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难天下 >

第112部分

靖难天下-第112部分

小说: 靖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女孩,只是小马王心中一直有人,屡次婉拒了朱植的好意,难道如今真的是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小马王也真是别出心裁,竟然把婚礼搬到军营里举行。大喜之日当朱植赶到的时候,亲卫营里早就张灯结彩,中军帐前呼啦啦摆了不下五十桌。小马王把京城中认识的文官武将都发了帖子,今日一见,来的倒是武将多文官少。
    门口卫兵远远看见朱植的车驾,连忙跪下见礼,朱植的开路官来到营门口大声吆喝:“辽王殿下到。”
    刚才还闹哄哄的军营广场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全场的官兵全部对着门口跪下行礼:“辽王千岁千千岁。”朱植今日特别地高兴,在营门口下了马,又从马车里接出白术,两人手拉着手缓步走入营中。却不见新郎官地去向,一问才知道去接新人去了。
    走进大帐,只见小马王的母亲正在与杨荣聊着天。朱植一看,杨荣怎么比自己还早到。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小马王的新媳妇是个孤儿,为了给她找个娘家人,小马王就找杨荣认作了她地义兄,杨荣和小马王都是最早跟随朱植的人,两人关系非常好,杨荣也乐得送他这个人情。
    朱植乐道:“小马王真会麻烦人,勉仁当了义兄,又拉我来做了征婚人。请问王老夫人,这儿媳又是哪家地姑娘?”
    王老夫人笑容有些尴尬,回道:“回殿下,这个,这个,唉!”
    杨荣对着朱植苦笑,朱植一头雾水道:“怎么?这个事都不好说吗?”
    王老夫人道:“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儿他竟然把清月坊的柳姑娘赎了身,还要娶作媳妇。”
    朱植突然想起来问道:“呵呵,可是柳卿人柳姑娘?”
    杨荣在一旁也苦笑着点点头道:“前晚,小马王把卑职约了出来,讲了柳姑娘身世。原来柳家与王家乃世交,后来柳老将军在洪武八年阵亡于大同。柳家后继无人家道中落,柳姑娘才流落教坊之间。只是小马王与她青梅竹马一直念念不忘,直到这次回京才将她赎出来。”
    朱植哈哈大笑:“昔日在京城,这个柳姑娘本王也曾见过一面,当真是才貌双馨的妙人儿。她在坊中只是卖艺之人,虽然说起来身份有些那个,但难得小马王一往情深,苦等数年。王老夫人请毋需烦恼,这可是一段佳话。”
    那个时代对教坊中人自然十分藐视,但大多人家不愿将闺女嫁入军户。军汉们娶个从良地妓女也不算奇事。现在小马王更是难得,不忘旧人,而且柳卿人虽身在娼门也算是洁身自好。在朱植眼里,这样地事也就天性乐观的小马王能做得出来。三人正说着话。只听外面鞭炮齐鸣,欢声雷动。
    在阵阵欢呼声中,盛装峨冠的小马王领着自己的新娘,落落大方地走入大帐。“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按照规例。辽王护卫人马不能久驻京城,小马王婚后不到半月,朝廷便下了圣旨,命辽王护卫返回辽东。小马王带上母亲和夫人全家搬往辽东,瞿远却因为要侍奉左右留在了京城。
    临行前夜,小马王入府辞行,朱植对他小心叮嘱:“我留京一年,风云变幻莫测,辽东军事全靠尔等主持。这里是勉仁与我共同制定地方略,你拿好了交给铁长史。”说着从书架中拿出三个竹筒。盖子边缘全由火腊封口,把其中一个交到王手中。
    朱植又道:“还有几句话要叮嘱于你。辽东军今后一年主要的任务就是战略收缩,全面收缩在目前的疆域之中。按照方略屯重兵于西线,固守草原边缘。除非兵部下文。否则绝对不可以采取任何主动进攻行动。北线将是我军用兵之地,保持对北山女真部的压力,所有护卫轮流练兵。辽东军事由铁长史一人定夺。叶将军、瞿老将军辅之,对铁鼎石地决定尔等不得有违。
    你是我最信得过的人,这些方略需要你来支持,记得帮我拢好三个护卫,我来时什么样,回去的时候就得是什么样。”在朱植心目中最担心的事就是朝廷找借口拆散辽东军主力,所以特地跟杨荣商量出一个“养贼自重”的法子,就是以北山女真部南下侵扰为借口,保持对北线的用兵,一来可以让辽东军继续得到实战训练,二来也不会给居心叵测者裁撤辽东军的借口。
    杨荣补充道:“辽东之事就是南边的戏北边唱,这一点你要跟铁长史好好交待清楚了。”
    朱植又递上另外两个竹筒道:“这个是交与水师萨大人的,这个是交给郭大人的,你都小心收着务必送到他们手上。”
    最后朱植拿出一个更小地细管道:“这个是一份极其重要的地图,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宝藏。我看,明年开春,你带上最心腹地人马按图索骥,将这笔宝藏起出,然后在广宁附近找个秘密地点埋藏下来。注意,此事必须高度保密,必要的话,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说着朱植将蓝玉藏宝图郑重地放到小马王手中。对于朱植来说最信任地就是杨荣、王和小陈子三人,杨荣和小陈子都要留在京城,起出蓝玉宝藏的任务只能交给他了。
    为什么现在起出这个宝藏,朱植和杨荣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按照计划,虽然陆地上需要收缩战线,但水师却要反其道而行,不但部收缩还要大大发展。由于辽东都司已经通过了今后两年地水师预算,但当时没有考虑到有三成战船送还朝廷当了礼物,这方面的损失需要额外补充;其次在朱植心目中辽东军在陆地上与燕军相比并不含有绝对优势,真正的优势就是水师,所以如果想为日后作好充足的准备,就一定要将水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陆军辛苦训练个一年已经很有样子了,但水师偏偏不是一年就能建成,必须要提早准备。眼下虽然政治空气很紧张,但时间的紧迫性逼着朱植动用这笔有点烫手的宝藏,用作水师建设的秘密经费。对于朱植来说最信任的就是杨荣、王和小陈子三人,杨荣和小陈子都要留在京城,起出蓝玉宝藏的任务只能交给王。王启程那天,应天降下了这个冬天第一场雪,对于这个帝国的都城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在立冬之前有过降雪。雪花洋洋洒洒漫天飞舞,繁花似锦的京城街道很快便蒙上一层白色,大人们收拾着买卖赶回家里,小孩们惊喜地散落在大街小巷之中玩耍嬉戏。
    朱植骑着马站在下关码头外高高的山岗之上,五百名亲卫秩序井然地登上停在长江中央的战船。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雪花簌簌而下,大地在白茫茫中与天空混成一片。小船划出的涟漪突然惊起水边休憩的大雁,扑棱棱地飞起来直插蓝天。
    有首的诗词突然与眼前场景惊人地吻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PS:总算出差回来了,在飞机上完成了第二卷最后一章,五十万字匆匆而过,如果哪些情节看得不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感谢大家对骑兵的一路支持。本周开始那个真正的大时代即将来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三卷卷名就叫“谁主沉浮”。
    后天骑兵要考驾照交规,明日被迫复习功课,没有更新,十分抱歉。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章 韬光养晦(1)


    一场春雨洗刷了冬天最后一丝余威,当雨过天晴,太阳东升的时候,两行北归的早雁避过风雨再度徐徐朝北飞去。
    “三儿,时候不早了,动身吧。明日早点回来,后晌约好了张媒婆给你相亲,千万别误了事。四儿,你得好好跟着你哥哥,不许乱跑。”一位村妇在一名小姑娘的搀扶下站在破落院子门口,拄着拐杖微笑着叮嘱道。
    一名强壮的后生正在整理着行装,身边一个小孩闪烁着机灵得眼睛使劲地点头。
    “唉,娘您就放心好了,到了城里把货交给东家,明日一早就能往回赶。小四老呆家里也该出去转转了。”伍万脸一红,挂好身上的佩刀答应着。整理好行装,伍万从马厩里拉过那匹辽东军退役的军马,把两大兜皮货甩到马鞍上,又把弟弟抱上马。才回过头恭敬地给母亲鞠了一躬,“娘,您就好好歇着,儿很快就回来。妹子,娘在家里劳烦你照看着。”相貌水灵的女孩答应着哥哥的交待。哥俩儿飞身上马,走下山去。
    伍万信马由缰地走在山路上,山涧的溪水欢快地奔流而下,鸟儿叽叽喳喳地穿过林间,几只调皮的小松鼠钻出密林追逐着埋藏在薄雪之下的松果。
    胯下的青花马在憋了整整一冬,终于走入大自然之中,它不时兴奋地打着响鼻,如果不是伍万极力约束着缰绳,它可能就撒了欢地跑出去了。
    伍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四周弥漫着野花盛开的香味。对于现在地生活他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心里盘算着,这攒了一冬的两大袋子皮货交给东家后,又能拿到至少一百两银子。算起来自己手里存的银子达到一百两,扣除二十两银子娶个媳妇,再借些个银子到城里开一家皮货店,自产自销。过两年一家人都能离开这大山。到广宁城内扎下根来。
    想到兴奋处,伍万道:“四儿,想不想跑两步?”弟弟抬起头兴奋地点了点,伍万一鞭下去,青花马兴奋地撒开四蹄飞奔而下。
    今日正赶上天气好,四乡地农民纷纷进城卖货,广宁街市上热闹非凡。辽东免了农民三年的钱粮,这几年农民的余粮都由官府统一收购,有多的再有商人们来买。农民们多少年来都没有过过这么舒坦地日子。
    现在摊在农民头上的惟一就剩下那点子徭役,年年辽东各地的农民都会由各地的百户保长组织起来到金州或者广宁、剌鲁那边服役。金州修的是港口。好家伙,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在金州的港口已经绵延了五里开外。深水泊位达到二十个,能够一次停下四十艘两千料以上的大舰。
    广宁、剌鲁、辽阳修的是城墙。管吃管住,只在农忙之后去修两个月,家里有三个男人才抽一个去。新年前一定可以回家,如果误了时候官府还发钱补偿。
    去年秋冬主要的工作又变成了修水利,干起这个民工们更来劲,因为这说是为官府服役,可实际上做好地工程还不是为了自己家的地能灌溉上水啊,几万民工干劲十足地将辽河一百多里的灌溉水利工程全修好了。
    现在辽东百姓又掀起了种棉花地热潮,前年李家的买卖里,新开了布料生意,大笔从外地买入棉花,闲着也是闲着地农民也一哄而上。z…z…z…c…n小说网手机站wap;z…z…z…c…n.c…o…m更新最快。
    如今农民们手里钱越来越多,家里种粮食的地也越来越少,反正缺了粮食就到米铺里买。这一来二去的,现在广宁市面上地农产品价格贵了不少,以往一斤猪肉只要五个制钱,现在已经上涨到十五个大钱,可是百姓们只觉得兜里的钱多了,物价涨了多少却根本心中没数。
    除了家里作物能卖个好价钱,赚钱的机会还很多。现在城里各个买卖都开起了作坊,矿山、铁铺、铜铺、家具厂、纺织厂、水泥厂等等,只要你勤快就不会赚不到钱。
    铁铺里生产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农具,军营里淘汰下来的战马买给农民,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乡下人手富裕得多,农户们纷纷把孩子送进城做工,手里有了钱就不怕没粮食,手里有了钱哪里还怕物价上升。
    这不一到墟日四乡的农民纷纷赶到城里卖货,与以往过城门要交税比起来,现在可好,只要是自家产出来的东西,官府根本不收税。所有税都转由商家生产出货物之后再交,大家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伍万来到赵记皮货行翻身下马,里面早有伙计跑出来打着招呼:“小伍哥,这么早就来啦,好勤快啊。”说着把马一拉就往后院走。
    伍万热情地打着招呼,从马背上将皮囊取下,信步走入皮货店大堂,李掌柜的一看是伍万乐得眼睛都眯上了。伍万是有名的猎户,勤快、厚道、送来的货保质保量。李掌柜把伍万和弟弟引入后堂,伙计们送上茶水。
    李掌柜道:“小伍哥今年开春来得可早,来来来赶紧给我看看有什么好货。”
    伍万答应着把皮囊解开,从里面掏出一条条兽皮。山猫、兔子、狐狸应有尽有,还有两张豹子皮皮毛鲜丽光滑。李掌柜边看边摇头,还轻轻地叹气。
    伍万看他的样子,连忙道:“李叔,怎么了?”
    李掌柜道:“这皮子数量是不少,可是怎么总有点问题。你看这里的洞?再看这个……”
    伍万心中有些惭愧,不敢作声。现在广宁的商家对兽皮需求量增大,他猎取野兽的时候也没有以往精工细作,以往为了不伤皮毛。专门射眼睛,有时候为了等待好角度,往往需要几个时辰。现在图着多快省事,见了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