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146部分

大明首辅-第146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学生若是再来回等上几天,传到了乱军的耳里,必定以为学生心里也是顾忌颇多。”萧墨轩轻叹一声,继续说道,“到时候即使学生摆出攻城地架势,他们倒也未必吃软了。”
    —
    “那你如何料得匆忙行事,他们必会吃软?”张居正点了点头,对萧墨轩的说法有些赞同。
    “振武三卫,此次敢于乱城,坏也就坏在一个‘骄’字上。”萧墨轩说道,“便就是女子撒娇撒泼一般,也得有个骄地对头。无非是想恃势逼迫朝廷,换得一些好处,并不是真的想要谋叛。”
    “嗯。”张居正又点了点头。
    “兵者,凶也,兵不治则国乱。”萧墨轩抬头看了一眼四周,见徐鹏举和李庭竹都端着金杯,正在劝着田义吃酒,才继续说道,“这么些年以来,我大明的士兵,不管是卫所的兵制还是选丁的兵制,从军都只是为了谋一张嘴。磨了军中的锐气,养了一股匪气。而当官的都怕丢了乌纱帽,能忍着便就忍着。”
    “即便是一座南京城都没了,日后还可以重建。若是军士再这般骄悍下去,日后只怕虽拥兵百万却无一用。”
    “所谓胆大的,却怕了不要命的。”萧墨轩又呵呵笑道,“学生上来就摆出副拼命的架势,才能把他们给吓住,把那一股匪气给压制下去。若是再等下去,给他们回过味儿来,未必会把学生放在眼里了。”
    “那你便不怕手里那东西烫手?”张居正顿了顿脑袋,仍是摇了摇头,“便是田公公,眼下也不知晓,只当真是离京地时候皇上赐给你的。若只是你自个也就罢了,还得牵连上其他人。”
    “张师傅放心。”萧墨轩呵呵一笑,“有些事儿,皇上心里比你我更是明了。”
    其实萧墨轩心里还藏了两句话没说,有些事儿,皇上自然是明白。可有些事儿,也没必要让他那么明白。
    至于军队里边,兵士虽骄,可也得有个作乱的由头,倒也不能尽怪他们。
    张居正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眼见着李庭竹已经端着酒杯走了过来,连忙闭住了口。
    “萧……萧大人。”李庭绣走了过来,一把就勾住了萧墨轩的肩膀,“可容得我叫……叫一声,萧兄弟。”
    “当日多……多有得罪。”李庭竹也不等萧墨轩回话,只举着杯在眼前晃悠,“日……日后这江南……江南地地界上面,我们和萧……萧兄弟共进退。”
    “如此甚好。”萧墨轩顿时喜出望外。
    魏国公徐家和临淮侯李家,是江南氏族之首。兴许论权势,已经抵不得眼下朝廷里的几大家族,兴许连自个萧家都不如。
    但是论起财势和在江南的影响,这两家可都是数一数二地。能得和这两家共进退,日后做着直浙经略的位子,也是塌实了许多。
    “来……干。”李庭绣哈哈一笑,两尊金杯碰在一起,“铛”的响了一声。
    金川门大营。
    “妈的,这是人吃的东西吗?”一名百户,砰的一下把饭菜砸在了地上。
    “娘的,说了叫来谈犒银的事儿,等咱兄弟来了,却是不见影儿。”另一名军士干脆直接把盆子扔到了营门外,“都他娘的一股子馊味儿,怕是昨个剩下的端了给我们。”
    “哎……”第一个说话的百户,忽然转过身来说道,“这个萧经略,萧大人,会不会是在耍着我们?”
    “哼,耍我们?”二十多个人,一起闹哄哄的,“大不了回去聚了兄弟,再闹上一场。凭他萧大人如何得势,也得给摘了乌纱帽。”
    “小声点儿,眼下可不是在我们自个的营中。”
    “怕他做什么,我们手上可是有他亲自写给我们的免死券。难道发发牢骚,也是不成?”  

第二十一章 八月十八

    兵部尚书杨博,今个一大早起来可便是乐坏了。
    闹了足足有十来天的南京振武营军变,终于定了下去。
    算准了这才是萧墨轩到南京的第三天,也不知道内阁和皇上那里都知道了没有。
    独乐乐不如同乐乐,便就是他们都知道了,一起去感慨下也是好的。
    顺便也得去打探一下,看看皇上对这次兵变有无什么想法,会不会对自己生了不满。
    略寻思上一会儿,杨博慢悠悠的坐上了轿子。
    “去徐阁老府上。”杨博坐下身来,跺了跺脚。
    金川门,大营。
    “咕……”一处营房里边,时不时的传出一阵阵闷响。像是什么人拿被子蒙住了头,躲在被窝里故意发着怪叫。
    “娘的,老杨,你能不能别再弄出声来了。”黑暗里,一个人翁声翁气的坐起了身来,“你这还叫不叫人睡觉了,好不容易才眯了一会儿。”
    “这肚子叫,我有什么法子。”被骂的人似乎有些不满,嘟囓着回了一句,翻了个身,却无论如何也闭不上眼。
    “蹬蹬蹬!”的坐起身来,摸到了桌边,倒了一大碗凉水,“咕嘟,咕嘟。”的灌下了肚。
    “等明天,明天。”一碗水下肚,空荡荡的胃里似乎是有了些东西,不显得那么难受了。
    “明天萧大人再不出来,我们便自个去找他去。”愤愤的,一方粗瓷碗重重的顿在了桌上。
    “闹什么闹,再等上一个时辰天便就亮了。早上的稀粥,勉强还能吃得下去。”
    二十五名振武军士,在金川门大营里已经呆了足足呆了好几天。
    其实呆在这里,伙食以外,其他倒也没什么。只要不出辕门,大营里随便怎么逛。
    就连自己曾经被拿下的兵器也发还了回来,坐在营帐边,路过地士兵们,时不时的还会投来几束羡慕的目光。
    可日子过得再逍遥,总饿着肚子也不行啊。每天光碗里的沙子。挑出来都够砌堵墙了。
    闹也闹过了好几次,却仍是依然如故。若不是为了等着快到手的银子,只怕二十多人早就全再反了出去。
    “都小心着点儿,别炙坏了啊。”营帐后面的空地上,忽得传来一阵阵呼喊。
    紧接着,一阵浓烈的烤肉香味顺着帐篷缝钻了进来。
    “咕……”原本已经有些被压抑下去的腹鸣,又一阵接一阵的响了起来。
    “天还没亮堂,烤什么肉?”一名军士恼怒的挥掌赶开耳边嗡鸣着地蚊子。
    “说是京城里来的信儿,要给他们庆功呢。”另外一人没好气的说道。
    “庆功?庆什么功?”
    “把我们给平了,当然得庆功了。”有些无可奈何的语气。
    “烤好了的就全收到旁边帐篷里。记得盖上啊……别给虫子沾上去。”营帐后面的香味和嘈杂声,似乎比身边的蚊虫还要可恶上几分。
    “娘的。还睡什么睡。”终于有人忍住不了,气呼呼的站了起来。
    “都踩着我们的脑袋好吃好喝,却把我们晾在这里,我们倒是成了冤丁了。”
    “走,我们也拿些吃去。”
    呼啦啦地,黑暗里站起好几个人来。
    “哎……慢着,慢着。”有人起身拦住了,“眼下那些伙头们都在,若是他们不给如何是好?”
    “不给就抢呗。”一个满不在乎的声音回道。
    “我们是来讨银子地,都已经耗了这么多天了。且没听说炙好的肉都放在了旁边的帐篷里边。眼下离天亮还有些时候,那些伙夫折腾好,该是再去歇一会儿。等他们走了,我们再去拿上些也不迟。”
    话音刚毕。就听见外边有人说道:“都好了,都好了,都收了再去歇会儿吧。”
    “嘿嘿。也亏得刚才没急着出去。”营帐里的人,顿时就乐了。
    “乒乒乓乓。”的一阵声响之后,外边再没了动静。
    掀起帐篷底子朝后面看了几眼,见都已经没了影儿。
    “都走啦。”一名尉官得意的挥了挥手,“该咱们兄弟了,他们不给咱们准备吃的,咱们就自个准备。”
    “走。”二十五个人,一起爬起身来。
    “你还带刀做嘛?又不是去打劫。”隐隐的
    有人抓起了刀鞘。
    “切肉。”拿刀的人,嘿嘿一笑。
    “也是。”问话的人,也顺手从地铺上拿起刀来,其他还有好几个,也依势带起。
    营帐后面地空地上,还残留着炙肉的香味,一行人贪婪的抽着鼻子,窜了过去。
    “哪个帐篷?”空地后面,共有三个营帐,平日里也都不住人,都像是放东西的。
    “分开来去看看好了。”姓杨地尉官,大手一挥,当先朝着中间的那座走了过去,“一会儿天就该亮了,得快些才是。即便受不了责罚,也丢了我们振武营的脸。”
    —
    当中地帐篷里,当真是放了一张巨大的木桌,上边覆了一面布。姓杨的走步上前,刷的一下掀起了一角。
    “叮叮……叮。”一阵并不算响亮的铃声,在营帐里响了起来。
    “不好。”姓杨的一个激愣,回身向外闪出。另外一个帐篷里,有几个人抓着几条炙肉,也被惊动,连忙奔了出来。
    “动了什么了?”一行人都惊魂未定的,四处张望着。
    “抓贼。”东边的营房边,闪出几个伙头军,飞快的向这里奔来。
    “快跑。”振舞营军士提稳了炙肉,拔腿飞奔。
    几起几落,就跑回了营帐里边,任凭门外的人如何骂着,也不再伸头出去。一个个乐滋滋的,笑作了一团。
    直等到天大亮了,门外的人才纷纷散去。此时营帐里的二十多个人已是吃的满嘴流油。
    京城,徐府。
    “徐阁老,徐阁老,可是把我给憋坏了。”杨博只等徐阶刚走了出来,便一把扯住。
    “怎么着,又生了什么事儿?”徐阶见着杨博这么一大早就跑上门来,也是十分诧异。
    “喜事,喜事儿啊。”杨博见徐阶一脸茫然,料定他还是不知道。
    “这些日子为着南京的事儿,一直揪着颗心。”杨博深吸一口气说道,“眼下这事儿平了,我也是好松一口气了。”
    “这倒还是未必吧。”徐阶从下人手上接过面棉巾,擦了擦脸,“那些个乱军,能不能服了萧墨轩倒还未知。”
    “未必?”杨博呵呵笑道,“下官适才刚收了南京的信报,振武乱军,已经退回了军营去了。”
    “平了?”徐阶有些诧异的回过身来。
    “平了,那些乱军见了皇上的圣旨,当日便就退了。”杨博像是也大大松了口气。
    “圣旨?”徐阶的眉头,顿时便锁了起来,“昨个司礼监才用了锦衣卫的勘合把圣旨送出了京城,难道这一天,便到了南京?”
    “莫不是皇上之前赐的圣旨吧。”杨博一时间还没有想的太多。
    “皇上当日降旨给萧墨轩的时候,老夫也陪在万寿宫里,哪里有什么另外的圣旨?”徐阶的眉头,锁得更深。
    “这……”杨博微微一愣,抬起眼来,却看见徐阶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顿时心里也是猛的一震。
    “难道……”杨博一句话,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慢着。”徐阶伸手一拦,止住了杨博。
    “下官只是来报个信儿,若是阁老没其他什么事儿,下官便先行告辞了。”杨博呆坐了半晌,慌忙站起身来。
    本来还想问问皇上对这回的事儿,有什么想法,却知晓了这么天大的秘密。一下子,心里也有些不塌实起来。
    “杨尚书。”徐阶不等杨博抬步,连忙凑近了些。
    “你们兵部的信报,是什么时候传来的?”徐阶开口问道。
    “今个寅时到的京城。”杨博连忙回道。
    “不对。”徐阶缓缓的摇了摇头,“今个是八月十四,当是八月十八才到。”
    “八月十八?”杨博当下又是一愣,随即立刻明白过来,“对,对,是八月十八到的京城。”
    “那信报上的东西,可有其他人看到过?”徐阶有些放心不下。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杨博连连摆着手,“上边写了是呈交给我的,又加了胶漆。”
    “嗯。”徐阶凝重的点了点头,“此事万万不可再对他人言语。”
    “自然,自然。”杨博和萧家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厉害。  

第二十二章 毒药

    川门大营。
    这坐大营是当日为了围困内城而临时搭建起来的,据说搭建整座大营只用了一天时间。
    虽然看上去有些简单,可是一根根粗木搭起来的辕门和栅栏什么的倒也结实赖用。
    住在这里的士兵,除了有五千羽林军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南京周边的卫所兵。
    当日听说振武营军乱的消息,这些卫所兵除了惊讶外,还有了一丝希望。
    这么多年,占着卫所,耕着军田,虽说已经养成了惰性。
    可是一想到有机会建功立业,未免会有了几分热血沸腾。
    可是这位萧大人一来,圣旨一出,振武三卫缴械投降。
    卫所兵们一边庆幸躲多了一场杀劫,可是心里隐隐的也未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