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宋 >

第84部分

鼎宋-第84部分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孝安瞠目结舌,好一阵后,才吞着唾沫问:“堂兄那妾。莫不是姓潘吧?”

尤杏儿恼怒地道:“怎么,你也认识?是不是打上了那贱人的主意?对了,都不知贱人这两年过得如何,不过瞧她家仆的装扮。似乎富贵不减呢。”

说着说着,她满腔恨意又涌了上来:“贱人的爹就是靠着那死人的帮扶,才打出了华阳百花潘的名号。她家的一切,都该是我的!”

邓孝安此时才回过神来。拍着额头啊哟一声:“好险!差点纳了侄女!”

待邓孝安一番解说后,尤杏儿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阴恻恻地道:“侄女又怎么了?我还是你堂嫂呢!”

邓孝安连连摆手:“说笑了,那可不一样……”

堂嫂和堂侄女,那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传扬出去,闻者大多都一笑了之,后者则是人神公愤的罪行。

官府的王法对乱~伦之罪作了专门区分,《宋刑统》规定,与继女、同母异父的姐妹以及异父异母的继姐妹乱~伦者,拘三年。待潘巧巧入了王家,王冲若是忍不住偷吃了香莲玉莲,正合适用上这一条。

与母亲的姐妹、兄弟的妻子和儿媳乱~伦的,流配两千里,邓孝安与尤杏儿便近于此类情形。因为还隔着一层堂亲关系,而且乱~伦之事属于不告不究,对邓家来说,肉都烂在锅里,只要没被揭发出来,也就捏着鼻子装作没看见。

而与父亲或祖父的妾、叔伯的妻、自己或父亲的姐妹、儿媳、孙媳及侄女乱~伦的,则是绞刑……虽是堂侄女,够不上绞刑,却怎么也是重罪,邓孝安就是个纨绔,哪有这个胆子。

尤杏儿呸道:“当年你偷我的胆子去哪了?再说那是不是你堂侄女,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

邓孝安暗暗鄙夷道,当年咱们是谁偷谁啊?不是你花名在外,我有那个胆子勾搭你么?

尤杏儿却沉浸在自己的盘算中:“待我先夺了那对姐妹花,让那贱人好好尝尝痛心的滋味!然后再道她们不是那死人的女儿,而是贱人当年偷人所生,就由了你享用,如何?”

邓孝安心中一痒,却失笑道:“这般如意事,哪有那么容易?那潘寡妇背后可是有王二郎的,王二郎之父正与潘寡妇筹办婚事……”

尤杏儿咬着嘴唇,恨恨地道:“王二郎……”

再听邓孝安解说,连自家被打却无处申冤的丑事都说了出来,尤杏儿骂道:“真是个没用的东西!就不想着报复回来!?”

邓孝安无语,他可不敢把曾经找来羌蕃杀手对付王冲,以至引发了成都蕃乱,王冲由此握住了他的把柄这事说出来。甚至不止是他,就连王相公家也遭牵连。王太爷直接将何广林发配去了泸州,办理王家在泸州所设粮行供应军需的事务。

尤杏儿再道:“王二郎势强,就更该整治那贱人!照你这么说,那贱人和那对姐妹花,就是他的把柄!”

把柄……对啊,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扳回这一局,看着王冲痛哭流涕地跪求自己呢?

回到家中,尤杏儿的话还在邓孝安脑子里转着。

家仆来报,说潘承求见,邓孝安下意识地要赶人。他已经与王冲完成了潘家产业的交割,正一文一贯地从潘家老人身上榨出钱财。潘家老人推潘承为首,隔三岔五就来求情,他从没给过好脸。

“等等,见见他……”

邓孝安心中一动,尤杏儿说得没错,跟王冲正面对着干讨不了好,为什么不从潘寡妇身上下手?

邓孝安冷冷笑了,还有尤杏儿顶在前面,他甚至都不必亲自出面。

时光飞逝,转瞬间霜降已过,到了九月下旬。

这一日,合江亭上杯觥交错,游人想上楼观景,却被告知已被贵人包下。有本事将合江亭这处公园楼阁包下的,当然是公门中人,即便是豪商,也不敢再纠缠,反而揣测起楼上到底是哪位官人。

楼上没有官人,只有阉人,成都府路廉访使杨戟正喝得满面通红,拍胸脯地打着保票:“你们自去作!某家在,朝廷就在,王法就在!王冲区区小儿,绝不会在西川只手遮天!”

同桌是几位酒商,闻得此言,欢天喜地,齐声称颂杨廉访满怀公义,不惧权贵,其中那尤十四更是喜上眉梢。

席散后,杨戟上了马车,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急声道:“去月绣坊,快点!再晚王冲就要恼了。对了,符纸、破邪香什么的准备好了吗?”

随从道:“都已好了,连刀都磨快了。”

杨戟呸道:“要刀子作甚?真当我是去除妖的?”

到了月绣坊,见着伺立在王冲身边的那个壮汉,杨戟吞了口唾沫,忽然后悔自己没要随从带上腰刀。

“杨廉访……”

王冲向杨戟拱拱手,脸色很是不豫。

第九十四章天涯咫尺不知心

王冲不是恼杨戟,在他身前,本是一笑倾成都的梁月绣,脸色又青又白,却强笑着维持仪态,显得颇为狼狈。见得杨戟,才缓了口气,媚声招呼道:“杨廉访来了,可要替奴家分辩分辩,若是二郎真恼了奴家,奴家这月绣坊真不敢开了。”

杨戟一听便知,梁月绣还硬顶着王冲,也暗下生恼。我为了扳倒王冲,都不惜舍身屈意地亲近王冲,你一个乐户行首,连女儿都舍不得,非要惹恼王冲。搞得他发作起来,还不知怎么收场,女人啊女人……

“守正来这月绣坊,行首还不唤他中意的小娘子出来伺候?行首你啊,真是失礼。”

杨戟自不在意梁月绣怎么想,开口表态,梁月绣脸色一白,她怎么也想不到,连杨戟都站到王冲一边了。

“廉访教诲得对,奴家真是失礼了,怎奈锦奴练舞,伤了腿脚,得卧床休养,奴家这不自己来伺候了么?就是二郎嫌奴家人老珠黄……”

梁月绣勉力糊着墙,王冲冷哼一声,他恼的就是梁月绣宁可冷藏梁锦奴,也不愿让他亲眼见到,由此让他很担心锦奴的处境。

“梁行首芳华正艳,王冲怎会嫌弃?廉访既来了,再不谈他事。廉访要向王冲讨教学问,就烦劳行首玉手抚琴,与廉访助兴,如何?”

王冲当然不是愣头小子,按下恼意,一番话将杨戟和梁月绣同时压住,两人不约而同地暗暗叫苦,却又不好违逆。

琴声起。王冲有板有眼地跟杨戟谈起了景数,梁月绣是心中慌乱。不知王冲还要作什么文章,琴声几度变调。杨戟则是坐如针毡。眼角不停在王冲、王冲身后的壮汉、自己的随从之间来回扫着,他本意只是交好王冲,压根没想过学什么景数。

“数理乃天道,不以人意兴废,要说景数,先要说算学之数,王冲说则小故事……神宗皇帝一日与康节先生对弈,算目时问康节先生,算学之数到底是道还是器。康节先生说。算学之数与象数之数一样,既是道,又是器,既非道,又非器,乃道器之衡,神宗皇帝便问为何。”

“康节先生言,算学之数形而上者,似乎只存于理。却可自形而下观之。他指着棋盘说,在落子处放麦粒,第一子放一粒,第二子放两粒。第三子放四粒,以此类推,到最后一子。要放多少粒……”

王冲看向杨戟和梁月绣,重复问:“要放多少粒?”

一下被考起算学。梁月绣和杨戟都愣住了。不过梁月绣不止擅舞,还精通琴棋书画。醒过神来,张口就算:“棋盘十九路,落子三百六十一,先是一、二、四,再是八、十六……”

接着她就算不下去了,讷讷道:“许是……百万以上?”

杨戟见识高一些,为示好王冲,他看过算经和景数,笑道:“这是算二的幂数,到十幂就上千了,三百六十一幂,何止百万,怕该上亿罢……”

王冲摇头:“第三十二子时,便要放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六粒……下一子是上一子的两倍,到第三百六十一子,不管是恒河之砂,还是诸天星辰,都不足以相比,甚至文字都不能表,只能以景数这样的算学数式代表。”

第三十二子就是四十多亿……

一时间,梁月绣和杨戟忘了各自的心事,瞠目结舌。

好一阵后,杨戟才道:“神宗皇帝时真有此事吗?某家还从未听说过,是邵子文说与守正的?”

王冲摊手道:“是我编的……”

杨戟噎住,梁月绣掩面笑道:“二郎还真是有苏学士之风,张口便成典故。”

即便两人各有心结,此时也不得不佩服王冲的学识和气度,同时也纳闷不已,王冲忽然说起这个,意在何为?

“数通天道,却又能在棋盘之间显出难以穷尽的奥妙,这便是数非道非器的原因。由此而思,人何尝不是与数一般?成都人都言我王冲小小年纪,便有神通之能,一念杀贼,一念活人,王冲就在这,二位能看得明白么?”

王冲话题骤然一拐,自吹自擂起来,可梁月绣和杨戟却觉凛然。眼前这个少年,小小身躯,到底蕴着怎样的本事,确实让人看不透。

不待二人看口,王冲又道:“可在王冲看来,每个人都是如此,勿论贵贱男女,每个人都蕴着无尽之秘,外人即便穷尽一生,也难看得通透,这便是人通天道之理。”

这一下又拐到了道学的天人合一,梁月绣和杨戟已经彻底迷糊了,心思就愣愣追着王冲的话,觉得自己重回学堂时光,正受着夫子的淳淳教诲。

“就说梁行首你,也是自小便入了官坊吧。这么多年来,你到底吃过哪些苦,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王冲只能泛泛而想,即便行首你细细道来,王冲也品不出那般滋味。行首此时与王冲不过是咫尺之隔,却若天涯之远……”

这番话只是淡淡说来,梁月绣却觉像是一柄重锤透过身体,沉沉砸在心口上,心痛时眼角也不由自主地热了。

梁月绣幽幽叹道:“女人都是如此,天生命苦……”

王冲直视梁月绣,柔声道:“既如此,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如是王冲早生十年,若是王冲如遇锦奴那般与行首相遇,王冲自当以行首之苦为苦,不惜代价,也要救行首出此牢笼。”

“行首自要问,王冲与那芸芸俗人一般,就只贪念行首美色?当然不是,王冲只求解行首之苦。就如锦雀囚于鸟笼,王冲打开笼门,不是为了握在手中把玩,而是放其自由。它愿飞,任它。它愿以王冲为栖枝,任它……”

“行首说。女人天生命苦,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相济,说的不是欢好之道,尊卑之道,而是说女人天生就该得男人呵护。若是少了男人的羽翼,女人独受风雨,不合阴阳之道。这才是苦难之源。”

王冲一番转折,终于落到正题上,却是借梁月绣抒发。不仅梁月绣心簇神摇,连杨戟眼里也荡着涟漪,看向王冲的目光急速升温。

“二郎这张嘴,真是撩人心啊,若是二郎早生十年,奴家恨不能投怀送抱,便只是得片刻怜惜。也死而无憾了。”

梁月绣红着眼,酸着鼻子地说着套话,心中却道,即便知道王冲这番话是奔着梁锦奴去的。也生不出什么恼意。守住锦奴的心念虽未动摇,对王冲的恨意已消解大半。

“守正……知人心啊,女儿家不就想寻着这样的人。受他怜惜么。”

一边杨戟捏着兰花指,感慨无限。王冲暗叫不好,怎么这杨戟的反应更大……

他这一番话绝非作伪。之前醒悟到,让梁锦奴脱籍,就是抢了梁月绣的命根子,女人发起飙来,别指望她理性相待,即便砸万贯钱财,也难说能解决此事,更不提王冲现在也没有万贯家财。

于是他索性走温情路线,希望能与梁月绣坦诚相见,眼下看来,效果不错,不过却出了杨戟这个“副作用”。

“以前是不知二郎此心,锦奴之事,又让奴家想起往事,这才犯了痰气,二郎莫要在意。往事……奴家早年也遇到过信誓旦旦要赎奴家的郎君,却是一番空等,自此后,便再不信男人,还以为二郎对锦奴也是这般。”

梁月绣也忍不住吐露了一些心声,难说不是刻意而为,缓和与王冲的关系。之前她可是在杨戟面前很说了番坏话,杨戟现在就在座,还跟王冲一副哥俩好的姿态,她自然得赶紧抹掉尾巴。

“锦奴伤势如何?过两日,王冲想看看,行首以为如何?”

王冲没有直接提赎锦奴的事,只提了小小的要求,还不急于眼前。这是照顾梁月绣的面子,但也是先礼而已,如果他一番诚意,梁月绣依旧不上道,那时再动其他手段,就问心无愧了。

似乎也有所悟,梁月绣犹豫片刻后,眼中虽还有丝不甘,却笑道:“锦奴也一直念着二郎,若不是腿脚不便,郎中说一定要卧床静养,奴家本是要唤她来见的,过两日也好。”

“王冲作人,求的是广结善缘,盼与行首能得那一份缘,不过……行首还是太年轻了,若日后锦奴跟了我,要我那般称呼,真有些为难,便只记在心中了。”

王冲再淡淡笑言,作了强硬宣示,梁月绣愕然之后,脸颊也生出红晕,暗自啐道,这小子到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