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继女荣华 >

第408部分

继女荣华-第408部分

小说: 继女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庶人陆鹤浩当真是外祖母派人救走的,而且外祖母又支持肃王的话,那么外祖母之所以救走陆鹤浩,只怕未必是为了支持陆鹤浩夺位,而是另有打算。”简虚白显然也想到了这点,沉吟片刻之后,说道,“若是如此的话,我倒有些担心外祖母了……”

    宋宜笑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是怕端木老夫人为了给燕侯府铺路,搭上自己。

    因为肃王现在具备登基的实力,但不具备登基的名份——他是显嘉帝亲自过继出去的——虽然说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轻易的碾压名份,但肃王的支持者如果有这样的力量的话,也不需要蛰伏至今了!

    倘若端木老夫人能够为肃王解决这个麻烦,功劳可想而知!

    而享受这份功劳的,多半就是燕侯府了。

    想到这儿,宋宜笑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但望不要是这样才好,否则叫咱们怎么能够安心领受?其实肃王登基之后,最得重用的肯定是苏家,咱们即使有五妹妹这层关系,然而终究是隔了一层的。”

    言外之意,即使端木老夫人立下天大的功劳,燕侯府横竖是越不过苏家去的,又何必太卖力呢?

    其实这也是宋宜笑一直在太子与肃王之间徘徊不定的缘故,这两位之所以有问鼎帝位的优势,靠的都是他们的外家。

    一个凤州卫,一个青州苏。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谁成为新君,首先沾光的,都肯定是他们的外家,然后才能轮到其他人家——燕侯府是肯定拿不到第一的!

    哪怕卫皇后与娘家的关系,没有苏太后跟娘家那么亲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变成卫太后之后,会不偏心娘家。

    这无关她与娘家的感情,而是出于利弊的考虑:太子年纪比肃王还小,再聪慧再懂事,指望一个还没束发的孩子治理好偌大国家,摆平朝堂上下盘根错节的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是太子登基的话,不是生母卫银绚垂帘听政,就是弄几个顾命大臣出来联合主政。

    在太子长到足够撑起这个国家之前,他只是个摆设。

    那么不管是太后垂帘还是大臣顾命,为了不让年幼的太子一直做摆设下去,朝堂制衡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谁能保证太子成长到可以亲政时,能够顺利亲政?

    卫家与皇后母子有血缘,这是天然的盟友。

    所以届时卫皇后必定会加恩娘家,以巩固母子两个的地位,也是借助卫家的力量,制衡朝堂诸臣——其实历朝历代,凡幼主临朝,太后的娘家势力往往都会急剧膨胀,若赶着英主之时,小皇帝长大之后,少不得要与外家做过一场;

    如若是昏庸之君,那么不喜外戚专权的臣子们,只能盼望新主登基,或者是太后挂掉,这样一个外戚才可能衰落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主少国疑,做太后的没安全感,是以要拉拢助力?

    这年头正经人家的女子,一辈子能见到的男子,除了娘家人,也就是夫家人。

    而幼主登基,小皇帝自己不懂,其生母哪能不担心,宗室之中名高力壮者,会欺凌孤儿寡母,图谋篡位?

    所以当做太后的想要找靠山时,除了娘家还能找谁?

    一个两个太后也许会因为感情对娘家死心塌地,宁可委屈儿子,也要供着娘家,但总不可能所有幼主临朝的太后,都心甘情愿的帮着娘家挖儿子墙角吧?

    频频出现这种情况,岂是太后们的娘家太会给女儿洗脑,还不是利害关系造成的!

    因此不管卫皇后现在的许诺有多么动听多么诚恳,一旦太子坐上那个位置,除非皇后忽然变蠢,否则她都会这么做。

    换了宋宜笑,也是同样的选择。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燕侯府选择了太子,往后行功论赏时,也别想越过卫家。

    换了肃王,同样要屈居苏家之下——真是想想就让人不甘心!

    宋宜笑有时候都会怨恨端化帝为什么就不能安份点、大度点、宽容点?

    否则燕侯府做什么还要再趟夺位这种混水?

    然而事已至此,再气恨端化帝也无济于事了。

    宋宜笑思索了一阵,又担心,“肃王与五妹妹虽然是两情相悦,但若肃王登基的话,五妹妹……她这两年若没有太大的长进,那心性可不是适合皇宫里的!”

    简虚白叹道:“这件事情等肃王登基成功了再考虑吧!他们到底是少年夫妻,肃王瞧着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总不至于对五妹妹太过绝情——我已经命人前往辽州向爹请教种种疑惑,说来也真是不巧,偏偏爹现在不在帝都!”

    “诸事不顺啊!”宋宜笑也叹息,“这两天朝中怎么样?陛下跟顾相可有什么举动?”

    端化帝除了那天接到襄王遇刺的消息后,在卫皇后的建议下立刻召开朝会外,倒没什么动作了——主要是因为顾韶的要求。

    顾韶之所以做这个要求,名义上是说:“襄王遇刺之事极大,为防肃王寻机不肯返回帝都,臣已命人在举国宣扬此事,如今上下皆是一片惶恐,若陛下在此时有什么举措,恐怕反而易被人所趁!”

    实际上是顾韶被端化帝之前的作死给吓着了,生怕这回好容易布下来的局,临了临了,端化帝又来个卖队友——因此根本不求端化帝跟他有什么配合,只求这位皇帝千万别在眼节骨上添乱就好!

    所以这段时间皇帝虽然有点无所事事,顾韶自己却是很忙的,他是越忙心越累。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这三位单论身份,哪怕他是显嘉帝专门留下来的顾命大臣,也不可能说视而不见的。

    关键是这三位并不仅仅只有身份,都是要手段有手段,要人手有人手的——苏卫两家的实力自不必说,即使是娘家已经只剩一个裘漱霞的太皇太后,瞧着像是没有明面上的人手了,但从大睿定鼎之前就是贵妇,到现在则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手底下没什么可用之人,顾韶会信吗?

    偏偏从这三位近日的举动来看,没有一个对端化帝抱着善意的。

    顾韶如今时间紧,像太皇太后跟苏太后这种明显不太可能劝过来的人,他也懒得浪费精力了。

    只去找了卫皇后:“太子乃陛下嫡长子,聪慧非常,将来迟早会负起大睿河山重任,还望娘娘善加教导,使太子能够成为如先帝那样的明君!”

    这话的意思,等于是许诺卫皇后,他会看好了皇帝,不让皇帝易储的。

    那么卫皇后也可以让娘家安份下来,别再偷偷摸摸的做那些有的没的事情,而是帮着端化帝稳固帝位是正经啊!

    ——能名媒正娶,何必私下里勾勾搭搭呢不是?

    卫皇后非常客气的谢了顾韶的好意,然后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教导太子,让他做个尊师重教的好储君的!

    言下之意:就算太子提前登基,总少不了你这个老师的好处,所以你也松松手,别再钻牛角尖的替现在这个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嘛!

    这话等于是委婉承认,皇后有让太子现在就取代端化帝的心思,甚至想用太子跟顾韶之间的师徒关系,拉拢顾韶倒戈——顾韶听得心头一沉,倒不是觉得自己建议皇帝把卫皇后放出来,本意是为了替皇帝稳固帝位,未想倒是助长了皇后的野心,而是知道卫皇后为人谨慎,如果不是有相当的把握,此刻即使没把自己劝说的话听进去,必然也是跟自己虚与委蛇,而不是反过来试图策反自己!

    卫皇后这么做,恐怕是笃定没有自己的帮忙,甚至即使有自己帮着端化帝,她也有把握为太子谋得帝位!

    “皇后与卫家的自信从何而来?!”顾韶最终满怀忧虑的告退出未央宫,他觉得自己需要再看一遍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消息,毕竟卫皇后能够解除软禁是他的进谏,他能建议端化帝借助卫家之力,岂会不防着卫家黄雀在后吗?

    这点卫皇后未必料不到,却依然信心十足,顾韶觉得,可能有什么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第五百十一章 老臣的价值 

    顾韶告退之后,馨纤命小宫女撤去残茶,自己则捧了盏温热的沉香饮奉与卫皇后,不解道:“娘娘怎么现在就同顾韶透露口风了?如今肃王还未抵达帝都,万一顾韶忌惮您,对肃王手下留情可怎么办?”

    卫皇后轻笑了一声,说道:“要按他自己,他现在当然是要留着肃王,好给苏家希望,完了再用苏家牵制咱们——不过,你觉得陛下会听他的么?”

    皇后语气中带进了些许讽刺,“本来陛下这些日子就够疑神疑鬼的了,连阿虚这个打小跟着他的嫡亲表弟,都被猜忌得离了心,你以为顾韶之所以到现在都得到陛下的信任与重用,是什么缘故?无非一来是因为他是先帝所遗;二来,他懂得该顺着陛下时顺着陛下罢了!”

    “陛下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帝位!”

    “这回顾韶之所以要对肃襄二王下手,除了怕夜长梦多之外,其实未尝没有借此事巩固帝宠的打算!”

    “也就是说,这回的事情若是办妥了。那么顾韶不但可以得到陛下最大的信任与倚重,甚至还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陛下走上正轨,成全他那个扶持陛下做一代明君的愿望!”

    皇后端起沉香饮浅浅呷了口,放下之后,方继续道,“但如果他办砸了——让陛下大失所望还在其次,最要命的是,倘若陛下知道他是故意放肃王一马的,你说陛下会怎么想他?”

    馨纤笑道:“咱们那位聪明的陛下,当然是觉得连顾韶也不可信任了!不过奴婢斗胆说句实话:陛下他在先帝尚在之时,虽然算不得多么精明能干,然而表现也还是可以的!否则先帝再宠他,又怎么可能坚持立他为储?怎么到了现在糊涂成这样子?满朝文武,这个也不相信那个也不相信的,难为他将来打算靠朱芹一个人帮忙,来治理这偌大国家吗?”

    “做事跟做人本来就是两回事!”卫皇后语气平淡,“陛下虽然资质平庸,但先帝何等英明?先帝呕心沥血教了他那么多年,懂得处置几件政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先帝威望太重,对他又过于宠溺,你想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陛下乃先帝的心肝,除了代国大长公主这等不惧先帝的贵人外,谁敢跟陛下玩心眼?如此上下齐心协力,甚至有人私下里悄悄帮他拾遗补缺,他做事一帆风顺也是理所当然。”

    “可先帝去后,陛下登基,没了先帝给他压阵,这上上下下的人,该起心思的也就起了——陛下也没了能如先帝那样让他信任与依赖的庇护者,难免慌了手脚!”

    说到这里微微一笑,“所以你瞧着吧,顾韶这回离开之后,一定会悄悄的追查,看本宫到底有什么底气代太子拉拢他,但他是绝对不会对陛下透露一星半点的!”

    皇后徐徐叹道,“毕竟,不仅仅是陛下现在不信任大部分的朝臣,顾韶现在也不信任陛下呀!”

    ——就端化帝最近的表现来看,他要知道刚刚放出来的皇后,就打着做太后的主意了,谁知道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来?

    到时候必然把局势弄得更加复杂。

    而顾韶为了保下这位皇帝,现在已经处于双拳难敌四手的艰苦环境里了,哪肯让端化帝再拖后腿?

    当然卫皇后之所以跟他透露那些口风,可不只是为了给这位宰相添堵的。

    “顾韶已经对肃王下了手,为了不让陛下怀疑他,他也必须干掉肃王!”皇后抬起手,打量着新染过的指甲,因着殿宇宽广幽深,即使此刻点了灯,依然显得有些昏暗。

    长年养尊处优,母仪天下的女子尽管过几年就可以做祖母了,一双手依然洁白无暇,在绛底绣银凰裙摆的衬托下,犹如上好的羊脂玉雕琢而成。

    而指尖点点的艳丽,仿佛未曾干涸的鲜血。

    掌下的绛色裙摆,便如同风干之后的血渍。

    这一幕望去,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残忍感,映得皇后原本雍容华贵的笑容,竟有些妖冶。

    她缓声道,“但若肃王身死,苏家必然陷入不利的处境!”

    “而陛下对肃王忌惮已久,肯定也会要求趁胜追击,干掉苏家!”

    “如此没人牵制咱们,顾韶当然不放心!”

    “到底他只是外臣,手再长,想在这宫闱里有所作为还是不够的——而眼下从太皇太后到太后再到本宫,谁愿意看到陛下继续在位?”

    皇后说到这儿笑了笑,“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奴婢想着,他会不会去找帮手?”馨纤沉思了一回,不确定道,“毕竟顾韶他自己位高权重,只是族中近年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