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107部分

锦娇记-第107部分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吃茶,嗑瓜子,也是常有的。可这会儿,傅家人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了,舅母还这么不知规矩,确实是让人觉得难堪极了。
  尤其瞧着郑涟那嘴角一闪而逝的嘲讽,傅瑶这脸上顿时更是讪讪的,有些生气的看着傅姜氏道:“娘,郑姐姐来给您请安了。”
  傅姜氏自小就疼傅瑶这个宝贝女儿,怎可能不知道她动了怒。可一时半会儿,她确实没反应过来是为了什么。
  这会儿也容不得她多想,她忙堆起笑容,瞧着郑氏道:“好孩子,来,过来坐。”
  姜王氏是听闻过这位郑侧妃的大名的,系出郑国公府,宫里又有太后娘娘做倚仗,可这会儿瞧着,她心里却也有些不以为然。名门世家出来的又如何,长得不过白了些,身材确实也不错,可这样的身体,怕是不好生养的。她们乡下,女人大屁股才是福气。
  姜王氏是个没眼力劲儿的,许她觉得这屋里傅姜氏怎么说都是郑氏的婆婆,而她是姜家人,也就很自然的把自己放在长辈的位子上。并不觉得自己这么端坐在炕上,有什么不妥。
  郑涟再是心宽,之前再多的心理建设,在看到姜王氏这么恬不知耻的时候,嘴角的笑容到底是有些装不下去了。
  还没坐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借口身子不舒服,回去了。
  想她郑涟,自小是郑国公府的明珠,虽说是嫡次女,可因为得太后娘娘的恩宠,从没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过。她怎么可能想到,有朝一日会在一个乡下婆子面前如此难堪。
  傅瑶倒是想追上去,可姜王氏和姜善在,她到底还是不想让两人觉得,她们母女还需要刻意讨好郑涟。可她心情别提有多糟糕的。好不容易等到姜王氏母女离开,她瞬间就炸了。
  “娘,你糊不糊涂?我看您就是太纵着舅母了。她算什么东西,方才郑氏过来,她怎好意思端着身份,还坐在炕上。也太把自个儿当回事儿了。”
  傅姜氏一怔,拿着茶杯的手也猛的一颤,仔细想想,她确实有些没考虑周全。可从另一方面来讲,姜家到底是她的娘家,说来,姜王氏也担得起长辈这身份。
  傅瑶都要气糊涂了,“娘,这都是我的错,之前我总觉得,姜家人入京,我们也不必这么势单力薄。可现在看来,是我太异想天开了。只要舅母不添乱,我都谢天谢地了。”
  傅姜氏暗暗叹息一声:“瑶儿,我知道你是因为方才在郑氏面前失了面子,觉得气不过。可姜家到底是你的舅家,你舅母确实没读过什么书,又贪心了心,吃相也有些难看,可你要知道,整个王府,没谁能成为我和你的倚仗,可我们若是想法子让姜家在京城立足,争的一席之地,那我们在府邸,是不是容易些。”
  “难道你舅妈方才奴颜婢膝,你就有脸了?若你舅妈是你说的有眼色的,觉得郑氏是从郑国公府出来的,宫里又有太后娘娘在,像个仆人似得讨好她,恭维她,我看你也未必就开心。这世间的事儿啊,没有两全的。”
  听傅姜氏这么一说,傅瑶确实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的确,若舅母奴颜屈膝的在郑涟面前,她只怕会觉得自己更没脸。
  “可是娘,凡事也该有个度的。您多少也该教教舅母规矩,这次我们关起门来没闹了笑话,可下一次呢?”
  说完,她定定的看着傅姜氏,又道:“娘,我们虽说不刻意捧着郑涟,可我们也不能故意让她没脸,您说是不?您也知道,月底许三少爷和谢氏就要大婚了,女儿既不愿意往西北去,可这毕竟是御赐的婚事,如何能逃得过。只怕将来还得靠郑氏在郑太后面前美言几句。”
  闻言,傅姜氏情难自已的流露出几分怜惜,哽咽道:“你说的是,是娘想的太简单了。其实这事儿也怪您糊涂,许当初就不该让你装病,娘没读过什么书,只想着你只要不往西北去,躲过一时是一时。却没想到,让你进退两难。”
  另一边,许姝抬了抬眼皮,一旁侍奉的琥珀见她醒了,笑着道:“郡主,奴婢先侍奉您沐浴更衣。”
  不用看,许姝也知道,外头已经是日上三竿了。都怪那厮,昨个儿夜里折腾起来没完没了,最后她差点儿累的没晕过去。
  “郡主,王爷今个儿天还没亮就走了,窦继海一大早也捎了消息出来,说是太后娘娘暗中请了一些道士在宫里做法事,圣上昨个儿幸过五姑娘之后,直接就昏过去了,太医院的人又是施针,又是灌药,怕是圣上这次难逃这一劫呢。”
  虽早就知道成元帝没几日可活了,可闻着这消息,许姝还是不免有些恍惚。
  “郡主,王爷临走前留了话,说是这几日,回府会晚些,让您别担心。”
  许姝在这事儿上,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成元帝若是去了,这个时候,没谁想生事端。无外乎是郑太后如愿当了太皇太后,皇太孙继位。只是,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注定少不了硝烟。
  而傅祈钰,手握重、兵,加之这次让谢家全身而退,收拢了不少天下文人,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这日晚些时候,宫里到底还是传出了成元帝驾崩的消息,皇太孙继位,年号晟平。
  依着宫里的规矩,皇帝驾崩,那可是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的,设灵堂这事小事,最重要的是利益的角逐。哪怕是年号,礼部和内阁那边,也少不了争论。还有京津冀兵力,九门那边,都少不了重新划分利益。
  到时候,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一切,都未有任何变动。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许家,殷家,傅家这三角关系,傅祈钰又手握重兵,郑太后,怕,不,如今该叫太皇太后了,即便她有什么想法,也不好贸然出手,否则就怕这皇太孙还未继位,傅祈钰就挥师南下,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呢。
  虽一切还未尘埃落定,可对许姝来说,傅祈钰离那个位子,只是时间的问题。
  紫轩院
  郑涟激动的眼睛都红了,她这段时间所有的委屈,一下子都消散殆尽。
  “主子,皇太孙还那么小,宫里有太皇太后在,以后看谁还敢小看我们郑国公府。”
  因为先帝和姑祖母的关系,郑国公府这些年,一直都战战兢兢的。郑涟这会儿如何能不激动,尤其想到自己在府邸尴尬的地位,她如何能不兴奋。
  “采凝,快帮我梳妆打扮,一会儿我们去二门等王爷回府。”
  采凝犹豫道:“主子,您这……”
  郑涟哈哈笑了笑,“你这丫头莫不是糊涂了,如今,谁还敢小觑我们郑家。这用不了多久,姑祖母少不得会垂帘听政。王爷那么聪明,难道能连这点儿都瞧不出来。”
  “这之前,那许姝是仗着背后有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可如今,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是宫里的太皇太后,皇太孙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依着姑祖母的手腕,未必成不了武后。如此,我又何须避着那许氏。再说那许大人,如今虽说是内阁首辅,可姑祖母迟早会有所动作的,你说呢?”

☆、第154章 新帝

  成元帝驾崩; 紧接着皇太孙继位; 郑太后顺利成为太皇太后。于郑太后而言; 根本无所谓什么丧子之痛; 确实; 闻着成元帝逝去的那一瞬间,她有些感伤; 可这一闪而逝的感伤算的了什么; 能比得上她如今至高无上的地位吗?
  尤其是她往东暖阁去时,那跪了一地的六宫妃嫔,哭的要多伤心有多伤心。可这里面,有多少人是真的是哭皇上,更多的,是哭自己不幸罢了。
  祖宗的规矩,这后宫佳丽; 又子嗣的,许还能捞个太妃,在宫里荣养,而没有子嗣的; 大抵都逃不过去外头的庵堂了此余生,而更不幸的,会挑选几人殉葬; 帝陵修的再繁华,到底到了那边,怕寂寞; 不说真的和生前一般,后宫佳丽三千,可美人该有还是得有的。
  看着战战兢兢跪了一地的妃嫔,郑太后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和以往不同,成元帝还在位时,她虽也地位尊贵,可还是缺了些什么,没如今这么有底气。尤其地上跪着的这些人,那哀伤绝望无助的目光,郑太后更意识到,权力果真是个好东西。
  “主子,这次殉葬的名册您看看,可还有什么遗漏的?”
  桂嬷嬷这几日也得意的很,走路都有些飘忽。虽四处是哀乐,可在她看来,紫禁城的天从未这么蓝过。
  她是知道太皇太后一直都视那温氏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今,先帝爷去了,太皇太后若是想借此出去温氏,谁还敢说一个不字。
  人死如灯灭,太皇太后确实想拔掉心头这根刺,可如今越是身处高位,越是得行事谨慎。三皇子虽被废黜,可乾州离靖南王属地不远,就怕到时候生了什么事端。所以,即便她再恨淑贵妃,这时候,也得留她一条命。
  甚至,她还准备封淑贵妃为淑太妃,依旧住在翊坤宫。
  “到底是娘娘考虑长远,奴婢自愧不如。”听了郑太后的顾忌,桂嬷嬷笑着奉承道。
  郑太后呵呵笑了笑,“你呀,哪里是没考虑道,不过是惯会哄哀家开心罢了。”
  说罢,她不由想起了如今还在淑芳阁的蕙嫔许氏。依着宫里的规矩,她无育嗣之功,先帝又是在和她颠龙倒凤时出了事儿,这不管怎么,总没有留她的理由的。
  尤其新帝还格外的黏着她,郑太后确实想留一枚棋子在自己身边。她虽不至于眼老昏花,可新帝的性子,之前东宫压抑的很,又被圈禁在禁宫那么久,性子免不了有些喜怒无常。这个年纪的孩子,当然不喜欢她这老婆子管束,她呢,也拎得清,皇帝喜欢什么,那就一切都随他的意,没得等他翅膀硬了之后,心底和她生了嫌隙。
  可留着这许氏在新帝身边,她多少还是有些防备之心。这许氏,野心大的很呢,否则,当初也不至于选秀时就早早爬了先帝的龙床。
  犹豫几秒,桂嬷嬷低声劝慰道:“主子,奴婢倒觉得许氏留着还有用。不说别的,就皇上的性子,虽说年纪尚小,可却看着是个心思重的。这您若执意取了许氏的性命,皇上心里,怕会暗暗记您一笔,不划算的。”
  “奴婢知道您怕许氏心思不轨,可她算什么的东西,虽是许府出来的,可不过一个庶女,许阁老怎么可能在乎她。她如今连命都是您给的恩旨,日后,您便是她的主子。这道理,她不会不懂的。毕竟,这天下,除了您,没人会管她的死活。奴婢再说句僭越的话,皇上虽黏着她,可之前,皇上不也黏着锦绣那宫女。可锦绣落水而死,您看皇上嚷嚷着找锦绣了吗?可见,皇上是个寡情的。这样的性子,纵是许氏真的有什么心思,也成不了大事。”
  新帝的嚣张跋扈,喜怒无常,这几日郑太后早就体会到了。别看小小的一个孩子,瞧着什么都不懂。可他却知道,自己当皇帝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不,昨个儿傍晚在御花园放风筝,一个小太监侍奉的不如意,直接就差人把那小太监扔在湖里了。
  这样的阴晴不定,这样的残暴,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多少让郑太后有些唏嘘,有些心惊。可思来想去,这也未尝就不好,一看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也不会成为她的威胁。她只要更加纵着他,更加顺着他,那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会知道,宫里的太皇太后才是真正的主子。
  既如此,郑太后也没再多犹豫,直接封了许蕙为蕙太妃。
  处理完这些事儿,郑太后便有些乏了,这几日,她虽说无需和朝臣们劳心劳力,可想着眼下这格局,心里多少是梗得慌。内阁那边,她该如何入手,还有这京津冀的兵力,九门的部署,这些,她都两眼一抹黑。更不要说,还有个手握重兵的镇北王了。
  她之前还担心,镇北王会趁着这次捞个摄政王当当。可他却自始至终没提。这愈发让她忧心了。
  任何人都可以是纯臣,可镇北王绝对不会是。而他的按兵不动,只能说明,他有更大的野心,他谋取的更多,甚至是这整个天下。
  有镇北王在那虎视眈眈,郑太后怎可能睡得了安稳觉。若不想法子除掉这个隐患,日后只会夜长梦多呢。
  可眼下却不可能对他动手,许家,殷家,傅家,这三角关系何其稳固,傅祈钰若真的出了事儿,她面临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局面。
  “主子,您若说许家和傅家关系稳固,那奴婢不说什么。可殷家,这高宁大长公主殿下毕竟身上流着李氏王朝的血液,她还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家王朝覆灭不成?”
  “清溪郡主和镇北王大婚,那是镇北王御前请旨,这整个京城的人可都知道,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其实是有意把清溪郡主留给殷家二公子的。只是,谁能知道会出了这个意外。奴婢觉得,您不妨请高宁大长公主入宫,好好絮叨絮叨,她若真的置若罔闻,那她便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