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13部分

帝国苍穹-第13部分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退不是的困扰,往弹仓里重新填了五发子弹的林恩非常从容的连续射击。在略少于三百米的距离上,毛瑟步枪的子弹就像是长了眼睛,这边响一枪,那边倒一个。在相对轻松的心态下,林恩甚至有机会辨认一下子弹打中的部位:一发胸口、一发腹部,一发后背,还有一发精彩爆头!
    五发子弹打光,林恩手里至少又多了三条亡魂,而在德军机枪的威慑下,那些试图偷袭的苏军士兵终于仓惶地撤退了。等到林恩重新装好子弹时,他们基本上已经回身跑出百米,虽然这时候射击仍有一定的命中几率,但出于节省弹药的目的,亦抱着见好就收的心理,林恩没有再开火。
    机枪声停,林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偏转头去看“屠夫”时,发现他正看着自己,随即还竖起了右手的大拇指。
    林恩笑了笑,自我感觉这个笑容是以羞涩成分居多。
    这边小规模的步兵战斗前后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而正面战场上的隆隆炮声很快把林恩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回去。白色的烟雾渐渐散开,以至于连带村庄在内的一大片区域都笼罩在它的范畴之中,而烟雾的浓度也随之降低了不少,从远处看去已能够隐约辨认出坦克的轮廓。刚开始的时候,林恩把那些静止不动的苏军战车看作是被守军击毁的,它们占到了进攻方总兵力的一半,然而战况远没有这么乐观。车身静止不动的,没过几秒就炮焰一闪朝德军目标开火射击了。两辆德军虎式坦克一旦运动起来,浅色涂装的隐蔽效果就大为减弱,它们周围霍然出现了不少弹坑,频频射来的炮弹亦迫使它们不断地启动、停车,但不管车上如何移动,粗大的炮管始终指向战场中央,并且非常频繁地开火射击。
    忙碌的还有德军阵地及侧后方的反坦克炮,有时候炮火准确打中了苏军战车,发生爆炸之后它们停住了,可只过了片刻的功夫,这些丑陋的大家伙就又移动起来,并以凶猛而准确的炮火给予还击。林恩望向侧后,正好听到一发炮弹从近处呼啸而过,心里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悬空感,炽烈的爆炸与巨大的轰响最终从侧后方的山丘下传来。耳朵还在发鸣,而当硝烟散去,那门75毫米反坦克炮的位置上已是一片狼藉:大炮被狠狠掀翻,一名炮手被抛到了十数米开外,原地遗留的两具尸体也是残缺不全,另外还有两名炮手则失去了踪迹。


第19章 钢铁碰撞
    近处的反坦克炮组集体阵亡,陷入深深震撼的林恩这才意识到,敌人排头的坦克已经推进到距德军一线阵地咫尺之遥的地方,到自己所处的防线左翼大约是600至700米的直线距离,已处于75毫米反坦克炮攻击T-34的有效射程之内。己方的这门75毫米炮抢先命中对方,可惜的是,那并非T-34而是一辆虎头虎脑的IS-2,东线战场上最皮糙肉厚的钢铁怪兽之一!
    没等这辆白色涂装的苏军重型坦克碾过己方战壕,一个埋伏在前方散兵坑里的德军双人反坦克战斗小组突然起身,以带护盾的“坦克杀手”向IS-2的侧面装甲发射了火箭弹。绝佳位置加上攻击的突然姓,紧跟在后面的几辆苏军坦克和战斗步兵们压根来不及反应,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种成本低廉的步兵武器瞬间炸穿“巨无霸”炮塔侧面的装甲。随即发生在坦克内部的殉爆就如同在铁罐子里扔了鞭炮,声势加倍,而四十多吨的车体也在剧烈的爆炸猛然颤动,用于封闭舱口的钢制舱盖当即被冲飞,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炮无力地垂下了头,黑色的烟则透过尚未关闭的炮膛从炮口涌出。
    目睹敌人阵中头号“打手”的覆灭,林恩脑海里突然蹦出了“杀人偿命”、“恶有恶报”、“银人妻女者妻女必被人银”这么些起来全然沾不上边的话,但其实细细一想,战场上的强弱分明亦如现实社会,强者自有强大的缘由,但不留余地的恃强凌弱必然会有报应。这个道理同样是对德国决策者的深刻教训,1941年德军强势攻入苏联,若是能够好好利用这个国家激烈的内部矛盾,善待并联合敌人内部的反对者,战争也不会打到今天这个地步!
    干掉苏军的重型坦克算得上大功一件,而单兵使用的“坦克杀手”火箭筒在战场上也能够较为便捷地进行再装填,然而在敌人火力的疯狂报复下,两名刚刚有着卓越表现的德军步兵别说是再次寻找攻击机会,这时候已经完全被压制在了散兵坑中。林恩这个位置看不到散兵坑里面的具体情况,只见机枪子弹在散兵坑边缘扫得泥屑飞溅,苏军步兵还抛了两颗手榴弹过去,所幸没直接扔进散兵坑。纵然如此,手榴弹在近处爆炸时的强烈震荡也能够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但凡有血姓者都不会眼睁睁看着同伴受难,在苏军进攻部队的直接火力十分猛烈情况下,前沿阵地上的德军士兵仍极力地掩护己方的步兵反坦克战斗小组。机枪子弹密集地扫向苏军步兵,两门“洋娃娃”重型坦克火箭炮也相继从第二线战壕中射出,但由于距离稍远且苏军坦克处于移动状态,它们最终只有一发击中目标,而且看起来似乎未能直接挂掉苏军坦克。
    纵览战场,由于两辆虎式坦克都在德军战线的右翼,来自那一侧的火力显得凶猛一些,而战线左翼,也就是林恩他们所在的这一侧,守军火力在被对方轰掉一门反坦克炮后显得有些沉寂。不过,随着两辆突击炮绕过村庄后部进抵左翼,这一边的战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外形上看,这两辆突击炮都拥有封闭式车体,其中一辆体型稍大、一辆稍小,大的那辆侧面有钢板衬裙,小的那辆外观相对简洁,炮管的长度也略有不及。只见它们沿着烟雾的边缘地带悄悄迂回到德军战壕左侧,并直接从横向的战壕上驶过。稍大的那辆率先停车,经过非常迅速的调整即斜着向阵地前方的一辆苏军坦克开火了。稍小的那辆如足球赛场上后插进攻的球员,飞快地从同伴旁边驶过,前插了足有20多米,它才以一个漂亮的小半径转向停住。
    说时迟,那时快。一辆T-34像是早就注意到了这两个沿着左翼杀奔前场而来的对手,它正面朝向这边驶出浓雾地带。从林恩的角度看去,T-34与居前的那辆突击炮刚好面对面,而后面一辆突击炮则能够觅到攻击苏军坦克侧面的机会,只是攻击角度很小,一发毙敌有些难度。
    轰……
    在弹已上膛的情况下,前面那辆德军突击炮迅速开火了。目测距离,林恩惊讶的发现它和那辆苏军T-34只隔着大约300米。不算从前看过的电影,他还是头一次见到两辆战车以如此近的距离相互厮杀!
    印象中,装备48倍径75毫米炮的德军三号突击炮在这样的距离完全可以打穿T-34的正面装甲,但这仅仅是纸面数据,一辆坦克正面不同部位的装甲也是有差别的。己方突击炮发炮之后过了两三秒都未见T-34发生爆炸,炮弹也没有落在近处,看着这个诡异的场景,林恩顿时纳闷了:难道己方的突击炮手算错参数把炮弹给打飞啦?
    假如林恩当面询问那辆三号突击炮里的炮手,他大概会拍着大腿告诉林恩:哥瞄的TMD有点儿高,穿甲弹打在那辆T-34的炮塔上发生跳弹了!
    弹飞了也就弹飞了,战场上可没有如果这回事。面对敌人的“仁慈”,苏军坦克兵可不手软,炮口微微一转,轰地开火了。
    300米的距离把炮弹打偏或许就好比在小禁区边缘射门不中,这样的球员在任何一个联赛中都不算少数,以此来贬低苏军炮手未免有些苛刻。不论是紧张、兴奋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的这一发炮弹居然也没打中目标——换了在赛场上,球员们固然懊悔不已,而心理受刺激最大除了守门员和教练之外,莫过于那些热情观战的球迷。
    从前的林恩喜欢踢球、看球,却不敢自诩真球迷。国家队比赛戒了好久,很少为了看自己支持的国外俱乐部比赛而熬夜,离开大学校园之后也没认真踢过两场。不过,眼前的战场与球场有着本质的区别,输了,可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旁观着也休想像球迷那样排队退场。
    苏军坦克与德军突击炮的正面对撞固然很扣人心弦,可这个时候作为一名敬业的“北欧”师士兵,林恩还是转头看了看苏军步兵先前迂回包抄的那一侧,他们的身影暂时没有再出现。
    也就这么一转眼的功夫,战场上的形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线阵地左侧,除了先前那辆转向而来的T-34,苏军阵营又有两辆同型号的坦克调头赶来支援,德军突击炮虽然火力凶猛、形体低矮,但自身的装甲防御力并不强。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德军第二辆突击炮终于是一炮中的,75毫米穿甲弹击中T-34驾驶室侧面并形成了贯穿,这一下立即废掉了它的动力艹纵系统。只短短数秒的调整,第一辆体型稍小的突击炮再度开火,并且非常准确地打中了后排前来支援的T-34。弹着点同样是坦克正面,这次运气站在了德军一边,苏军坦克很快冒着烟停了下来。三比二瞬间变成了一比二,第三辆T-34迅即来了个“短停射击”,动作虽然仓促,可炮手还是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穿甲弹命中德军第二辆突击炮的右侧车身,猛烈的爆炸瞬间把它斜着推后半米。然而在幸运女神眷顾下,这辆德军突击炮仅仅是受到了外部的创伤,从它依靠左侧履带转动方向并迅速开火的动作来看,内部人员以及主要设备必然没有受到致命的损伤。
    德军的另一辆突击炮也以电光火石的速度完成了再装填,它从正面挑战T-34的装甲也再次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受伤的突击炮最后一发炮弹已经命中了它的正面车身。连续两发75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终于让这辆叱咤东线的一代名车爆炸起火,在浓烟和烈焰的熏燎,几名苏军坦克手仓惶从舱口爬出逃生,但他们无一躲过德军的机枪子弹。


第20章 鏖战
    号角连天烽烟起,金戈铁马踏冰河。兄弟们,再给一把力,把帝国苍穹顶上新书榜吧!!!
    ***************
    在北风的作用下,一度弥漫整个战场的白色烟雾掺杂着灰黑色的硝烟渐渐汇集到了德军阵地右侧,致使这一边的视线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愈发糟糕,德军的两辆虎式坦克以及协同作战的三辆四号坦克也隐入了这迷雾之中。从林恩的位置上看去,威力强劲的坦克炮的每一次射击都会在烟雾中带来两次闪光,而不同型号的火炮发出的声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声光成了炮手们远距离辨别对方位置的仅有途径。
    嘣!
    猛烈的爆炸瞬间火光冲天,热浪驱散了周围数米内的烟雾,辨认出殉爆者的轮廓时,林恩心中一颤:那是一辆长身管的四号坦克,也是他亲眼所见第一辆被摧毁的德军坦克。炮弹似乎是从炮塔侧面贯穿而入,方方正正的炮塔与车身犹在,却俨然染上了焦炭的颜色,带有炮口制退器的炮管依然水平地指向前方,与车身轴线存在一个不超过30度的夹角。
    咚!
    这是虎式坦克发出的怒吼,林恩的小命就是在这样的炮声中捡回来的,因而记得格外清楚。中弹的苏军坦克随即也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瞬间涌起的一团烈焰以极高的热量卷动气流,在坦克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台风眼”,虽然硝烟并不是完全驱散,但隐约之间仍可以看到它的轮廓。
    林恩多么希望被干掉的是一辆“牛角仙”,这样接下来的战斗就会相应减少一点难度。然而,它终究只是一辆T-34,成本低廉、姓能全面,相比于德国的“虎”和“豹”,它就像是森林中的灰狼,移动迅速、尖牙利齿,总是群起而攻,以团体战斗力和甘于“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赢得胜利。
    咚!
    这还是虎式坦克的怒吼,相隔仅仅数秒的炮声,让林恩确信己方的两辆虎式都还在战斗。行动笨拙、故障率高、油耗极大、造价高昂,纵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没人可以否认它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它是德国陆军的骄傲之所在,是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精神支柱,是令敌人畏惧的重甲骑士。它的存在,曾让盟军指挥官们忧心忡忡、禅精竭虑;它的存在,曾让德'***'民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即便是在战争末期,它们依然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它们是整条德军防线的坚强支柱,这既体现在精神方面,也在战术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隔不足五百米,88毫米炮发射的穿甲弹是名副其实的“转瞬即至”,震耳的爆炸同时消减了周围的迷雾,这一次在视线中变清晰的仍是T-34,在这个战场上即便只扮演者“打手”角色,它们所装备的长身管炮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武器,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