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事 >

第27部分

大明海事-第27部分

小说: 大明海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该见杨秀,包括秀儿的父母,还有齐大有、赵全,她通通都不该见。她谁都不认识,她唯一只能见一个人,大明朝的皇帝,她得代表崔家去献礼朝贡。

    杨宝儿瞧她,说:“白姑娘如今在宫里,崔家的人去朝拜,若在宫里住上一段,也有可能见到白夫人。”

    崔蓬略垂了脸,露出她好看的下颌线条来,杨宝儿知她伤感,又说:“沈大人娶了中军大都督唐纵的亲妹唐玉蝶。中军大都督可能要挪个位置,之前的前军大都督从北京调往南京,南京的后军大都督调往云南,而原先在河南的中军大都督调往宣府,你也知道,宣府是个甚么地方,往那里调的人,就是圣上的心腹了。”

    戚英姿当然知道宣府是个甚么地方,宣府在北京城的西北,大明皇帝用于对抗蒙古人的骑兵和战马都养在那块地方,去那里主持军备的人,别说是心腹,就是说成是皇帝的心肝子和眼珠子都不为过。

    沈约娶了中军大都督的亲妹,真好,女人笑笑,“沈大人命好,运气也好。”

    菜都没上齐,杨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小二哥端着一盅热汤上来,杨宝儿给戚英姿盛汤,说:“你嗓子不好,这是百合鸽子汤,清热下火的,喝一点。”

    汤水热腾腾,又用甜白盏子装着,戚英姿喜欢这种碗,她喜欢没有修饰的碗,里头装了甚么,一眼就能看明白。

    杨宝儿说:“崔公子初来乍到,怕是不懂我们大明朝的规矩,其实我们的皇亲国戚之间是不可以联姻的,还有勋贵之间也是不能强强联合的。唐家是勋贵,沈大人不是,唐纵是权臣,沈大人也不是,勋贵们择婿考虑良多,沈大人背景干净,又无世家大族支持,唐家选他,也是有理由的。”

    “再说唐家的小姐,恐怕也与崔公子在朝鲜国知道的小姐不一样。唐家的小姐不是温柔的世家小姐,在朝的才俊们都知道,唐家三小姐的名声不好。并且中军大都督唐纵曾经上书我们的皇帝陛下,说唐家三小姐婚龄已到,婚事却搁置,请求皇帝派一位青年才俊给他家的妹妹做夫婿。”

    崔蓬用勺子舀了一口汤水,她不动声色,能上书嘉靖帝亲自赐婚,可见这唐纵是非常受宠了。

    杨宝儿见戚英姿冷静,才继续道:“崔公子远在朝鲜,或许不知,咱们的内阁首辅张孚敬张大人在嘉靖十四年致仕了,就在四月里。也是在嘉靖十四年的四月,内阁进了新的首辅,咱们现在新的首辅大人是李时李大人,唐家小姐和沈兄的婚事也是李大人介绍的。”

    李时,沈约。戚英姿对文官集团了解不深,杨宝儿说李时当了首辅,她却一点都想不起来,谁是李时。

    戚英姿不知道谁是李时不要紧,南直隶的上下官员们知道就行了。兵部主事沈约与北京刑部左侍郎大人,并着提刑按察司的一个巡察使在南京城巡查,南直隶的大小官员都知道。

    南京城常驻的全体官员们不仅知道这几个人全都不好惹,还知道其中官位最低的沈大人是最不能忽视的那个。沈大人是唐家的赘婿,是中军大都督唐纵的妹婿,这位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沈大人现在是唐家的家里人。

    沈约其人,南京城里大小官员都没甚么印象,他官声不显,又无世家大族做靠山,也没有甚么震惊朝野的功绩,但就在今年年初,大家都知道他了。

    沈约是榆林唐氏新进门的女婿,榆林是大明朝洪武皇帝布下的九大军事重镇之一,榆林在陕西北部,正对着黄河北部大河曲内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是蒙古人的地盘,唐家自成祖时期起,就盘踞在陕西,唐家在榆林盘踞了上百年,唐家多悍将,唐家多将军,唐家的人在武将里头多不胜举。

    没人知道出生在扬州的沈约怎么会走进了榆林唐门的眼帘,外人搞不懂,有人说沈约是先入了首辅李时的眼,才有了今年的唐门招婿。

    也有人说其实是唐家的姑娘先看中了沈约,才委托李时去保媒,这世上能让首辅大人亲自去说亲保媒的人也不多了,论门户,唐门算一家。单论个人,那唐家出来的中军大都督唐纵也算一个。

    戚英姿不知道唐玉蝶是个甚么样子的大家小姐,杨宝儿也不知道,杨宝儿没见过这位深居在陕西榆林的唐三小姐,不过杨宝儿见过唐纵。中军大都督唐纵生得风流潇洒,并且气度不凡,想必唐家三小姐也是个美人胚子吧。

    “唐家小姐还没出榆林,也就是说,沈大人尚未与唐三小姐真正完婚。沈大人过去买的宅子,唐都督不满意,这回沈大人新买了宅子,唐都督看过了,又指点了许多,才许唐三小姐出榆林,搬去北京城住。”

    杨宝儿把大概都说清楚了,话里话外,他没贬低沈约,却也没夸赞沈约。戚英姿听得出来,他与沈约生分了,他不再喊沈兄,只是一口一个沈大人。

    犹记得杨宝儿初到宁波府的时候,事事都与沈约商量,一嘴一个沈兄,那时候的戚英姿想,若杨宝儿能与沈约生分,那东南沿海的水得干掉一半。

    东南沿海的水当然没有干掉一半,但杨宝儿与沈约生分了。他们确确实实走了不一样的路,是呀,六年过去,每个人都生分了,大家各走一方,最终分道扬镳。

    戚英姿相信杨宝儿不是嫉妒沈约,因为杨宝儿过得也很好,他官途顺畅,人人都爬不到位置,他已经轻易爬上去了。杨宝儿现在成了翰林院的五品学士,想来他离进内阁与皇帝近距离共事的日子也不远了。

    杨秀睡了一觉,快要醒来,戚英姿拉他手臂,杨宝儿轻轻摇头,“崔公子自行去吧。”

    崔蓬站起来,杨宝儿同他道别,说:“某很高兴能认识崔三公子,夜深路远,某就不送了。日后路迢水长,望崔公子自己珍重。”

    杨秀醒来的时候,桌上已经空了,戚英姿不见了,杨宝儿不见了,身边位置空了,周围都空了,这里空得只剩窗外的风。

    桌上的菜还在,桌上还有一锭银子,银子还在,菜还在,杨秀戳了一筷子八宝鸭放进嘴里嚼烂了,冷鸭子有些腥味,他心想,鸭子也是真的,说明刚刚的都是真的。

    方才短暂的一枕黄粱原来是真的,那人那事都不是梦,他们的将军回来了,那个带领他们活捉海盗驰骋海角天边的女将军是真的回来了。

 第32章 有些旧事

    崔蓬行至海边的时候; 崔礼与冬生在岸边等她; 冬生提着一串大灯笼; 崔蓬见了; 倒是笑一声:“跟送葬似的。”

    “哼”; 崔礼见她笑,更是冷笑,“还笑得出来; 今日岂不就是去送死的?”

    甲板上已经备下了吃食; 冬生从街上买了鱼肉; 又换了茶水和酒,崔蓬兀自坐下了; 也不管崔礼和冬生几个吃了没有。崔礼瞧她,道:“我今日想了想,咱们错了; 也想岔了; 咱们不该来南边; 咱们应该直接去北京城; 去给你们的皇帝献礼。”

    “嗯。”

    女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崔礼说:“听冬生说你今天遇到旧人了,是你的情郎?”

    朝鲜人就是这样; 满嘴情郎; 满嘴爱语,崔蓬道:“过去的同僚而已,在一起共过事的。”

    “我看不止如此吧。”崔礼当然也是人精一样的人物; 只是他装傻扮作疯癫消沉了许久,这刻从伊秀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立即就变得难缠了。“崔蓬,我提醒你,我不管你有甚么情郎,或者有几个故交,但你不能任意妄为,你是我崔家的人,理应受我钳制,听我管束。”

    月色迷蒙,崔蓬仰头看了一眼天边,她叹一口气,心道,你是被朝鲜国驱逐者,我是被大明朝放逐者,我们滚在一处,简直无处可去。

    酒泼在甲板上,透骨生香,女人准备阖上眼,崔礼却匐上来,他躺在她身边,问:“其实你今年多大了,我还从未问过你。”

    崔蓬睁着眼睛,道:“我十五岁参军,在军营里过了八年,又在朝鲜国漂流六年,你说我今年多大了?”

    “你这个老女人。。。。。。你。。。。。。”崔礼似听了甚么天大的笑话,他惊得坐起来,“你这个老女人,你还长我四岁,你,你这个老女人啊,怎么不早说?你还崔三公子,你都这把年纪了,你比我大哥的年纪还大。”

    “崔安?”崔蓬倒是笑,她翻了个身,一手撑住身子,“喂,你跟我说句实话,你和伊秀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不娶她?”

    崔礼为什么不娶伊秀,有情人为什么不能成眷属,别人为什么不在一起崔蓬不知道,但伊秀和崔礼的关系真是个大谜题。若说伊秀不爱崔礼了,绝不是,若说崔礼不爱伊秀了,那更不是,两厢情愿的人,怎么就没有在一起呢?

    并且伊秀最终也是嫁入了崔家,爱人成了自己嫂子,这可比武松遇上潘金莲精彩多了。崔蓬问这个当然有些狭促,崔礼低头看她,倏地冷笑,“你自己的三两情丝都没扯清,哪里来的闲情管我?”

    不阴不阳,又阴又阳,崔礼起身走了,崔蓬顺倒在甲板上,闭上了眼睛。

    “少爷,我们现在去哪里?”冬生过来问,若是现在回北京城的话,该换航向了。躺在甲板上的女人说:“去宁波。”

    “啪”,一个物件砸过来,冬生一脚给踢开了,原来是崔礼砸了个小金珠过来,“不知死活的玩意。”

    崔蓬睁开眼,笑一声,“你可以先去北京城,我要回宁波府,有些人我可以不见,但有些人,我是一定要见的,丢了命也要见。”

    从海州往宁波已经很近了,船行了一个日夜,崔蓬在黎明到来之前摸到渔村的时候,佘奶奶已经起床生火了。

    女人走路的脚步声很轻,但佘奶奶的生火的小扇停了,她好像知道是谁回来了。佘奶奶佝偻得更厉害了,她早已年迈,这回头的功夫,戚英姿已经走到她身边来了,“奶奶。”

    佘奶奶的手抖了抖,老人缓缓转身,望向戚英姿,她的眼睛已经浑浊了,有时候识人不明视物不清,戚英姿抓了她的手,“奶奶,我回来了。”

    “丫头”,佘奶奶全是皱纹的手抓了戚英姿的手,“丫头,你跑到哪里去了啊,啊?”

    海平面上露了鱼肚白,戚英姿拉了佘奶奶的手,“走,奶奶,跟我走。”

    戚英姿抓着一个老太太的手就往海边走,那头似乎走来一个人,“你是谁,哪里去?”

    齐大有带着包子和豆浆过来,戚英姿失踪的这几年里,佘奶奶的生活基本是他在照料。嘉靖十年,齐大有就已经五十有三了,这六年过去,他也变成了一个将近六旬的老人,腿脚比以前更不利索了。

    戚英姿拉着佘奶奶,齐大有在后头追,齐大有一走一瘸的,佘奶奶道:“别跑,丫头,大有,那是大有。”

    佘奶奶说一句话喘了两口气,拐了三个弯儿,齐大有慢慢追上来,迎着新生的朝阳,映着海边的雾气,他摸了一下脸,擦一下眼睛,“将。。。。。。将军,我的将军回来了?”

    崔礼他们的船就在海上停着,戚英姿一手拉佘奶奶,一手又去拉齐大有,“走,我们走。”

    崔家的船上金银器物满仓,齐大有一上船,就问:“将军,你做海盗去了?”

    “哧哧”,崔蓬低声笑,“说来话长。”

    “大有,这些年多谢你。”戚英姿叫冬生拿来一个匣子,里头装了好几根金条,她想感谢齐大有。齐大有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佘奶奶的花费是兄弟们一起出的,有杨秀,有赵全,有米千里,还有沈大人。”

    崔蓬没有说话,沈约?佘奶奶道:“他是个好孩子,自你走后,他年年都来看我,还托人打听你的消息,旧年冬天的时候,他和我说,他不等你了。”

    “他不等我了?”崔蓬越发觉得好笑,齐大有瞧她,有些怒意,“笑?有甚么好笑?你一走就是六年,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大家都以为你死了!大家都以为你死了,沈大人说你会回来的,他一直都说你会回来的!你要是不信,你去问徐娘子,那个徐娘子年年都听沈大人念经,他跟徐娘子说你是个好姑娘,不会辜负他的。”

    徐娘子,崔蓬道:“徐乐乐,烟波楼的花魁?”

    齐大有摇头,“徐娘子盘下了烟波楼,她现在是老板娘,听说这些年沈大人一直劝她嫁人,但不知道怎么的,徐娘子非要住在那烟波楼里,她说那里有安全感。沈大人拗不过她,给了她一些银子,叫她珍重。”

    沈约,徐乐乐,沈约劝徐乐乐从良嫁人,徐乐乐不肯。“哧哧”,崔蓬越听越好笑,“沈约自己娶她的话,她大概就肯了。”

    齐大有倏地站起来,他如今瘸了腿,动起来都嫌缓慢吃力,他说:“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