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149部分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149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不清楚,李云很明白,在这个时代。第一胎对于女人来说,通常意味着死亡,而且是一尸双命!
    鉴于李云要当父亲了,天子刘彻也很大度,亲自上门牵着小太子看望,更批准李云若无诏书,可不早朝。
    只此一条,就令那些以为李云已经失宠的人觉醒了,事实证明。车骑将军依然是天子身边最得宠的臣子,再加上辽东新军是李云一手带起的军队,若论威望,在辽东以及北方条约内部,车骑将军依然是精神领袖。
    到五月。果然,辽东以及北方各盟友纷纷送上了贺礼。恭贺将军大人。
    但是这时候,尽管李云久未理政,也闻出硝烟的味道,大汉国居然同时在上郡和桂阳布下大军,并同时囤积了大量粮革。
    真地要双线作战吗?
    李云很不想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尽管一切证据都表明,帝国有这个能力同时打败两个敌人,在南方,赵家军队简直不堪一击。而李云早先担心的一些问题如今也早被解决,花露水帝国生产了上万斤,足够保障南方大军所需。
    而蛮族的问题,南方人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很多份奏折中,南方官僚和门阀都表达同样的看法,在他们看采,似乎不服者,就会立刻被绑架为奴隶,以用于帝国道路的修筑以及水利工程。
    长沙王甚至赤裸裸的告诉天子,他需要奴隶,很多的奴隶,因为长江的水利设施很多都出现了老化地倾向,但是倘若要发动百姓来修筑这些工程,毫无疑问这和帝国一直秉持的善待农民有根本的抵触,因此,奴隶成了深受南方门阀欢迎的廉价劳动力。
    李云不清楚,他在辽东大肆铺张,所搞得贩奴运动是否是在开历史地倒车,从而造成大汉国由封建制度转向半封建半奴隶制度。
    但是潘多拉的魔盒是他打开的,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想要阻止南方那些门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甚至,连一向以仁厚闻名的大将军窦婴都爱上了掠夺人口,这一伟大的工作。
    丞相田汾更是不客气,他亲自宣布未来帝国的水利工程以及基础建设,将不再征发农民,以示仁政!
    本来李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怎么也要反对一下,可是出乎他的想象,儒家居然是这一政策最有力的支持者,反倒是法家提出了质疑。
    因为早在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就已经被法家先贤所废除,如今帝国承认的奴婢制度,是有严格地人数限制和爵位要求的,法家觉得,掠夺太多的奴隶,会对大汉律造成冲击。
    但是很快,法家就被说服了,因为儒家,黄老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大汉国的合法公民,是绝不能容许被强行征发为奴隶地,只有那些犯下重罪,但却又罪不致死,或者其年龄不足以处死的罪犯才可以成为奴婢。
    内圣外王,这一自春秋以来被广泛认同的普遍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在这一刻,被一群掉到钱眼里的门阀官僚,毫无保留的表达了出来。
    而事实上,在大汉国,不分政治派系,地域以及身份,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对内,统治者必须尽量照顾百姓,出台仁政,但是对于外族,则根本没这个必要,反抗者杀!不满者杀!有危险苗头者杀!
    在战国时期,将军们出征最喜欢叫嚷的不是仁义,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很简单的一个‘破’安,而观在,大汉国去年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九十亿钱,超越了秦始皇三十年创造的八十四亿钱记录。
    而军队也早已经训练完毕,单单在辽东,帝国就养着十万精锐之师,有钱有兵,腰杆自然硬朗起来,说话也是霸气十足。
    四月,天子命令,驱逐匈奴派遣刭长安的使者,这个命令即使是最保守的和平主义者,也持支持态度。
    因为现在的匈奴,已不是几年前那个强大的匈奴,根据情报显示,在去年低乌孙和月氏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最终月氏在神秘兵种的帮助下击败乌孙,夺回了祖居之地,紧接着,月氏人开始稳打稳扎,逐步向匈奴领地推进,现在的匈奴估计早就被月氏人缠住了双手,大汉国不需要考虑一个虚弱的敌人!


第一第十四节 大运河
    李云拿着一份奏章走在路上,这份奏章是一名毕业临邛学院的地方官写的。
    这里面的内容,即使是他,这个现代人也颇为胆战心惊。
    这家伙居然提议开凿大运河!
    仅此一条,就足够李云对这个叫韩震的家伙留上心了。
    人才啊!
    二十一世纪谁不知道交通的重要?谁不知道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对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重要?
    而在这个时代,谁不清楚江南开发之后的好处?
    鱼米之乡啊,湖广熟,天下足,这谚语便是隋大运河开凿之后的真实写照。
    不过,这工程实在太浩大了。从洛阳一直绵延到南方,将长江与北方水系连通,这个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根本不是现在的帝国可以承担的。
    但是,不搞,又对不住这么一个天才的主意。
    大运河,大运河!这几天,天子天天念叼着,文武百官也跟着讨论起来。
    谁都希望自己来主持开凿这个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因为一旦开凿,那么支持者就立刻青史留名,百世传唱,秦国李冰那样的待遇,谁不想要?
    于是整个朝廷在这个巨大的名利面前,几乎没几个清醒,包括李云,他自己也被唬的一惊一乍,南方世家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鼓动开凿,各地郡守几乎是三天一封请援奏折,连南方即将开始的战争都在这个工程面前让步。
    桂阳方面已经卯足了劲。他们发誓,一定要抓到足够的人口,来开凿这条运河,南方人都清楚,有了这条运河,他们就将正式踏足帝国最高统治层。有了影响朝政地能力。
    所幸,还是有几十清醒者,提出不同意见,并强力注定了庭议。
    尽管如此,大运河的工程还是被天子提上了议程,首先大汉国将开凿一条运河。连接起长安附近的河道,并最终将渭水和汾水直接连接。
    这个工程计划三年,将在南方战争打响后开凿。
    李云忽然觉得,这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了?
    但是,却不得不为。大运河的开凿或许会令帝国农业有所影响,但是,只要开通,那么足以利千秋万代。
    况且。目前的政策是按部就班。并未要求几年内就开凿完工,帝国已经做好了三十年时间来开凿这条运河的决心,而且将会逐步动工。这第一步,就是先开凿从长安到河东之间地运河。第二步,开凿洛阳到杭州,第三步,将杭州与杨州及其周围连接,第四步全线贯通,使南方的各郡都可享受到这条运河带来的好处。
    而李云则被命令与右仆射窦然,一起督建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连通着谓水与汾水的工程,不过虽名为督建,其实工作很清闲,不过是负责具体工期而已,下面的事情有少府和丞相府地工作人员负责。
    回到家中,与刘闵,卓文君,刘陵分说一番。
    此时刘闵的肚子也渐渐大起来,颇有主妇的群子,而刘陵日前也被诊断怀孕,因此正喜不自胜,不过她到底是宫廷出身,见识非凡,只略一沉思便道:“夫君,妾观天子之行,有年内对匈奴用兵之意,若果然如此,那么这条运河将很难真正开凿!”
    李云点头道:“是极,夫人所言不差,天子,确有开战的意思,双线作战,加上大运河,我也不忍,可是如今……”
    刘闵咬了咬牙齿,她自清楚天子的脾气,要想要他回头,比杀了他还难!
    聊了一阵这种沉闷地话题,李云自是清楚对于孕妇,—个开朗的心情的重要性,便叉开话题道:“这几日,卫青给我写信,说是辽东今年产了很多小马崽!”
    聊到辽东,众女自也高兴起来,纷纷面露喜色,那里到底是自己的大本营,依仗之处,辽衣新军和李家同气连枝,这事情,外面早传到沸沸扬扬,倒是天子却并不担心,因此李云也并无太多地顾及,他清楚刘彻,这个皇帝,倘若下决心相信一个人,那么只要那人不是真地有太多可疑,那他就绝不会绝情,至少不会过河拆桥。
    倒是田汾,总是那么令李云不安。
    不过现在田汾也没力气来对付他了,田勇的太原新军天天缠着他要人才,而南方的王冲势力,他又要忙着拉拢,丞相,不是那么好当地,至少李云是打死也不会去当那么累的职位。(①⑥K)
    还是安乐侯好啊,要吃有吃,要玩有玩,谁都不鸟。
    看了看卓文君,这个小女人,她入门最早,却一直无孕,搞地她经常闷闷不乐。
    李云见她又露出那个楚楚可怜之样,便欲火上腾,过去搂住她动人的腰肢,在她耳边吹起热气来,现在已是五月,天气有些热,卓文君被李云这一挑拨,自是忍受不住,推开他道:“夫君,这么热的天,你怎么……”
    李云装作色狼样,道:“美人儿,来香一个,待我好好慰劳慰劳你!”
    刘陵伴怒道:“文君妹妹,他就是个纸老虎,不要怕,狠狠咬他,咬疼了,他就知道厉害了!”
    李云笑道:“是吗?那就试试!”
    便扑了上去,将卓文君横抱起来,朝卧室走去,边走边在这美人的耳边道:“今日,夫人便帮我生一个如何?”
    惹的卓文君一阵羞红。
    此日,右仆射窦然一早便提着大小礼品登门,他已从窦婴处得知这个肥差到了他手,他清楚凭借李云和皇家的关系,这事情办好了,那么他的仕途也就有了保障,不须再顶着窦家的名号,为人说三道四。
    李云自是客气,推脱一番,便收下礼物,在帝国贵族圈,这是常礼,倘若不收,那便是不给窦婴面子。
    两人便就秋后开始的工程讨论了一番,很快李云便发现,其实窦然才是真正的主角,说实话,修水利,还得靠专家,他一个外行人,根本不行。
    中国足球怎么死的,他清楚的很,便暗中决定,这事情自己挂个名就行,掌掌来往细目,其余的事情,便放手吧。


第一第十五节 这叫什么事?
    从五月起,李云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每日走走看看,玩玩谈谈,基本上是做三天事情玩四天,闲暇时候也就经常带着一帮从辽东起就跟着他的老护卫,打打猎,钓钓鱼,混着过日子。
    这在朝廷的大佬们看来,简直太不寻常,太不可思议了。
    须知道,在几月前,这个年轻人还是统帅着辽东边军,主宰整个东北草原的风云大将,一转眼,就成了一有名无实的车骑将军,怎么着,也要闹闹小脾气,寻思着找点权利吧。
    可是李云没有,这下子,连天子都觉得不对了,过个几天就找他去谈谈心,做做工作,可是李云却对天子承诺的那些事情,一概拒绝。
    他很清楚,更很明白,他假如再统帅起一支兵马,不说天子,即使他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
    任谁也不可能在绝对的权利诱惑面前不动心。
    当年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麾下彭越,韩信等不忠诚吗?
    他们绝对忠诚!
    可即使这样,他们最后还是走上了叛乱的道路。
    而萧何等人,却在打下天下后,主动放弃了权势,反而得到了一个相当风光的职位和待遇。
    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人到底是一种自私的生物,只要是正常人,就绝对不可能在巨大的权利诱惑面前,还可稳住心神!
    天子试探了几次,终于明白了,现在的李云就是你用刀子架他脖子上。他也绝对不会去再当什么边关大将,实权人物。
    人家似乎迷上了做做小生意,修修水利,或者干脆跑到长安的皇庄中去观看蹴鞠比赛,到六月,李云可能是真迷上了蹴鞠,也可能是钱太多了,没地方放。于是纠集了长安,河东,武郡以及蜀郡四地地富豪,办起了大汉国北方蹴鞠联赛。他自己封自己当起了首任蹴鞠联赛主席,而且还拉起了一支名曰:长安禁卫队的球队。
    车骑将军威远侯不当大官当球队老板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人们议论纷纷,于是随着消息的传开,每天去长安城外球场去看比赛的人多了起来。
    开始,只是周围的一些侯爵。人家有钱,也有时间,自然凑着热闹,想要看看这个号称大汉国第一富豪兼最年轻的公侯在干点什么?
    可慢慢的,看地人越来越多,开始是侯爵公子,后来当朝大佬丞相田汾,大将军窦婴也投入到了这个行列,当然最多的还是长安本地的平民。
    到六月中旬。一场蹴鞠比赛就吸引了四千多观众观看,能有时间跑来看球赛的,自然是中产阶级或者公侯勋爵了,于是连带着球场外地村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看到商机的李云果断的砸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