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7部分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7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我不管,方才我已经拜了师,以后我便叫你老师,既然师长有其事,弟子当然多多效劳了”杨谋耍着无赖道“走了,老师。这边请,河东郡的户籍官正在等着老师哩”
        李云只好无赖的摇摇头,不过收下郡守的儿子当徒弟,好象有不少好处,李云开始YY了起来,身子却快速的跟上自己刚刚收下的便宜弟子。
  


第一第七节 丞相之死

        河东城东郊,一个叫谢李的小村庄。
        李云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一望无垠的土地,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分到这么多的土地。
        站在他一旁的里正却是唾液横飞,满是得意的滔滔不绝的向他介绍“李先生,按照大汉户律,上造授田二顷,宅二顷,二顷田合二百亩,一顷一百亩是也,本朝高祖高皇帝仁惠爱民,登基之后下令,本朝田亩面积倍于前朝,以示本朝大德,盖先秦田亩一百二十步一亩,本朝二百四十步一亩。。。。。。。”
        原来高祖皇帝统一天下后发现,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人民不是当兵了,就是逃亡于山野之间,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压根就没有人种,再加上连年战乱,人口锐减。
        战国时期,孟子就说过当时的社会基本结构是“五口之家,百亩之田”。战国时一亩地是一百二十步,到了高祖皇帝当天子了,本是农民出身的他忽然间发现,即使按照秦制人人充足授田,也还是空出一大片良田没有种。
        农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高祖皇帝和他的追随者,他们深知秦帝国之所以崩溃除了横征暴敛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土地政策执行的不好,导致“富者田连迁伯,贫者无立锥之地”。
        刚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高皇帝和萧何,陈平一计算,这下可不得了!空出那么多田没有人种,高皇帝心疼的要命,那些土地在战乱时期可是可以救不少人的命啊!
        这时候萧何出了一计,既然多了这么多土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干脆把土地的面积扩大?这样一来,大家就都有田种,都有饭吃,再也不会有人造反了。刘家的天下也就可以千秋万载,永存于世。高祖听了自然是心花怒放,马上就诏令天下按萧何说的办。
        可以说正是开国的元勋们打下了文景之治的坚实基础!
        李云却是傻呵呵的在心里盘算,我的老娘,这要是在现代,这么多的土地简直可以用收割机了,这可是差不多有五百亩!(汉代一步大概1。4到1。6英尺,一亩合现代差不多2。2亩)
        一脸得意的里正似乎觉得还没说过瘾,拉着李云的手,径直走向分给李云的一栋房子,他可是好多年没有这么过瘾的向人介绍大汉的富足了,一来是因为自孝惠皇帝起从山里面出来的人就几乎没有了,二来嘛,是因为从孝文皇帝起军功勋爵授田宅制度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格执行了,这次要不是这个年轻人救了新郡守大人爱子的命,郡守感激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土地和房屋,再从河东郡找了一些无主之田凑上。否则承平了这么久,那里还有这许多土地授人?
        忙活了大半天,在杨谋带来的几个仆役的帮助下,李云总算安顿了下来。
        分给他的共有二百亩地,三间房子一块大大的院子,还有两把铁锄头,一头牛,上百斤粮食种子。
        杨谋这个便宜弟子则资助了李云一百钱启动资金,并在李云家里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呼户籍官和里正用餐,对于这些李云推脱不了,因为他现在连一个铜板也没,只是在心中记下了自己欠他的,盘算着日后再还。
        周围的几家邻居则是好奇的打量着新来的邻居,几个害羞的姑娘躲在自家房中暗暗看着这个新来的男性邻居,大汉民风开放,在许多家庭当家作主的甚至是女子,全无后世的许多顾及,若是相处久了,女孩子胆子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小。
        到黄昏时分,众人径自回家,杨谋和李叔却是留了下来,说什么“要留在老师身边,也好日日近身学习”
        一盏油灯照亮了李云的新居,他从现代带来的种子放在床头,钢刀则收好在床底下,那个德国制造的望远镜自然是拿在手里,借以看着这汉初的时代,这款花了李云两个月薪水有着夜视功能的望远镜,到现在李云才真正感受到物有所值,心中盘算着若是献给皇帝,怕是至少可捞个侯什么当当,想想李云就放弃了这荒唐的想法,谁不知伴君如伴虎,皇帝今天可以和你笑嘻嘻的说话,明天一个不高兴就可以砍了你九族!
        一个月后,李云终于狠狠的坚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是七月平定了七王之乱的丞相,大将军,汉初三杰之一周勃的儿子,绛侯周亚夫按照历史的轨迹,终于饿死在自己家中。
        说起来李云听到的周亚夫之死和历史有一点点差错。
        周亚夫其实是死于自己的固执,他那出了名的固执!
        先孝文皇帝巡视周亚夫的细柳营时,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这个著名的细柳营周亚夫挡天子故事,其实很让孝文皇帝不满。
        若不是国家当用人之际,再加上孝文皇帝早年在代国时就养成了好脾气,恐怕那时候周亚夫就被罢免了。
        到当今天子即位,七王乱起,天子以周亚夫为大将军统领平灭七王作乱。到七王之乱中期,叛军主力围攻天子的弟弟,梁王。梁王与天子一母同胞所生,自小感情深厚,当然是一面全力抵挡,一面使人急报天子,求周亚夫主力迅速救援梁王。
        天子闻报立刻命令周亚夫大军救援自己的弟弟,太后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在宫中哭着。但是周亚夫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把天子的诏令给挡了。
        后来虽然平定了七王之乱,但是梁王,太后却把周亚夫给恨上了,连天子也颇有微词。
        这两年来,天子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开始谋划为年轻的太子打下未来的辅政班子,周亚夫人虽固执,但是他有才华天子是知道的。
        为了以防万一,天子决定试探试探。于是在一次朝会后,天子令周亚夫与自己进餐,却故意不给他筷子。天子想看看这个周亚夫到底还有没有臣下的样子。
        哪里知道周亚夫当场就不高兴了,天子看了很不高兴,想当年樊哙在霸上当着楚霸王的面生吃生猪蹄子,镇住了楚霸王,大长了高皇帝的威风,难道你周亚夫比樊哙的功还大?还是朕不如高皇帝。不高兴的天子站起来说了一句“此泱泱者,非少主之臣”便决定冷藏周亚夫,扶持起程不识,李广。
        再加上天子与太后的关系日见冷淡,为了挽回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天子干脆就罢了周亚夫的丞相职位。
        今年早些时候,周亚夫病了,他的儿子担心父亲死后没有钱下葬,就偷偷的瞒着父亲私下买卖了五百套甲盾。
        大汉律私下买卖甲盾是谋反的大罪,偏偏周府一个下人不满周的儿子,就偷偷的报官了。
        天子知道后就叫庭尉去问问周亚夫到底有没有这事情,谁知道周亚夫脾气来了,对庭尉吹鼻子瞪眼睛,好象犯人成了庭尉似的。
        这时候天子火了,加上周亚夫以前得罪的人实在太有影响力了,太后,梁王,甚至长公主!
        于是天子就亲自过问这事情,查清了真相,想想周亚夫似乎也有功,天子就不想怎么为难了,就削去了他全部的官职,令周亚夫归家养老。
        这下子周亚夫不干了,几次想要自杀,幸亏他夫人拦住,但是周亚夫出了名的牛脾气,过了几天就绝食,三日后绝食而亡。
        这件事李云觉得天子是故意的,打了几十交道了,君臣的脾气早就摸熟,假如天子真的不想周亚夫死,那么赦免他的罪,再好生安慰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但是天子没有,而是坐看这个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的老臣饿死。
  


第一第八节 梁王(上)

        马蹄声由远而近,奔腾而来的轰鸣声,令河东的守城士卒大为恐慌。
        那远处平原上金光阵阵的钢铁洪流,以迅捷的速度驰近。
        顿时河东城城门口乱做一团,值班的头头一面令人鸣金示警,急告太守,一面颤抖着爬上城墙,用惊恐的双眼注视着那一泻如注的骑兵部队,心中不免诅咒着边戍卫军,大汉国可是在渔阳到右北平郡一共部属了近十万精锐,率军戍边的可是飞将军李广,车骑将军程不识这样的英雄!
        这些骑兵是那里来的?戍边的卫军干什么吃的?头头诅咒着那些卫戍的军人,要知道这里是河东,大汉国的粮仓,马场!从周天子起就属于五服体系中最重要最中心直接归属天子管理的甸服!
        下一刻头头就把诅咒的声音硬生生的塞回肚子里边,曲下自己的膝盖和所有反应过来的人一起跪了下去。
        那支精锐的骑兵此刻在他们眼中也变的可爱起来,因为当头的一名校官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一节节连起来的棍子,代表大汉天子权威的——节,大汉律,节代表天子的使者,符代表天子的战争,令代表着天子的法令。持节者,在他从天子手中接过那根节开始,他就已经不再是他,他代表的是大汉天子的权威,大汉国最坚强的脊梁!
        这支代表着天子权威的骑军,理也不理城门的众人,径自进城如风一般直扑太守府,直接在那里宣读了天子的诏令。
        原来梁王刘安病重了!
        自上月周亚夫饿死家中之后,另一位在七王之乱中立下赫赫功劳的名人,当今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大汉国历史贬誉参半的名王刘武病了,而且病的是一塌糊涂,在床上已经躺了足有半月。
        梁王是天子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弟弟,也是窦太后最喜欢的幼子。孝文皇帝时期曾经担任过淮阳等国国王的贤王。
        七王之乱时期,正是这位梁王拼尽了老命拖住叛军主力,才险险让周亚夫最终剿灭叛军,可以说功高至伟。
        叛乱平定后,有一次天子和梁王喝酒,喝的有些糊涂了,就拉着这个自己最亲的弟弟的手说“朕千秋之后,便把这帝王之位传给你,如何?”梁王嘴上却推脱,但是从此也动起了当皇帝的念头。
        天子酒醒后便把这事当成了糊涂话不再提及,但是窦太后耳朵软,经不住爱子磨,便在汉元一百五十六年时提议立梁王为储君,但遭到太尉袁盎为首的百官反对而作罢。
        梁王当然就恨上了袁盎等人,并在不久后与部下羊胜,公孙诡密谋刺杀袁盎,不久事情就败露了,天子震怒。但是念在与梁王骨肉情深,再加上自己当年也有过出格的事情就赦免了梁王的罪,但是谁都知道天子已经不再信任梁王了。
        这几年失去了登上天子宝座机会的梁王自暴自弃,每日不时游乐就是饮酒,今年大仇周亚夫一死,他也跟着病倒了。
        他这一病,倒是把太后急了个半死,连天子也想起了他昔日的好处:其实七王之乱的诱因就是当今天子,当年还是太子的天子在长安城出了名的跋扈,一次和人下棋的时候话不投机,天子拔剑就杀了下棋的那人,而那个被杀的人恰好就是吴王刘安最宠爱的儿子!
        当然最后背黑锅的就是当时还年轻的弟弟刘武,据说孝文皇帝也是因为听说刘武杀了吴王世子才早早的打发刘安在还未加冠的时候去淮阳国。
        所以凭借着份关系,加上七王之乱平定的功劳,现在梁王病重了。天子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一时间人们仿佛又看了七王之乱事情并肩作战的两个好兄弟。太子,信阳公主,林滤公主等天子的子女先后到梁国慰问。
        太后更是三天五天的令人到梁国去送药材,灵丹,并询问她这个最小的儿子的病情。
        信阳公主携丈夫平阳侯曹寿回长安看望父亲,母亲和祖奶奶时,一时顺口就说了河东的一些趣事,其中就包括了在河东城门救人于鬼门关的李云。
        这时候的太后那里还管什么可靠不可靠,有名不有名,只要是医生她都恨不得往梁国送,这时候念起兄弟之情的天子自然也就大方起来,不仅仅自己的御医派了大半去梁国,还在长安广求名医。
        太后一求,天子自然就发了使节去河东,连带着干脆在全国范围内派出使节,见到有名气的医生就往梁国拉。
        李云此时却不知道历史已经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原本没有派出使节的天子向全国派出他的权威的代表——使臣。更加重要的是:他在穿越前看了电视剧《汉武大帝》和《大汉天子》似乎那里面的梁王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