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闺谋 >

第221部分

闺谋-第221部分

小说: 闺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安宁一看便喜欢上了这里。
  梅坞地处南边,已经入了十一月中旬,却是一点不冷的。
  骆阁老家的房子够大,比京城的五进的院子还要多出不少。听说是早些年便准备好了,就是为了回来养老。也确实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家里的仆人并不多,都会些庄家院里的活计。骆阁老两口子带着儿子媳妇在此地过的极为舒心。
  安宁也住的舒心,都不想回京城了。
  爷爷和外公相谈甚欢,母亲和外婆,舅母天天围着孩子转——安宁则是偶尔和表哥上山打猎,猎的山鸡,野兔回来,惊得表嫂连连称奇,总听表哥说自己功夫了得,如今见着了。安宁与表嫂虽然不熟悉,但印象极好,表嫂家里的人口也简单,是外公致士之后做主给表哥娶的。
  “宁儿又猎了这么对回来啊?咱们家的窖里要放不下喽。”表嫂说道。家里放置食材有个冷窖。气温高的时候用得到。
  “是啊,宁儿,先莫去了。过些日子吃的差不多了再去不迟。”外婆也笑着道。
  “嫂子,外婆,我这闲人就这点用处啦——”安宁是真闲了。整天游荡着。不知不觉就抓了这么多。
  “你这丫头,又跑野了,还不去洗手!”骆馨兰从屋子里出来,见女儿又猎了好些的野味,不由得说道。
  “给邻居送几只去。”骆舅舅说道。
  “送吧,还有不少呢。”外婆赞同。
  安宁知道那个邻居,说是邻居,也要离得几里路远呢。
  吃了晚饭之后。安宁在母亲的屋子里赖着不走。一整天都没有见着两个弟弟,两个小家伙抓着她也不松手。
  “宁儿住的可开心?”安正辰见三个孩子都这么好,心里由衷的幸福感。
  “开心,与世无争的日子多好。”安宁喜欢这样的生活。那时候在玄月山,如果不是出了后来的事。她也打算那么生活下去的。
  “是啊,咱们一家子生活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烦恼——”骆馨兰感慨,见着父母和哥哥一家了。知道他们过的这般的好,她放心,可是一想到要离开,就开始不舍。
  “那我们不走了好不好?”安宁说道。她也是突发奇想。见母亲父亲都很满足的样子。
  安正辰和骆馨兰一怔,点头又立刻摇头。“哪怎么行呢,你的婚事——”安正辰随即说道。
  “爹,都说了婚事不急的。就是谈到婚事,女儿嫁了,省得担心你们,在这里生活正好呢。再说,婚事不一定如何呢。就算不嫁人,爹娘还不养女儿一辈子么?”安宁赶紧说道。对婚事她并没有那么急切。何况在这古代,婚姻令她忐忑。
  骆馨兰心里一酸。女儿这是为了他们着相啊!“莫要胡说,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王府那边早晚会有个说法。等回去就让你爹去问问。”
  “不让我爹去问。女儿偏叫这个真了。”只要戎渊不糊涂,她就不会问。
  “好,好,咱们不问。我的女儿一千一万个好,不着急是他们的损失。”安正辰赶紧安慰女儿。生怕女儿伤心炸毛。
  “爹,娘,女儿说的事不是玩笑话。梅坞这里确实不错,如今京城形势不定,说不定哪一天会有祸事,两个弟弟还小,经不起折腾。不如就在这里住下,天高皇帝远的,等什么时候稳定了再回去。反正咱们也不争那个从龙之功什么的。不需要去做什么,反之在京城便不一样,毕竟安氏做官的多,被拿捏拉拢的不住,恐怕就会动手。到那时再想走,恐怕没那么容易。”
  安正辰沉默了。女儿说的有道理。虽然这算是个避世的法子,可也是最稳妥的。媳妇和孩子是最大的软肋。他不能拿来去赌。
  “等明日我与你爷爷商量商量再定。”不知父亲会有什么章程。
  “也好。”安宁也是临时想法。如果大家都同意,还得重新规划。
  骆馨兰对这个想法很赞同。她没有那些家国的观念,只要是一家人能够平安就好。她害怕那样的日子。两个儿子还这么小,万一在京城出了什么事,那就是要了她的命一样。
  安宁第二日并没有去问父亲和爷爷商量的如何了。而是带着二宝去梅岭附近又转了好大的一圈。
  发现这里的村民都很安逸。家家都有茶园,果树。生活虽然不算富足,但是胜在自在悠闲。而且民风特别的淳朴。
  这里并不是骆阁老的老家宅子,也是骆阁老无意中发现,之后命人建造的地方。安宁不得不说这位外公有眼光。
  这里像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地理位置好,她若是再做一些阵法防御,便可以多一层保障。安宁担心自己的家人,也是这辈子她最为在乎的,不想让他们受到伤害。她尽可能能做到的,会尽力去做。她不想让自己将来后悔!因为这亲情的可贵!


第421章 试探
  等家里人都商量好了告诉安宁已经几天之后的事情了。最高兴的莫过于外婆。女儿一家子能够在自己的身边安家是再好不过的。
  所以,她觉得精神更好了,比得知女儿生了两个外孙子那会儿更有精神,走路都带了风似的。
  骆阁老也高兴,但是却又有担忧。高兴自然是一家子团聚。担忧自然是忧心国事。虽然他致士了,但是作为一代老臣,自然希望家国安稳。皇上也不知还能不能清醒,若是做了不该做的决定,必会引来灾祸。
  安百昱对此事是赞同的,他已经苦熬了半生,对于世事看得淡了。只关心家里人。如今这般再好不过了。
  所以,他闲来就与安宁选择房基地。总不能和亲家都挤在一个宅子里,毕竟时间长了不方便。
  安宁也是这么想的。在外公和外婆的阻拦下,做通了他们的工作。于是建房子就开始准备了。
  选来选去,就在骆阁老的住处距离二里左右的地方选定了地方。
  这里前面临溪,后面便是梅岭。与当初在金家村那边的地势有些相似之处。安宁很快便做了安排。
  动用这样的工需要不少的人手。安宁不得不使了心思。为了不那么显眼,就尽量避开。一切都在悄声中进行着。
  安宁的设计,都是按照喜好而定的。并且非常的实用。请来的师傅不禁暗暗的惊叹。
  至于银钱方面,安宁便不让父亲他们操心了。只说自己做了不少的生意,收入自然好。而且又带足了出门的。
  家里人对她独立做生意也是知道的。毕竟那么多年没在身边。自家的姑娘偏又能干。究竟赚了多少银子,大人们谁也不知道,也不去过问。都是孩子自己的本事。他们只有高兴的份儿。并不去打孩子钱财的主意。
  安宁放来了手脚。把房子设计的自己都满意。每天即便是忙碌了一些,心情也是好的。
  既然决定了在这边常住,她便命人回京城里取一些需要的东西。当然都是小心行事。不声张的。
  “我们住到了这里,你三叔那里怎么办?”骆馨兰不免惦记道。
  “娘,三叔官职不大,而且马上就要外放。这一去最短也要三年呢。所以咱们不用担心。”之所以还叫三叔也是因为习惯了。大家也都没有改。
  “至于其他的人,相信家主那边在风吹草动的时候,也会有安排。”安宁顾不过来那么多。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种“避世”一般的日子。何况如今她是防患于未然。之余别人,极有可能会笑话她杞人忧天呢。
  “也好。”她也是想到了安百昱的感受,毕竟那也是老侯爷的儿子。哪能不惦记。虽然老侯爷很少提及,但是骨肉至亲,她是能够体会的。
  而且老三一家人醇厚,她自然也希望他们都好好的。
  “娘,您就不要担心这个那个的。”安宁安慰母亲道。
  转眼已是来年的初春。新居已经落成。就等着搬迁进去。这几日安宁去江城买了好些的物品回来,可谓满载而归。
  梅岭梅坞的景致四季不同,待到梅花开放的时候,安宁欢喜的不得了,尤其在下了一层薄雪的时候,那个美不足以用言语所形容。兴致使然,安宁便作画留念。
  初春天暖,屋前的小溪欢畅。溪中鱼儿肥美,安宁带着二宝没少下手。
  这样的日子实在美的不行,除非夜深人静,安宁想起戎渊来,觉得心里有缺憾。其他的时候家人相聚,总是快乐多。
  前世她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喜欢的人。她所经历的人世冷暖都是以伤害告终。所以她对感情的付出便有所保留。说白了,还是内心潜在的缺乏安全感吧。
  “主子,您这是要去找六姑娘?”金子疑问道。今日主子收到了六姑娘寄来的信,还有一张画。他虽没看清楚,但是主子宝贝似的收好了,定是不会差了。
  “让她自在吧。”戎渊暗自叹了一声。丫头居然在那边长住不回了!他多少也猜到是为何,可是心里的想念让他想要自私的把人抓回来。还是随她去吧,什么时候安定了,再回来不迟——
  金子见自家主子并不开心,也不好打扰。临退出去道:“主子,康王约请,您可去?”
  “有必要走一趟。”戎渊说道。康王不会无缘无故的约见他。
  约见的地点是青云楼。康王见戎渊来了。忙招呼他坐下。戎渊从善如流,并没有客气。
  “倾城,说起来咱们二人已经久没见了。”李康很闲适,随意说道。
  “是有日子了。”戎渊也不经意的说道。
  李康神色一整。“偏有俗事缠身,不得已。想一想还是小的时候好,咱们兄弟有好的一处分享。”说罢一副回忆的神情。
  “那时我不懂事,敢和王爷称兄道弟。”戎渊想起来,还真有那么回事。
  “说的生分的话,到什么时候这份情谊我都不会忘记。难道倾城不在意了?”李康问道。
  “王爷言重,儿时不知事。如今我是无所事事之人,何来与王爷攀附矫情。”戎渊说道。李康提起从前是有意而为。
  “倾城啊,你又妄自菲薄了。你我兄弟算得上生死之交,也能抹的去么?”李康今日是打算叙旧到底了。
  生死之交?戎渊想了想,明白了。当年这个身体的原主掉到了湖里,是李康找人给救上来的。然而原主没了,换成了他。确实有恩不假。
  “莫敢忘。”戎渊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只是李康的身份在这摆着,又明显的想要夺位。不能与恩情混淆不清。他有自己的立场。何况李康此人并不是那醇厚之人。他所求必是整个戎亲王府的力量。他却不会拱手送上!
  “提起来也是为兄这些年来做的不够。知道你为了世子的病东奔西走,家里又是百般误会。不知世子现在如何了?”李康面上露出痛惜之色。
  “谢王爷挂念,世子如今还是老样子。”对外并没有传出戎赫身有起色的消息。也是有所防备。因为戎赫的病本就生的怪异。不乏有忌惮戎亲王府之人下的手。
  “世子的病也拖了好些年,若是好起来更好,若是不好,也该考虑令立世子了。以倾城的资质——”李康若有所思的说道。
  “王爷太看得起我了,不要说世子的病好与不好,我都对那个位置不感兴趣。”戎渊截住了李康的话。
  李康是有意的试探他,也是有意的挑拨。那意思就是说,世子都快不成的人了,世子的位置也该换换了。
  不过,可惜的很,他料错了。
  “也许我不该说这样的话。不过,这也是事实。咱们兄弟之间,我不说假话。无关其他。”李康神色一肃。
  和戎渊绕弯子他觉得累,戎渊现在滑不溜手。他实在摸不清他的想法。他总感觉纨绔不羁,游手好闲不会是真实的戎渊。就像他感觉那个安六姑娘是一个道理。想到这,他又计上心来——
  “此事上有祖父,父亲,不是我能够左右的。”戎渊见李康这么说,索性顺着说了一句。
  李康心头一动。“就看倾城想不想,若是需要,为兄愿意祝一臂之力。”话干脆就挑明了说。
  “王爷这不是害我么,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若是王爷相助,好比助纣为虐一般,对王爷的名声也是有损。”戎渊暗笑。李康怎么这么急切。眼前的这个不会是个假的吧。
  “我也是为你好,是他们识人不清罢了。”李康说道。心里也不知戎渊到底是有没有那个心思。
  其实若是其他的人,李康断不会这么直接说话的。因为他并不了解真正的戎渊。所以与一个纨绔讲究那些个字眼,李康认为反而是多此一举了。
  也不怪李康这么想,这些年戎渊在京城可以说是横着走惯了。给人的印象就是放荡不羁,纨绔不化。
  “我说王爷,就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了。青云楼里今儿请了好手,有热闹可看。王爷若是不怕被我连累,不怕回去被后宅的女人们埋怨就一起去。怎么样?”戎渊像是失了耐心似的,仿佛刚才好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