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125部分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125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笑的却是,匈奴人似乎看不起这些矮小地战马,将它们当成赠品送了过来,看样子,即使是大草原地主人,也并不见得对自己草原上的东西了解通彻。
    李云自也乐得多了一个好马种,立刻就令人好生照看那几批蒙古马,准备着专门开一个马场用来驯养和培育蒙古马。
    除却战马,尚还换来了奴隶四千多人,牛羊万余头,得了这些物资,李云将奴隶派去开垦土地,牛羊转手卖给了商人,换来了重新铸造相同数量清铜兵器地财富。
    这个军火贩卖的生意,确实是暴利,只是很可惜啊,由于运输方面的问题,帝国各地囤积的大量老旧兵器不能及时的运送过来,而目前辽东堆积在仓库中的兵器,|Qī…shu…ωang|却又由于诚信的原因,而不能动用太多,否则到时候月氏人上门了,却没有兵器交易,那岂非是彻底的丢了面子。
    针对目前辽东道路严重限制贸易的问题,李云不得不将眼光投向海洋。
    虽然说目前帝国的远洋航海技术以及造船技术相对余其他科技,可说是相当的落后,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便是水军已经出现了标准的战船以及运载量达到数千斛的大船,楼船技术也已经得到普及。
    由于调来辽东的军人大都是淮南人,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小在江边长大,甚至还有不少本身就是水军士兵,熟悉操纵船舶,唯一欠缺的便是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航运。
    但是这个并不是问题,在秦代,就已有徐福出海的历史,这充分证明了目前的船舶可有效的在海洋行驶,并具备了初步的抗风浪能力。
    海洋,是帝国的未来,这一点李云始终保持着基本的认识,虽然到目前为止,帝国的主要威胁以及战争将发生在陆地上。
    但是毋庸质疑,一个强盛的帝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维持自己的海洋权益。
    而且目前来说,辽东的收支基本平衡,也有充足的免费劳动力,再加上帝国中央的财政拨款,足够支持李云的海军建设计划了。
    建设一支拥有庞大的海军,意义是深远的,首先,海船注定了它拥有庞大的运输能力,帝国的兵力可有效的沿海洋迅速的投入到战争的中心点。
    譬如辽东,譬如百越,又譬如南越,象郡等热点地区,海军都拥有着强大的优势。
    想干便干,趁着冬季,辽东土地结冻的时机,李云点起七千多名奴隶,带上熟悉造船的千余名淮南国士兵,冒着严寒,来到了一个他早已选定的港口。
    这个港口在现代相当的有名,属于世界级的深海港,甚至可以停泊庞大的航空母舰,但是在现在,这个港口却是被沼泽和山林围困,方圆数十里内只有一两个村庄,人口不到千余。
    也幸亏是这样。由于很少有人类的活动,所以山林中满是百年以上的巨树,辽东地区的气候注定了这些树木的主干都相当地结实,是难得的造船良材。
    尽管李云目前发动的奴隶数量达到了七千人,且具都是身体强壮的曹年奴隶,但是面对这个荒凉的港口。这点人力要想在这个冬天结束前将这个港口的周围平整干净,并建设出一个拥有造船能力地港口,无疑还是有些困难的。
    没办法。李云只得将主意打到拥有大量奴隶达到奴隶的朝鲜三国身上。事实上被驻了军地国家,毫无尊严和主权可言。
    刚得到辽东方面地命令,三国就争先恐后的派出了奴隶,前来助阵,而且还不要半分工钱,生怕因此惹恼了拥有强大实力的邻居和保护国。
    李云自然不会客气,收下三国派来的万余名精壮奴隶,便立刻加快了工程进度,更从辽东调来熟练的水泥烧制工人。开设了几个水泥作坊,打算在这个港口附近初步建成一个拥有简单防御的城市。当然这个城市是建来专门给驻地海军居住的。
    在海洋贸易没有得到兴盛之前。这个城市的主要居住将会是军人,而不是平民。
    当然这也不是说。在目前的形势下,海洋贸易就没有半点利益可图,至少船队可沿着海岸线,航行到身毒,甚至安息等地,帝国地丝绸,玻璃以及陶瓷相信会成为这些国家贵族争相购买的奢侈品。
    同时身毒廉价地黄金,白银,安息地象牙,甚至大象,钻石以及奴隶,将为帝国经济注入足够的活力。
    要知道目前大汉国金银兑换比例为一比三,在更远一些地战国时期,黄金对白银的比例甚至达到了骇然听闻的四比一,金比银贱这个历史是确实存在的。
    很难想象,一个封建社会黄金居然比白银廉价,即使目前的一比三的兑换比例也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是据李云所知,在安息和身毒等国,白银相当廉价,用帝国的黄金去哪里,足以换回帝国所需要的大量白银,仅仅用黄金去交换白银,就足可产生巨大的利润。
    伟大的革命导师教育李云,资本主义只需要有百分三百的利润,就足以令他们铤而走险,不畏惧这世界的一切危险,哪怕是死亡。更何况远洋贸易的利润少说也在百分三千以上,李云相信,帝国未来的远洋贸易将是一片光明。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未雨绸缪,先建立一支强大的护航舰队,绝对可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帝国的贸易路线。
    一想到未来那滚滚而来的巨大财富,李云就格外的有干劲,不仅仅在这港口附近派驻了一支万人的规模的军队,准备让他们熟悉熟悉海洋的风浪,从中选拔出优秀的水手,更积极组织人手砍伐树木,为造船厂准备足够的原料。
    整整一个冬天,李云忘记了匈奴内战,忘记了自己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进行的贩奴贸易,更忘记了军火买卖,将所有的这些事情,全部交给钱彬和谭铭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也交给卫青和高远主持,自己一心扑在了海军的基础建设上。
    从帝国的各个主要水师中调来楼船的图纸,积极改进其设计图,仿照后世海洋船舶,特别是宋朝的海船,设计全新的水密封双重船体结构,这些事情都足以调动李云的积极性。
    终于在十一月底之前,一个全新的深海港建设落成,这个港口被李云按照后世的称呼命名为大连港。同时一个初步具备年产楼船十余艘的中型造船厂也正式竣工投产。
    大量的奴隶被宣布他们将成为这个造船厂的工人,拥有自由的身份,假如表现的好,可提拔成为帝国的合法公民,正式拥有包括私人财产以及参军等权利。
    尽管这些奴隶之前从未有过造船的经验,但是没关系,辽东拥有着帝国最丰富的木业资源,足够将培养成最优秀的船工,当然最重要的是,帝国内地那些熟练的造船工人,根本不会来辽东,而辽东本地人口奇缺,所以奴隶是唯一选择。


第一第三十四节 飞翔的梦
    又是一年春来时,建元二年的春天,注定了是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时刻。
    在这个春天,大汉国第二大门阀河东曹氏家主平阳侯曹寿在长安走完了他四十一年的生命,帝国震荡,各地公侯皆举丧而奔,曹寿的去世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帝国新旧势力对比的转换。
    在这之前,平阳侯曹寿以其家族世代的名望和天子的重视,从而做到了有效调节帝国新旧贵族矛盾,缓和丞相与大将军的争斗。
    同时也在这个春天,对于帝国来说遥远而陌生的荒凉之地辽东郡中,一支总人数达到五万的全新军队正式完成整编工作。
    这支新式军队,帝国内阁重视无比,单单是财政拨款就相当于去年帝国全年的军费开支,它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
    按照计划,这支新式军队将最终组建成为一个拥有八千名重装骑兵,二万轻骑,以及一万名装备了这时代最恐怖的弩机的弩兵。
    其余划时代的还有整营整营独立编制的轻型野战弩车,以及三千名专事防御的重装步兵。
    按照计划,这支全新的军队将在年内正式完成换装计划,并初步具备战斗力,至少拥有可独立抵抗十五万匈奴骑兵攻击,在同等兵力条件下全歼敌人的基本作战能力。
    同时,李云在辽东也初步烧制出了用于制作单筒望远镜的镜片,并生产出了第一批十具望远镜用以配备军队的重要指挥官,如卫青等人。
    在未来的计划中,这种单筒望远镜将大规模的生产,大量配备到军队中的中下层军官以及斥候队中,以全面提升军队的侦察作战能力。
    同时,大连港正式投入使用,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个海军的专用港口,仅仅停泊了小型渔船十来艘。但是在未来,这个港口将成为一个可同时停泊船只上千艘,日吞吐量上百吨的大型港口,成为辽东地区物资与内地转换的重要港口。
    建云,二年三月十八,清明祭祖,这一年隶属壬寅。在传统地观念中这一年水生木相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三月,恰好也属壬寅月。
    壬宣年。壬宙月!或许是接触这个时代的观念太多的缘故。李云一直有种不是很好的感觉,却又说不出是哪里的原因。
    越接近清明,他就越发地紧张起来,清明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同时他李云也是在这一天左右出世的,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但却依然不能阻隔他对亲人地思念。
    一大早李云就从梦中醒来,端坐于床前折叠起了飞机,曾记得。那时候,自己总也很喜欢用白纸折成飞机。然后爬到市里最高达到楼上。将之放飞。欣赏着纸飞机滑翔地瞬间,他总以为。自己就是那只纸飞机,自由自在。
    飞翔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西元1873年6月4日,法国的一对兄弟成功的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开始,飞翔就成为每一个人类的梦想。
    而在更早的时候,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制作出了孔明灯。
    李云想着想着,忽然间就有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热气球的冲动来,对于他来说,热气球的制作技术和原理都不是问题,这些他早在中学时就已经相当的熟练了。
    '奇'但是毫无疑问地,他想试试乘坐热气球的感觉,要知道在现代乘坐热气球地价格是极为昂贵地,热气球号称现代贵族的游乐工具,半小时六百元地收费,足以令李云忘而却步,而私人制作大型热气球,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
    '书'想做便做,李云走出房门,此时郡守府的警卫刚刚轮换完毕,今日值班的是一名年轻的骑尉马爆。
    '网'李云自然和他也早就熟悉了,上前打个招呼便直接征用了包括他在内的十几名士兵,充当免费的义务劳动工。
    马爆,字飞炎,赵国人,这家伙人如其名,性格有点冲,好酒好赌,但是为人却又格外精明,拼起酒来至今没有输过,赌博方面更是有着赫赫威名,直杀的郡守府的人不敢在他面前玩赌。
    据他自己说,他祖上是昔日赵国最富盛名的名将,马服君赵奢,端的是威名赫赫。
    虽然李云无法从他身上看到一代名将后代的影子,说实话,马爆更适合当一个技术人员,而不是一名军人。
    原因是这家伙平日就非常喜欢捣鼓些新东西,虽然大部分是赌博器具,但也足够说明他的动手能力,据他自己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墨家的东西,属于家族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为此他的父亲在他刚一成年,就将之塞到军队中,希望军队的经历使他早日寻回祖先的荣耀,回归正道。
    但是很显然,马爆虽然很仰慕祖上的功绩,与人见面必定介绍自己是马服君的后人,可是他的心思却并不放在军队上,反而沾染上了赌博,酗酒等毛病。
    李云并不觉得,马爆这样做有错,事实上,和他祖先一样,赵括假如做一名参谋将军,而不是实际的指挥官,可能他的成就不会在孙膑之后。
    马爆也同样,或许他天生就是一个技术人员,只是很不幸投胎在名将世家,不得不背负起当一个军人的命运,倘若他出生在平常人家,或许现在他就已经是帝国铸造作坊中一名技术精湛的工人了。
    带着马爆一行人,李云从郡守府的仓库中找出一大堆老旧的衣服和丝绸,以及松脂等物。
    热气球的第一步是先要制作一个可以悬浮的热气球,后算出滞空所需要的体积以及燃料,老实说,在目前的条件下,要制作出一个拥有足够滞空时间,甚至可进行侦察的热气球,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首先燃料的问题难以解决,热气球载重有限,要载动一个体重六十到七十公斤的人,这本身就已经是在考验它的承载能力。倘若再加上一大堆燃料,那么这个热气球肯定飞不起来。
    又想了一会,李云便放弃了制作热气球地想法,因为他发现缺少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热气燃烧器。
    没有那个东西,制作出来的热气球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孔明灯的放大版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