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

第206部分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206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上有日产2000辆的坦克生产线,也不会明白一次精密铸造成型的子弹数量会有10万发!虽然他拿着德国人精密的20毫米狙击枪也曾经不断的啧啧赞叹,他的手下那些轻武器设计人员也都对这把枪的设计原理赞不绝口。但他们一致认为这枪是不那么容易生产的,因为根据他们对于制造工艺的推断,生产出这样一把枪所用的时间和人力足够生产1000把**沙的!于是斯大林断定德国人的产能不足就有了根据。
    土耳其总理显然不可能把自己曾经参观德军一个普通装甲师的战备仓库这件事泄露出去,而在德国国内严防死守的国家安全局几乎砍断了所有敌对国家的情报触角。苏联人得不到这方面的任何情报,他们也就不能拥有第一手的判断基础。于是,斯大林跟他的幕僚们就推断出一个错的离谱的结论!那就是既然德军自己都不能拥有足够的武器数量,那么肯定不可能提供给他们的盟友了。于是乎,土耳其人使用相对落后的武器就顺理成章了。再加上大战开始之后,匈奴人的后裔几乎一次也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强大,外高加索之战苏军是输在了德军的先进飞机上面而不是自身战力不够!单纯的步兵层面的较量德国人还是疲软,更别说他们的小弟土耳其人了!所以斯大林对于德军突然多出来的区区50万人还真是不屑一顾!
    他的忽略直接漏掉了德国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那可是克莱斯特的南方集团军群至少150万人的兵力!这个集团军只拿出三个师的部队就能够帮助土耳其人在外高加索稳定住局势了,他们分别驻守在苏呼米、第比利斯和叶夫拉赫。就像是一个足球队的中轴线一样把外高加索串联起来,为土耳其军队提供了一个主心骨。他们战斗力媲美苏军的步兵们紧密的部署在德军周围,形成了一个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整体。
    其他的德军部队都接到了秘密休整的命令,每一个步兵师的师长和参谋长都准备时刻把自己准备好的部队送到斯大林格勒前线去。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具体是去哪里,只知道陆航大队的直升机随时会过来把自己的部队运走。部署在距离巴库油田附近的德军部队正在配合工程兵们紧锣密鼓的修建炼油厂,苏毛子从这里被赶走的时候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破坏。虽然德军伞兵和空中突击师以最大的速度进攻,给苏毛留下了最少的时间进行破坏。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工业设施被破坏掉了。白起打算用巴库的能源来供应这个地区所有作战部队的消耗,在他的催促下巴库的产量一天比一天多,德军在乌克兰的生产基地储存了相当可观的油料,在高加索战斗的接近十万辆各种军车都在依靠巴库的供给。目前,正在逐步的供应土耳其和德军的盟友们。
    白起手中有了充足的油料供应,德国战车自然可以轰轰烈烈的转动起来了。国内的煤变油设施纷纷转产,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化工原料生产。目前这个世界上化工领域德国绝对是一马当先的,白起也带来了先进的光电技术,让本来就领跑世界的德国光学产业如虎添翼,军工产品更是一步跨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直接进入了21世纪初的水平!
    这些技术带来的战斗力同样不是斯大林和他的顾问们能够精细的推断的,他们只能根据苏联的军工产量来评估这场战争的前景。他们在英美的大力支援下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才孤注一掷的把他们仅剩的精锐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围歼德军23万精锐部队之中去了。
    要知道苏德战争开始之后,苏军已经遭到了两次大规模的损失了。第一次是德军发动进攻伊始的巴巴罗萨计划,那一次战斗苏军至少损失了200万人以上!再一次就是在德军整条战线铺开之后进行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役,包括列宁格勒之战、图拉之战等德军打出来的经典战斗。累积起来苏军至少损失了300万左右的兵力,他们现在手头上的部队那可都是七拼八凑的,为了保持局部兵力上的优势,斯大林甚至把整个苏联境内的适龄女青年都送上了前线!女狙击手、女飞行员、女高射炮兵、女侦察兵比比皆是!德军现在是在跟整个苏联两亿人民在战斗,全苏联的所有资源都走上了战时轨道,逼迫着德国也不得不举国相拼!
    白起仔细的研究了苏毛子围绕着斯大林格勒的排兵布阵,他心里有一个预感,那就是苏毛子全线进攻的时刻不会太远了。他们准备的也差不多了!当然,德国空军战略制空大队的大型轰炸机—容克大妈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几次升空作战都被俄国人忽略成了是德国人的新式武器v2导弹或者是飞机搭载的巨型火箭弹的袭击,巨大的弹坑令人心悸,也让苏毛子出奇的愤怒。好在这一段时间,整个战场都没有再出现这种大型武器的攻击。对此苏军情报部门的解释是——德军的库存用完了!他们的推断得到了苏联军事委员会的支持,他们也认为德国人在几次轰炸莫斯科的行动中耗尽了这种宝贵的弹药。他们伟大的首都再一次用巨大的牺牲保护了其他战线的苏军战士!

四十三节:黔驴技穷
    这个年代火箭炮的准头确实不怎么的,就这苏毛子也敢紧跟在炮击之后冲上前来。他们难道就不怕其中有这么一枚不长眼的炮弹会砸到自己的头上吗?这还真是一帮子不要命的家伙。
    就在这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的毛子们逼近阵地不到50米的时候,德军手中极富节奏的机枪扫射声音响了起来!顿时苏毛子的冲锋队伍立刻就是一阵鸡飞狗跳!要说这个世界上机枪打得最好的军队那当然是非德军莫属了,在白起给他们换装之前德军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就是机枪。其他人的战术安排都是围着机枪转的。国防军重点培养的机枪手历经大战那可都是杀人如麻的机器了,而今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了很不错的自动武器,机枪的支柱作用相应的降低了,可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枪手学会的技能依旧存在,他们的射击技术也因为武器的升级有了提高,对步兵的威胁也增加了很多。
    德军标准步兵班的火力比以前增加了不知几倍,只不过他们这半年多来一直在猛烈的进攻,从飞机、大炮到坦克一直没有手中单兵武器决定战争胜利的机会。在高加索山间战斗他们可以依赖陆航、攻击机、迫击炮、狙击手和万金油上面的20榴弹,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有1200辆城市战套装升级之后的坦克,头上还有1000架时时刻刻等待着呼叫的飞机,以及准确密集的炮火,步兵之间面对面的大规模交手机会委实不多。以至于苏毛子们还没有品尝过完全是步兵之间的较量!
    “乒乒乓乓……〃”通通通……“
    德军手中的各种单兵武器不停地搂火,特别是挂载突击步枪下面的20毫米榴弹发射器给苏毛子们带来了最大的杀伤。距离如此之近,苏毛子手里的**沙密集的扫射声音也夹杂其间,只不过完全被德军各种射速更高的自动武器给压制住了。德军机枪的200发弹鼓很快就在一个个的长点射中打光了子弹,每一次射手扣动扳机都会有接近20发子弹喷射出来,在这样密集的火力打击下,苏毛子们压根连头都抬不起来!
    苏毛子步兵的冲锋起先很快,突兀响起来的德军机枪一下子就扫到了一大片。他们立刻趴下身体,用匍匐前进的方式靠近德军阵地,试图再接近一点之后投出手里的麻雷子。
    可惜的是,比他们的麻雷子先到的是德军步兵手里的防御性手雷m66!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只有一枚就可以对方圆30米之内的步兵来一个无差别的覆盖攻击。这种弹药内部填装的高能量火药和小钢珠在预制破片的引导下能够均匀散布,在杀伤半径之内几乎无人可以逃脱。其重量只是德军经典长柄手雷m24三分之二左右,外形也相应的小了很多,但基本设计没有变化。也是能够依靠杠杆原理投出较远距离的,所以德军步兵们能够拥有比对手大很多的杀伤范围。而今,这一群苏毛子步兵品尝到的就是这种麻雷子。很遗憾,他们冲锋到德军阵地50米附近的士兵们没有一个在如此密集的麻雷子攻击中得以幸免!
    好不容易靠近的苏毛步兵们顿时萎了,感情这最后一步那就是刀山火海啊!
    德军步兵在精心修筑的工事里面不停地开火,半自动模式的突击步枪火力持续性相当好,两个容弹量60发的香蕉状弹夹并联在一起,提供了120发子弹的火力持续性,换弹夹的时间也很短,保证了几乎没有火力间隙。最主要的是,比起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的苏军相对安全很多的德军好整以暇的射击准头很高,他们发射的子弹可谓是弹弹咬肉!不算很黑暗的傍晚时分他们突击步枪上面的微光瞄准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个不足400米的交战区域之内很适合。大展神威的5毫米无壳弹不停的钻进苏军士兵的身体,带走了一条又一条年轻的生命!德军之中射击技术最优秀的狙击手们甚至嫌弃手里的狙击枪射速太慢,转而抄起了他们都普遍装备的射程400米的单兵自卫武器——mp7a冲锋枪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在这个混乱的战场上,有远距离精确射击能力的狙击步枪还真是没啥大用。
    德军大火力密集程度出人意料,伤亡很惨的苏毛子不得不退回来。他们的炮观员死了两个,剩下的那一个记住了很多德军的隐蔽火力点。接下来,苏军的炮火要开始发威了!
    不过,苏毛步兵的偷袭只要第一波次的进攻没有踏足德军阵地,基本上接下来的战斗就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德军的炮兵早就应该做出反应了,他们的远程大炮很可能会选择覆盖喀秋莎的发射阵地。因此打完一轮的喀秋莎忙不迭的退去了,阵地上只剩下了准备退回去的苏军步兵们。
    苏毛的各种口径的大炮及时响起来,他们的目的显然不是要支持部队继续进攻,而是掩护他们撤退。因此,德军步兵们从容的离开第一道防御阵地,从后撤的地下通道里进入了下一个狙击阵地。
    这一次步兵突袭看来是破产了,罗克索夫斯基组织的另一种形式的试探看来也不能凑效,他们实在是没有了什么出奇制胜的办法。看起来唯一的胜利方法就只能是大兵压上用数量来压死对手了!
    这段时间里,斯大林的排兵布阵很顺利。苏军各个从总预备队之中增援而来的新生力量逐渐的在战区中站稳了脚跟。整条战线趋向于稳定了,就连日日夜夜都处于德军狂轰滥炸之下的莫斯科也恢复了以外的生活节奏——首都的人们早己习惯了每天都来的隆隆炮声!他最担心的布琼尼在山间林地的高加索方面军也顶住了克莱斯特和土耳其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土耳其人的突击炮和德军坦克屡屡被他们利用特殊地形因地制宜出奇招击毁了很多,导致德国人再也不敢依仗着他们的装甲部队轻敌冒进。转而开始进行扫庭犁穴,步步为营的最安全的方式逐步的压缩苏军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打仗方式就此成功的转移成为了持久战。他们想要尽快的腾出手来稳固斯大林格勒局势的战略构想也已不可能实现。这里的战斗正在逐渐的向着斯大林想要看到的局面进行着缓慢的转变,斯大林相信用不了多久德国鬼子这种保持了很久的进攻势头就会在高加索的山地中消弭于无形。那个时候正好是苏军布置好了重兵开始歼灭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德军精锐之时!

四十二节:接火
    每一次德军面临困境,白起都有办法化险为夷。他依靠的是超过这个时代数不清多少年的技术,这一次他依赖的是在月球开采钛矿的时候新开发的管道运输技术。管道的内部坚硬而且光滑,有一层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和特种塑料。在管道内运行的运输车辆运行速度非常快,甚至于最大速度远远超过了8倍音速!
    这是因为在车辆行进在管道之中的时候,里面的空气基本上被抽空了。整个管道几乎是一种真空状态,车辆行进的时候根本不会遭遇到阻力问题。所有的动力都能够转化成为速度!在这条总长度不到40公里运输线路上运行的时候,高速列车甚至用不了3分钟!每一天最大的运输密度甚至可以有200车次以上!这些最大运输能力在1000吨左右的列车秘密运载着武器弹药和各种补给源源不断的支援着23万在斯大林格勒城中艰苦作战的德**人们。
    还处于实验性质的运输体系质量很过关,很多东西在月球上经过了检验。技术很成熟的列车和轨道系统足以保证安全运行,实验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列车在高速运行的时候不能有一点点微小的不平衡,也不能有一点点的错误,否则的话如此高速之下定然会车毁人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轨道系统,这种朝高速列车的轨道是四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