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美人不识君 >

第82部分

美人不识君-第82部分

小说: 美人不识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见他衣着华丽,仆妇又一口一个小少爷,于是猜测他或许是公主府内的亲眷。”
  晏寻愕然地抬起头来,眼中空荡荡的,仿佛完全不能思量。
  晏何还没敢去看他,口中喃喃道:“那时,我便起了私心。淳儿已死,许多计划付之东流,想着如果把他带回能戎卢,当做质子,今后两国交战或许还可以派上用场。”
  “义父?!”晏寻望着他,难以置信。
  此时此刻,不止是他,连书辞和沈怿也不同程度的惊讶了一番。
  的确曾听说长公主与驸马有一子,可那么多年过去,都以为这孩子早就死了,谁能想到会是晏寻!
  再细细回想,与驸马相同的疾病,还有肖云和的手下留情,所有的细节又莫名吻合。
  晏何还大概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反应,略带病态的脸无所动的摆了两下,声音忽然有几分哑:“这个男孩儿可能是被突来的变故吓傻了,以至于我带着他一路南下,他也没有反抗,直到跨过边境时,他才毫无征兆的大哭……”那会儿不明白,很久以后晏何还方朦朦胧胧地懂了,其实三岁孩童也知道家乡何处,叶落归根。
  “那个孩子,就是你。”
  他几近残忍的承认了,继而又慢慢道:“为了让你早日习惯那里的生活,我领着你在戎卢里吃,在戎卢里住,后背也纹了戎卢人的纹身,可是我同几位长老都知道你的身份,我也清楚,他们留着你,就是为了今后做打算。”
  晏寻手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一根一根凸起,书辞看在眼里,正安慰似的把手放上去,却不料猛的一下,晏寻也抓紧了她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养久了总是会养出感情来的,随着他越长越大,晏何还的内心就越挣扎,一方面是族人的寄托,一方面又是晏寻的生死。
  两者他都难以割舍,迟疑犹豫了很久,终于在两国交战之际,把晏寻从戎卢赶了出去……
  “之后的事,你也知道了。”
  他轻叹了一声,“你若是因此恨我,我也不怪你。好在你如今已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我便是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晏寻压根不知该说什么。
  三四岁前的记忆模糊不清,只记得自己十几岁被迫离开戎卢,在战火纷飞中一路跋涉,莫名来到了中原,人生地不熟,除了会点拳脚功夫,他一无是处。
  很早之前他就奇怪,好好的,义父为什么要赶自己走?态度还如此的果决,半分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直到现在他才或多或少的明白了一点。
  晏何还的目的不过是想让他自生自灭,把一切交给老天爷,活着是他走运,死了也算对得起自己的族人,两边都有交代。
  晏寻摇了摇头,头疼欲裂,索性嚯的站起身,夺门而出——可他夺门的时候还没忘拉着书辞,书辞又拉着沈怿,三个人谁都没打算松手,一连串地跟着往外走。
  对王府里的环境不甚熟悉,他闷头走,书辞和沈怿踉踉跄跄地随行,眼看快到小池塘了,困倦了一天的沈怿终于不耐烦:“松手,你多大的人了?发脾气还要人哄吗?”
  似乎是才回过神,晏寻怔怔地松开书辞,视线在沈怿脸上一晃而过,继而不甘心地转身,几步踩上了池塘边的高石,蹲在那里不知所措。
  书辞见状,无奈地朝沈怿瞪了一眼,后者却不以为意轻哼。
  正因为和晏寻有过相同的经历,她完全可以理解他此时的感受,于是提着裙摆,试探性地走过去。
  “晏大哥……”
  他双手痛苦的插入发丝中,头深埋在膝盖上,闻言才动了一下。
  书辞挨在他身旁,“我懂你的心情,之前得知我亲生父亲是梁秋危时,也是一时间无法接受,想通了就好了。”
  晏寻垂着眼睑,并未言语。
  “其实我倒觉得,你娘是公主殿下也没什么坏处。”她双眼望着碧波荡漾的池塘,“这么一想,你和王爷还是表亲呢,咱们往后也算一家人了。”
  沈怿颦了颦眉,似乎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
  晏寻看着她近在咫尺的笑颜,欲言又止:“你……”
  “想开一些。”书辞淡笑着安慰道,“公主多厉害的人啊,不仅才貌双全,风华绝代,和驸马的故事还被传成一段佳话。和我爹相比,可是高贵得多。”
  不欲拂了她的好意,虽然胸腔好似堵了一块石头,喘不上气,晏寻仍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来,轻轻颔首。
  第 88 章 八八章
  这一段旧恩仇对晏寻的打击很大; 尽管稀里糊涂地接受了母亲是长公主的现实,可其中那些阴谋诡计仍让他难以释怀。
  沈怿被书辞推着; 搬出几坛子酒来陪他喝了一晚上,好在他酒量一般; 灌了没两坛就倒了; 最后还是由晏何还和高远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扶着回了府。
  累了一天; 总算得到喘息的机会,沈怿实在是撑不住; 匆匆洗漱完,抱着书辞就往床上躺; 下巴搁在她颈窝; 眼睛一闭; 很快便不动弹了。
  花厅里的冰山已移到了室内; 被夜风一吹; 散发出凉爽的味道; 再配合清幽的安神香; 着实适合安眠入睡。
  然而书辞却还在想晏何还的话; 一时半刻清醒得很。
  淳贵妃死于非命; 结合沈怿之前所说的落井身亡的事情来看,必定是有人把她推下井的,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她知晓了一件与太后有关的秘密,还牵连甚广,可正要告知旁人时,突然就死了。
  这未免太过巧合;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杀人灭口”四个字,必然在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些什么才引火上身的。
  书辞思来想去,怎么都睡不着,偏偏某人又睡得很沉,这叫她非常苦恼。
  “沈怿。”
  他半梦半醒间低语:“……嗯?”
  书辞转过身来,面朝他,“我一直觉得,肖云和那只老狐狸,不像是会自己登基当皇帝的人。”
  沈怿没睁眼,却还是问道:“怎么讲?”
  “他这个人很聪明,把晏寻留在自己跟前那么久,不会没有察觉他的身份。”书辞从他怀中抬起头,“以他对长公主的忠诚,有没有可能,他是想让晏寻当皇帝?”
  他闭着眼睛轻笑一声:“这姓晏的真是运气不错,投了个好胎不说,另有人给他铺路打江山,就算路没铺好,眼下还能白白捡个指挥使来当。老天真不长眼。”
  书辞觉得他太锱铢必较了,“人家童年很悲惨的。”
  “咱们俩哪个童年不悲惨?”他不以为意,说着便引了她的手从衣襟里进去,在陈年的旧伤疤处停下,老老实实地摁在那儿不让挪动。
  书辞倒也听话地给他安慰似的抚了两回,又思索着开口:“晏先生说,你娘知道了一件与当今太后有关的秘密,而太后在十多年前还只是皇后,她有什么样的秘密能比功臣通敌叛国更能打压先帝的?”
  “还有那个……唔。”
  话没讲完,嘴唇便被他轻轻堵住了,并未深吻,只是含了片刻便松开。
  沈怿揽着她的腰,语气里透着无奈,“夫人,为夫是真的困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睡醒了再谈可好?”
  大概才意识到这位大杀四方的肃亲王几乎困了一整天,书辞好笑之余又贴心地给他拉了拉被角,颇贤惠地在他背脊上轻拍:“快睡吧。”
  闻言,他还就真的乖巧地低头与她额头相抵,沉沉的睡了过去……
  漫漫长夜,月明星稀,唯有书辞的双目还是亮晶晶的。
  *
  沈怿虽然玩世不恭,上朝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真遇上什么事了,他还是不敢怠慢,认真起来比谁都可怕。
  短短十天的假期过完了,都督府和朝里积攒了一大堆的公务,他开始早出晚归,书辞也学着在家里想方设法地打发时间。
  有了前些时日沈怿自毁形象的在府内给她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端庄贤惠的王妃身份,书辞现下在一堆仆婢中很得人心。
  大夏天里日头晒,早起叫上几个侍女和嬷嬷凑到小花厅里坐着剥莲子,做绣活儿,偶尔也拿几本闲书来看,正午那顿饭沈怿有时候赶得上,没赶上时书辞只让小厨房炒几个小菜。她是最忌讳浪费的,自己本就吃不了几口,尤其不喜欢满桌大鱼大肉,久而久之,厨子们也都摸清了她的习惯,饭菜的分量恰好是够她一个人吃的,不多也不少。
  平时得闲了,言书月和陈氏也会到府上看她,但由于暑气重,书辞好几次都劝她们等凉快些再来。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下去,转眼落了几场雷雨,接着就立秋了。
  入秋后的雨,是越下越凉,满天阴沉,放眼看出去,整个苍穹仿佛漏了似的,不仅几日没停,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沈怿难得把手里的一堆破事处理完,端了杯茶靠在软榻上翻话本,书辞却没有他那个闲心,扒着窗棂,一直望着小院中的才搭起来的葡萄架,很担心它禁不起这场风雨的摧残。
  沈怿翻完了一本,抬眼见她那副望夫石的样子,不由好笑:“都没见你每天这么盼我回来,我还不如一串葡萄?”
  “那可不止一串了。”书辞并未回头,却不忘纠正他,“等明年种好了得有十来串,到时候我摘来给你吃。”
  他摇摇头:“真那么想吃,差人去买不就好了,弄得如此麻烦,又是葡萄架,又是水芙蓉的。”
  书辞终于白他一眼:“王爷,你这样做人就太没意思了。”
  “我是不懂,你大费周章的做人就很有意思了?有钱不花,白费力气,是不是傻的?”沈怿把书往小几上一扔,提起紫砂壶给自己斟茶。
  俨然一副有钱了不起的样子,书辞暗自腹诽了一番,转过去没搭理他。
  “行了,快别看了。”沈怿喝了口茶,招呼她,“外头雨大,头发都湿了……过来我给你擦。”
  书辞往鬓角上一摸,还真是有水珠,她一面抹一面往他跟前走,“今年这雨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我亲爹那坟被刘老爷子东补西修的,只怕会漏水,几时看看黄历,找个时间修一下吧?”
  沈怿颔了颔首,刚要说自己正有此意,门外忽听得一阵轻叩。
  两人同时歪头望了过去,但见紫玉规规矩矩的立在门边,“王爷、王妃,庄亲王到咱们府上了。”
  听了这话,书辞倒不很意外,以为毕竟都是亲戚,来往串门挺正常的。而与她相比,沈怿却深深皱起了眉。
  沈冽这个人,成亲之前尽管天天来和自己沟通感情,可自从书辞过门后,他收敛了不少,也知道避嫌了,如今这会儿找上门,就绝对不是闲话家常那么简单。
  沈怿坐在原处沉思良久,把茶杯一搁,“我去会会他,你在这儿等我。”
  书辞先是嗯了声,随后又迟疑,“我不露面合适吗?”
  他笑了笑,伸手在她脸颊上轻轻一捏,“你不露面才好,端着架子方能显出我肃亲王妃的气势。”
  “你就是这样才没人喜欢。”书辞把旁边放着的外袍取来,给他披上。
  他淡笑:“会么?我看你倒是挺喜欢的。”
  书辞抿唇睇他,想了想,又正色地补充道:“若有什么要紧的,一定要告诉我。”
  “好。”沈怿理好衣襟,“一定。”
  许久没去过书房了,他喜荣不喜枯,因而满院子种的都是翠竹,大雨把竹叶洗得光滑明亮,在菱花窗外轻轻摇曳,竟衬得屋内全是翠绿。
  沈冽还是在老地方坐着,津津有味地翻他那些不太正经的书籍,约摸是察觉到人影了,这才抬头笑眯眯唤了声四哥。
  他扬眉,不咸不淡地说:“来了。”
  沈冽依旧殷勤地给他倒好茶,目光在往他身后瞧去,似是随意地那么一问:“怎么不见四嫂?”
  “在房里绣花。”沈怿撩袍坐在他对面,没胃口继续喝茶。
  “那我,可是打扰到你们了?”
  他靠在帽椅里,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击着桌角,给了他一个“你知道就好”的眼神。
  “可别说你是跑来和我谈心事的。”
  沈冽微微一笑:“自然不敢。”
  他终于舍得把书合上了,一张温文尔雅的脸突然严肃起来,压低了声音朝沈怿道:“四哥,近来朝里那几个冒头的文官,你还有没有印象?”
  沈怿眉峰一蹙,思忖着点头:“是有这么几个人,怎么了?”
  “这几个都是肖云和死后,圣上新提拔的。”
  听出他明显话里有话,沈怿冷眼旁观:“你想说什么?”
  他手指抵在唇下,面色并不好看,“弟弟我最近开始留意到一些事情,越想越感觉不大对劲。”
  “近的先不提,就说肖云和。”沈冽凝眸看他,“青铜麟是什么东西,咱们大家心里都有数,以往长公主私下搜寻还叫人拿到把柄,告到了父皇那里去。而肖云和这般大张旗鼓,连你我都发觉了,沈皓会完全不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