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宋 >

第10部分

鼎宋-第10部分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当……绝卖能得二百贯吗?”

王冲装作犹豫,一口应下也太过了,总得露点“真情”吧。

“二郎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爹!若是帮我和你婶过了这一关,下辈子我们夫妇衔、衔那个草,怎么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噗通一声,王麻子俐落地跪下了,跪侄儿算什么,只要这事办妥了,入了王相公家,要他磕响头他都心甘情愿。

“使不得!二叔请起!”

王冲扶起王麻子,心中已有了计较,本没想着这么简单就铺出下一步的,但王麻子笨得以为自己笨到这般容易被哄骗,就此顺坡下驴吧,说起来,怎么感觉像是在跟这家伙比笨呢?

他咬着牙喘着气,像是经历了一番挣扎,再决然道:“备着给爹爹办后事是孝,救二叔婶婶出苦海也是孝,所谓活人为义,救急在先,二叔的事要紧,这林院……”

环顾林院,王冲依依不舍地叹道:“侄儿也不质押了,就让给二叔吧!”

王麻子愣住,这太出乎他预料了,他真没想过自己能成功的,现在却是加倍的成功,王二郎居然直接把林院让给他了!?

“二叔和婶婶遭难,还是侄儿托你们办事惹来的祸,此事侄儿得担下来!反正家中还有田地,就在田地边立起茅舍,只要能读书写字,足矣!”

王冲脸上泛着圣洁的光辉,王麻子顿觉自己渺小无比,丑陋不堪。他从不相信天底下还有纯善之人,但凡他人行善,不是迂腐痴呆,就是别有用心,比如说他堂哥王秀才,这两桩都沾了。

可今rì王冲此举,让他的信念动摇了,他真切地感受到,立在自己眼前这个少年,自己的堂侄,就是一个伟岸君子,一个义薄云天的大善人,高尚得片尘不染。

被王冲这义举深深震撼,王麻子真哭了,哽咽道:“亏得有二郎……待二叔婶婶过了这一关,只要有一口饭吃,绝少不得二郎你们兄妹!”

也不知这话几分是真,这声泪几分是为自己,不过王冲自不在乎,趁热打铁道:“侄儿这就立契,将林院转给二叔,二叔尽快典了还债!”

王冲急,王麻子自然更急,风风火火找来于保正。于保正一来,神sè茫然,投向王冲的眼sè满是询问。前rì王冲专门找过他,另有一番托付,自是打算护住林院,怎么一下就变了心思,要转给王麻子夫妇呢?

不知是被王麻子哄骗了,还是被何三耳逼压了?

后者于保正无胆插手,可若是前者,于保正还有心劝劝。正要开口,却见王冲递了个眼sè,微微摇头。这一瞬间,眉目稍变,一股久历世事的沉稳气度悄然透出,哪是他所以为的迂腐少年?

于保正心中震撼不已,真如自己之前所料,这小子城府不浅!

将王冲前后的言行连在一起,再感慨道,还当王二郎依旧不经世事呢,这么看来,王二郎早已另有盘算,把自己当暗子了。

不过他于保正也是有城府的,王冲到底有什么盘算,他虽一头雾水,但衡量下来,他其实是两不得罪,便装作不觉,向王冲交代起契书该怎么写。

于保正公事公办地念了契书的格式文字,先描述田地屋舍产业的具体情况,例如位置、大小、起止边界等等,再立下rì期,标明业主身份,质押或出卖的原因。之后写明中人断价,买方身份,最后补充是否涉及税钱以及赎买规则等事项,再是双方及保人画押。

听了这格式文字,王冲摇头道:“我是把这处林院转给二叔,又不是买卖,更不必去官府过契,不能照着质押或者买卖契书来写。这样吧,我来写,保正看有无问题,免得耽搁了二叔还债。”

王麻子点头不迭,王何氏站得远远的,也不好凑过来,该是怕横生枝节。此时王冲说话,她也强忍着不出声附和,就扯着脖子踮着脚,巴巴地望着。

转让就是送,这是人情往来,不管是转让仆役婢女还是田地屋舍,直接给身契田契就好,本不必立什么文字。不过王家这处林院是有一二百年历史的祖业,哪有什么地契。王家住这里一二百年了,哪个说这林院不是王家的,哪个就是疯子,即便真出了疯子,还有官府的五等丁产薄佐证。

但此时情况特殊,王冲是转让给王麻子夫妇,再由他们卖给何三耳,王麻子夫妇就得有此处林院的“产权证”,王冲立下的契书就起这个作用【1】。

王冲把林院转让给王麻子夫妇,而不是让王麻子夫妇代为质押林院,这两个流程的结果没太大差别,反正真正的下家是何三耳,只是对王麻子夫妇来说,环节上更清晰,麻烦更少。

走后一个流程,所有权一直在王冲手上,王麻子夫妇不过是个中间人,而走转让的流程,王冲立下契书后,林院的所有权就到了王麻子夫妇手上。看王何氏紧捏着拳头,眼中像是滚着火苗般炽热,就知道她是多么地期盼这份转让契书赶紧到手。

当然,王冲写下不合格式的转让契书,这事顺理成章,就没谁多想了。

“此致苍天在上,立契过让王家宅林,王冲非不守祖业,孝悌乃真人君子立命之要旨……”

【1:古时所谓的“产权”,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只在交换时候才出现了田契产契,如果是积年不动的祖业,就靠默契互认了。宣和年间,宦官杨戬、李彦搞“西城所”夺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无限追溯。一旦发现某人的田契没有最初的上家,就指认该田地是无主之田,由此夺为公田,增立税赋。】

第十一章古怪的契书

“叔婶我之尊长,怎忍坐视受逼身债,过让林院以全人伦,处置权分尽归堂叔王全所有……”

将近黄昏时,这张转让契书已到了刘盛手里。刘盛磕磕巴巴地读完,摇头晃脑,叹气不已。

“这王二郎脑子终究还是坏的,以前的学问全没了,写个字据也奇奇怪怪,竟然还有错字!该是正人君子,不是真人君子,他还想进学?不怕被文翁祠的牌匾再砸一次?”

这张契书透着浓烈的读书人酸气,非要写上一段事由抒发心志,还硬凑得对仗工整。一句话一列,八列字占去了契书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注明了林院情况,再有王冲和中人的画押。

粗粗看去,这契书的笔法倒是不错,可细细一品,文法生涩,遣词用字也很别扭,意思虽然能看得明白,连刘盛这种粗通文字的人,却也找到了一个错字。

民人立契,没那么容易找到秀才一级的人物代书,多是找粗晓文墨的书手字识捉笔。因此错字连篇的情况极为普遍,但只要不碍契约之义,大家也就不太当回事。

但王二郎曾经读书破万卷,哪是那些勉强会认会写几百个字的书手字识能比的?这份王二郎亲书的让契,还出了连刘盛都能认得的错字。这只说明,王二郎的才学,已经随着文翁祠的匾额一同碎了。

“还当自己是读书人嘛,免不了的,何……三哥,这事是不是就妥当了?入王相公家的事……”

王何氏撑脸笑着,她催着驴车一路急赶,颠得钗簪凌乱,脸上的粉脂也早被汗糊了,这一笑着实渗人。

这里是王相公家庄院外的一处小庄子,何三耳为方便办事,另外置办了这处私宅。刘盛很守信用,她拿来了林院的转让契书,刘盛就引她来见了何三耳。

整件事情很顺利,顺利得都没动用她与刘盛商议出的法子,就靠王麻子一哭一跪,竟然就拿到了林院,王何氏还有些恍惚,生怕是在梦中。

不过仔细一算,除了刘盛之前给的七十贯,真正的好处还没拿到。尽管被何三耳一身织锦缎袍子闪得膝盖发软,王何氏依旧壮着胆子再提她的酬劳。

“入相公家?唔……”

何三耳端坐檀木交椅,正在审视刘盛递来的契书,闻言向刘盛递了个凌厉的眼神,再风轻云淡地道:“待明rì去县衙过了契,我会跟太爷说说。”

王何氏愣住了,这态度她怎不明白,压根没当真呢!

待她回过神来,何三耳已起身进了内堂,举步要追,被刘盛拦住了:“明天一早记得到县衙前侯着,再要三叔等,可就不是小事了,天sè已晚,姨娘请回吧!”

王何氏咬牙瞪着刘盛,刘盛冷着脸不搭理,就比了个送客的手势。再瞅瞅堂中左右的家仆,心知讨不得好,心中翻腾着汩汩苦水,无奈地出了庄子。

坐上驴车,王何氏越想越憋闷。

白rì王冲立契后,她与王麻子两人本还兴奋不已,回家时两人手牵手地笑个不停。回到家中,王麻子提议给王二郎二十贯,让王二郎能安顿好三郎小妹,再去灵泉找王秀才。她竟然还点头了,只是把数目改作了十贯。

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了林院,不仅先已得了七十贯,入王相公家的事也有了指望,王何氏自认不是把事作得太绝的人,也有了“帮帮”王二郎的好心。

“老天爷有眼,给咱们家送来这么一号大善人!”

那时她也跟王麻子一样,对王二郎赞不绝口,这样的大善人,或者说是大傻呆,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可现在,王何氏的心情完全坏了。

看何三耳的态度,就知之前遭了刘盛敷衍,原本高高推起的期待轰然垮塌,已经到手的七十贯根本填不满心中骤然陷出的大坑。

再想下去,懊恼一股股自坑中喷出来,如果早知王二郎是这般大善人,又这么容易被哄骗,她何苦向刘盛签下那份借契!?那上面写的可是二百贯,她只得了七十贯!

如果在签下借契之前,就已让王二郎把林院让给了他们夫妇,那么就是他们直接卖给刘盛,到手的就该是二百贯……

算起来亏了一百三十贯啊!可以买好几十亩田地了!

王何氏心头滴血,痛彻骨髓。

“早知王二郎这么好说话,就不该先找何三耳……”

待她回到家中,王麻子竟也是一脸懊丧地冲着她嘀咕。王麻子也想明白了,哪需要借何三耳的力呢?骗住王二郎不就是他一番话加一跪而已?

“还不是你异想天开,入王相公家?入你娘!不是你嚷着这事,我何苦低声下气去求人?你倒是就动动嘴皮,我这几rì跑得腿都快断了,还来怪我!?”

再听王麻子埋怨她太过草率,满腔懊恼化作烈火,王何氏爆发了,一指头就戳上了王麻子脑门。

王麻子也爆发了,低声嘶吼道:“我倒是想跑呢,你让我跑吗?说我露面就会坏事,现在到底是谁坏事!?又是谁说得王二郎让了林院?是你?”

“翻天了你!你这贼王八,横竖就赖在我身上……”

“贼婆娘!不要再叫我贼王八!”

两人厮打起来,乒乒乓乓之声穿透草屋,惊得邻居的看门狗也汪汪吠个不停。

呵住凑热闹的狗,邻居瞅着王麻子夫妇的草屋,摇头不止:“晌午还好好的,这会怎么又闹起来了?这对贼男女……真是不得安生!”

夜sè初上,华阳王氏一族所在的禹泽庄里灯火阑珊,自何三耳所在的小庄子看过去,有如夜幕中透出的飘渺仙境,观者无不如出尘般心定。

可何三耳的心却怎么也安不下来,王二郎所写的那份让契就在他手里,一会展开细细品读,一会捏起皱眉沉吟。

“这契书,有古怪……”

王何氏既已拿来王二郎的让契,而刘盛之前也已跟王何氏立下了借契,那就只剩下一件事,去县衙户案,以这两份契书为据,把已属于王何氏的这处林院,用还债的名义过到他何三耳名下,立下赤契。

华阳县衙几个押司,户案的前后行手乃至贴司,何三耳已是熟得不能再熟。而且这桩以债务包裹的买卖,既有让契,又有借契,王何氏也是个欺软怕硬的愚妇,该没胆子闹腾,这事即便以公论公,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可新到任的赵知县是个变数,之前对江楼相会,看不出对王邓两家相公有什么特别态度。如果这桩小事入了赵知县的眼,难说不会变作大事。

何三耳能多年cāo持王相公家外事,还替邓相公家办事,眼光之外,谨慎从未丢过。这么一来,何三耳就得提足了jīng神,看这事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患。

这一看,目光始终没办法从王二郎这份契书上挪开,这契书用词古怪,似乎藏着什么东西,给何三耳的感觉就像是捏着一团含有钢针的丝棉,让他总不敢使劲。

“杨先生来了啊,看看这份让契……”

一个鬓发灰白的老秀才出现,淡淡向何三耳拱手,何三耳急急将契书递过去。这老秀才其实只是个积年老书手,在王相公家经办产契之事,算是帐房里的一员。何三耳拿捏不准这份契书,请来这位书手参详。

“华阳王二郎的亲书?嘿……怎么这般怪涩,既是对仗,却无骈韵?字倒是不错,当得起神童的名号。”

老书手摆出一副读书人的架势品评起来,倒也不是装样,华阳王氏乃衣冠盛族,便是一个书手,拿出去也能抵得秀才,何况是积年老书手。

“等等,确实有古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