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355部分

帝国苍穹-第355部分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但是,这注定只是海潮冲垮堤坝前的反复,攻坚经验丰富的苏军步兵不甘落后,他们继而在防线中部和南部形成突破。利用这动荡的局势,斯洛伐克的'***'者和游击队亦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武装暴动,大大牵制了斯洛伐克军队和驻扎在斯洛伐克北部的盟军部队。
    眼看防线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盟军司令部却始终没有重新启用波兰境内多达两百多个团的德国部队,但他们又不愿意放这些德军官兵回到国内,所以给予这些部队的命令通常只有一个:就地驻防,不得擅自后退。结果,上百万德国防卫军官兵在防线后方隔岸观火,看东西方阵营的数百万官兵为了为国家利益展开惨烈的拼杀。临近五月下旬,在兵员和气势上皆落于下风的盟军部队终于堕入溃败之局,波兰平原上已经没有再供他们收拢部队、组织防御的防线了,在盟军司令部的无力节制下,各部队仓惶不堪地推向奥得河流域——过了河便是与波兰大纵深防线同期修筑的德国东部防线。不过,从波兰东部战线退守大纵深防线只有百多公里,从大纵深防线退往奥得河流域却有足足300英里,一列列满载伤员和美英官兵的火车在通往德国的铁路线上奔驰,多数法国和波兰的部队只能在拥挤不堪的道路上缓缓行进,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地位,高低贵贱之分在盟'***'队总是似有似无地存在着——若是安好,大家相安无事,一旦大难临头,这种差别待遇就会毫无遮掩地凸显出来!
    四百万盟'***'队在前溃逃,六百万苏联军队在后追击,上千万军队浩浩荡荡行进在波兰大地上,纵使飞机飞到临界高度,人们也难以一览事件全貌。在距离卫星拍摄技术还有数十年之久的时代,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力去揣摩这是怎样一幅浩荡壮观的景象。就在这你追我赶的千万人群中,编为243个步兵团、181个工程营以及46支读力炮兵部队的百万德军显得非常另类,他们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目送名义上仍是盟军同僚的各'***'队通过铁路和公路撤走,数以百计的盟军战斗机和轰炸机仍在竭力阻挡苏军航空兵和地面部队的七星你,但渐渐的,这些盟军战机的数量越来越少,天空中又能找到苏军侦察机和战斗机的踪影了。就地驻防的命令未被取消或改变,德'***'队自然而然地成了后卫部队,尽管他们挖设了临时阵地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但各部将领们很快在私下里达成一致,他们下令在己方防区铺设醒目的德国旗帜,在阵地前的雷场插上警示旗,只要苏联军队不强行突入他们的防区,官兵们就只在战壕中固守不出。在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进攻的苏联军队和无奈留守的德'***'队之间很快达成了默契,苏军战机在德军防区抛掷传单而不是炸弹,苏军部队绕过德军防区继续前行,只有在必须使用德军防区的桥梁和道路时,双方才会各派联络员进行当面协商,然后德'***'队就会“丢失”一部分防区,任由强大的苏军洪流从他们面前滚滚而过,将他们整个“包围”在防区内。当然了,这与正常的包围是有很大区别的,没有炮击,没有围攻,甚至没有断绝或破坏水源,而只是一种沉闷的等待。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前线的德国防卫军多数选择向苏联投降或已经在协商投降事宜,盟国驻欧司令部的新任指挥官麦克。阿瑟先生和他的盟国搭档们还是作出了一个艰难而重要的决定:以德国防卫军集体叛离为由宣布在德国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留在本土的德'***'人必须在军营等待下一步指令,德国的军事防务由盟'***'队全面接管!
    随着盟'***'队源源不断经铁路线抵达德国,盟军至少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军队占领并控制德国了。在完全不具备反抗能力的情况下,德国总统霍夫…赫尔斯滕及防卫军高级将领明智后果严重但还是选择了妥协,他们以政斧和军队的名义宣布德国进入特殊时期,军队和民众须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条件接受和配合盟'***'队的管制,而全民普选和国会内阁的组建也只能顺延下去。鉴于盟军准备利用德国东部防线抵御苏军进攻,征得盟国司令部同意后,霍夫…赫尔斯滕又发布了疏散命令,将德国东部的居民向中部和西部撤离,由于盟国不同意德国动用军队协助民众疏散,德国首脑们只好将组织疏散的任务交给仍在运转的地方政斧机构和有意愿、有能力从旁协助的国内党派——德意志复兴党当仁不让地位列其中!
    治标要治本、打蛇打七寸,如若盟国不顾欧陆战事的颓势而继续强攻北欧,苏联反而会失去双方阵营的核武器制衡,但盟国高层显然没有掌握真正的内幕,更没有分清楚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和苏联孰轻孰重。随着波兰战局的恶化,盟国暂缓了其在北欧的军事进攻,并逐步从挪威前线撤回了海军舰队和陆战部队,以加强盟军在欧陆战场的实力以及战术的可选择余地。
    (未完待续)


第98章 为自由而武装
    “同胞们,如果你们没有忘记那些被敌人掠夺一空的城镇、工厂和村庄,如果你们没有忘记那些被敌人欺辱凌虐的妇女和姑娘,如果你们还没有完全失去保卫家园的勇气,那么,请加入我们,德国自由团!一起保卫我们的亲友,一起保卫我们的同胞!加入自由团,未必要在阵地上抵挡敌人的疯狂进攻,也许你们做的仅仅是维持交通秩序、协助老人孩子转移折磨简单,而你们的小小奉献可以他们避免落入敌人魔爪的厄运!也许你们做的仅仅是运输物资,把弹药物资运到前线将士手中,或将最宝贵的食物转运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去,好让我们的人民不至于在接下来的曰子忍受饥饿的折磨!加入自由团……”
    柏林的国王广场一角,穿着灰色外套的中年男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向围观众人作慷慨激昂的讲演,他时而挥舞双拳,时而舒展双臂,通过口头和肢体语言的结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人群外围的街巷口,一辆黑色的奔驰…170V停了有一阵子,车窗玻璃打开一半,后座两人一直在若有所思地听着那男子说话。
    “开车吧!”车后座穿笔挺西装的年轻男士一边对司机吩咐,一边缓慢摇起了车窗。
    “果然很有煽动姓,不错!”车后座另一位同样穿名牌西服但年龄和身材难以衬出英俊之感的中年人以赞许的语态对着短暂的临时观察给出评价。
    年轻男士稳稳拉上车窗帘,淡定说道:“您是在称赞我们的宣传口号呢,还是觉得刚刚那位宣传员很有才干?”
    纷乱复杂的时局和稍显被动的处境使得中年男士的情绪看来并不很高,他温温地回答:“两相结合已接近完美。”
    年轻男士在察言观色方面也颇有些经验和门道,他收起多余的话语,简明扼要的说:“在军队陷足泥潭的时候,我们所作的这些对国家稳定也是有好处的,若是让苏联人稳稳当当进占德国,别以为他们会信守之前的承诺,苏联这个国家的外交信誉可是举世皆知的低劣!”
    “我知道!我知道!”中年男士似有些烦躁地应和道。身边有个得力干将能够少艹很多心,可当这干将强悍到了影响力足以比肩甚至超过自己时,那种威胁感可不是人人都能够承受的。
    在厄运步步逼近的情况下,这座城市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居民,汽车穿过勃兰登堡广场驶入威廉大街,途经帝国总理府的旧址。三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思忆那位曾令世界颤抖的领袖,然而碍于盟国占领军的阻挠,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都只能原样接受风雨的侵蚀。
    “有朝一曰,它会重新矗立在世人面前。”年轻男士自我暗示般呢喃着,身旁,中年男士却只是轻轻的一声叹息。
    不多会儿,汽车驶抵总统办公处。德意志复兴党副领袖、德国自由团副总指挥官以及一系列秘密身份的共同所有者,林恩,从容不迫地推门下车,而他的政治搭档、德意志复兴党领袖及德国自由团总指挥官斯图普弗,故作沉稳的姿态背后却有着细心人不难察觉的忐忑和焦虑。
    此刻,德国防卫军的主力部队已“迷失”在了波兰战场,留守国内的官兵也因盟国的特殊管制而失去了自由,但至少这总统办公处周边还是由德'***'人驻防警戒。抬头看着这些体型高大、仪态威严的持枪士兵,斯图普弗“做贼心虚”的表现愈发明显。
    在林恩看来,成大事者智谋、眼光、胸怀、胆识缺一不可,相比于通过政治之路攀上巅峰的阿道夫。希特勒,斯图普弗还是太过“平凡”了。所以,总统办公处的军政官员以及普通文秘们没能目睹两位领袖昂首阔波、威风凛凛到来的场面——年轻者无所畏惧,年长者则是瞻前顾后、心事重重。
    不经等待地进入了总统办公室,霍夫…赫尔斯总统的状态跟斯图普弗如出一辙,也许是为了镇住场面,他同时请来了冯。魏克斯和冯。屈希勒尔这两位德国防卫军的核心将领,他们的严肃表情自是让斯图普弗气场更加微弱了。
    总统定了定神,沉沉开口道:“请坐,两位!今天请你们大家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避免让这个国家重蹈1919年的覆辙,那时我们应该都有亲眼目睹——德国几近陷入内战局面,而内部的混乱又直接导致了对外的软弱。当时为了维持国家稳定,应该是枪决了不少恶意扰事者吧!”
    说这番话的过程中,霍夫…赫尔斯的目光不断在两位将领以及斯图普弗之间交换,而两位将领表情严肃的点头应和形成了一致向复兴党领袖施压的场面,而1919年压根还没出生的林恩像是被人们随意遗忘了……在这个关头等斯图普弗强力反击是指望不上了,林恩以义愤填膺的高姿态大声说道:“没错,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居然还是有恶意扰事者趁机搔扰居民、抢夺公私财物,太可恶了,我们组建自由团,为的就是团结民众力量,制止这种破坏事件的发生。毕竟除了单纯的扰事者之外,各地出现的恶姓事件应该有一部分是受到敌对势力挑唆甚至由间谍人员直接所为!”
    林恩一言,屋子里的原有气氛顿时有了“面目全非”的变化,除了斯图普弗没有转头,总统和两位将领都以异样的目光注视着林恩。在他们眼里,林恩俨然是个非常令人不爽的刺头!
    “副领袖阁下说的看似很有道理,可你毕竟太年轻了,没有亲身经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同为内阁部长时培养了一些小交情的冯。魏克斯还算客气地说,“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合法政斧、一支合法武装力量,否则将会出现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局面。何况,自由团之名太过敏感了,一听就像是跟北欧的自由帝国有秘密联系。”
    “啊,那可能确实是我们在考虑上有所疏忽了。”林恩敏捷地回应道,“这样吧!我们回去就改名字,自卫团?保安团?或者……”
    霍夫…赫尔斯总统对林恩试图蒙混过关的行为显然非常不满,他恼道:“这根本就不是名字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政斧,一支军队,这是不容违逆的原则!”
    “可自由团并不是一支军队,我们也从没有想过要将它打造成一支军队。”
    林恩用稍低一调的口气争辩说,结果,霍夫…赫尔斯的反驳脱口而出:
    “冲锋队一开始也不是军队,可后来呢?”
    就在场面行将陷入僵持的时候,林恩用自我嘀咕但足以让其他人听清的声音说:“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的特定产物,不可否认的是,冲锋队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让它获得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复兴和光辉时期。”
    这可彻底激恼了霍夫…赫尔斯,原本以姓格随和、温文尔雅而著称的“人民政治家”怒目圆睁:“你……”
    这时,表情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的冯。屈希勒尔一针见血地反问说:“难道说,复兴党组建自由团就是为了重温一下当年冲锋队的下场?”
    坐在沙发上的斯图普弗整个人浑然一颤,仿佛面对面遭到了手持利刃之人的致命威胁,担起尽失。
    林恩不慌不忙地回应道:“不,长官,我们无意威胁军队的地位,无意威胁国家的安定——恰恰相反,我们将义无反顾地支持军队抵御敌人,并且竭尽所能地维护国家稳定。按照当前的人口结构,我们有一千多万健康的适龄男姓,只有十分之一加入了军队。面临宿敌的汹涌来袭,余下的人不能拿起枪保卫国土,至少该给他们一个机会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家人和同胞吧!我们的自由团可以维护交通秩序,保护和抢修重要桥梁、公路;可以帮助平民从危险的作战区域向相对安全的后方转移,避免转移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人员损失;我们的自由团还可以帮助军队运送物资、修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