纱从檐上垂下,四角上还挂了个红色的灯笼,长长的穗子在空中迎风飘动。
  众人上得画舫,卿涯把两边的轻纱卷起来一半,便于观景。而后把她从客栈一路拧来的食盒打开,取出早上做的几碟糕点摆在了长几上。
  站在画舫上往外一瞧,见着远处岸上有人卖酒,又让舟子把画舫撑过去,下去买了几坛酒并一些卤味上来。
  直到一切妥当后,卿涯才吩咐舟子将画舫往湖中心撑。
  凭栏而望,烟波浩渺。
  江温酒抱了一坛酒坐到商青鲤身边,拍开封泥饮了口,笑吟吟将酒坛递给商青鲤。
  商青鲤接过酒坛,看了他一眼。
  他今日罕见的没有穿太虚宫的道袍,换了身浅青色长衫,淡到极致的青色,似烟似雾般飘渺。仍是广袖垂膝,两指宽的银线镶边腰带束在他腰间。外面罩了件银色的纱衣,纱衣上有半隐半现的云纹清辉漫漫。
  此时他坐在长椅上,背靠着红色的船柱,手肘支在栏杆上撑着头,清风徐来,抚过被卷起的轻纱,吹起他的长发和袖袍,他凤眸微眯,眼神似醉非醉。
  心如鹿撞。
  商青鲤忙垂下眼睑,抱着酒坛喝了口酒。
  不知是什么酿成的酒,入口一路甜进了心里。
  “游完湖,我俩自己去看花灯,不与他们一道。”江温酒凑到商青鲤耳畔低声道。
  “好。”商青鲤点头,勾唇。
  江温酒笑了笑,又道:“日后你我携手,把这尘世里山山水水都一一赏遍。”
  “好。”商青鲤弯眸。
  卫瑜把商青鲤与江温酒含情脉脉的样子看在眼里,从长几上端起一碟糕点凑到长孙冥衣身边,伸手拈了块糕点喂到长孙冥衣唇边,道:“长孙,来,咬一口。”
  长孙冥衣冷冷瞥了他一眼,手掌一抬。
  见他抬手,卫瑜忙远远跳开,宠溺道:“长孙,小爷不会水,这次就不给你拍了,等下了画舫,你拍回来便是。”
  长孙冥衣:“……”
  画舫上真正有心思赏景的,只有卿涯、元熙、花百枝三人。三个人凑在一起,吃着卤味糕点,喝着酒,听着其它画舫上传出的丝竹管弦声,倒也是惬意十足。
  卿涯听着听着曲子,便把目光落在了摆在画舫一角的红木琴桌上,桌子上放了张瑶琴,是画舫老板特意备着给租画舫的客人取乐用的。
  卿涯啃完手里的卤凤爪,擦了擦手,走到琴桌后坐下,抬手拨了拨琴弦。
  “铮——”
  高昂的曲调飞溅。
  她双手齐舞,十指不停拨着琴弦,一声比一声高昂,一声比一声难听的曲调源源不绝钻入众人耳朵。
  元熙一脸痛苦,跑过去摁住了卿涯的双手,苦着脸道:“你快别弹了,我觉得耳朵要裂了。”
  卿涯收了手,讪讪一笑。
  元熙喘了口气,道:“还是我来弹吧。”
  卿涯起身,把位子让给了元熙。
  元熙坐下后理了理袖子,把手搁在琴上,手指勾着琴弦弹了起来。
  她没弹几下,卿涯就摁住了她的手,道:“你这弹的…我怎么觉得比我还差?”
  元熙眨眨眼,抬头看去,就见花百枝捂住了耳朵,卫瑜戏谑地看着她。
  脸上微微一红,元熙对卿涯道:“咳,本姑娘是舞剑弄枪的好手,琴棋书画这些风雅事儿自然学不来!你见过哪个女子不仅功夫好,还会弹琴作画的?”
  “唔。”卿涯道:“商姐姐就会弹琴!商姐姐不仅会弹琴,还会吹笛子!吹的可好听了!”
  元熙听言瞪大眼看向商青鲤,道:“商姐姐……”
  商青鲤无奈道:“把琴给我。”
  卿涯忙把桌上的琴抱去给了商青鲤,商青鲤接过瑶琴横在膝盖上,信手弹了曲《醉渔》。
  曲调或流转舒缓,或激越厚重,或平和沉稳。
  一曲终了,给人酣畅洒脱之感。
  在画舫上听曲喝酒,说些趣事闲话,一下午的时光很快便过了。
  华灯初上时,众人下了画舫,江温酒伸手牵起商青鲤的手,正欲与众人别过,就见一人迎面走来,与他擦肩而过时往他手里塞了一只小小的木雕。
  木雕只有拇指长,雕刻成了人形,身体四肢清晰可见,唯独没有五官。
  江温酒看着木雕,冲商青鲤苦笑道:“看来今晚是无法陪你看花灯了。”
  商青鲤从他手里拿过木雕,道:“正事要紧。”
  江温酒叹了口气,伸手搂住她,在她耳边道:“也罢,你我来日方长。”
  “嗯。”商青鲤微微一笑,重复道:“你我来日方长。”

  ☆、五二。松龄万古春。

  
  七月,正值夏末初秋。
  有秋风起兮,云飞扬。
  七月十三,南蜀丞相元冲七十大寿。
  在南蜀,元氏一直深受皇家器重,一百多年前风氏揭竿而起,是元氏一路陪着风氏打下了南蜀江山。南蜀的第一任丞相,便是出自元氏。
  元氏只忠于帝王,从不参与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元氏子女也从不与皇亲联姻,历经百年岁月而不衰。
  这一任家主元冲,为相三十五载。三次告老还乡未果,以七十岁高龄仍居相位,坐于庙朝,进退百官,佐天子出令,算得上皇权之下第一人。
  元家是真正的百年世家、书香门户,元冲不仅精于朝政,书画造诣更是九霄一绝,是南蜀青山学院的挂名夫子,南蜀仕子慕名前去青山学院求学者众多,不少人以元氏门生自居,说一句桃李天下也不为过。
  元冲为官清廉正直,操办寿宴,宴请同僚这样的事,是从未想过的。原本是想着七十大寿这日,一家人关上门来也就过了。
  偏偏早几日上朝时皇帝风凛随口说了句:“若朕没记错,过两日就是元卿七十岁寿辰了。”
  元冲执笏而立,闻言出列,摸着胡子道:“劳圣上挂心了。”
  御座上的风凛摆摆手,笑道:“得好好操办一下,朕也想登门去向元卿讨杯酒水喝。”
  皇帝金口一开便是玉言,元冲只得奉旨操办寿宴。
  考虑到元冲向来节俭,风凛还特意让御膳房送了几个御厨去丞相府,一并还让人捎了几张银票给元冲。
  因此这日一下早朝,许多官员匆匆回府换了朝服顾不得用膳便来丞相府祝寿。
  文武官员、文人墨客接踵而至,丞相府一时间门庭若市。
  元冲的妻子赵氏五年前病逝,他与赵氏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自是不曾纳妾。赵氏为他诞下两子两女,长子元渤,次子元涣,长女元沁,小女元潇。
  元渤元涣都在朝为官,各有建树,娶妻生子后便各自建府。
  长女元沁当年是雍州有名的才女,在二八年华嫁给了赤原侯,生子安逸,生女安然。安逸自小进宫作了太子伴读,安然被赐婚于皇六子风吟晅。
  安然四岁那年,赤原侯惨遭灭门。安然侥幸为人所救,但当时赤原侯灭门一案悬而未决,为掩人耳目,安然被秘密送往宴州,由太守顾珏当做男孩儿抚养成人,取名顾轻。
  后来赤原侯爷灭门一案大白天下,顾轻恢复女儿身,与已成为晋王的六皇子风吟晅再续前缘。
  小女元潇比元沁晚出生一年半,性子与元沁却截然不同。元沁琴棋书画堪称雍州一绝,一手书画,一支曲子,不知惊艳了多少文人雅客,及笄之年求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