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秦 >

第9部分

最秦-第9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中年人说到这微微一顿,话一转折:“但是,赵高大人任中车府令已经有年,一切事宜,驾轻就熟,臣认为匆忙换人,不妥当。”

“曲宫说的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阎乐立刻应付道。

胡亥盯着曲宫看了两眼。

这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就是杀了扶苏的刽子手。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如果不是知道,谁看到曲宫都应该是个中年的学者模样。

“旧有的经验,不一定就能办好事情。如果赵大人驾轻就熟,怎么会有贼人出现在咸阳宫,惊扰了圣驾。难不成是赵大人故意网开一面,放贼人进入宫中?”李斯厉声喝问,有胡亥在背后给他撑腰,他不怕事儿大。

“李大人,话不可这么说。臣赵高一心为大秦,不敢有丝毫苟且。你这大帽子往下一扣,咱可受不了。”一边默不作声的赵高终于开腔,他身材高大,语音洪亮,除了那双大三角眼毁了整副张相,倒也没有缺彩的地方。

“哼。”李斯冷哼一声,他和赵高已经撕破脸面,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原本李斯已经在悬崖边上徘徊,只要赵高再有动作,他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可是历史因为胡亥被穿越而改变。

现在,李斯终于有了和赵高一拼之力,如果不趁这个机会把赵高的势力打掉一点,那恐怕自己的地位还会被赵高践踏下去。

“皇上,臣看这中车府令,臣也不必做下去了。宫中除了这么大的刺杀事件,臣没能做好防范,的确是该死,请皇上降罪。”赵高向胡亥一拱手,随意的说道。

在他心中,胡亥还是那个白痴儿,要依赖他。只要他赵高一撂挑子,胡亥立刻就该麻爪,该求他‘为国受累’。

可是这次赵高错了,大错而特错。

胡亥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赵高的声音刚落,胡亥的手就用力拍在桌案上,大声说道:“好,赵大人深明大义,朕就不客气。有功当赏,有罪当罚。”

沉吟了一下,胡亥接着说道:“咸阳宫禁,被贼人进入,按理说当严惩。不过赵高曾是帝师,又是先帝重用之人,从轻处罚。罚奉一年,闭门思过。”

“哗”下面的众臣都惊呆了。

第17章女人不足与谋大事

胡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第一次指鹿为马,和这次的任命李信都是一个目的。

指鹿为马,是名教之争,说白了是虚无的东西。当时站在赵高一方的,固然是赵高的人,但是中立者中也不排除有赵高的心腹。甚至有些站在胡亥一方的臣子,都有可能是赵高安排的人。

毕竟,名教之争,不涉及实际利益,站在哪方,无所谓。

但这次举荐李信代替赵高,就已经触动了赵高集团的利益。

中车府令,不是什么大官。但好就好在这个中车府令有一定的实权,卫戍帝王,整日的陪伴在帝王左右。

这种伴君的机会,赵高不会留给别人。

果真,大臣们分作两派,开始争辩。

若不是赵高及时站出来主动辞去‘中车府令’职位,恐怕众人还会争辩,那样就会引出更多的赵高党羽。

罚奉只是胡亥随口说出来的,他真正的目的是第二项惩罚‘闭门思过’。

当然,赵高不会老实的闭门思过,但至少对他也有所限制。

果然,赵高愣了一下,才跪拜说道:“谢皇上不杀之恩。”

“起来吧,待会儿来**,见见朕。”胡亥随手虚扶说道。

赵高低着头,偷看了胡亥一眼。

这气度,这感觉已经不是那个小儿嬴胡亥,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赵高在心中画了无数个问号,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臣,还有事情禀奏。”

“哦?”胡亥眼神中闪过一丝戾色,面对着这个将来要杀自己的家伙,他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臣认为,中车府令一职,责任重大。李信是昔年败军之将,不堪大用。本着为国选才的中心,臣倒是觉得阎乐所说的比武之法有些道理。”赵高斟酌着,他老奸巨猾,每说一句话,都偷偷的盯着二世皇帝胡亥的眼睛。

见秦二世脸色始终平静,赵高这才放心,不过心底对秦二世那种掌控不住的感觉却又加深了几分。

“比武劳师动众,臣看就不必了,区区一个中车府令,不足以如此。”李斯摇头否决。

如果比武,赵高一定会派出手下的人把这个中车府令的职位抢到手,那这事儿就白折腾了。

“文官遴选,比的是文章辞藻功夫。武官挑选,自然要比弓刀石马步箭的手上功夫。否则何以服天下人?”赵高一番话倒是说的义正词严,俨然一个老成谋国的忠臣。

“比武,倒也是好事儿。”胡亥心中盘算,不过他不敢肯定李信一定能赢,毕竟这老将军年龄在那里。

不过要说比武,谁又能是蒙恬的对手。赵高不知道,他胡亥已经把蒙恬偷偷的弄回咸阳。

如果老李信真的不敌赵高的人,那就让蒙恬上场。虽然胡亥对蒙恬还不是很放心,可谁都比赵高强。

“就这么定了,你们给朕来个比武夺魁。朕也好久没看热闹了,放松放松,也好,也好。”胡亥拍了拍龙袍,起身。

他身后的阉人立刻尖着嗓子喊:“退朝。”

赵高一派和今天站在李斯一方的两伙臣子互相瞪视,在比武之前就已经较起劲儿来。

只留下那些中立的臣子,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唯有急匆匆的离去。

退朝之后,赵高在偏殿小坐一会儿,算是休息。

他身边阎乐,曲宫都在,还有几个武将装束的人恭敬的分成两排,站在阎乐身后,听赵高吩咐。

这些人都是赵高在咸阳城守卫中的心腹爱将,他要在比武夺魁的擂台上战胜李斯、李信,还得靠这些将领。

简单的给这些将领下达了命令,赵高让曲宫带着众人离开,阎乐则领着几个腰挎长刀的甲士,紧跟着赵高向咸阳宫的后殿走去。

通过曲折的甬道回廊,来到了咸阳宫的**大门。

几个大秦甲士执戈而立,看到赵高过来,并没有像往常一般躬身施礼,反而是一脸严肃,公事公办的样子。

“哼,这些臭当兵的。皇上刚刚下令免去我中车府令的职位,他们就变了脸色。看我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夺回地位,一定要你们脑袋搬家。”赵高心中切齿,脸上自然不高兴。

来到门前,几个甲士横戈把阎乐等人拦住。

“我们是赵大人的随行。”阎乐上前一步想进入宫门。

一个冷面甲士长戈一横,锋锐的戈尖直指阎乐的哽嗓咽喉,语气冰冷的说道:“二世皇帝命令,除了赵大人,一律不准进入**之内。”

“你妈么不认识我了是吧?”阎乐眼中冒火,手已经握住剑柄。

赵高回头咳嗽了一声,阎乐立刻不做声。

“你们就在这等着,我和皇帝也好久未曾单独聊聊,莫坏了我们的雅兴。”赵高吩咐下,阎乐后退到宫门之外,眼神却阴狠的盯着几个甲士。

几个守门的甲士把赵高放进去之后,看都不看阎乐一眼,长戈在手,杀气腾腾,丝毫不给面子。

进入**,赵高轻车熟路,先向蕊珠的住所走去。

蕊珠是他安插在**的眼睛,一切宫中动向,都是蕊珠第一时间给他。

如今皇帝有些不对,赵高想要了解,一定要从蕊珠手中拿到第一手资料。

**********

从蕊珠的房中出来,赵高的脸色极其败坏。

这个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蕊珠竟然没给他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

赵高从蕊珠提到胡亥时,眼泛桃花的神情就知道,这个蕊珠竟然对胡亥有了感情。

“女人真是不足与谋大事者!”赵高咬牙切齿,就差贱人两个字没有骂出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胡亥这个白痴儿,在赵高的心中曾经只是个傀儡,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屁孩儿,如今却让赵高有些发自内心的畏惧。

赵高很不想承认他畏惧胡亥,但是越是逃避,那种感觉越是强烈。

胡亥的寝殿就在眼前。

殿前,陈甲和几个卫士挎剑昂首,很有些威势。

赵高迈步踏上台阶。

就在他上台阶的一瞬间,一个仿若霹雳的声音突然炸响在耳边:“赵高到。”

吓得他身体一抖,险些摔倒。

赵高抬眼一看,气的险些再次摔倒。

第18章释权

在他眼前,站着一个三寸丁高的小矮子,一张脸上满是皱纹,两撇胡字呈现夸张的八字,向上翘起,给人一种喜感。

不是优旃还能是谁!

“矬老婆声高!”赵高气得憋紫了脸,却拿优旃这个出名的伶人没有任何办法。

“赵大人,好——”优旃故意拉长了声音,笑嘻嘻的说道。

赵高脸色阴沉,也不理会优旃,只在心中诅咒,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整死优旃这家伙。

“太没礼貌,咱主动跟你打招呼,回都不回一下,怎么当帝师?”优旃指着赵高的背影,摇头叹息道。

在他身边的几个卫士脸上露出笑容,丝毫没有面对赵高时候那种阴冷的感觉。

赵高走过一级级熟悉的台阶,不过此刻却显得非常陌生。

这种感觉让赵高很不爽,对咸阳宫的熟悉,赵高自认不必大秦的两任皇帝差多少,没准还更加熟悉。

不过现在,他走在台阶上,有一种深宫不见底的感觉。

第一次,赵高对咸阳宫陌生了起来,这种陌生来自他对二世皇帝胡亥的无法把握。

最近,这个一向依附于他的嬴胡亥似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赵高不确定是胡亥真的转性,还是这个不靠谱的二世皇帝又有了新玩法。

前几次,他想进入秦宫,拜见二世皇帝,探听一下情况,都被胡亥以各种理由回绝。

今天,胡亥主动要赵高来到咸阳宫觐见,倒也遂了赵高的心愿。

“臣,赵高,觐见陛下。”赵高在胡亥的大殿之外,深深跪了下去。

“传!”里面,胡亥洪亮的声音响起,一点曾经的慵懒与疲惫都没有。

赵高听到这声音,内心的那种不安更加强烈。

“传,赵高觐见。”阉人的声音刺耳的响起。

赵高应声起身,迈步走进胡亥所在的寝殿。

进入屋中,赵高被眼前的情形惊的微微一愣才恢复常态。

赵高面前的胡亥正襟危坐,身前一张结实的红木方桌,桌上高高的堆积着一卷卷竹简。

见赵高进来,胡亥把手中的竹简往边上一放,一伸手说道:“赐坐。”

立刻有宫女搬来方凳,伺候赵高坐下。

“朕记的,朕登基的时候,曾经问过爱卿一句话‘这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今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不知爱卿意下如何?’,你还记的么?”胡亥眼含微笑的看着赵高。

“臣,当然记的。”赵高脸上立刻堆积出了笑容,说道:“尧治理天下,住着茅草屋,到大禹治水的时候,累的骨肉分离,最后客死异乡。如果天下的皇帝都是这个做法,那当皇帝还有什么味道?臣认为既然拥有天下,就要拿天下的好东西来满足陛下您的各种爱好,只有您自己过的好了,舒心了,这天下才会好起来。”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朕从未怀疑过爱卿的忠言,只是最近朕读儒书,颇有感触。”

“皇帝有何感触,跟臣分享一下。”赵高一拱手,那种隐隐的不安似乎找到了源头。

胡亥则内心冷笑,信口胡诹道:“朕最近读儒书,里面谈到了‘孝’,打动朕心。只可叹,先皇早逝,朕欲尽孝而不能,长感惋惜。”

赵高立刻躬身回道:“皇帝尽孝于衷,臣感同身受。正因为您身负天下大任,不能尽孝,臣恐老皇帝在九泉之下思念子孙,才让皇帝把诸兄弟姐妹给老皇帝送过去,代您尽孝。臣还记的,老皇帝在世之时,长说公子高最为敦厚,甚是喜爱……”

下面的话,赵高不说,胡亥也知道这家伙肚子里憋得什么粪。

他一摆手,说道:“公子高是朕自私,兄弟姐妹都走了,谁来陪朕?”

“说回儒书,里面有些东西狗屁不通,有些却大有道理。其中一句‘师者如父’朕深有感触。”说着,胡亥起身向赵高一拱手。

赵高立刻站起来,跪在地上。

“爱卿起来。”胡亥内心冷哼,面上却假装随和,说道:“爱卿身为帝师,是朕的长辈,朕却为了享乐,把该担负的天下大任都推到了爱卿的身上,于儒家所讲,让老师受累,此为不孝。朕这几日辗转难眠,思来想去,享乐的确是件美好的事儿,该当让老师先享受,之前是胡亥让老师受累,今天朕想让爱卿卸下所有担子,安心享乐,至于朝中大小事宜,还是朕来处理。”

胡亥说的看似随意,却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赵高身体一震,旋即说道:“腐儒之言,不足为信。先皇焚书坑儒,就是为了惩治这些大逆不道的儒生。”

胡亥一摆手,冷着脸说道:“先皇所杀,并非儒生,而是方士。先皇虽然焚书,但却单独划出一地,把天下各家的学说著作都保留起来,可谓用心良苦。明日早朝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