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第215部分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215部分

小说: 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康是庐江太守,随着李傕南下直接被免了职。更别说之后华夏共和国崛起,他并不希望也不喜欢在这个势力出仕,最后带着妻儿和侄孙陆逊避居交州,更是在孙坚麾下出仕,担任武陵太守一职。

武陵蛮已经随着李煜前往华夏共和国定居,汉人就可以安稳的繁衍生息。又随着北方战争,不少汉人南下避难,于是武陵在这两年里人口也突破了五百万,有士卒三万人,镇守各地,可动用士卒数目一万五千余。

有那么多的部队,主要还是为了戒备巴郡那边的大汉帝国军队。结果那边没有等到,华夏共和国居然直接从南边打了过来。南方一直被看做是大后方,自然是没什么防御可言,是故孙坚周围的文臣武将,其实已经认为交州不保,南四郡是否能够保得住都两说的。

“放弃整个交州,南部军队集结在武陵郡和长沙郡!”孙坚想了想下达了命令。

南方的驻军并不多,分开来对付华夏共和国的部队,难度有点太大了。与其被各个击破,还不如全部转移到武陵和长沙这边,然后再想办法进行迎战。

好在交州繁华的地方也就是那么一两个,南四郡最繁华的地方其实莫过于武陵和长沙。其他地方丢失并不会让孙坚心痛,毕竟他的发展方向一开始就不在那里。偌大的交州,汉人数量不足二百万,南四郡也只有武陵和长沙的人口较多,其他地方也不过百来万人口。

大量的汉化山民在这里定居,有不少甚至还是不安定因素,随时会引发一场暴乱。更别说南方本来就蛮荒,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瘴气和猛兽层出不断,统治和治理价值不高。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孙坚才看上了这里,一则有大海这个天然的屏障,二则就是因为这里偏僻,所以反而不会有谁会打这里的主意,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带着人口和物资退守这里,坐等时机再次崛起。

这个想法,随着李煜渡海而至的突袭,彻底破灭。这件事已经清楚的让所有人意识到,交州这里其实也并不安全。

这种感觉非常的无力,最安全的地方也变成最不安全的地方,那么天下之间还有哪里是安全的吗?孙坚其实在愤怒之余,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若是这次没有响应大汉共和国的意思起兵,那么是不是就不用面对华夏共和国的背后袭击了?!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后面已经不安全了,时间拖得越久,自己在交州投入的资源越多,到头来亏得不是更大?或许,早点发现这个事实,对自己来说又未必是件坏事吧?

这个时候,外面却是有士卒匆匆前来禀报:“主公,外面有自称大汉帝国的使者前来!”

“让他进来!”孙坚顿了顿,本来打算不见,最后却还是回了句。

有些事情他必须要看清楚,在江夏驻守的李傕部,还有在南阳那边驻守的关羽部,连同南部的三路大军,已经差不多将他合围。更别说巴郡和南郡的襄阳还有大汉帝国的军队,他们那边也不是什么信男善女,随时都有可能杀过来。

此刻的交州军政府,已经完全没有所谓的大后方所言。若别人真的打算对他出手的话,那么说不得整个军政府的败亡,甚至孙氏的灭族,都是可想而知的。

“外臣荀谌,见过孙委员长!”荀谌满带笑容而来,孙坚建立交州军政府,由军事委员会来统治地方。孙坚则作为委员长,统领一切,是故也被称之为孙委员长。

“你我是敌非友,客套话可免!”孙坚没好气的说道。

“非也非也,势力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更别说大家都是大汉子民,本来就没有敌我之说!”荀谌笑了笑,“再说双方以后,未必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有话直说便是!”孙坚不耐烦的说道。

“就在昨天之前,我国军队从巴郡出发,今天开始即将进入武陵郡!同时夏侯渊将军和马腾将军,也集结了三万大军,随时从襄阳南下!委员长如今已是四面楚歌!”荀谌笑了笑,这才缓缓把情况说了出来。

“刘辩这时机是不是拿捏得太好了!”孙坚冷哼一声,他才不相信荀谌所言。华夏共和国发动进攻这才多长时间,他就不相信刘辩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说来委员长或许不知道,早些时候碍于情报的问题,夏侯惇将军战败身亡。不过却也使得我国第一次意识到通讯和情报的重要性,是故第一时间组建了庞大的间谍体系,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且建立专门的通讯渠道,至少在两天内就能立刻知道前线情况,同时还设置了情报分析局,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全面分析鉴定。

您或许不知道,华夏共和国宣布对将军这边发动进攻开始,我们的情报人员就留意到了徐闻县那边有船队往来频繁,第一时间就推断出敌人会从海路发动进攻,毕竟这个猜测本来就已经在情报局的判断范围内。

于是我军第一时间开始集结,并且迅速奔赴前线。若是委员长的情报系统没有出错的话,想来应该会很快收到武陵边境告急的消息……”荀谌缓缓说道。

几乎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就有斥候匆匆来报:“大汉帝国出兵武陵郡,边境告急!”

“看吧!不仅如此,明天之后夏侯渊将军也会南下牵制孙策少将军,同时马腾会直接袭取囤放在枝江县的军粮……当然,将军若是现在前去驻防的话,应该还来得及!”荀谌笑了笑,不急不缓的说道。

“你到底想要孙某如何?”孙坚冰冷冷的问道,杀意几乎是表露无遗。

“孙委员长,天下之间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没有实力最好就不要再单干,风险太大!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道理姑且不说,良禽择木而栖这点,委员长也该好好考虑考虑!趁着现在军政府还值点钱,委员长最好早做决定!”荀谌缓缓说道。

这个时候他的目的,或者说大汉帝国的目的已经彻底明了,居然却是前来劝降来了!严格来说这劝降却是有点趁火打劫的意味,毕竟谁都看得出来,孙坚根本不可能投靠华夏共和国,放在他面前的选择就两个:要么就是投降,要么就是选择在两个国家的夹击下,减慢灭亡的速度而已。

是的,仅仅是放慢灭亡的速度,想要翻盘根本不可能。以交州和南四郡的经济实力,孙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发展不出什么东西,就算是在传统战争武器方面,有了很大的成果,却已经没有了战争潜力。

对于大汉帝国来说,无论是直接发动进攻,还是直接接受孙坚的投降,都有偌大的好处。来劝降仅仅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同时作为前线军事的郭嘉,也认为他有很大的概率,会选择投降!

“哼,大汉帝国有何可怕,大不了在战场上一较高下!”韩当出列怒吼道。

“罢了,罢了……”孙坚却是摇了摇头,他今年已经四十岁,已经开始从热血变得沉稳起来。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他的思考更加的理性,而身处高位也让他行事更加瞻前顾后。

他却不知道,自己的所有想法,或者说可能有的想法,已经完全被郭嘉看透。

“欢迎孙将军!”荀谌终于是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毕竟随着孙坚的投降,交州军政府也将划入大汉帝国的版图,前提是看看,他们能够从华夏共和国的进攻中,保下多少地盘。(未完待续。)

第171章嗜血的怪物

南方的战场在一个诡异的气氛之中,就这样悄然落幕。

孙坚再见到孙权的时候,他刚刚在软禁状态释放出来。这个时候孙坚才发现,陆康其实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打算投靠他,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是大汉帝国安排在他这里的间谍。

于是整个武陵兵工厂,连带着孙权,都落入了他的手里。在他的接应下,从山区出来的帝国部队顺利占据了武陵,甚至交州军政府的部队,也第一时间遭到了收编。

“父亲……”孙权羞愧的看着父亲,当时陆康带着酒肉过来犒劳军队,结果喝了酒后所有人顿时就不省人事,再醒来不觉已经成为了阶下之囚。

“别说了,以后好好读书,学习兵法韬略便是。”孙坚叹了口气。

孙坚的军权已经全部被解除,但却并非是荀谌逼迫,而是他自己放弃的结果。他已经不想要统兵,也不想要出仕。好在荀谌承诺保留他的私人财产,孙坚打算在长安或者汉中买点地,当个田舍翁了却残生便是。

这倒不是心灰意冷,只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太多的旧部被收编到大汉帝国的军中,只要他还在,那么对这些人就有影响力。更别说以前他就有过,先是投靠别人,然后反叛的行为,是故为了不让刘辩有别的想法,他必须要做出牺牲。

此刻的他,只希望孙策孙权几个,能够健康的成长,并且能创出一番事业。

武陵和南郡迅速回到了大汉帝国手中,华夏共和国的部队,则第一时间把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打了下来;赵云部也是第一时间占据了交州全境。

陈韬部、李傕部、赵云部和黄忠部都汇聚于边境之上,张任、严颜、马腾和夏侯渊也是严阵以待,更有曹纯、吕虔和吴兰等副将坐镇,孙坚旧部韩当、程普和孙策等也在其列。

超过五万大军,大量的战争武器投入到边境之上。紧要的关隘之中,更是用钢筋混凝土构筑了坚固的工事,让人无语的是居然出现了战壕和铁丝圈,若非布置得很不合理,此刻已经抵达前线的几名军团长看了,都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有谁把火器战的战术泄露了出去。

按说图书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尤其是军事图书馆,一般的武将都没有资格进去。如今到底也还没有进入纯粹的火器战时代,战壕和铁丝还没有必要出现。

类似的理念,最多只停留在几个军团长的脑海之中,甚至军队里面都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个进行演习。大家都相信对方,应该不会把这种知识泄露出去。于是不得不佩服对方,能够从火器的演变,研究出这种应对方法……

至于战争武器方面,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连弩,甚至还有火炮,而且还是重炮。这些重炮根据情报显示,应该是从襄阳直接运输过来的。

可以说,从南四郡进入武陵,或者从长江流域进入武陵或者南郡,甚至是江夏或南阳进入南郡的所有紧要关隘,都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搭设起了这样的防御措施。

很显然,对方就一个意思:“我并不想和你打!”

几大军团长迟迟未发动进攻,却也并非是因为这些防御工事的问题,或者说并非是主要的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华夏共和国并没有计划要和大汉帝国开战……就是这个原因!

根据前线的最新战报,曹仁和马超已经陈兵河东郡,做好了入侵河南尹的准备。与此同时,又在武陵和南郡安排了大量的兵力,似乎是在告诉华夏共和国:“来玩把大的!”

是的,对方似乎已经做好了和华夏共和国全面交战的准备。敌军后方的情报陆续汇聚过来,大汉帝国开始源源不断的把资源运输到河东郡和南郡,似乎已经做好了真正来一场大决战的准备。

不排除这是虚张声势,不过华夏共和国真的做好了,和大汉帝国交战的准备了吗?对方并未实际上的在边境上,主动和共和国的军队发生冲突,甚至并没有打响第一枪。自卫反击自然谈不上,随便攻打过去那显然已经不是解放战争,而是纯粹的侵略战争。

同时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类似这种情况,必须要经过人大代表大会的商讨,才能够开展……

对方直接瞄准了华夏共和国的制度,甚至是瞄准了这次解放战争的本质发动拦截。而真正做到这一步的关键,却是孙坚投降了大汉帝国这点。不得不说,有人把所有的事情都计算了进入,居然让一切顺着他的意思铺开,甚至做到了无缝连接。

“奉孝,你也不简单啊!”在总参谋部之中,戏志才看着战报,不免感慨道。这样的计谋这样的算计,这样对人心的掌控,也唯有郭嘉这个大浪子才能做到。

“立刻关注大汉共和国那边的动向!郭大浪子打算逼迫我国承认如今的这个疆域,那必然有另外的手段,逼迫我们承认这个结果。目前唯一具有这个条件的,只剩下大汉共和国了!”戏志才把情报文书放在一边,然后交代了下去。

自然有人第一时间联系前线的情报人员,密切关注大汉共和国那边的情况。与此同时,李煜则是下达了《进一步加强反间谍意识》讨论稿,宣布华夏共和国将加强反间谍力度。

时下的情况,已经几乎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汉帝国编织出了一道,连李煜都不敢想象的情报网。这个情报网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编织的,或者说它的构成到底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就算如此,李煜此刻的目光依然投向了北方黄河边上,大汉共和国到底打算怎么样,帮助或者被帮助大汉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