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事 >

第47部分

大明海事-第47部分

小说: 大明海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如何,他不能和戚英姿明说,不能明说其实大明朝并没有再去扫平蒙古铁骑的能力。不止是现在没有,即使是回溯到大明军事能力最强悍的洪武朝,洪武皇帝可能也没有踏平辽东的能力。

    当年大将军蓝玉的确击败了蒙古汗王脱忽思帖木儿,但在取得胜利之后,蓝玉就开始收缩,他并没有深入蒙古草原进行清扫。当年已经胜利的远征大军都没有轻易涉险进入草原地带,可见明王朝根本没有打算对这些草原地带保持长期控制。

    既然野心勃勃的洪武皇帝都默认放弃辽东外头的草场,更不用说军队能力早已退化的今日。

    在武将辈出的洪武朝之后,永乐皇帝也企图招抚分化这些蒙古人,他选出蒙古联盟里的某些部族,他给蒙古人礼物、头衔,还有各种优惠去安抚他们,希望他们安分守己,与大明朝结成同盟。

    兴许是蒙古人的血液之中有掠劫好斗的天性,他们接受了永乐皇帝的礼物,但仍然与大明王朝有尖锐分歧,甚至蒙古内部又开始动荡,他们回答说要杀掉来自大明朝的使臣。

    从早期明朝文臣的观点来看,正因为蒙古人不愿意接受大明的招安,才导致蒙古内部分裂。从永乐皇帝自己的观点来看,他为东部蒙古不响应他的安抚并杀害他的使臣的举动感到震怒,永乐皇帝要招揽他已经招安的蒙古部族去对付那些不肯投降的部落。

    永乐帝对蒙古诸部分而治之的政策很有些效果,后头他决定趁着蒙古内战,派遣大将军丘福去交兵蒙古。

    据大明朝自己的文官记载,永乐帝与蒙古这一战,出动了十万军队。

    可惜丘福骄傲自大,他钻进了蒙古人的圈套,蒙古人诈退,丘福带兵深入斡难河(现蒙古共和国与黑龙江交界处)以西,最后丘福将军与士兵失去联系,明军兵败,丘福本人亦战死。

    大明与蒙古之间是一部说不尽的血肉与战争史,丘福战败刺激了永乐皇帝,他打算亲征。

    永乐庚寅年丁酉月壬子日,永乐帝亲征到克鲁伦河北岸,明军打败了东蒙古的阿鲁台,接着大明和阿鲁台维持着脆弱的停火关系。

    永乐皇帝在对抗蒙古人的时候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特别是在阿鲁台帮他粉碎了瓦剌部之后,永乐帝给予他和他的母亲册封尊贵的头衔。

    但阿鲁台期望的是永乐皇帝给予他一些商业特权,等他的期盼落空之后,叛逆之心又起,阿鲁台杀死了边境城堡兴和的将领,并且洗劫城池。

    他促使永乐帝第三次亲征蒙古,并且这回明军足有二十三万之众,阿鲁台龟缩,导致明军扑空。

    后头阿鲁台又开始滋扰边境,导致永乐皇帝第四次亲征,阿鲁台依旧避开了明军的追击部队。

    再后来,蒙古继续滋扰大明边境,永乐皇帝第五次亲征蒙古,蒙古人避而不见,而永乐皇帝也死在了这次北伐的归程中。

    永乐皇帝对蒙古的政策并不连贯统一,他一边追求对蒙古国分而治之,但坚决不给予投合的蒙古人更多的权利和优惠。令一边永乐皇帝又坚持扩张,甚至五次深入草原内部,他的理念与中国某些温和内收的治国传统有些背驰。

    永乐皇帝死后,明王朝不再扩张征服,因为过分扩张耗费过大,而在消耗又没有收到相应的成果之后,这种军事扩张便受到非难。

    宣德一朝终结前,郑和下西洋被停止,明帝国的皇帝们不再与外国人交往,削减与友邦贸易通商的过大开销。明王朝走向了一个追求稳定内和的时期。

    夜凉如水,唐大都督心中的念头百转千回,他甚至将蒙古到女真的头领在心中逐一筛选了一遍,他不知道这些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如戚英姿所说的这般诡计多端。他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假装和大明朝议和,然后借此躲避朝鲜对他们的追击。

    唐纵正要问问朝鲜国内对女真的政策,崔蓬就已经换了个话题,“听说永乐皇帝纳了建州女真的头领阿哈出之女进内宫当妃子,是不是真的?”

    唐大都督瞟了戚英姿一眼,心道,女人就是女人,一万个话题说到头都是在关心其他女人的归宿问题。这个是真的,当时永乐皇帝正想先与建州女真议和。

    于是唐大都督应了一声,“嗯。”又说:“永乐朝在建州设立卫所,阿哈出的两个儿子都在卫所中任职指挥官。另一边的毛怜女真头领换成了猛哥不花,朝廷赐汉姓,李显忠,他的儿子最后去管辖建州。同一时期,朝鲜国担心大明威胁他们的安全,于是针对女真人的归属问题,朝鲜国和大明朝争夺了数十年,然后大明朝加速建州女真和毛怜女真的汉化过程。。。。。。”

    唐纵说了一半,忽然不说了,冬生听了一半,正在兴头上,“大都督,你怎么不说了?”

    唐大都督站起来,“跟你们说这些没用,本督饿了,要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  注:关于永乐皇帝的称呼,在嘉靖朝代之前,朱棣都被称为太宗文皇帝。

    嘉靖十七年的十月,嘉靖帝给永乐帝改谥号,从太宗皇帝改成了成祖。文中剧情正走到嘉靖十六年,故此处永乐皇帝不称成祖,称作太宗。

 第53章 不二之臣

    唐纵在饭桌上独酌; 那女人捧着一碗饭好像要进屋; 唐大都督喊住她; “过来一起吃。”

    “我不。。。。。。”

    唐纵道:“我话不说第二遍。”

    崔蓬端着饭碗坐下; 唐纵瞧她碗里几块豆腐; 问:“我船上没有东西给你吃吗?”说罢,就要喝站在一旁的仆妇。

    崔蓬说:“我最近吃不下东西,想吐。”

    唐大都督瞧着女人的腹部; 崔蓬觉察他的目光; “你作甚?”

    “你怀孕了?谁的种; 沈约的?”

    “咳”,崔蓬道:“谁跟你讲我和沈大人。。。。。。”

    “哦; 不是沈约的,那就是霍韬的?还是翰林院那个杨、杨甚么的?”

    崔蓬发现她其实跟唐纵无话可说,她站起来要走; 唐纵一把抓住她手腕; “罪妇; 坐下; 本督让你走了吗?”

    崔蓬瞧见桌上的空杯子,便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她觉得自己不喝点酒; 没法跟唐纵共坐一堂。

    “你怀孕了; 不要喝酒。”

    唐大都督拿开崔蓬的杯子,“是沈约的也无所谓,你一个单身女人; 拖着个孩子不像话,你生了孩子,把孩子抱过来,本督替你养。”

    崔蓬心道,我单身女人不能养孩子,你一个老大不小的中年男人养孩子就像话了吗?人家难道不问,孩子他娘呢?

    不过崔蓬说:“大都督张口就带血,侮人不费一兵一卒,您张口就污蔑我和沈大人有私情,还将个莫须有的孩子套在我身上,敢问大都督,您甚么时候看见我和沈大人苟。合了?”

    唐纵心道,装甚么,装得跟个贞洁烈女似的,本督最少见过你和两个男人有不正当关系,还说我污蔑你?

    想到此处,唐大都督就来气,他一只手往崔蓬腹部按压,“那本督替你检查检查,看看你和沈约的孽种多大了。”

    唐纵嘴没说出手,手已经先行了,等崔蓬低头的时候,唐纵已经在按压她的腹部了。

    “去。你。妈。的,我!”崔蓬拿了桌上银筷子要去扎唐纵的咽喉,那里有根大血管,扎破就死。不止要死,大罗神仙也难救。

    若崔蓬拿的是一根筷子,也许当时就扎破了唐纵的咽喉,可惜她拿的是两根,两根筷子太粗,受力面积也大了些,如是之后,她的力气便要再加大一些。等崔蓬想第二次发力的时候,唐大都督已经撇了她的手腕,将筷子抽掉了。

    “本督也是好心,既然没有,那就罢了。”

    唐纵一副若无其事的嘴脸,崔蓬手指捏了捏,进屋去了。

    其实唐纵的手指在触碰了崔蓬的腹部之后,产生了一种很奇异的感觉,这个女人看起来干巴巴的,其实也不是,她腹部柔软,非常柔软。

    唐大都督想起他曾经的妻子吴月柔,吴月柔就不是这样,那女人完全相反,她的脸和身材都看起来都非常柔软,好像春天的长江水,柔情绵绵。但其实她对唐纵很是严肃,那冷漠神态混似丧夫,简直就跟榆林冬日的榆树一样,萧条的只剩残根,半丝属于春日的康健的缠枝都没有。

    唐纵算是又侵犯了一次戚英姿,他想着是不是该进去道个歉,又怕唐突她。于是唐大都督等着戚英姿自己出房门,谁知他从前一天晚上等到第二天傍晚,那女人的房门都没开过。

    不仅如此,那女人的房门不开,连窗户都没开,唐纵疑心她是想饿死自己然后自尽。

    “喂,开门!”

    “戚英姿,你开门。”

    “姓戚的,你不开门,我就踹门了!”

    唐大都督说到做到,他直接踹开了戚英姿的房门,那女人屋子里没有点灯,落下的夕阳从窗户纸里透进来,映照出昏沉的暮光。

    女人的桌上又多了一张新的羊皮画卷,唐纵看了一眼,心道,这是要留下遗作,然后寻死去了?听说很多女人都爱这么干。

    唐大都督瞟了一眼床头,没人饿死,又看一眼房梁,没人上吊,他绕到床后,瞧见一个女人泡在浴桶里,没有呼吸,因为水面上连一个泡泡都没有。

    “喂,戚英姿,你死了啊?”

    唐大都督伸手就要去捞浴桶中的女人,他刚刚摸上她肩头,水下的女人就睁开了眼,女人伸手就去戳唐大都督的眼珠子,唐纵对敌经验丰富,好比此刻他不仅不后退,反而一手捉住水中女人的咽喉,“能偷袭老子的人到现在还没出生呢。”

    崔蓬本就躺在水里,此刻又被唐纵捉住咽喉,她开始咳嗽,咳嗽就是进了水,进水就开始吐气,吐气就要冒泡泡。

    水下泡泡越来越多,唐大都督收回手,“装死啊,继续装啊,老子好心好意等着你,你还不给脸,等老子掐死你,你就知道好歹了。”

    崔蓬简直不知道唐纵是不是患了甚么病,或者真是脑子有病,她从水中坐起来,唐纵竟然还不出去,他说:“你再弄老子一次,老子就直接把你给办了。”

    莫名其妙。崔蓬是真的觉得唐纵要去看大夫,唐大都督站起来,瞧了水中的崔蓬一眼,又丢一块干净的布给她,“擦干净了出来。”

    崔蓬再出去的时候,唐纵给她把门关上了,但崔蓬发现她束胸的长布不见了。

    崔蓬换了衣裳出来,唐纵正坐在外头的八仙椅上等她,男人看她的胸部,说:“我叫人给你裁肚兜去了,马上要到宁波,贝兆楹和马世远都知道你是女人,我也知道,你以后都不用装男人了。”

    唐纵好像不问一声就替崔蓬拿捏了她以后的生活,崔蓬叹口气,“大都督,我现在是崔家的三公子,不是你说我是个女人就行了,我现在就该是个男人。”

    唐纵望着她的脸,然后目光定在她的胸前,目光停了一会儿,他说:“我觉得你还是继续当个女人比较好,因为当朝鲜崔家的公子很危险。”

    崔蓬以后就知道,唐纵不会说些无的放矢的废话,他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并且他不说假话。

    但此时此刻,崔蓬还出于一种极度恼怒中,她因恼怒而气得双颊通红,唐大都督指指她的胸,“我是为你好。”

    船行二十多天,快到南京的时候,崔蓬就打算换船,她要带着冬生和春生另换一艘船去宁波。无奈冬生已经被唐纵的无上风采所折服,很快就将崔蓬的计划告诉了他,当然,这都是唐大都督后来自己给的说法。

    船到了南京城之后,唐纵令人去换新鲜的水,又让仆妇去给崔蓬买胸衣,至于唐大都督自己,他就在崔蓬门口坐着,寸步不离。

    崔蓬想从窗户走,冬生杵在那里,“公子,你要是跑路,大都督就说他要把春生卖了,你也知道,春生是很笨的,他被卖掉肯定就回不来了。。。。。。”

    唐纵成功分化了崔家三位人士,崔蓬只得接着忍受这位唐大都督的神经质。所幸,南京城到宁波府并不遥远,而崔蓬对唐纵的忍受眼见的也要到头了。

    在崔蓬踏上南去征途的时候,与此同时,朝鲜一个新的使团正从汉城出发,他们走陆路,先经平壤、义州,越过鸭绿江,然后过山海关到北京。

    这一帮人才到鸭绿江的时候,中军大都督就先于大明朝廷一步知道了这帮朝鲜使团正往北京城而来。

    崔蓬和唐纵都不知道这伙朝鲜使团来北京城做甚么,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因为崔家的事情而来,他们仅仅是代表朝鲜国王来请奏事情而已。

    正德一年的时候,朝鲜国中宗废除燕山君,中宗当了国王。这不是一次武力政变,仅仅只是一次王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