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44部分

锦娇记-第44部分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子,奴婢瞧着王爷倒是坦诚之人?不像是在虚以委蛇。”
  周嬷嬷帮自家主子捏着肩膀,缓缓道。
  高宁大长公主闭了闭眼,喃喃道:“希望如此吧。”
  高宁大长公主素来宠着许姝,自然也不愿意让姝儿夹在她和镇北王之间为难。
  她不禁又想起镇北王方才所说的话,若她没理解错,他和姝儿,其实早就谋过面,而且还不止一次。
  “主子,您又何须多想。这无非就是宫宴或者是上次许老夫人寿辰,镇北王对郡主上了心。不过王爷如此雷厉风行的手段倒也少见,按说,也该先来问问您的意思的。”
  说着,周嬷嬷顿了顿,直道自己是老糊涂了。镇北王先斩后奏,无非就是怕别人抢先一步,这么想着,这镇北王,倒也是个深、情的。

☆、第69章 承诺

  宝林院里,殷锦芙和殷锦璇估摸着这时间差不多了,就先行离开了。许姝忍不住红了脸,拽着殷锦芙的胳膊:“王爷也未必过来,纵是过来,碰到了又有什么。”
  殷锦芙掩嘴笑笑,小声在她耳侧叮嘱道:“一会儿王爷来了,可不许在王爷面前使小孩子脾气。若真为了郑涟的事情和王爷置气,没得拉低了自己。”
  许姝笑笑,知道两位姐姐这是不想在这里当电灯泡,想让她和镇北王单独待一会儿,“我心里自然是明白的。”
  这厢,殷锦芙几姐妹才刚走,便有丫鬟传话说,王爷正往这边来呢。
  许姝也不想表现的太急切,可却忍不住往窗外望去。
  自打赐婚的旨意下来,镇北王倒是隔三差五的来给她送小玩意,有时候,也会用那小鹦鹉传递书信。可这还两人面对面一起独处,如何能一样。
  可也没多少时间让她不安,没一会儿,许姝已经听到了脚步声。
  她下意识的抬眸看去,一时间竟是看呆了。
  “傻姑娘,大长公主殿下没告诉过你,不能这么直、勾、勾的盯着男人看。”
  许姝轻笑出声:“王爷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怎的就不许人看了?”
  原不过调侃的之话,却见镇北王眼睛里顿时充满了笑意。
  为了缓解这尴尬,许姝急急道:“听说王爷常年征战沙场,对待部、下凡事都依军、令行事,一年到头都没个笑脸。现在,我终于是放心了,王爷若在私底下也是冷冰冰的,那岂不太无趣了。”
  她还想再说什么,却突地看到镇北王受伤的手心。
  “这怎么回事?”许姝下意识的就拉了他的手,等她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儿想要放开时,镇北王已经紧紧反握着她,“一点儿小伤,无碍的。你只需记住,今个儿我在大长公主殿下那里,许了承诺,从这一刻起,你便是我的王妃了。”
  许姝是真的有些被吓住了,她不知道到底镇北王和外祖母说了什么,以至于有了这样的伤口,可她又不能问。
  说来也奇怪,她虽和镇北王只有几次谋面,可她却知道,即便她问了,他也不会告诉她。
  见她轻咬着嘴唇,一副不安的样子,傅祈钰在她耳侧吐气如兰道:“不用担心,日后我对外人还是冷冰冰的,私下里,只对你一人笑。”
  许姝作势就要去打他,却见傅祈钰把手伸到她面前,那有恃无恐的样子,许姝直接就被气笑了。
  许姝自小没服侍过人,可上一世被圈禁禁宫,她也不是一点儿都不会的。
  她忙让琥珀拿了绷带和酒、精,可看着傅祈钰手中深深的伤口,还是让她有些犹豫。
  “不如让太医过来吧。”
  傅祈钰摇摇头:“这可不行,本王征战沙场,却是第一次为一个女人受伤,也只许你给本王上药。”
  许姝无奈的叹口气,“若是包扎不好,可不许怪我。”
  一边说着,她轻轻吹了吹伤口,“记得小时候我有一次不小心在花园磕着了,外祖母为了哄我敷药,总会先轻轻的吹一下,说这样就不疼了。”
  原也只是为了不让自己这么紧张,可许姝才说完,刚拿了棉棒湛了酒、精,就被傅祈钰搂了腰肢,坐在了他的大腿上。
  傅祈钰乌黑的眸子看向许姝,“能让郡主亲自服侍,这伤也算值得了。”
  许姝挣扎着就要下来,可如何敌得过傅祈钰,她气急的捶他一拳:“我可不是你的使唤丫鬟。”
  傅祈钰笑笑:“我身边可没使唤丫鬟,常年征、战,谁会带娇滴滴的女人在身边。”
  许姝明显不信,堂堂一个王爷,身边如何能没伺候的人。
  可傅祈钰眼眸清澈,没有一丝的闪躲,实在是不像是说谎。
  一时间,许姝也迷糊了。
  傅祈钰竖起手指在她嘴唇轻轻点了点,认真道:“本王身边常年只带侍从,倒是宁夏总兵,京津冀官员送过一些美人,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本王连见都没见过,都是楚夫人再管的。”
  “楚夫人?”许姝微微蹙眉。
  傅祈钰笑笑:“哦,就是张伯的媳妇。张伯追随本王多年,前些年在西北讨着了媳妇。本王也不习惯身边有外人,随手就把那些麻烦交给楚夫人了。”
  许姝简直是目瞪口呆:“麻烦?你管那些美人叫麻烦?”
  傅祈钰也不瞒着:“谁知道这里面哪个是哪个的眼线。军\机\要\事,可容不得丝毫含糊。”
  许姝顿时心里千头万绪,也不再多言,静静拿了绷带和棉棒,帮他包扎起来。
  等一切都就绪,傅祈钰突地靠近她,抓了她的手。
  许姝猛的一怔,有些不明白他又发哪门子疯了。
  这么静默半晌,只听傅祈钰幽幽道:“太后的懿旨,你无需放在心上。郑家得意不了多久的。”
  许姝敛敛神,抬眸看着他:“王爷运筹帷幄,这些后宅之事,王爷无需忧虑。不日后圣上外出射猎,王爷可想好了法子全身而退?圣上若真的动了杀、意,那围场就是铜墙铁壁,既如此,王爷该慎之又慎。”
  傅祈钰一把把她搂在怀里:“郡主不已替我求了国公爷吗?如何还这般担心?”
  许姝诧异的看着他,有些意外他如何能知道。
  傅祈钰笑笑:“你果然在国公爷面前替我说话了。”
  许姝这才意思到自己被耍了。她腮帮子鼓鼓,正要动怒,却听傅祈钰缓缓道:“你放心,本王不会死的。便是为了你,本王也不会有什么意外。本王可舍不得你守一辈子活寡。”
  许姝哼哼两声,嘴硬道:“王爷忘了,我可是圣上册封的清溪郡主,又有外祖母在,即便是御赐的婚约,只要外祖母愿意,定也有法子……”
  话还未说完,许姝只觉下巴一痛,而傅祈钰眼眸中隐隐有些愠怒,“你这辈子只可能是本王的,至于别人,你想都不要想。”
  “殷二公子如今也到了婚配的年龄,王妃若不介意,本王到可以当当媒人,给殷二公子则一门极佳的婚事。”
  许姝身子猛地一震,知道镇北王这是有些介意她和二表哥的事了。
  她轻轻咬了咬嘴唇,“我和二表哥自幼一起长大,二表哥温文尔雅,满腹学识,加之嫁给二表哥我还可以留在定国公府,承欢外祖母膝下,确实,这桩婚事,若没有王爷御前请旨,可能会继续下去。”
  “可我既然已经成了你的王妃,那这辈子,二表哥就只是哥哥。”
  傅祈钰微笑道:“只要他对你没有觊觎之心,本王不会为难他。”
  许姝顿时啼笑皆非。
  涟漪院
  殷锦娴听丫鬟说镇北王往宝林院去了,难掩讽刺道:“如今有祖母在,怕姝妹妹受了委屈,能压着镇北王往姝妹妹那里去哄姝妹妹开心,这日后若祖母不在了,我就不信还有谁能给她撑腰。”
  郑姨娘神色阴郁,自打那日从郑国公府回来之后,她就有些紧张兮兮的。
  “姨娘,我都说多少次了,这是太后娘娘指婚,既然是太后娘娘指婚,那也一定是圣上的意思。您又何须为了这事儿一直惴惴不安的。说到底都是圣上的恩典。”
  说着,殷锦娴突然想到什么,担心道:“姨娘,你可听说许家那位孟姨娘了。听说前些个儿往庄子上去住,当起了居士。看来那新太太萧氏确实是个有本事的,这才进府几日,就把孟姨娘赶到庄子上去了。还有那孟家的少爷也废了,那孟家老夫人直接就晕死了过去。那许二爷也当真是狠心的,孟姨娘和她有自小的情谊,又侍奉她多年,育有子嗣,竟眼睁睁的看着孟家遭此劫难。”
  顿了顿,她又感慨道:“也是这孟姨娘身后没有倚仗。看看我和姨娘,有姑祖母在背后顶着,太太心里纵然再不欢喜,也不敢真的为难了我们去。”
  郑姨娘却是有些羡慕那孟氏,若她能在庄子上躲清闲,那倒好了。可惜,郑家丢不起这个人。
  “好了,你也莫这样总是在人后说道了。如今你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得罪了太太没有好处的。你也看到了,太后娘娘往日也宠着涟姐儿,可不也这么丝毫都没有犹豫就推出去了吗?好多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尤其是婚配这事,若真等着太后的一句准话,可得等到何时?”
  “你当太后真的糊涂,不知道你对三皇子的心思。可太后可有提过那么一耳朵?”
  说着,郑姨娘忍不住落了泪,“如今,皇子间明争暗斗,可没到最后一刻,谁能知道成败。三皇子得势还好,可若是败了呢?淑贵妃宠冠六宫,到时候三皇子只怕比如今的五王爷都举步维艰。”

☆、第70章 出击

  东宫
  又是个阖宫不眠的夜晚,太子妃罗氏眼圈发、红,紧紧的抱着皇长孙。而坐在一旁的庶妃李氏,早已经按捺不住的哭泣出声。
  眼瞅着这些日子圣上对东宫似乎缓和了些,罗氏也不禁松了一口气。可偏偏在这当口,太子殿下的风疾又患了。这些年,都是宁国公府差了莫神医入宫,偷偷给太子殿下施针。明面儿上,外人都以为,是罗氏一直无法受孕,才隔三差五的请了莫神医来。
  想到莫神医昨个儿那话,孟氏真是一阵后怕,莫神医说,若再这般下去,太子殿下怕是会真的不好。从起初的头痛眩晕,到前几日的突然晕厥,这若不好生调理,可能有一日便突然瘫在床上。
  莫神医虽自信自己的医术,可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建议让太医院的诸位御医一起来给太子殿下会诊,如此,才不至于耽搁了太子殿下的病情。
  这些话,莫神医自然不敢在太子殿下面前提及,可也不敢私自瞒着,只能把话传到了罗氏这里。
  东宫储君,竟然患有风疾,这若真的传出去,只怕太子殿下这储君就真的到头了。父皇本就有废太子之心,若知道了这个消息,岂不是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让罗氏更忧心的是,太子殿下还执意随父皇去狩猎,若到时候风疾发作,有个什么不好。那么多宗亲和朝臣,到时候如何还能再瞒下去。
  东宫储位,若太子殿下失势,谁最有可能取而代之,不用想,定是淑贵妃所出的三皇子了。
  罗氏紧紧抱着怀里的皇长孙,突然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比起太子,父皇当然更喜欢皇长孙。若是能立皇长孙为储君,那于父皇,是丝毫威胁都没的。
  父皇不就担心一国有两个君王吗?才一直对太子心存忌惮。是因为太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幕僚,太子一天天翅膀硬了,可他,却一天天变得苍老。这或许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愿意看到的。
  罗氏敢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倒也不是因为她真的心狠。实在是,她也需要一条活路。何况,她也不是睁眼瞎,对于东宫幕僚建议太子殿下废黜自己,让清溪郡主取代她这事儿,还是闻到些风声的。
  想她十七岁就陪着太子,虽未能给太子诞下子嗣,可到底她陪太子日日战战兢兢的,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太子殿下如何能真的动这样的心思?可见,心里也是没她的。
  既然他无情,那她也无需顾及太多。
  罗氏是真的受够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了。若圣上能册立皇长孙为皇太孙,不就可以解了东宫的危机。如此,总可以平静几年的。她心里已经埋下了对废黜的恐惧,可她有一种直觉,父皇废太子的心思一直都未放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谋划着让皇长孙成为皇太孙呢?
  父皇防备着太子,废掉太子另立太子那也是一桩劳心事儿,若她是父皇,绝对也会把目光落在皇长孙身上。
  毕竟,其他几个皇子,哪个做了储君,都不可能真的安全。他们都大了,都有了私心,何况还有他们身后的支持者,立他们为储君,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麻烦。
  可一般太子健在,鲜少有立皇太孙的先例。可万事也不绝对,只要父皇有这个心,一切都会成为可能。
  可到底该怎么让这事成为既定事实呢?太子妃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求助于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