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宋 >

第113部分

鼎宋-第113部分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上官靴。扶他起来,双臂环腰束好革带。又取来长翅方顶乌纱。转到他身前,踮脚戴在他头上。歪着脑袋打量了一番,再调了调乌纱的正斜,拍直了公服的褶皱,试了试腰带的松紧,李银月吐出口长气,颇有满足感地点头道:“好了!”

这一番折腾,跟少女几乎是耳鬓厮磨,再被少女的清新吐息裹住,王冲也压不住心头的痒意,笑道:“抱抱?”

少女扇扇浓密的眼睫,没明白王冲的意思,却已被王冲搂入怀中,抱了个结结实实。狠狠嗅了一口体香,再放开她,王冲哈哈笑着出了门。

“越来越……不是好人了!以前还只是调戏,现在直接非礼了!”

看着王冲负手迈步,长翅左右摇晃,得意非常的背影,李银月恨得牙痒痒,认真考虑着是不是一个飞踹,让他去吃土好了。

待王冲身影消失,少女忽然又觉微微发冷,双臂环抱住自己,似乎品着什么,脸颊这才红了起来。好一阵后,拍着脸颊道:“不行不行!还有香莲玉莲等着他,怎能想这些呢,再说跟他也只是三年之约,现在都快去一年了。”

嘀咕声越来越小,脸色也越来越复杂:“时间真快啊……”

巡厅是兴文寨总管巡铺之所,相当于县尉司、巡检司一类机构,厅堂里,何广林何广治正惴惴不安地侯着“官人”出现,两人已为怎么说辞计较了好一阵。听铺丁呼喝顿足,一个绿袍官人便进了厅堂。

何广林何广治顿时瞠目,语不成声:“你、你……”

现身之人丰神俊逸,气宇轩昂,眉目年轻得过分,与身上的绿公服极不协调。倒不是人不配衣,而是这衣似乎配不上人。

不正是王冲王守正?

“你们要找官人,这不是来了么?放心,如你所说,兴文寨是王法之地,你要找种知寨,也由得你。只是他要待会才来,还要多等片刻。”

王冲坐了侧位,看住两人,悠悠道:“时间真快啊,晃眼就一年多了,两位别来无恙啊?”

何广治已把身子缩成一团,不敢再看王冲,他怎么也想不到,王冲竟然成了官人!?

何广林则是一颗心直坠深渊,暗道完了,竟然直直送了上来,这小子准是在战事里得了官,管着兴文寨一摊事。可笑自己竟然不知,还以为对方是罪军,可以随意打骂亵辱。

一股股悔恨的酸水就在肚子里冒着,何广林觉得,自己算不上英明神武,却也不是昏聩无智之人。可自从前年得罪了这个小子,就一路走了邪运。被发配到永康军跟蕃人打交道,忍气吞声,历练心性,替王相公家争来好处,也不是没有翻身之日。可跟这小子一扯上关系,自己就昏了头,竟然把李木青拉了出来,再有之后的成都蕃乱。

平心而论,十三太爷很念旧情,没寻着借口。将自己打杀了灭口就已大发慈悲,只是发落到泸州来经管粮食生意。如果勤勤恳恳。作出一番成绩,也还有赎罪的机会。

今日一见王冲。怎么又失了理智,要当面殴他出气,结果倒好,人家已成了官人……

看看展着袍摆,正襟危坐的王冲,何广林暗自长叹,十七岁便成了官人,此子真不是一般人物,看他此时的气度。家中的官人,县里的官人与他同处,也压不下他这股气势。人说此子是太岁星君下凡,自己早该信的。

感觉到身侧庶弟正在打哆嗦,何广林心中鬼火乱冒。早前王家宅院的事不说,后来自己昏了头还要对付王冲,多半都跟这庶弟有关,不是他一天到晚在耳边念叨王冲,自己何至于此?

此时何广林有心叩头请罪。可心中还绕着一股不甘之气,总觉得这是老天爷在治自己。

再见王冲坐着侧位,暗道一声侥幸,王冲终究不是在这里一手遮天。不可能随意整治自己。

厅堂中沉寂了许久,种骞终于来了。这个二十出头,一脸英气的武人进了厅堂。看也不看何家兄弟两人,直直对王冲道:“昨日南面二十里处。有轮多囤的僰人出没,该是在打探兴文寨的情况。你这里得加紧防范。早跟你说先得立寨墙,你却不听。”

王冲笑笑,拱手道:“见过种知寨,这里有成都商人何……”

种骞头皮有些发麻,这小子与自家老子交情已深,他所推荐的张立到了陕西种师道手下,种师道回书称赞不已。见了自家老子,他都只称一声“老种”,眼下这模样,该是要算计自己什么吧?早前怂恿父亲和田佑恭灌醉马觉的“英雄”事迹,他可记忆犹新,已将王冲列为平生所见第一奸猾。

种骞摆手道:“别折腾我,这里是你说了算……”

一边说着,一边飞也似地逃了出去,留下依旧淡淡笑着的王冲,以及正要开口申冤,却因这景象愣在当场,嘴巴依旧大大张着的何广林。至于何广治,早已软在了地上。

“好了,种知寨也见过了,现在可以谈正事了吧?”

王冲一屁股坐上正位,语气虽淡,却如千钧重锤,砸在了何广林心口上。

老天爷注定了有这一日,怎么也逃不掉了……

何广林哀叹着,再不迟疑,噗通跪地,叩头道:“二郎恕罪!”

王冲却转向铺丁:“把那个……东西,拖下去。”

铺丁拖走已说不出话的何广治,再挥退其他人,王冲才看向何广林:“你我之间只是小事,我又不是粗人,打打骂骂,也泄不了心头之恨。”

何广林额头顿时出汗,贴着的地面也湿了。没错,这小子是读书人,读书人要泄恨,比粗人可怕多了。

“若是生死仇人,一刀杀了便是,可你还够不上。对你这样的仇人,怎么整治才最解气呢?那就是帮我做事,做事的时候,还得怕我,怕我念头一转,就叫你万劫不复,所以你不得不全心全意为我效劳,一辈子不敢有异心。”

王冲这话哪里像是从十七岁少年口里说出来的,何广林心惊之余,也有些不屑。我是得罪了你,我是扳不过你,可听你这口气,要把我当奴婢使唤,那怎么可能?我何广林好歹也是王相公家的人,十三太爷都不能这般待我,你凭什么?

刚想到这,他脸色再变,心中更寒。

王冲道:“凭什么是吧?就凭你勾结蕃人,祸乱成都!我有活活的人证,此罪不够灭你满门,杀你的头却够了吧?而且不等官府来杀,王相公家自能……”

“二郎……不,官人,你说话便是!我何广林何三耳这二百斤,就由官人驱使了!”

何广林屈服了,这便是他的梦噩,是他把李木青介绍给邓孝安的。邓孝安已死,管家也被邓家寻机弄死了,邓家再无罪责。此事再翻搅起来,罪责只可能落到他身上。那时不管十三太爷再怎么慈悲,也要处置了他,甚至不止是杀他的头,他一家子都可能出事,他家中妻妾儿女成群啊。

只是这个王冲,要在他身上求什么利?难道是不可见人之事?小小年纪,便有枭雄之心。怎么就惹上这号人物了呢?

想到这,何广林咬牙再表态道:“不过也要看官人行什么事。若是要去犯比前罪更重之事,我何三耳也不是傻子……”

大家都直来直去。这很好,王冲道:“什么事能作,什么事不能作,由你自己判断。后事不说,眼下要作的,便是帮兴文寨六千多人度日。你是商人,正要借重你这上面的本事,你姑且就算我暗中的牙人吧。”

何广林一愣,就这事!?

见他发楞。王冲冷笑道:“莫非你还以为我要行什么不轨之事?我王冲年方十七,便已得了官身。满腹经纶,再得进士易如反掌,对我来说,仕途坦荡,我要何等糊涂,才会去行不轨之事?”

这等豪言壮语,王冲说来轻飘飘的,如命定之数一般。何广林依稀见得一层光晕裹住这个少年,不由自惭形秽。

对王冲的感觉从憎恶一路转向屈辱和敬仰混杂,却听王冲再道:“可眼下便要你作事,我也信不过。”

何广林精于世事。自然明白王冲的示意,赶紧道:“小的这就奉上钱财千贯,再遣家中儿女来侍奉官人。小的幼女年方豆蔻……”

果然是心性狠辣之辈,王冲都有些佩服这个何广林。不过他可无心榨取何广林的私财。奴役其儿女。他不忌何广林恨他,但既然要用何广林。就不能再结新怨,而是绑上另一层枷锁。

投名状,没错,要何广林交上投名状。

“你庶弟何广治,还须历练啊。”

王冲话题一转,何广林明白了王冲话外之意,一股寒气顿时透心而入。枭雄,这是个枭雄,十七岁,少年,读书人,这些字眼,从今往后,就得全忘了,牢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枭雄人物。

“请官人示下!”

想到自己也是被这庶弟所害,何广林咬牙回应,心道这也是你该得的。

“南面轮多囤依旧不服王化,朝廷在此杀伐甚重,再刀兵相加,太损仁德,正缺一有勇有义之人去送信,并作说客,我正在头痛人选……”

轮多囤在东南面四五十里,那里的僰人虽未跟卜漏一同举兵作乱,却也不理泸南安抚司颁檄,没有应令前来歃血约盟。最近还对兴文寨有了兴趣,南面接连发生的劫案多半跟他们有关,种骞刚才说的就是这事。

泸南安抚司自然不容如此威胁,但大军刚散,种友直又忙于新平之地的盗匪之事,抽调不出兵马,王冲便有心一试。选何广治正是假公济私,既处置了何广治,又让何广林交上投名状,还给轮多囤僰人埋了一坑。

之前本就在头痛人选,送信之人注定是个牺牲品,兴文寨的僰人并不合适,更不可能让范小石等人去送死,却没想到,何广林何广治自己送上门来。对何广林,他有心利用,而对何广治,则是满心憎恶,送这人去死,心中没一点负罪感。

王冲话说到此已经够了,何广林心有灵犀,叩头道:“小的一定办好!让他舍生取义,为朝廷尽忠!”

王冲起身,悠悠道:“尽力而为便好,性命重要。”

何广林暗道,是啊,取了何广治性命这一点很重要。也罢,死了你,活了何家,你的死也是值得的。

送王冲出门,何广林就觉自己似乎从泥水里捞了出来,说不出的舒畅。此时才觉面对王冲,比面对十三太爷要辛苦得太多。

“要怎么说服那个怯懦如虫的家伙去呢?”

何广林很快就进入角色,开始思考自己接到的第一项任务。

要驱策何广林这种人物,还真是辛苦,没有早就捏在手中的把柄,绝难办到,以后就只能渐渐以利相诱,把他绑牢在自己船上。

回到乡司,王冲还在思索着,可见楼上空空,只有撅着嘴一直在等他的罗蚕娘,有些讶异:“其他人呢?”

“大个子在操练铺丁,小白脸在算账,小黑脸在教长老记帐,板凳脸在整理书本……”

罗蚕娘将众人动向一一道来,王冲道:“听起来,就你没事。”

“我……我算什么……”

罗蚕娘有些受宠若惊,竟然把她也算作兴文寨的官了么?这些日子来,她就是闲人一个,放过牛,养过蚕,学过织布,玩过耕田,可终究没找到自己爱干的事。早前她爱干,而且擅长干的,就是在山林里捕猎。

王冲没品出她的心意,再道:“那去把你小娘请来吧,我与她有要事商量。”

罗蚕娘道:“小娘?多半就在楼下,带着罗胄听先生上课呢。”

少女说这话时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是为某事忧虑,王冲也皱起了眉头,他有同感,这事……真有些麻烦。

第一百二十四章危机四起明暗来

“《百家姓》今日就读到这里,回去后抄写十遍,家中短少笔墨纸砚的,可以去找乡司领……”

楼下课堂里,王彦中布置了课后作业,三四十个幼童到少年不等,男女都有,已换了汉人装扮的僰人齐齐起身拱手:“尊先生吩咐……”

看着这些学生,王彦中拂须微笑,很是满足。尽管在这里只是给人发蒙,远不如在海棠渡教授经义有成就感,可自己是在教化夷狄,汉家王化由此而立,这点惆怅也算不了什么。

目光落到角落里,王彦中的笑容凝住,待对方上前时,脑袋也低了下来,暗自头痛,麻烦……又来了。

“先生是大儒,讲《百家姓》这些,着实委屈了,奴婢想听听《春秋》,先生可有空说说?”

以前的斗荔,现在的窦罗枝,凑到王彦中身前,两眼闪着崇敬的光晕,莺莺软语地求道。

“孺人已通《女训》,才已足矣,《春秋》乃男儿所担大义,孺人就不太合适了。”

王彦中委婉地推却着,对方眼中的秋水,他如何品不出来?可叹他心中早已被妻子和潘巧巧填满,无一丝异心。更何况这窦罗枝的亡夫被追赠通直郎,由此得了命妇诰命,其子罗胄成年后,便能承袭通直郎之位,虽是番官,也是有朝廷体面的,非他这配军所能染指。

“就是明白这事,才要先生说来。先生在此也待不了几年,待胄儿大了,再寻不着先生这样的良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