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第70部分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7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杨赐客套,主要是杨赐老了辈分在那里,客套一下也是应该,至于其他的,却不需要太给面子,这就是袁氏的骄傲。

王允和黄琬在袁绍的引领下落座,却也只是下首第一排的位置;第二排是袁阀和杨阀的家人,作为袁阀嫡长子的袁术和杨阀嫡长子的杨彪赫然在位;最后则是王允的侄儿王凌,还有黄琬的儿子黄奎,甘陪末座。

在首座的,袁阀有两人,一个是三年前担任司徒的袁隗,他是袁阀这一代最早登上三公之位的存在。如今虽然罢免,威望却还在,以后也未必不会复起;袁逢就更不必说,当代家主,也是这次峰会的发起人和主事。

旁边的则是弘农杨氏的阀主杨赐,主要是年纪放在那里,袁阀给杨氏一个面子,也有拉拢和结盟的意思在内。到底袁阀的势力范围是关东,而弘农杨氏则是关中地区,两家结盟,则放眼大汉谁人敢敌,若非皇室声望还在那里,只怕皇室他们都能不放在眼里!

哪怕是现在,也只是礼貌和身份上的客气,却没有真正敬畏。

人员已经到齐,袁绍自然安排上菜上酒,他只是这次峰会的后勤人员,安排完这些便告退。这也是庶子的悲哀,虽然被看重,但为了家族传承,袁阀最终还是要由袁术来继承。

“蜜汁叉烧包和果酒,有意思!”看着桌面上的蒸笼和酒瓶,杨赐笑了笑。这次峰会讨论的主要对象就是李煜和自治区,结果却没想到峰会前的点心和酒水就来自自治区。

这些东西他们的间谍,自然是把技术都给带了回来,这带来了一种蒸煮食物和用水果酿酒的热潮。由于已经普及天下皆知,单独作为某个世家的专属技术,已经没有必要。

这也是墨门的高明之处,它们就是把这些技术搞得天下皆知,以至于门阀虽然很想独占这种技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到头来也失去了独占的意义。

“各位舟马劳顿,可吃点填填肚子,无须客气!”袁逢指了指桌面上的果品和点心,微笑着对与会的众人说道,没有他这句话,大家还真不敢吃。

只是就算他说完,大家也没有动手,王允更是直接说道:“事情不谈妥,没有胃口!”

其他几人没有说什么,不过看样子显然也是差不多这个意思。

“李煜,大家觉得如何处理?”袁逢也不再客套,直接进入了正题。

李煜是陇西李氏子弟,本来在吴越这种边陲之地开个自治区,下面都是一群蛮夷的话那基本上没有关注的必要。吴越多山多林,不适合耕种已经是天下皆知。更别说还有寄生虫和生番蛮子,豺狼虎豹什么的也多,更不是文化中心,本来大家也默认了自治区的存在。

只是谁知道陆续有新技术在那里出来,甚至连造纸技术都有改良出来,自治区在大汉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李煜甚至变得天下闻名,这就不得不慎重处理了。

“压制!”杨赐率先发话,不管李煜是不是陇西李氏子弟,绝对不能让其翻身。

陇西李氏和弘农杨氏都在关中地区,一直被杨氏压制着。却不想如今其另外在吴越之地打开了局面,这却不是杨氏乐意看到的。

尤其若是李煜真的和陇西李氏联系上,继而源源不断的为李氏输血,久而久之李氏很有可能会推翻杨氏的压制,重新站起来。这不止是杨氏不愿意看到的,袁氏同样不想看到。

只是袁逢不会发话,他要看看别人是什么意思。

“李煜是陵阳李氏……”黄琬却是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其实大家都清楚李煜未必就是陇西李氏子弟。不妨扶持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世家,这样就和陇西李氏无关了。

“关键还是技术,还有那些新作物的来源!”王允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

“谁来出手?归谁所有?”杨赐却是反道。谁都想独占,但谁有资格独占?大家都有资格独占,谁来出手,别人怎么想?就算要瓜分,如何瓜分,怎么公平的瓜分?

若没有这个顾忌,大家早就对李煜出手,何曾需要开这个峰会。一开始,大家就没有忌惮过陇西李氏或者李煜的,主要是利益还没有分配好罢了!

“大局为重!”袁逢想了想说道。

“若让高产作物推广,张角至少失去一臂!”王允回了句。

“天下不缺有野心,但没有实力的白痴!”袁逢咬了咬牙,显然是打算增加投入。

“大局为重?”杨赐看向袁逢,其他几人也看了过去。

“大局为重!”袁逢点了点头。

“那好,大局为重!”杨赐点了点头,拿起一个叉烧包开始品尝起来……

第106章陈氏的决定

峰会只是一个态度问题,其实大家都在雒阳为官,要聚一聚也不难。

显然目前大家还遵守规矩,并没有谁打算拆伙单干,李煜的出现的确带来了很大的诱惑。尤其是高产作物的出现,会使得原有的一些平衡被打破。

好在大汉几个大门阀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为此已经准备了三年多将近四年的时间。现在要退出的话,早期的投资会全部打水漂,而且也会带来太多不确定性因素,是故袁阀必须要坚定大家的立场。

对李煜动手,必须要在计划实施完毕之后,这是一个底线,为此他们袁阀愿意加大投入。把破坏的平衡,好歹降低到最小。

事情定了下来,那么会议也宣布结束,袁阀准备了丰盛的宴会,甚至歌舞也没有少。在外人看来这次峰会和普通的宴会没什么区别,二代们也趁机巩固了友谊。

一切都很自然,只是一切都已经在只言片语之间已经结束。门阀阀主说出的,哪怕只是一句话,有时候就是一家人,甚至一个世家的覆没。

宴会上自然有人提及到了袁涣和陈瑀他们,袁滂一直保持中立不站队,已经在去年就弄下来了。继任的刘郃也死在了他们的算计下,最后杨赐就当上了司徒,说起来刘郃的孙子刘行也在自治区,不过十三岁的小屁孩没有必要在意。

“袁涣还这样不识抬举?”王允看向袁隗,目前这种事情都由赋闲在家的他来负责。

“与其父相仿!”袁隗淡淡一笑。世家已经派人和袁涣联络过,希望能让他成为内应,甚至进一步控制自治区,结果袁涣却只是专心做他的县丞,没有要参与政治争斗的意思。

“弄下来?”王允问了句。

“王美人有孕!”袁隗却是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来。

“板楯蛮可定!”王允笑了笑,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陈瑀和陈琮呢?”黄琬顺势问了句,陈韬这个庶子却是被选择性遗忘了。

“态度暧昧!”袁隗皱了皱眉。

“陈氏有族人在下邳?”黄琬想了想。

“或可一试!”袁隗想了想点头回道。

一旁的小字辈把这些话都听在耳中,听明白的微微一笑,但如同王凌这个武将就有点跟不上,不得已只能向邻座的黄奎询问。

“袁涣乃陛下任命!”黄奎不好明说,只是提醒了句。

王凌闻言却也是立刻恍然大悟,拱手致谢。他只是不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只要知道关键那么整件事情就不难理解。

甚至他能引申出其他的一些意思,比如袁涣,目前由于王美人有孕,很有可能剩下皇子,如此世家肯定会把他扶持成为太子。

作为代价袁涣就不能动,甚至和汉帝闹别扭的板楯蛮叛乱也能迅速平定。反之,若是王美人生下的是公主,那这一切就会继续下去,继续让刘宏头痛去。

与此同时,在自治区之中,难得的陈氏三兄弟聚集在了一起。今天难得陈韬和陈琮休沐,都来到了桃源镇,陈瑀已经成为了长史,虽然这个职位职权可高可低,却也是高层。

下邳陈氏不如颍川陈氏,却也在陈球的时候辉煌过,奈何落得个下狱而死的下场。连带着他们两兄弟也不好过,本来应该会沉默几年甚至十年,却不想小弟侥幸加入墨门,来到这自治区并得到重用,他们两兄弟也沾了光,陈瑀甚至都当了长史。

前段时间,墨门已经把他们父亲入狱身亡的详细过程告诉了他们。下手的不是刘宏,而是世家。一方面通过陈球的死,唤起士子们对阉党的痛恨,其实就是更好的打击帝党;二则通过仇恨和后面的照顾,把陈瑀和陈琮变成他们手里新的利刃。

不得不说,在得知真相以前,他们两个甚至坚定不移的痛恨刘宏。对于那些在他们危难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世家,也心存感激,却不想错把仇人当恩人。

于是从前段时间开始,他们三兄弟对于世家的善意已经开始态度暧昧起来。不能说直接拒绝,却也保持了足够的距离。不过幕后之人的意思很明确,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掌握自治区的权力,甚至把更多先进技术弄出来。

这个幕后之人,便是汝南袁氏,真正主持联络的,正是袁隗。而历史上就是感于这个恩德,两兄弟一度成为袁术的下属。

只是很显然,袁隗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什么,突然不再与他们联系。事有反常即为妖,这段话他们或许没听过,但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清楚的。

显然袁家开始放弃,要么就是打算利用别的手段胁迫他们妥协。基于这个假设,他们三兄弟不得不聚在一起,讨论应对之法。

今天陈瑀还需要工作,李煜把桃源镇的规划工作交给他来处理,让他规划出五年甚至十年的城镇布局,甚至要考虑十年内若扩建的话应该如何扩建。

其实就是相当于规划局局长,甚至还给他配备了几个小吏,帮助他查阅数据,还有实地勘察周围的环境。

陈瑀却觉得这是李煜在为难他,这桃源镇都不过是刚刚开始建设,哪有那么快扩建的?这个任务,完全就是李煜在报复他,告知欧阳行被检举的事情。本来这应该直接针对陈琮,只是陈琮没什么过错也针对不到,自然而然就针对起了他这个新晋的长史。

好在饶是这样,他还是积极勘查数据,做好报告,只希望好好打个脸回去。当然,他还不知道打脸这个概念,不过让李煜惊讶一番,却是他心中所想。

为此,今晚他可是忙到了晚上七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妻子已经准备好了饭食等着他回来,却已经是热过了一遍。

回到家的时候,陈琮和陈韬闻声迎了出来,看着疲惫不堪却强打起精神朝着他们走来的大哥,纷纷上前问好。

“来了,何须等我回来?饿了就先吃点东西吧!”陈瑀笑着说道,正是外乡,才能感觉到家人的亲近感。三兄弟分别在三个地方上任,分多聚少,难得聚一聚,陈瑀很高兴。

“兄长未归,弟心中挂念难免食不下咽!”两人笑了笑,齐声回道。

三人落席,陈瑀的妻子识趣的到了后屋去用餐。自古男女不同席,三兄弟聚餐,女眷却是到后屋吃饭的。李煜倒想着改变这种落后的礼法,只可惜现阶段还不适合那么做。

一方面会引起那些得到实际好处的男性的反对,就连女性也不会赞成。后者如今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就算平等也缺乏独立的条件,强行平等只会让她们的处境更加尴尬。

“李煜或许不是为难兄长!”陈瑀在席上自然是抱怨起了自己的工作,却不想陈韬想了想,却是回了句。

“此话怎讲?”陈瑀先听听弟弟打算怎么说。

这个弟弟不同陈琮,却是婢女所生的庶子,原本的情况下身份自然比不上他们。不过如今就他们三兄弟,那些不值钱的偏见,反而是放下了。

“若是放在别处,别说十年,甚至三十年都未必会有扩建的可能性。但是自治区不同,且不说吴越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山民,会陆续汇聚过来。这桃源镇既然是治所,自然会越来越多人口,若没有事先准备,以后真要扩张难免会慌手慌脚。

且说县令他总能拿出不少技术出来,自治区在他的治理下发展很快。不仅是那些山民,估计其他地方的商人,甚至一些中原的流民,都有可能会来到这里落户。自治区重商,以后桃源镇这里也必然会越来越繁华起来,小弟猜测,不出三年只怕就要扩建!五年甚至十年,已经算是非常保守!”陈瑀分析道。

他那么一说,两人这才回忆起自治区的种种不同,以前很多东西都是在循序渐进的改变。有些变化似乎看起来不是特别明显,或者说提升的速度达到了他们迅速适应的水平,所以实在感觉不到这里和其他地方的不同。

反而是陈韬那么一说,他们才迅速回想起来,顿时发现这里很多东西和大汉已经越来越不同,变化也越来越大。别的不说,桃源镇三四个月就建立起来,尤其是那高耸的城墙,放在别的地方没有几个月只怕都未必能够成型,关键要做到这样坚固却更不可能。

“小弟你很看好李煜?”陈琮却是看到了别的问题。

“不是看好,而是觉得他有我们不知道的野心,和普通的那些世家也完全不同。一般的世家想着的是如何把家族建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