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第95部分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95部分

小说: 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吮苊庑姑埽丝趟抡铰恚挥懈霾萆盹搿

讨逆校尉的军职,自然是继承李煜的,后者如今已经讨逆将军,空下一个讨逆校尉的官职,却是由李文来继承下来,毕竟到底是嫡系。

这夜照玉狮子和龙鳞连环铠都是李煜送给李文的宝贝,前者也是比较出名的好马,演义里面是赵云的坐骑,又叫做白龙驹,赛龙雀,在《水浒传》里也有出现。

龙鳞连环铠更是价值三十万的顶级甲胄,轻便但却是合金打造,非常坚固,一般刀剑都别想在上面划出痕迹,除非三石弓以上,在二十米内才能令其出现凹痕。

“大汉李懿,请赐教!”李懿于马上高呼,听得出来他懒得和李文废话。

自从西域封闭起来之后,想要在大宛国弄到汗血宝马几乎不可能。次一级的大宛良驹也是非常稀少,以李氏的能耐,能弄到优秀的大宛马已经非常值得自豪。

雁翎甲也是难得的宝甲,和《隋唐演义》里面秦琼的宝甲是同款,至少也要是百炼级别的好钢,才能在上面留下痕迹,乃是当今少见的宝甲。

他早就知道李文甲胄和战马并非凡品,心中颇为羡慕。以陇西李氏家底,能给出他这套装备已算难得,结果对方身居吴越这种蛮荒之地,居然还能拿出如此好马和甲胄。

更别说官职上更让他无奈,别人是杂号的校尉,他也不过是区区军侯。想堂堂陇西李氏嫡系子弟,居然只能担任军侯,顿时有点火气,更想要试试这李文,是否配有这些宝贝!

华夏的战斗大多都是内战,所以斗将自然也有一套基本法。

双方速度不能太快,一晃而过杀死对方固然是好,但做不到就显得有点尴尬。是故除非如同关羽斩颜良那样玩偷袭,有着很明确的信心,否则很少会把速度加到最高。同时,这也是为了马匹的持久性考虑的结果,长久的冲锋,马匹也容易受不了。

李懿把速度大概拉到30公里/小时这样,却不想李文却是直接一口气飙升到80公里/小时的超高速,直接朝着他的命门刺了过去。

李懿不爽了,这是切磋还是要拼命?火气上来了,直接就迎了上去,他手中的九天龙魂贯比震雷青龙戟要长上那么一寸,顿时也是直接是迎了上去,对拼之下只会是李文吃亏。

却不想李文猛地变刺为撩,直接侧身避开这一刺不说,还把他的头盔给撩了下来。若则不是在切磋,李文不是撩而是削的话,只怕足以将其的脑袋给削下来。

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完成动作的变化,那么点时间,就算是李懿也没办法迅速反应过来。关键是机会拿捏得非常好,否则就算是撩,也有可能会划伤李懿的脑袋。

“还来不来?”双方错身而过,虽然已经分开胜负,李文却是还挑衅的问了句。

“再来!”李懿知道自己轻敌,于是下马捡起头盔戴好,继续应战。

这次李文却没有把速度加到最大,而是和李懿一样把速度压在30公里/小时的程度。双方以纯粹的武技拼斗了两招,随即调转马头又是对拼了三招。

由于速度都不快,所以错身而过之后能迅速回过头来进行交战,也能更好的发挥出武技的效果,不至于纯粹只是用砍、刺等少数几种攻击方式。

整个场面非常的精彩,就算是关羽等人也不免交好。内战之中的斗将,主要是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下的一种比斗,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士气,一方面要削弱对方的士气。所以唯有做到这两天,才算是一次完美的斗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如此华丽的比武就有必要存在,否则士卒都还没有看明白就把胜负解决了,那么对士气的提升其实没什么帮助。敌军将领死得太快,也没办法造成很厉害的打击。双方就是要先把气氛带动起来,然后在关键时刻一击将其击杀,这才能给敌方士卒带来最大的打击,也最大限度的提升本部大军的士气。

转眼三十回合过去,李文凭借着自己的力气,直接逼得李懿是认输了。李懿本来专长的是兵法韬略,武艺虽然也不错,但对上专注于武艺,对韬略截然不顾,对兵法也是粗通的李文来说,单挑起来太吃力了。

他当然不会抱怨:“若统兵打仗,你不如我!”输了就是输了,李懿自然是下马认输,李煜也趁机上前宽慰了几句,算是让这次切磋完满落下了帷幕。

心有不甘是肯定的,好在李懿的教养很不错,并未记恨于任何人。同时,对于李文的身手也是非常佩服,尤其是告诉移动之中对武技的控制和发挥方面,远胜于他。(未完待续。)

第11章陈韬的缘分

或许李懿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吧?自己在见到自治区部队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散发出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或许觉得李煜也好,李文也罢,都是来自蛮荒之地的俗人。

说来不奇怪,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东汉主要就是关中和关东中原地区。在这里生活的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是相对于吴越、东北、巴蜀之地的百姓而言。

在他们的眼里,李煜麾下的这支自治区部队,其实就是类似杂牌军一样的存在。是故李懿来到军营的时候,虽然态度诚恳,而且语言也是温和,其实多少也有点看不起众人。

甚至于在朱儁看来,他们并非需要自治区的人帮助他们一起攻打黄巾贼,而是希望以自治区的人牵制,简单来说就是作为炮灰消耗黄巾贼的兵力,方便他们行动罢了。

李煜在察言观色方面还略有不足,但李文却是看出来了,甚至于不少人都看出来了。甚至是否能想到朱儁的意图,则是要看个人的思考和逻辑能力。

李文邀斗,何尝没有要让李懿看看,他看不起的这支部队,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只可惜李懿麾下没有带任何部下,否则必然要来一场实战演习看看。不过李煜也说过:“强将手下无弱兵”,通过斗将来让对方间接明白这支部队的实力,也是可行的。

接下来,李文自然是向李懿介绍了在场的众人。关羽实力与之不分伯仲,祖茂也能在他手下撑下三十回合。李懿通过联系之前的战斗,大概也就推算出了他们的战斗力。

那么一看顿时讶然,这李煜麾下不算李文,其他两名将领居然也是罕见的猛将。其实还有一个叫做杨浪的李文没有介绍,不过李文并不打算让李懿知道杨浪的实力。

说来也无语,要说正对面硬拼,他李文完全可以在一招之内灭掉杨浪。但要说游斗,则对方和他不分伯仲,若是放在黑夜里面玩暗杀或者袭杀,他却远远不如杨浪。

杨浪严格来说并非一个合格的武者,他更像是一个游走在黑夜里面的刺客。

“族兄麾下强将如云,此番北上与南中郎将合力,何愁波才军不灭!”李懿已经把自治区的这支的军队,放在和朱儁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考虑了。

“这也需要朱中郎将的配合才行,只是我们只怕也没办法对付波才部。好了,天色也玩了,今晚讲究一下,明天我等便全速北上便是!”李煜谦虚的说道。

次日,李懿天没亮就离开了军中,北上复命。按照约定的结果,李煜他们会北上颍阴,直接威胁黄巾贼的后方,届时会点烟为号,朱儁趁机杀出来,双方南北夹击黄巾贼!

“朱儁这下应该不会小看我们这支部队了吧?”李煜看向程昱,他也是后知后觉,多少有点埋怨这帮家伙没有提醒自己。

“朱儁未必会相信李懿的说辞,或许会认为他也来自陇西李氏,故而夸大了我们的实力。属下觉得既然不管如何,都没什么意义,也就没有提醒的必要。”程昱告罪道。

“方天你也想到这点了?”李煜看向李文,见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为何,还要继续和他切磋?”

“至少他相信我们的实力了,且看他在朱儁面前有多少话语权了!”李文笑道。

说来也是,尽人事听天命便是,不过看着程昱那似笑非笑的样子,李煜暗道有诈!

“主公其实不需要担心,朱儁必然会出动,关键还是要看我等如何操作罢了。程某之前提议双方点烟为号,此事尚有操作的余地!”程昱见李煜眼神古怪,顿时说道。

“别跟我说先点烟,等对方出动再打,你觉得朱儁会想不到这点?”李煜反驳道。

“朱儁自然会想到这点,但难道黄巾贼们就会想不到这点?”程昱淡淡一笑。

“速速道来,但有隐瞒扣你一年的酒!”李煜直接高呼。程昱却是无语,哪来的无良主公,用酒水来威胁自己的部下。关键是……这酒钱的确不便宜……还是识趣点吧!

大军次日开拔,从上蔡开始北上,经定颍县进入郾县,随即立刻北上经临颍县,终于是来到了颍阴县治下,花费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这几乎还是急行军的结果,否则的话没有三天只怕未必能够抵达这里。

斥候部队可以说是最累的存在,他们必须要时刻汇报前线的情况。好在豫州范围内已经没有成建制的黄巾军,否则的话李煜还未必敢玩急行军,尤其还是连续一天急行军。

“全军休息半天,大家争取时间好好休息!”直至抵达临颍县城外,李煜这才宣布让大家休息。而得到命令后的士卒们,也是纷纷瘫倒在地,的确是累得不行了。

“你们说,李懿那小子到底抵达长社了没有?”李煜看向身后的几个属下。

“他骑马又是单身一人,如今想来已经抵达长社,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被我们的行军速度吓到?”程昱感叹道。

这二百多里的距离,换做是一般的汉军起码三四天路程。放在自治区这边,直接压缩到了一天的时间,已经算是非常难得。

要知道大部分都是步兵,还要兼顾辎重部队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步可不容易。至于他们,由于都是骑马前进,是故这二百多里的确有点累,却无关痛痒。

“要不要派人过去给他们说明一下?”李煜问道。

“不需要,他们要派人回复的话,也应该会经过颍阴县这里。到时候自然会过来和我们会和!”程昱摇了摇头,李煜闻言觉得也是那么个道理,也就没有派人去通告朱儁部。

颍阴县这里已经被波才军攻破,里面的大户人家几乎被洗劫一空,仓库里面的粮食和武备也被他们给全部拿走。这年头的反军还不懂得,把些许粮食分发给百姓这个手段,否则的话只怕能更成气候一些。

整个颍阴县空荡荡的,官府官兵几乎都被杀光,百姓也四处逃难,也不知道多少被裹挟到了黄巾军的队伍里面。商店里面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些大户人家的府邸,有不少也化为了一堆废墟。

街头上还是有别那么些百姓,主要是外出逃难,或者在外地回来的。见黄巾军走远了,这才陆续回来,到底是故土难离。

“整顿一下街头,不要让别人再欺负那些百姓了!今晚暂时在这里驻扎一晚,对了,荀氏府邸情况如何?”李煜看向欧阳行。

“波才似乎放过了荀氏,只是收了他们的粮食和财物就离开了。”欧阳行回道。

颍川荀氏,便是荀彧和荀攸所在的家族,乃是战国时代荀子的后裔。在东汉年间,自荀淑那一代开始再次崛起,其八个儿子更是造就了荀氏八龙的赫赫威名,以荀爽为最,甚至官至司空。更有荀彧、荀谌和荀攸这几个出色谋主或者治国能手,在魏晋时期是中原最有影响力的世家。

颍川荀氏,自从党锢之后就没有怎么在朝野之中活跃。直至这一代,年纪较大的荀攸才出仕,官居黄门郎。荀彧和荀谌此刻还是赋闲在家,尚未出仕。

或许是远离政治,而且民间声望厚重的关系,以至于波才并没有对荀氏下手。不过严格来说不下手才是最狠的,黄巾之乱后,也不知道朝廷会怎么看荀氏?刘宏会如何看荀氏?

“荀氏的家人怎么样了?”李煜想了想问道。

“据说已经去了阳翟,目前荀爽在阳翟县颍川书院担任祭酒,荀氏在那里也有产业,是故就搬去那里了。家中只是留着一些管家和仆人看顾,已经没有族人留在这里。”欧阳行汇报道,他先一步进城查看情况,大概了解过了一下。

“那算了,好好管理好治安就是了,说起来这次谁负责值守?”李煜随口问道。

“却是陈韬负责!”欧阳行思绪片刻后回道。

“原来如此……”李煜并没有说些什么,或者说他需要想的事情太多,只是值守的事情,他的确不怎么放在心上。

另外一面,陈韬正在安排人手分布在城墙上负责值守,大部队暂时进入县城里面休息,是故在城墙上可以更好的了解周围的情况。

他本身,则是带着亲卫队到处巡视,并且帮助欧阳行安抚颍阴县的百姓。说到底他陈韬也不是纯粹的武将,也有从政的经验,安抚难民还是有点心得的。

路过荀氏府邸的时候,却是发现里面吵吵嚷嚷的,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