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超级奶爸 >

第514部分

大唐超级奶爸-第514部分

小说: 大唐超级奶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霸所采取的措施,一者是武力镇压,二者便是“打豪强,分田地,分财产”的办法。

这样等于是将当地的那些个豪强劣绅们给消灭了,但是却让当地的百姓们变得富裕了起来。

所以。相对于广大的、积极响应大唐各项律法推行的欧非大陆上的百姓们,这些叫嚷着不服从大唐律法的各地豪强劣绅们,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就在李元霸取得了李世民的支持,在定天都护府内积极推行大唐各项律法的时候,远征探索南北美洲的舰队,也已经有几艘战舰成功回返了大唐。

他们带回来了关于南北美洲以及大洋洲的海量讯息,同时也带回了很多在唐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东西。

比方说农作物方面,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亩产量极其惊人的农作物,刚刚被带回大唐,就被李世民下令叫人进行种植、培养起来。

原本大唐的臣民们还并不相信,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单株亩产量如此惊人的可食用作物,可是在经过反复尝试之后,这几种农作物的产量,让大唐的臣民们险些将眼珠子惊出了眼眶。

之后,几乎是举国欢腾!

这些农作物,起初的时候只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的领地之中种植,可是过了没有一年的时间,整个大唐都开始盛行起来,并且开始向着欧亚非三大洲的整个范围扩散了出去。

地震、洪水、大旱,这些大部分都属于天灾,在天灾来临之际,自然会有百姓受难,但是大多数的百姓们并非是死在这些天灾里面,而是死在饥饿当中,是被活活得饿死的。

但是,在大唐第一年尝试种植这些农作物的时候,大唐南方某地发生大旱之时,李世民从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库当中调集这些新式粮草,其结果竟然是没有一名百姓因此而被饿死的。

这可是让朝堂上的大臣们以及朝廷外的百姓们大跌眼镜!

尽管有些不敢相信,但是事实摆在他们眼前,什么相信不相信的也无所谓了,陈敏百姓们只需要知道大唐越来越强大就足够了。

……

贞观十七年,也就是三年之后。

大唐律法在整个定天都护府中成功颁布并且实施起来,顽固派们被彻底消灭,同时欧亚非三大洲,也被大唐给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

五年前,因为战争的原因而被损毁的那些建筑物,在短短的这几年的时间中就被修复甚至是扩建了起来。

城中百姓们的木质建筑,在李元霸带来了砖瓦结构甚至是自制混凝土之后,开始统一改建起来。

那些小一些的城池,原本用作防护之用的城高大城墙,被李元霸下令扒掉,只是在各小城池的边缘地界重新树立了界碑,界碑处设军看守和守卫,每一座营寨之中都有两千名兵士在驻守。

第九百一十八章大唐,大唐

当然了,这两千名的兵士中,并非全部都是唐人,毕竟唐人可没有这么多的兵士驻扎在定天都护府内

在这两千名的兵士当中,其中一千七八百人都是从当地的其他城池中征调过来的本土百姓。

而用本土百姓驻守,再由唐人兵士领导,这也是李元霸以夷制夷的手段。

以唐人为军中的中高层人员统管军中一切事务,本土百姓为士卒,负责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总之,就是有什么送死的任务,就让这些本土的兵卒们先冲上去,之后再由大唐的兵士们做出指挥和决策。

不要说李元霸卑鄙、无耻,实在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概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要想让李世民改变这种想法的话,那估计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这还仅仅是在城池建设以及军队的设置上,除此之外,李元霸还有一个举措,让大唐在金钱以及冶炼行业中劲头十足。

啥?那就是在定天都护府辖下的南非都督府内,大肆挖掘开采各种矿藏。

众所周知,在南非这片肥沃的土地下,盛产黄金、铜、铁、钻石等各种矿产,若是能够开采完全的话,那就相当于大唐多了一个绵延不绝的大宝库。

所以,对于这快土地,李元霸多以开采矿藏为主。

可是开采矿藏的话,需要大量的矿工,于是李元霸就把主意打到了大洋洲,以及南北美洲的那些土著们的头上。

大洋洲和南北美洲的土地上,并不是没有人类生存,只是在这三块大陆上生存的都是土著,那可是真正的“土著”啊!

他们不仅衣不蔽体,更是像猿人一样采取群居的生活,劳动生产乃是采用的最原始的工具,打猎也是用磨制的石器和木器。

有的土著部落,甚至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连火焰都没有接触过。

就是这样的土著。在李元霸将他们定义为“白捡的矿工”之后,就被大唐的战舰,一批又一批地拉到了南非之地。

随着海量的矿藏被挖掘出来送往大唐,这些倒霉的土著矿工们,也死在了各种矿难以及疾病当中。

挖掘先期的时候,或许还有人在计数死了多少的土著矿工,可是随着死的矿工们越来越多。统计部门干脆放弃了统计,因为这就根本没办法数。

……

在这三年的时间。要说变化最大的,还得说是大唐。

李元霸在定天都护府内积极推行大唐律法,改革定天都护府体系的时候,大唐的李世民也没有闲着。

李世民听从李元霸的建议,力排众议,大力发展工商业。

原本传统的“士农工商”中,虽说因为历史原因,“士农”仍旧占着主导地位,可是随着李世民以及一群皇子们的支持。“工商”倒是后来居上,越发蓬勃发展了起来。

先前曾经提到过,大唐在初建之时,国内世家门阀林立,豪族贵胄更是多不胜数。

虽说李世民这些年来都在有意识地打压这些世家豪族,并且将其中最强悍的“五姓七望”给拿掉了,可是仍旧留下了不少的顽固世家。

这些世家尽管远远不如当年的五姓七望。可是当他们联合起来的时候,却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可是他李世民是什么人?

那可是几可与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并驾齐驱的人,他所作出的决定,岂是这些世家豪族能够阻拦的?

比起“仁慈”的李元霸,国内的李世民可以说是辣手无情,还“打土豪分田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唐百姓们,这辈子的念头,皇帝就是天!

所以李世民没分给百姓们田地,也没分给百姓们财帛,只是把那些敢于忤逆他的世家豪族给整个灭了,连根拔起,株连九族!

他们所有的田地收归国库。家业收归国库,屋产居所也收归国库!

在清理了几个不长眼的家伙之后,那些世家豪族一下子就老实了下来,连屁都不敢再放一个了。

要不说李世民霸道呢?

这位曾经在刀口上舔血的天子,可不管你是谁,或者你是谁的亲戚,敢招惹他?怎一个杀字了得!

用了半年的时间,肃清了那些世家豪族,李世民开始大力推行工商业改革,并且鼓励百姓们从商,当然那些该种的土地也不能忘了。

两年的时间才刚刚过去,李世民的改革重于见了成效,大唐帝国的工商业在最初期的萎靡之后,重于重新活了过来,并且开始飞速发展。

因为神机府蒸汽机的不断改进,被官家应用到各方面的同时,也开始流向了私有化,开始应用到了各行各业。

起初的时候,因为蒸汽机的造价昂贵,只有大唐的那些世家还有大商巨贾才能够买得起,并且用得起。

可是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一些小功率的蒸汽机也被生产了出来,一些小商户也能够出得起这个钱了。

于是乎,蒸汽机几乎遍布整个大唐,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就是钢铁、纺织以及运输!

没错,就是运输!

这里所讲的运输行业,可不单单只是说得水运:蒸汽船,这之中还包括陆路。

神机府在两年前就研制出了蒸汽火车,蒸汽火车的轨道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就已经修通了半个大唐。

而今从长安城到登州城,只不过需要五日的时间。

这个速度相对于李元霸前世的高铁还有磁悬浮而言,或许是差了不少,可是和传统交通工具马匹相比,却是快了不止十倍。

而且李世民在改进蒸汽机和大力应用蒸汽的时候,也没忘了降低石炭燃烧的时候所造成的环境污。

他下令让神机府拼尽全力地降低蒸汽机燃烧所造成的污染,并且让他们寻求减少污染的方法。

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神机府的研究狂人们,所能想到的办法也只不过是加大绿色植物的种植罢了。

若想污染降低或者得到改善,就只能寻求新能源的探索与开发了。

抛开这些不谈,大唐的发展确实进入了飞速增长的阶段,不光国内百姓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大唐的国力与三年前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21/21681/

第九百一十九章妙法

大唐定天都护府,大都护府之内。

李元霸坐在书房的书桌后面,右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击着,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当初李元霸才刚刚苏醒的时候,其样貌不过是十六七岁,这将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李元霸看起来还是青年二十三四岁的样子。

比起当年的颌下无须,光洁无比的下巴,李元霸也续起了短须,看起来比当年要更加地成熟和稳重。

下面,比起李元霸来要苍老了很多的王浚,坐在一个大的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这些年的时间里,李元霸充分发挥了甩手掌柜的天赋,自己只不过是个拿主意的,而王浚却是脑力劳动者兼体力执行者,所以在身体方面要远不如李元霸。

“王爷,咱们就真不回去了吗?”。王浚眯着眼睛等了半晌,也不见李元霸说话;;+便出声问道。

“回去做什么?”李元霸抬起眼皮看了王浚一眼,道:“不过是一座楼子起建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才刚回定天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本王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回长安!”

“可是陛下传下令来,让您务必赶回去参与‘凌烟阁‘的起建仪式!”

王浚脸色微变,他可是从来都没打算违抗李世民的旨意。

凌烟阁!

虽然在几年前的时候,李元霸就从阎立本的徒弟周翰处听说,皇帝在着手准备凌烟阁之事。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才开始筹建,李世民准备的时间可真是够长的。

“恪儿、愔儿还有贞儿那边有没有通知到?”李元霸没有搭理这个茬儿,而是反问了王浚一句。

王浚点点头,道:“已经通知到了,传令的天使说,他来咱们大都护府的时候。几位殿下已经开始准备回程了!”

“他们几个倒是积极!”李元霸轻笑了一声,道:“这样吧,本王去问问王妃,看看她是什么意见,回头再告诉你,怎么样?”

王浚无奈地点点头,心说:王妃还不是听你的,还去询问王妃,王爷也太不会找理由了!

……

三日之后,李元霸才刚刚起床。白福就急匆匆地过来禀报,说梁王和汉王已经来了大都护府,眼下已经在正堂之中等候。

“六哥,你说四皇叔会不会跟咱们一起回去?”

窝在大食都护府都有四五年光景了,李贞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了。

现在的李贞身高八尺,体型匀称,那剑眉星目的样子,和李恪倒是有几分相像。

“谁知道呢!”三年的时间,让李愔从一个翩翩少年。成长为了一位有着成熟气质的青年俊杰,“反正回不回去的,父皇也不会怪四皇叔,咱们不回去就不成了。就算不被敕令呵责,也铁定会被民众们说不懂孝道!”

“是!”李贞点点头,神色间多少有些郁闷。

“你们这两个小家伙在那嘀嘀咕咕做什么呢?”

这个时候,身上穿着一身单薄衣裳的李元霸。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看那一步三摇的样子,好像还没睡醒一样。

“侄儿见过四皇叔!”

两个小家伙眼瞅着李元霸晃荡了出来。连忙躬身向其行礼。

“起来吧!”李元霸摆摆手,道:“接到你们父皇的旨意了?”

“嗯,接到了,按父皇的意思是想要我们兄弟几个全部都回去!”

李愔点了点头,道:“不过眼下在罗马都督府内正在进行大规模地改建,若是离开的话,还需要做一些安排,所以我就先来您这里,看看您是什么意思!”

“我也是!”李贞也赶紧跟上。

“嗯?改建,改建什么?”李元霸没对两人回不回去发表什么意见,反倒是询问道:“我记得,一年前你们才刚刚修建完了王城,怎么现在又整出这么些幺蛾子来?”

“四皇叔,我们这不是积极响应您的号召吗?”。

李贞幽幽地说道:“之前您不是曾说过,要想马儿跑不能不给马儿吃草!既然长安方面已经将钢筋混凝土的配方给咱们了,那咱们就不能吝啬,要想治下的百姓们听话,就得给他们一些甜食,以低价为百姓们提供钢筋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