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276部分

大明首辅-第276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些年来小香兰逐渐的开始关心起朝事来,其实也并不是闲得无聊。她关心朝事。其实只是记挂着自家相公的安危罢了。
        想起刚才相公说的皇上自个骗自个的事儿,只凭着在萧墨轩身边这么些年的直觉,也能想到皇上和相公两个”绝对不会是互相搭档着演戏,去骗朝廷上上下下的乐上一阵。
        说瓦刺归顺,扯下一个谎容易,可时候久了,总得要把这个谎给圆上,否则结果只能是威信扫地。
        而要想圆这个谎,也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去做。
第九卷第五章 以德服人?
        !今天的第?更可能会比较汰,最近都比较忙。建议井休熙天,不过月令还是会发过了再去睡觉。
        皇上和萧墨轩既然扯下这么一个蒙古瓦刺部归顺的大谎,自然也得想着法子去的才是。而想要圆了这个谎,能想到的法子,也无非是两个。
        第一个办法是把俺答给杀了,把罪过全部推到俺答身上。反正朝堂上边,朝廷百官都看见是俺答掏出的那份所谓的降书。
        不过这个办法似乎并不稳妥。俺答与图门不同,虽说也间或有些野心或者贪财,可毕竟向来恭顺。况且在数万屯田大军以及宣大总督谭纶的眼皮底下,俺答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第二个办法,无非就是真拿下瓦刺,也只有这个法子,才能算是彻底圆了这个谎。
        “这普天下的功劳,哪能让我给全占了。”萧墨轩轻松的一句话,打消了小香兰心里的顾忌。
        “不过,,今日之后小只怕我那高老师对我又要多了些腹谤。”萧墨轩又若有所思的说道,“今个他在朝堂之上,虽然说的是句句有理,可回过头来,我那高老师难免会把这笔帐算到你相公我的头上来。”
        小香兰微笑一声,款款站起。帮夫君斟下一杯香茗,大部分的时候,她更愿意做一个。聆听者,而不去追问太多。若是夫君心里觉得烦闷,或是想找些话说,他自个自然会说。
        “杨博这只老狐狸,倒也是会用得形势。”萧墨轩摇头苦笑一声,“偏就是我,也没得法子去说他。”
        “杨尚书也是朝廷重臣。想来说的自然有他的道理,只要说得在理上,夫君又何必多虑。小香兰试着开导萧墨轩。
        “若是真只为了朝廷。”萧墨轩又是一阵轻笑。“杨博和高阁老,向来私交虽算不得好,却也不算差,否则上回也不会为我那高老师来做说客。”
        “这一回,却只怕是在一个利字上头
        “王崇古,张四维两家,都是我大明朝数得上的盐商。眼下张四维虽是手握南洋财贼大权。可南洋近海,并不缺盐。若论盐价最好,无非是北方大漠,近年来,开边归化,他王张两家自然是收获颇多。”
        “若只是靠一个归化,怕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眼下辽东军平了全宁,若是再西进瓦刺,扬州盐商多获之利至少数成。如此大利。又岂能不趋之?”
        “难道斩了土蛮,轻子便不吃盐不成?”小香兰不解的问道。
        “杨博老臣,咱们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小。萧墨轩继续说道,“皇上已和我议定,决意迁勒鞋图门部六千户入关,可教靶左翼诸部至少近四万户。就算迁了六千户入关,尚有三万余户在外。”
        “若是斩了图门,必与鞋鞍人结下死怨,日后我汉人出关垦荒,与鞋鞋人混杂一群,更是少不得互相敌视。草原不靖,我关内商队如何能安然行走?”
        “况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今日杨博在殿上不惜与内阁大臣相争,为图门求命。日后少不得为鞋桓人所闻,数靶人必然因此事而对杨博心生感激,日后他几家的商队行走草原,自然又多了一份护身
        。
        “高阁老虽是个聪明人,向来清简也是不假,可既不是生意人,自然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和张,王两家互有勾连的朝廷重臣,又何止杨博一个,和他杨博连着的商户,又何止是张王两家而已,其中千丝万缕,一言难尽,就算是皇上,应付起来只怕也是吃力。”
        “相公不也是不想斩了图门。小香兰吃吃的笑道。
        “我萧家不也是大明朝数的着的商户,岂能自断财富路。”萧墨轩也跟着呵呵笑道。
        “萧子谦啊,萧子谦。”萧墨轩慢慢站起身后,走到窗前。窗外的紫藤,尚是当年萧天驻入京时种下的,眼下已经蔓爬的到处都是。已接打起了花骨朵。
        “以农育商,以商制国。不正是你想要的吗?这往后的路如何走,就看这大明朝的造化呐”。
        “华盖亭亭,致聚天下。日中,午时。小。
        承天门内的鼓楼上,远远的传来了报时的声音,就算是在东华门外的大耸士府,也可以隐约听得见。
        萧家老爷封了爵,萧家儿郎更是位居内阁大学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萧家门前的这条出入的巷子也被改了名,叫“大学士巷”。
        可京城里头大学士不止一个。从前做过大学士的官老爷更是数不胜数,为啥偏偏就这里叫“大学士巷。小?这个道理就算是住在大学士巷附近的街坊,怕也是说不出来。
        今个萧府似乎有贵客前来,虽然大学士巷两边并没有封了道,还准人行走,可偶尔有人打萧府门前经过,便瞅见数十个。虎背熊腰的侍卫四下围着,隔着门前的熙心,吊然见不着里头的情形,可是听起来一阵阵喧闹的,“航刀熙闹。一些和萧家有过来往的人想探头去窥探一下。还没走到门口。就被那些大汉瞪着眼睛吓得退了回来。
        “你这说小了便就叫做藏私,说大了便就是不敬。”隆庆帝一边从咕嘟嘟翻滚着的汤锅里夹出一块羊肉片来,在面并的银碗里瞧了作料,迫不及待的朝口里中着;一边还没忘记着数落萧墨轩。
        萧林逸最近都住在宫里的居多,难得回到家里。难免有些得意忘形的忘了规矩。本是要陪着娘亲和两位姨娘,以及陈妃,李妃两个坐在花厅里的侧席。可毕竟小孩子天性,见着正厅里的人少,只有皇上和太子朱朗钧。潞王朱朗窿以及爹爹四个”座位宽敞,非争着要坐过来,还煽动了堂堂太子爷两个一起闹腾,非要坐在一块儿,隆庆和陈妃又帮着劝,萧墨轩才是准了。
        “羊肉不是什么希奇的东西,只是用了些海外传来的辣板,再配上些四川的花板。调出这个味儿来。”萧墨轩被隆庆责怪着,也是丝毫不以为意,“这天下,眼下能配出这个。味儿来的。只有臣一人而已。若是皇上准了,臣就去皇上的御膳房里当个。火头军也成,省得整日里烦恼。”
        “火头军。”隆庆听了萧墨轩这么一句话。顿时也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堂堂萧冉台,若是做了火头军,联每日里岂能咽得下其。
        “联知道你有才,向来一直觉得无非是治国平天下的小才,闲来做几幅画附庸风雅,却不知你还有这般大才。”
        “不知臣的这般大才,堪载青史否?”萧墨轩也跟着打趣。
        “能不能载匕。联也不知。”隆庆帝又被萧墨轩打趣一番,吞进口中的一卷羊肉差点噎着,荐边伺候着的萧福连忙献上清茶,隆庆帝接过一饮而尽。才算是解了。
        “联若是噎着,只怕你萧大学士今个逃不过一个谋害圣君的罪过,倒是足以名载青史。”隆庆帝网顺过气来,便忙不及的自个圆场。
        “只是能治国平天下的,虽未必有你萧子谦做的好,可毕竟并非只有你一人,可这天下能做出这味儿来的,却只有你而已,只是不知,你如何想得出这般做法来?”
        “一时奇想。贻笑大方罢了。”萧墨轩听隆庆问起这个。连忙把话止住,总不能告诉他,这个是几百年后的做法吧。
        边的萧林逸和太子朱瑚钧,潞王朱钥谬,虽然已经是吃得满头大汗,却也不肯先停下筷子。隆庆呵呵笑着,夹起一块煮熟了的的羊肉片,送到萧林逸的碗中,萧林逸也不客气,一口吞下。
        “臣这犬子。常在宫中,毕竟孩童习性二还请皇上海涵才是。”萧墨轩本就是大忙人,比整天躲在宫中的隆庆大人还忙了许多,萧林逸这一两年又总在宫中陪着太子,父子两个在一起的时候并不算多。眼下见了隆庆和萧林逸熟络,忽得有些酸溜溜起来。
        “哈哈。有伴着太子,太子便少了许多寂宾。此子天资甚高,勤奋好学,就算是太子也颇有不如。”隆庆对萧林逸丝毫不吝赞美之辞。
        “微臣岂敢。”萧墨轩听了隆庆的话,心里虽是欢喜,可又听是拿来和太子比较。连忙谦虚上一句。
        “联常是想。你萧家和我皇家早就已是一体,眼下又得此子,甚是怜爱。”隆庆忽的看起来甚是懊恼,“可惜我大明祖制,封王者不得为官,否则就算封他做一字王又如何。若真封了王,只怕反倒是误了他日后的抱负。”
        大明朝的王爵。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两种。“一字王”地位较高,向来只有皇室嫡出的亲子才能封作“一字王”比如“燕王秦王”
        相比之下“两字王”的地位就低了许多,比如“淮南王靖江集,等等。
        “皇上有这般心意已是足够。”萧墨轩顾不的尚在用膳。连忙丢下筷子行礼答谢。“幸得皇上恩宠,其实如微臣这般,风光已不下王
        “这回遣军远征关外,萧卿利有几分胜算。”论完了私事,隆庆又想起眼前的正事来,“朝廷和联,以及你萧子谦的颜面,可尽在此事当中。”
        “其实微臣以为  ”萧墨轩不慌不忙的坐下身来,神秘一笑,“兵者,国之凶器也,李成梁所领诸军,若只是克敌,胜算十有**。可有些时候。一味用兵,并穿上策。”
        “上者伐谋虽是善言,可谋之安出?总不是以德服人罢?”一时间,隆庆大人也被萧大学士弄了个糊涂。向来喜欢用兵耀武的萧大学士,兵部尚书。如何成了刘皇叔的拥簇了。
第九卷第六章 东方的野心
        叶唉  弓点多了,天都亮了,逝子的玩意真不好找。帜,别在路上睡着的才好。还是的睡一会去。
        “眼下北方虽是逐渐平靖。皇上可还记得北元否?”萧墨轩淡淡笑道。
        北元?隆庆的脑子里,腾的跳出这么个词来,顿时之间,巨大的不快让他再也咽不下口中鲜美的羊肉片,隆庆重重的丢下手中的筷子,冷哼一声。
        对于雄据中原的大明王朝来说,北元,实在是个奇怪的东西。
        明洪武元年八月,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分领十的大明铁军,在大将军徐达的带领下,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北奔蒙古故地,仍称国号为元。
        虽然后来的北元,在明成祖永乐皇帝的不断压迫和分解下,逐渐崩溃。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蒙古部族逐渐向南方的大明王朝垂下头颅,纳表称臣,可一个王朝在另一个王朝的故地上肆掠了百年最后却全身而退,不可不所谓是一个奇迹。
        明景泰三年,公元一四五二年。瓦刺部首领也先杀死脱脱不花,夺取汗位,教靶与瓦刺分裂,北元名存实亡。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公元一四八零年,教靶第二个小王子,把突猛可继教靶汗位,称达延汗,率军击败瓦刺。
        此后,达延汗便成为成为北元在名义上的继承者。而号为“札萨克图汗”的图门,正是“达延汗小。这个称号的继承者。
        虽然占有教靶右翼诸部的俺答。也自号“司徒汗”试图与“达延汗小。分庭抗礼。可在名分上。却不得不仍然接受北元的继承者“达延汗。的册封,被称为“土谢图汗”。
        可自从大明嘉靖四十年后。无论是俺答还是图门,却又分别在嘉靖四十年和嘉靖四十二年接受了南方的大明王朝的册封。
        俺答封为顺义法王,图门则被封为全宁王。
        如此一来,无论是图门还是俺答,在他们的脑袋上,都顶着三个不同的爵位。
        图门顶的分别是,北元王朝的继承者“达延汗。”勒鞋左翼诸部的实际掌控者“札萨克图汗。”大明王朝册封的“全宁王”。
        俺答头上顶的则是,北元王朝册封的“土谢图汗。”勒桓右翼诸部的实际掌握者“司徒汗。”以及大明王朝册封的“顺义法王。”
        尤其是对俺答而言,无论是面对北元的继承者“达延汗。小图门。还是面对大明王朝的无上圣君隆庆。只要没在面子上完全扯开,都要摆出一幅藩属对待宗主的模样来,想来也是痛苦至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