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264部分

大明首辅-第264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为利而生,但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便就敢铤而走险。”萧墨轩微微一笑,小心的合上了一口装满生硝的箱子。
    “大人说的透彻,下官受教了。”萧墨轩这边话音刚落,那边谭纶就翻出面皮奉承上了。
    “这是把这些硝石等物,放在总督府里存放,若是走了水,一则会惊了军民,二则谭大人自身安危,不可,不可。”对于谭纶的奉承,萧墨轩也丝毫没有不适应。
    从前在书上看到这些人,一脑子地都是觉得“盖世英雄,英明神武”地,简直是高山仰止一般。可真正打起交道来,这些传说中的英雄,也不过是些能力更强些地普通人罢了。既然是普通人,那么自然就有普通人的习性。甚至可以说,他们在奉承和恭维上的功力,也要比普通人强得多。
    就在自个打京城出来前,已经任了蓟辽总督的戚继光,还专门派人送了海狗油来,说是给大学士府上保养用,附带来的还有几条“腽肭脐”,所谓腽肭脐,其实就是海狗鞭,据说是男人的大补之物。海狗和海豹这些东西,大明周边极少见,也就离北面近的蓟辽一带才会偶然看见,常人深以为珍稀。
    倒是萧墨轩知道,有几个叫“北极”或者“南极”的地方,这些东西都是成群的扎着堆,根本不稀罕。而萧墨轩也没有吃这类补品的习惯,正好又知道高阁老这么些年都为没儿子而郁闷,为此还在在京里养了好几房小妾,指望能传宗接代。高阁老年纪不小了,还每次不辞劳苦的,辛苦的很。于是就派人送去了给高拱,高拱果然欢喜,回头让府里的厨子专门做了桌宴席专门送来给萧墨轩致谢。
    唯一最大牌的,倒是最没有权势的李时珍,眼下已是整日窝在南京不肯挪了,萧墨轩几次派人去请,都被以“若无恙,烦请安”给回了过来。
    话说的很客气,可是解开来就是“没病您就安生点,别烦我”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了,萧墨轩最不敢得罪的还就是他了,也只能任由着他去了。
    此时谭纶听到萧墨轩论起总督府的安危,未免又是一阵“叹服”和欣慰。
    还没来得及再往下论,就听见外头的侍卫来报,说是陈晓明来了,连忙让叫了进来。  

第二十二章 心脏
    明隆庆四年,从历史上看,这一年本应是隆庆元年,六七年。
    这是俄罗斯人的黄金岁月,他们从乌拉尔山以西出,顺着第聂伯河,以史诗般的进军,向着太平洋迈进,逐渐蚕食着当年蒙古帝国的遗产。
    十五年前,俄罗斯人用火炮和地雷摧毁了喀山要塞的城堡,随即占领了整个喀山汗国。此后四年,他们又用几乎同样的办法摧毁了阿斯特拉罕汗国。
    曾经被当作罪犯的哥萨克人,成为俄罗斯帝国向东扩张的急先锋,用他们的马蹄和火炮,摧折着一个又一个鞑靼人的营地。
    当再回到历史上看时,俄罗斯人真正完全越过乌拉尔山脉是直到公元一五八一年才生的事情,长长的鄂毕河,隔断了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系。
    就像后人们无法理解从一五六一年开始,东方的大明帝国为什么会突然生这么巨大的变化一样,人们在开始阶段同样无法理解当时在沙皇伊凡雷一世的统治下的俄罗斯为什么会如此急切的向东扩张。
    可是当人们逐渐揭开历史的迷纱的时候,却又不禁哑然失笑,历史的巧合正是由于历史的无法割裂性。
    在东方的大明帝国打通了南洋一线的海上交通线之后,虽然欧洲人彻底丧失了对这一线的控制,但是南洋一带的海上贸易却突然出现罕见的平和和繁荣。
    在无数东方战舰的俯视下,西洋人之间的争斗逐渐远离了这一片区域。与此相对的,从前许多在欧洲国家支持下的海盗行动也大大收敛。
    无数艘东方商船在炮舰的护卫下穿过南洋并且继续向西扩张,同样具有卓越的商业才能地东方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向世界炫耀着他们的强大和富足。
    张臬和张四维。“二张”中地张四维虽然受到了萧墨轩在潜意识里地抵制。但是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人才。也确实把南洋一带经营地风生水起。张四维初到南洋。两京一十三省地大员们初时在私下还有些讥讽地念头。就连杨博和王崇古也私下对萧墨轩有些微辞。可随着时间地推移。众人却要时常不得不去拍那“二张”地马屁。杨家和王家自然也是随之赚得盆满钵溢。对萧家地不满自然也是一扫而空。倒觉得面上甚是光彩。
    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东方地挫折。不但没有让欧洲人感到面上无光。相反地。越来越多地作家和诗人开始在他们地作品里描绘出一幅壮丽地东方图卷。
    数十年后。当著名地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出歌剧《黄金之国》。并且以此引爆伦敦剧院地时候。他直言不讳地声称自己是受到了从幼年开始就一直接触地文学作品地影响。而剧中地“黄金之国”。就是那个位于东方地伟大国家。
    繁荣地海上贸易。就像一条流淌地金银之河。慷慨地中国人虽然垄断了东西方之间地贸易路线。但是他们仍然公平地和西方人进行着交易。
    欧洲人惊喜地现。在有秩序地贸易环境下。他们所获取地利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共同地繁荣而大大增加了。
    贸易和生产催生了财富。富足起来地欧洲新贵族们。迫切需要大量地物质来装点他们奢华地生活。其中当然少不了最上等地皮毛。包括黑貂皮。黑狐皮和松鼠皮。
    虽然高高的阿尔俾斯山横穿了大半个欧洲,但是欧洲的上等皮毛仍然主要依赖俄罗斯的供应。俄罗斯出产的野生动物毛皮,甚至从欧洲的港口扬帆出海,东方的贵族们同样需要这些奢侈的消费品。仅仅从一五六三年到一五六五年的短短两年间,俄罗斯的毛皮出口量就增加了足足一倍,毛皮贸易甚至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赋税来源之一。
    斯拉夫的猎人们穿过森林,追逐着任何可以捕捉到的有毛皮的动物,但是当他们逐渐向东推进的时候,便无可避免的和鞑靼人再次相遇了。
    同时,沙皇伊凡雷一世也逐渐被这些文学作品和商人们之间的传言所吸引。在赚取着大量但也有限的毛皮贸易利润的同时,俄罗斯人也在嫉妒着其他国家通过海洋所获得的丰厚的贸易收入。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俄罗斯并不是几百年以后的那个庞大的国家,变幻莫测的北冰洋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俄罗斯的梦想。
    在这尴尬的时刻,三百年前的大灾变却及时为俄罗斯人指明了道路。
    三百年前,蒙古人通过陆地入侵了欧洲,甚至一度把战争推进到法国和意大利的家门口。
    既然三百年前蒙古人能够从陆地入侵欧洲,那么今天开辟一条陆上的贸易线路也是有可能的。
    公元一五六五年夏季,在沙皇伊凡雷一世的亲自任命下,拥有乌拉尔山和卡马河领地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担负起组织东进商团的先锋任务。
    但是当他们第一次试图通过的时候,无可避免的遭到了鞑靼人的袭击。鞑靼人袭击了商队的营地,掠走了所有的货物和大部分的人。不过好在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东进,斯特罗甘诺夫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也完全在斯特罗甘诺夫的
    中。
    失败的尝试让斯特罗甘诺夫和俄罗斯人意识到,他们想和平的通过鞑靼人的领地并且建立起一条能够顺利通往东方的陆地商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鞑靼人就像一头潜伏在灌木丛中的雪狼一样,随时可能出来咬断他们的喉咙。
    于是在当年秋季,在沙皇伊凡雷的支持下,斯特罗甘诺夫组织起了一支有两千人的,由失地农民,破产和哥萨克人组成的军队。
    这支军队越过了乌拉尔山,沿着河流潜入了西伯利亚汗国,并且成功行进到西伯利亚城下动了袭击。
    战斗仍然像是十多年前的翻版,当西伯利亚城的围墙在俄罗斯人的火炮和地雷声中轰然倒塌的时候,西伯利亚的鞑靼人不得不放弃了他们地都,仓皇向南逃去,俄罗斯人顺利的占领了这座城市。从乌拉尔山以西向乌拉尔山以东的大门,顺利的打开了。
    辽阔的冰原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窄叶林,以及那个远在东方的遥远的呼唤,在这一时间似乎都向俄罗斯人敞开了怀抱。
    在西伯利亚汗国地胜利,极大的刺激了俄罗斯人,他们一边向东前进,一边在沿路修建据点。当一五六六年春季来到的时候,俄罗斯人已经抵达了额尔齐斯河流域,接近了松散的畏兀儿人的领地。
    畏兀儿,从字音上看,也可以叫做维吾尔,正是当年回鹘一支地后脉。
    公元八百四十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灭,《网 http://ww w。》回鹘残余部落逃至西域,并且逐渐建立起一个以西域回鹘人为主的国家。
    俄罗斯人从当地人口中得知,顺着额尔齐斯河向南,就可以抵达那个富饶的东方帝国以西。虽然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向北流向北冰洋地河流,向南需要逆流而行,但是这丝毫没有妨碍俄罗斯人的激动和狂喜。这时候,向东寻找更多的野生皮毛产地完全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但是,当俄罗斯人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建立起简易地据点,并且使用他们以往的套路,顺着河流向前探索的时候,他们在这次冒险里所遭遇到的第一个强而有力的敌人,也终于登场了。
    据大明史料云,鞑靼地,东至兀良哈,西至瓦剌。
    明初,永乐北伐,并用离间,致北元汗廷纷乱,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二支。
    后,瓦剌部领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出兵攻杀鞑靼太师阿鲁台及鞑靼阿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脱欢之子也先,继脱欢之后继续扩张势力,完全兼并鞑靼各部,并最终杀汗自立,以异姓篡夺汗位。
    也先以异姓贵族篡位称汗,导致鞑靼和瓦剌各部纷纷离心背叛,也先也最终死于混战之中。也先死后瓦剌势弱,鞑靼复起。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公元一四八零年,鞑靼第二个小王子,把突猛可继鞑靼汗位,称达延汗。
    把突猛可击败瓦剌,削平割据,统一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以东部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三部为左翼;以西部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三部为右翼。
    达延汗死后,鞑靼再次分裂成东西二部,其中右翼三部归俺达辖下,称司徒汗,与左翼三部分庭抗礼。
    大明嘉靖四十年,明廷遣兵部员外郎萧墨轩奉旨巡边,萧墨轩称俺答率众入关掠夺之机,以三千轻骑出关突袭鞑靼西王庭所在地丰州滩,焚毁板升。
    同月,大同总兵刘汉受萧墨轩之命,设伏于俺答北归必经之地,黄河峡谷,歼灭鞑靼精锐骑兵上万。
    遭受双重打击的俺答,不得不在当年年底接受明廷册封,又因受景虚道人感化,归顺大道,受封顺义法王,板升更名归化,仍为鞑靼右翼王庭所在。
    次年始,明廷陆续遣五万边军出关屯田,与顺义王庭归化城呈犄角之势,虽名为拱卫,其实倒也不无防备之心。
    凡事,总是有其两面性。自从归化归顺明廷之后,虽说对鞑靼人来说,总有些卑恭屈膝地味道,但是好处倒也是显而易见的。
    归化城此前历年积下地毛皮货,大多被萧墨轩焚毁板升时付之一炬。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自从大明延绥和宣大开边以来,内地对草原皮货和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加上没有战场地威胁,牧民们也大可以放心的放牧更多地牛羊。
    归化地处丰州滩,差不多就是后来的鄂尔多斯草原一带,正属于河套地区,日后更有塞上小江南的美名。
    数万明军出塞垦荒后,出产的粮食不但可以输入关内,更是可以大大满足归化三部的需求,这几年的冬天,归化三部在没有入关劫掠的情况下,竟是没一个人冻饿而死,对于鞑靼人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入关劫掠虽然说利润丰厚,但也是要死人的。自明英宗后,虽说大明边军的气势弱了许多,但作为全国的精锐所在,也不真是省油的灯,每年秋冬时候地死战是躲不开的。
    如果能够在不死人的情况下填饱肚子,不挨冻,鞑靼人也不是傻子,那又何必去不要命的厮杀。
    对于归化城里的贵族们来说,这几年的生活更是有几分惬意,
    。
    江南的丝绸和棉布,蜀中的川锦和胭。
    “江南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经引得当年大金国主完颜亮梦想立马吴山第一峰,虽然去江南游览一番,对归化城里地鞑靼贵族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可梦而不可及的梦想,但是起码新鲜的桂花蜜,白嫩嫩的莲子和莲藕还是有机会品尝到的。
    鞑靼图门部依然惯例一般地纵横在白山黑水之间,把搜寻到的“女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