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179部分

大明首辅-第179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日哭丧个脸。”嘉靖看着黄锦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阻止,而是讪笑一声,“当真朕连看个折子都要你伺候,朕的两只手还灵活着呢。”
    “老奴知道万岁爷的道行深厚。”黄锦连忙屈身回道,“可再大的法力,要扛着这九州万方,顾着天下万民,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万岁爷这一扛,就扛了几十年。”
    “小的这些做奴婢的。”黄锦的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一样,声音显得有些怪异,“也只能是想着法子,尽量把万岁爷伺候得舒服些。”
    “唔……”嘉靖帝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屋外的天空,过了许久目光才渐渐回到了面前的奏疏上头。
    “萧墨轩想要龙江船坞?”嘉靖有些疑惑的将奏疏拿了起来,“每年十多万的银子往窟窿里填,他究竟是何意图?”
    “万岁爷。”黄锦立刻接上了话来,“老奴看了,心里也疑惑着。那龙江船坞,已是空闲了上百年。况且成祖爷曾经下诏云,不得以民间建造四百料以上的大船,更不许造海船。”
    “你这是帮着他说话呢。”嘉靖听了黄锦的话,只是微微一笑。
    “哦。”黄锦也笑道,“且这事也算不得是萧墨轩想要。经营船坞的,也只是这惠丰行在南京的分号,并不是萧墨轩。”
    “有甚区别?”嘉靖又笑一声,“有些事儿,朕心里头还是明白的。床头床尾,还不都是在一张床上。”
    “他这位夫人,倒也算得是奇女子了。嘉靖也是禁不住啧了一声,“竟是还明得大义。”
    “万岁爷的意思是?”黄锦抬头问道。
    “朕早说过了,朕还没到糊涂地时候。”嘉靖似乎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
    “老奴绝无此意。”黄锦被嘉靖这么一逼,也是吓了一跳。
    “他这是拿自家的银子帮朝廷办事儿。”嘉靖微叹一声,“宁波市舶提举司新开张,帐册上边是一片空白,朕一两银子也没给他。可没有船如何处出得了海?”
    “又怕着别人说他沽名钓誉,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来。”嘉靖左手的拳头。不禁紧紧的捏了几下。
    “那……万岁爷……”黄锦似乎想说些什么。
    “准奏。”嘉靖直起身来,重重的推了一下面前的奏折,“另传旨礼部,赐宁景星太学馆入学之名。太学馆里出过一个萧墨轩,朕倒要看看,是不是还能再出几个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
    “万岁爷爱惜臣子,做臣子的能遇见这样的主子,当真是几辈子修来地福气。”黄锦点头应道,“奴婢这就去帮万岁爷拟旨。”
    “蓝神仙那里,这两日可派人来过?”没等黄锦迈开脚步。嘉靖帝突然又提起了一个话头。
    自从下诏征求天下方士密符,每日从四面八方涌到京城来的方士。多不可数。皇帝老人家自然不可能一个个的去谈心,看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所以这些事儿都是蓝道行在办着。
    “回万岁爷的话。”黄锦的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礼部那里,江西龙虎山献上两卷经文,据说是第三代张天师所留,只是还没送到京城,故而老奴未敢和皇上说。”
    “哦。”嘉靖略微点了几下头,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烦闷。
    江西龙虎山,确实是福山圣地,只可惜这两卷经文只是三代天师所留,并不是张道陵张天师的真迹。所以在嘉靖帝的心里,未免大大的打了一个折扣。
    张道陵的真迹,龙虎山兴许也有。只是舍不得拿出来进献罢了。
    而且这么些日子来,进京的方士已是不少,没想到居然寻不出一个道行深厚地人来,嘉靖老人家能高兴才怪。
    “老奴懈怠,还有件大喜事儿,竟是忘了和主子爷说。”黄锦又像是想到了些什么。
    “大喜事儿你且还会忘了?”嘉靖帝嘴角微微扬了一下,满怀希望的看着黄锦“且说来听听。”
    “裕王爷帮皇上建地长生殿,昨个已是上了主梁。”黄锦忙不迭的回道,“这几个
    王爷都亲自在工场督工,风雨不休。只等再过一个月祭了。“
    裕王的这一套,兴许就是和萧墨轩学来的。虽然有了萧墨轩的先例在前,但是此时听在嘉靖帝耳里,心里却仍是不由得热了一下。
    “难怪万岁爷昨个开始精神竟是好了许多,今天太医院也把方子换成了调理的。”黄锦微微颌首道,“老奴想啊。这定是上天为王爷孝心所感。”
    “朕……朕……”嘉靖的嘴唇,轻微的颤抖了几下,又立刻恢复了平静。
    “黄伴。”嘉靖抬起一只手来,朝着黄锦招了几下。
    “老奴在呢。”黄锦知道皇上定是又有事儿要吩咐,走上前几步。
    “帮朕在宫里选几坛子好酒,送到王府去。”嘉靖帝徐徐说道,“算起来,裕王已经有些年没见过朕了。吩咐宫里的画师,帮裕王描一副相送来给朕。”
    “哎。”黄锦似乎也有些默然,略站了一会儿。才一声不吭的退了出去。
    东安门,萧府。
    先是从江南传来了苏儿怀有身孕地消息,接着宁家唯一的男丁,宁景星又被赐入国子监。萧宁两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
    即便是平日里看起来不芶言笑的萧大尚书,也是时刻保持着嘴角上扬的姿势。
    “妹妹。”宁夫人手上拿着几块棉布,缝着一件小小地春衣,对着萧夫人笑道,“按照我们湖广的风俗,新生的娃娃穿地第一件衣裳,须得是娘家做的才是。”
    “看你急得。”萧夫人“咯咯”的笑着回道,“且也不说眼下也没人来和你争这份功,即使是有人要争,也不过是件衣裳罢了。这从小到大的,不知道要穿多少件衣裳,只怕你到时候又是嫌起麻烦来了。只说这生产的日子,却也是还早呢。”
    “这如何使得。”宁夫人立刻瞪圆了眼睛,“可都得照着规矩办才是,我得先备好了才是。”
    “唉……”说了一番话,宁夫人忽然脸色一转,却又轻叹一声。这些日子来,宁夫人也是成天乐呵呵的,这般的神色却是从来没有见过。
    “亲家有甚劳心的事?”萧夫人有些狐疑的瞅了宁夫人一眼。
    “若是家里那个,能眼见着看到这一天,定是要比我还欢喜呢。”宁夫人的神色之间,似乎有些幽怨。
    “亲家母。”呆在萧夫人和宁夫人身边帮着打下手的刘婶,立刻接过了话来,“宁老爷在天有灵,该是正欢喜着呢。日后等娃娃大些,让少爷和少奶奶带了你一起回一趟湖广。”
    “那倒是要再等上几年才好呢。”宁夫人抿着嘴唇,点了点头。
    “几年工夫罢了,转眼便是过去了。”萧夫人以为宁夫人嫌日子长,出声安慰。
    “你且瞧瞧看。”萧夫人从鬓角放下几丝发丝,“和应房刚成亲时候的日子,想起来总觉得时候并不长。可眼下每日起来照镜子的时候,总能看见几丝发了白的。开始的时候还扯了下来,可扯了又长的,愈发的多了。”
    说完,萧夫人也跟着叹了一声,像是在感叹岁月不饶人。
    “我且不是这个意思呢。”没想到宁夫人却是摇了摇头,“候上几年,多生几个一起带了过去才是更好呢。”
    “呵呵。”萧夫人听了这话,脸上立泛起笑来,“对,对,多生几个才是好。”
    “却不知这一个是男娃还是女娃。”宁夫人拨弄着手上的针线,又想得出神。
    “这……”萧夫人张了张嘴,“是男娃自然最好,若是女娃,能出落得和苏儿一样,却也是福气。”
    “我也觉得男娃更好些。”宁夫人微微点了点头,“若是能和子谦一样,也是我宁家的福气。”
    “经你这么一说……”萧夫人放下手里的绣刺,深情的朝着门外看去,“我倒是有些想念了,这一回去江南,却也不知道甚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啊,你须得好好保重才是。萧夫人嘴角抽*动了几下,抬起手来。将衣袖贴到了眼上。  

第七十一章 新鲜东西

    京,直浙经略府邸
    今个是个好天气,万里无云的,萧墨轩的心情,似乎也和头顶上的天空一样明朗。
    难得睡个好觉,醒来的时候,便就是辰时末了。只略用了一小碗的稀粥,略微填一下肚子,只等着和大家一起用午膳。
    昨个谭纶从杭州城传来了消息,在宁波港所做的试射中,炮弹的射程已经可以达到当日佛朗机人的火炮射程。
    虽然有些遗憾,没能超过佛朗机人的火炮船的射程,但是很明显,用上了卯子药以后,起码在火炮上头,大明的兵船若是和欧洲人的火炮船碰在了一起,起码不会再被牵着鼻子走。
    至于什么加农炮,榴弹炮和什么线膛、滑膛的,且是可以慢慢来了。
    已经连续好几个“五沐假”没有休过的萧墨轩,竟也是难得的呆在了官邸里头。
    直浙经略官邸,正处在王府大街附近。王府大街在南京故宫的西边,再往东走,不出几步路便就是朝天宫。
    当年洪武皇帝修建南京故宫的时候,因为紫禁城就靠着紫金山边上,北边又靠着长江和玄武湖,内城的南边则多做了衙门和库房,所以只有西边才有大片的空地。
    在永乐年前,从东边的户部衙门到这条街道附近,住满了随着大明王朝的兴起而崛起的新老贵族。只是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空出了许多。但即使是这样,眼下能住在这里的也都是名门望族。
    魏国公徐鹏举和临淮侯李庭竹的府邸,以及张居正在南京的官邸,都是在这附近。
    “子谦。子谦。”屋子的侧面,探出了一个半个身子和一个小脑袋,冲着萧墨轩招着手。兴许突然又是发现自个站得姿势有些不妥,连忙挪了一下,移了出来,一边还没忘记轻轻抚了下小腹。
    “你今天当真不去衙门里头?”一双大大地杏仁眼,忽闪忽闪着,有些将信将疑的看着萧墨轩。
    这些日子以来,苏儿已经被大家集体禁了足。龙江船坞的事儿,萧墨轩也派了萧三去照看着。苏儿整日呆在府里。除了看看帐册,也只能和依依,小香兰这几个厮混在一起。
    每日里说的说的不是早晚膳食,就是穿衣着装。
    眼前的苏儿,头上梳着一个“堕马髻”,可因为上回听萧墨轩说了一下,把头发全梳起来之后,额角两边似乎有些不协,所以又在鬓角垂下两条,倒成了一个新的发式。依依和小香兰几个看了都只说好。竟也是都学着了,又起了个名字叫“苏髻”。无论于人于地,似乎倒也适合。
    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经略府里的女人们几乎都是留着一样的发式,连着萧墨轩心里暗呼几次“审美疲劳”。
    除了发式,苏儿竟是把依依常穿得那一套“海天兰色”地纱衣学去了。
    又稍加了些修改,在腰间挽了几朵裙花,裙脚边折起了几幅皱。若是远远得走了过来看,就像是踏波而来的仙子一般。
    隔着纱衣,嫩白的小臂若隐若现,胸口边上。微露出一抹艳丽的红色,虽是丝毫不露,可看上去却总能生出几丝遐想。
    这一身衣裳,府里学去的倒反是不多。大大小小的丫头们。平日穿着的衣裳不像头发,都是有规矩的,想学也学不来。
    只是魏国公徐鹏举和临淮侯李庭竹两家的女眷来串门的时候。看见这身衣裳顿时就是一番惊艳。女人是可怕地,整日闲来无事的女人更是可怕。几个女人甚至顾不得身份,围在苏儿身边看了个仔细,回头就学着做去了。南京城里地官太太们之间,顿时就掀起了一股换装风。
    事后,萧墨轩半开玩笑似的和苏儿说了一句,早知道应该开个裁缝铺,不就挣大了。结果苏儿听了以后,却真的是大加懊恼,小脸上一副肉疼的模样,硬是真的要付诸实践。
    萧墨轩也扭不过她,又见着在家只闲着确实也是无聊,才是答应忙过些时候,再试着帮她张罗看看,这才让苏儿静了下来。
    “嗯。”萧墨轩听苏儿问自己,满面微笑的点了点头。
    “也不去城外头?”苏儿歪了下脑袋,撇着小嘴问道。
    真的很难想象……这副又调皮,又乖巧的模样,居然会伴着一个睿智的头脑。看上去更是不像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妻,甚至比起婚前来,似乎更是可人。
    “当然。”萧墨轩禁不住“噗嗤”笑了出来,“今个
    不去,就呆在府里头。”
    “你笑着呢……”苏儿不但不听萧墨轩地话,倒是扭过了头去。
    —
    苏儿平日的精明,萧墨轩倒是不在乎,只是这副娇弱可人的模样,萧墨轩才是真的甘拜下风。
    “哪呢……”萧墨轩笑呵呵地凑了上去,抬起手来,在苏儿的小脸上捏了几下,“像是肉上了几分。”
    “男子汉,大丈夫,说只呆在府里就只呆在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