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18部分

帝国苍穹-第18部分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臾,坦克隆隆行进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透过树木的间隙可以隐约看见那些白色涂装的苏军坦克正沿着公路驶入林地,而树林中也很快出现了穿着白色外套的苏军步兵的身影。此时的树林深处安静得如同没有一只动物存在,除了来自树林之外的机械轰鸣声和履带摩擦声,能够听到的似乎就只有呼呼的风,以及那些苏军步兵踩在积雪地面发出的嘎吱声。
    藏身于一丛覆盖着白雪的灌木丛后面,林恩紧握着手中的毛瑟步枪,经过之前的战斗,他对自己的射术有了很大的信心提高,但战场并不是靶场,光靠打中目标就能赢得胜利,保护自己有时候比杀伤敌人更为重要。这灌木丛遮蔽视线是理想的障碍,却无法阻挡子弹的穿透,而且地形在这里就如某些女人的胸部一样平坦,完全无法给人以安全感。在透过灌木丛根部缝隙观察正面的同时,林恩还密切关注着公路上的情况——等苏军坦克靠近时再炸断大树是自己提出的建议,如若因为士兵们引爆时机不当而酿成恶果,自己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心理上难免会背上包袱。
    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突然间,一个硕大的白影从两棵大树之间的空隙闪过:领头的原来是一辆T-34,炮塔侧旁和后部还搭载了全副武装的战斗步兵。迅速估算了一下距离和时差,林恩压低嗓子对侧旁的“屠夫”喊道:“嘿!杀猪的!弗曳尔!弗-曳-尔!”
    用“开火”来代替“引爆”,林恩所犯的错误足以让小学老师吐血,天晓得“屠夫”是怎么看待手下这个怪咖的,但他终究还是明白了意思,侧转过头朝少尉喊了一句。少尉直接用相同的话转给那两名负责引爆的士兵,只见他们毫不迟疑地跃起,拉下那些手榴弹的拉线,然后飞快地反向撤离。
    从林恩的位置上看,手榴弹引信喷出的白烟在空寂的林间格外清晰,也不知苏军坦克手是没有看到还是来不及反应,第一辆T-34隆隆地从大树旁边驶过,随之出现在大树间隙的是一辆外形完全相同的坦克,炮塔侧面涂着硕大的阿拉伯数字“240”。


第27章 平民参谋
    轰咕隆……轰……轰……
    炸药与手榴弹捆绑而成的“组合装”威力毋庸置疑,只是爆炸时所发出的声响不同于林恩此前所听到的任何一种。看着齐腰处炸断的树干当即朝公路一侧倒下,林恩心里最后一丝担忧也随之而去:专业爆破人员也好,非专业人士也罢,只要让这些大树横档在公路上,自己的设想就成功了一半!
    爆炸的余音还在林间飘荡,满脸胡渣的德军少尉举起他的鲁格08朝天连发三枪,这会儿大吼“弗曳尔”才是正确的口令。尽管倒下的大树没能侥幸砸中一辆苏军坦克,但事出突然,苏军坦克纵队中各车的间距并没有提前拉开,而倒下的圆形树干有成年人腰部粗细,T-34仓促之间难以跨越。结果,前排几辆坦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急刹车,失去了速度的装甲目标无疑是反坦克手最乐于见到的。被树干阻隔开来的第一辆坦克当即遭到了德军两支反坦克火箭筒的攒射,剧烈的爆炸几乎在一瞬间就要了坦克手以及那些搭车步兵的命,而第二辆苏军坦克也难逃一劫:德军步兵扛着“坦克杀手”以不到50米的距离开火,火箭弹命中坦克车体的刹那就已经宣告了这辆T-34的命运。
    在剧烈的爆炸所造成的冲击下,整个树林仿佛都在颤抖,枝桠上的残雪连同脆弱的枯枝纷纷坠落,林间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雪”。
    随着反坦克火箭筒的发威,德军士兵们手中的各种枪械也争先恐后地嘶吼起来,子弹密集地射向公路以及林间的苏军步兵,来不及隐蔽的倒霉蛋顿时倒下了好几十个。尽管普通质地的子弹并不足以威胁到坦克的装甲,然而由于排头几辆坦克陆续被德军反坦克武器击毁,后面的苏军坦克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攻击角度。炮弹徒劳地撞树,炸断的树干反而帮着德国人阻塞公路,机枪子弹更是在树枝所处的高度盲目飞窜。
    未料到德军会在这里打伏击,苏军官兵们乱成一团,步兵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十多辆坦克挤在公路地带动弹不得,后面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这种状态下又完全帮不上忙,德军战斗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间接影响了战斗进程的林恩却没有忙于射击,他冷静地观察并分析这处战场:苏军虽然落于被动,但他们的实力终究是远胜于临时拼凑起来的德军后卫部队,而德军的反坦克战斗人员备用弹药所剩无多,“铁拳”和“坦克杀手”的有限射程也使得他们很难再直接攻击更靠后的苏军坦克。
    想清楚了后路,林恩连忙朝俯卧在侧旁的“屠夫”喊道:“鲁克沃茨!鲁克沃茨!”
    在德语里,这即是撤退的意思,而先前林恩听过两次。一次是前沿阵地失守前“屠夫”朝自己所喊,另一次是半个多小时前全线撤退时从军官们口中所得。那两次林恩都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命令,而这一次,是林恩第一次试在战斗指挥层面施加自己的主观影响。
    “屠夫”听到了林恩的喊叫——发音或许有些走调,但意思应该是明确无误的。在如此局面下撤退,这位党卫军中士面带疑惑,他同样扯着嗓子好让林恩听清自己的话,然而语速很快、语调很急,中途又被落在远处的一发炮弹所打断,林恩这时候完全没有办法和他进行声音上的交流,然而手势忙乱无措,他只好憋红了脸又连喊了几声“撤退”。
    这会儿,倒是那名满脸胡渣的少尉听到了林恩的喊叫声,他转过身来看着正鸡同鸭讲的两人。很显然,因为林恩之前的建议对这场战斗产生了微妙的促进作用,少尉显然很关注这名口舌很不利落的士兵。为了弄清楚状况,他居然冒着被苏军子弹射中的危险弯腰跑了过来。
    “鲁克沃茨!鲁克沃茨!”
    林恩忙不迭地喊着,见少尉也也是迫切地想要弄清楚状况,他只好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在雪地上简单画图并且配着手势解释:在公路这一侧的阻击战已经取得了效果,接下来应该继续沿着公路撤退,在更后方的地方找机会再打一场阻击战!
    少尉想了想,似乎理解了林恩的意思,但还是很犹豫地看着林恩。见林恩的眼神异常诚恳,而且还在不住地点头,他这才下定了决心,朝暂时归属自己指挥的士兵们喊道:“鲁克沃茨!”
    指挥官这一句话胜过林恩喊破嗓子,士兵们纷纷相互转达撤退指令。树林和公路上的苏军士兵们这时候已经渐渐走出了仓皇无措的状态,他们依托坦克、树木和地势躲避攻击,德军这边短促的机枪射击取代了之前的连贯长射,步枪开火的啪啪声听起来格外清脆,冲锋枪声只是时不时地响起。
    见多数同伴都已经起身后撤,林恩这才掩护姓地朝前开了两枪,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拉大,枪声和爆炸声渐渐减弱,直至最后稀疏到只有零星几声。
    走出了好几百米,满脸胡渣的少尉军官从后面赶上来对林恩说话,林恩只好“故技重施”——拍拍耳朵示意自己听不到任何声音,可少尉并不死心,他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和钢笔,而这个动作差点让林恩吐血。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一把抢过少尉手里的纸笔,靠着树干在本子上画了一幅草图,并在两个伏击点之间写上了“4000m”的字样,还用小三角形标注出了反坦克火箭筒的部署位置。
    看了这简单而又明晰的示意图,少尉顿时恍然大悟,他盯着本子边走边琢磨,似乎觉得4000米的距离不足以掩饰部队的行动,于是在旁边写了个“5000?”
    四千米或是五千米,在林恩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林间的公路看起来远远不止五六公里。于是,他朝少尉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少尉点点头,还给了林恩一个同样的大拇指手势。收起本子和笔,他开始招呼周围的士兵们加快前进速度,虽然这还在坦克炮的射程之内,但被堵在后面的苏军战车却没有进行炮击——德军阻击部队的突然撤退显然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林间的急行军速度大致相当于公路上的正常行军,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少尉停下来驻足观望,并且给了林恩征询意见的目光。林恩往周围看了看,这一带的树林相对较密,从公路旁边往树林深处还有一段斜坡,而整排的杉树则如巨人卫兵守护在公路两旁。若是把它们都给炸倒了,即便不直接阻击也能够让苏军坦克部队在这里耗上好几个小时,然而这支松散的后卫部队不要说炸倒一排树,炸一两棵都快成问题了:士官们忙碌了好一阵子,才从士兵手中收集到区区十来颗手榴弹和两枚小型的迫击炮弹,若是再少一些,反坦克手们恐怕就要贡献出他们宝贵的反坦克火箭弹了!
    有了先前的经验,士兵们非常麻利地选好目标并且绑上爆炸物,为了减小引爆时的风险,有的士兵干脆找来绳子系着手榴弹的拉索,以便从远处拉控。在少尉的亲自安排下,三具“铁拳”和两具“坦克杀手”大致部署在了林恩所标示的位置。见此情形,“狗头军师”反倒有些心虚了,距离和位置都是自己凭着想象勾勒的,完全没有实战经验作为依据。可是看胡渣少尉那么认真,周围的士兵们也信心抖擞,他几欲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第28章 天作美,不可挡
    感谢宝酒造、射雕神箭、魔鬼交易者的打赏,感谢每一位点阅本书的登陆用户和给本书投推荐票的书友,感谢大家的支持,天空一直在努力!!!
    *********************
    就着凉水啃了些面包,又在冷飕飕的雪地里趴了许久,林恩感觉眼皮越来越沉,内心底无比怀念家里的那张行军床。虽然窄而简陋,翻身时还会发出很响的嘎吱声,却应了那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与严酷的战场环境相比,平曰里那些心烦的琐碎小事压根就是浮云……
    由于不知道德语的“时间”怎么说,林恩用胳膊肘捅了捅“屠夫”,指指自己的右手腕关节。“屠夫”面无表情地扒开袖口,直接把手表的表面转给林恩看。
    戴在“屠夫”手上的,是一只非常有金属质感的表。银白色的外壳、雪白的底衬、金色的指针,表盘3点、6点、9点和12点位置各标着相应的罗马数字,而这会儿时针已经过了II,分针则在靠近VI的位置上。
    “已经两点半了!”林恩心里嘀咕着,他们从两点差一刻起就埋伏在这里,准备给沿公路推进的苏军装甲部队第二个“surprise”,然而45分钟过去了,莫要说苏军坦克,就连步兵的影子都没有见到。照这样的状况,苏联人莫不是换了一条路?
    本想找胡渣少尉借地图看看,可一想到头疼的语言关,林恩就又纠结起来。干脆什么也不想,抓了把雪在脸上擦了擦,冰冷的感觉顿时令大脑清醒了许多。抬头看看周围,许多人也都和自己一样渐渐的不耐烦了——要是苏联人再过一刻钟还不来,大伙儿都可以直接撤退了。
    林恩正这么想着,忽听得“屠夫”低声说着什么,也就是这么一眨眼的功夫,耳边竟隐隐传来了熟悉的轰鸣声。先前横倒在公路上的那两棵树也确实够大的,苏军的坦克固然牛叉,清理路障这活儿恐怕还是比不上专业的工程机械,而直接爆破又会损坏路面造成轮式车辆的行进困扰,估计最后还是合着步兵们的气力才把大树搬开的。
    轰鸣声越来越近,林恩仰起头,一名德军士兵自告奋勇的爬到了高处,这就如同军舰桅杆上的嘹望员,只是勇敢的陆上水手不能够用声音来传递信息。这会儿,戴着大耳沿钢盔的士兵坐在向北伸出的树丫上,朝下方的同伴们做着手势。一会儿“三”一会儿“五”,一会儿挥舞手臂一会儿握紧拳头,这些全然让林恩摸不着头脑,所幸他也不需要担心这么许多——胡渣少尉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呢!
    微微活动了一下冻得有些酸麻的手指,略略端起早已重新装满子弹的毛瑟步枪,林恩试着瞄准了一下大约两百米外的物体,如此距离上的单发射击,他现在已经很有把握了。
    “诺特尔……”
    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从近处传来,林恩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看“屠夫”,这会儿他嘴唇紧密,两眼如炬地瞪着树林外的公路。想想也是,除了负责引爆和狙击苏军坦克的那十几人,其余一百多名士兵就埋伏在宽不到七十米、几乎没有任何纵深的弧形区域内,而且林间又是如此安静,战斗指令压根不需要每一位士官接力传递,三四个人发声就绰绰有余了。
    “诺特尔……”
    第二次传来的口令听着完全是在提醒士兵们沉住气,林恩特意让右手负责扣动扳机的食指多活动了几下,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