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34部分

大明首辅-第34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阁老,老太君年事已高,若是有什么不测,也是喜事。”曹永利略有些迟疑的对严世蕃说。
    严世蕃沉默良久,才从桌前抬起头来,木然的点了点头。
    “小阁老,老太君似是又不行了。”一个丫头急忙忙的从内房奔了出来。
    “你***才不行。”原本沉默着的严世蕃一下跳了起来,拿起桌上的茶杯就向报话的丫头砸了过去。
    “啊!”茶杯擦着那丫头的肩膀飞了过去,砸在墙上,打的粉碎。那丫头吓了一跳,不禁惊叫一声,顿时花容失色。
    严世蕃也不再管那丫头,自个抬起腿来,就向内房奔去。
    严嵩用两只如树皮般布满皱纹的手,颤巍巍的抓住老伴的胳膊。
    欧阳氏面如金纸,不停的大口喘着气。
    “娘,娘!”严世蕃冲到床边,大声的唤着。
    不知道是因为丈夫的执着还是儿子的呼唤,只剩下一口气的欧阳氏竟慢慢平复了下来,向着严嵩和严世蕃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
    “娘,东楼听着呢,您要说什么,就说吧。”严世蕃的嘴唇剧烈的颤抖着,也是再止不住泪。
    “东……东……东楼。”欧阳氏艰难的从喉咙里面挤出声音来,“我们……严……家,就数你……最……最聪明,才学最高。只……只是切……切记,人……人在做,天在……看,青……青天在上。”
    “东楼听见了,听见了。”严世蕃用力的点着头。
    “惟中……”欧阳氏又把头转向了严嵩。
    “嗯。”严嵩低下头来,把脸贴得离妻子近些。一代权相严嵩,一生虽然位极人臣,却始终只有这一个老婆,并且一直恩爱如初。
    “莫……莫忘……钤山堂二十……二十年清寂。”欧阳氏虽然已经气若游丝,仍在强撑着说话。
    这钤山堂,就是严嵩少时的读书堂。嵩考中进士后,开始未得赏识,仍然清苦异常,于是又回钤山堂闭户自处,苦读十年,著有钤山堂文集,颇为士林传诵。
    “哎,别说话了,歇会吧。”严嵩轻轻拍着欧阳氏肩头。
    大明嘉靖四十年,四月初二。
    新任翰林院侍书、裕王府正字萧墨轩长吸一口气,昂首走进了翰林院。
    与此同时。
    严府一片白幡扬起,严府老太君,严嵩之妻,严世蕃之母,大明朝一品诰命夫人欧阳氏,驾鹤西去。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一章 翰林新秀

    靠着宽宽的长安街,翰林院和詹士府就门对门的建着。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萧墨轩的公房被设在了翰林院里面的昌黎祠后面的典簿厅里头。
    递了诏书,拿了象牙腰牌,萧墨轩跟着领路的杂役向典簿厅走去。
    所谓的公房,其实也就是个大通间,除了几位学士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呆在不同的通间里头。
    “听说今个要来的这位可是裕王爷的亲信呢。”
    “估计又是个攀附行道的主,要不只是个举人出身,进国子监也才两个月,又怎么能跑到我们翰林院来。”
    “哎,可不能这么说,那萧墨轩的文章我也是看过,确实与众不同。”
    十几个翰林院检讨,典籍和侍书,正围在一起聊着闲嗑,见有人进来,回头望了一眼,却是生面孔,于是又一起转回去继续摆他们的龙门阵。
    “在下新任侍书萧墨轩,见过各位大人好。”萧墨轩虽然被冷落了一场,可是瞅着这些大人一个个年纪都要比自个大,偶尔里面有几个年轻的,像是新科没几年的进士,也不多做计较。
    “萧墨轩?”十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站起身来。有几个迎了上来,另几个则端坐回了座上,也不再回头去看。
    “哈哈,萧世兄,在下等人还以为世兄会先去了裕王府,也没来得及安排迎接。”迎上来的几位翰林,哈哈笑着拱着手。
    因为是后来的,所以萧墨轩的案桌被安排在最后靠窗的地方,很不显眼,可是却正中萧墨轩的下怀。前世的时候,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若是有这样的位置,怕是打破头也要争了去。
    和几个迎上来的翰林互相介绍一番,又寒暄了几句,各人便也都坐了回去。
    翰林院的日子要比国子监清闲许多,一下没了人约束,萧墨轩呆坐了一会之后,竟是渐渐有几分不习惯起来。
    “王世兄,这待在院里的时候,究竟要做些什么?”萧墨轩压低声,向着前面那位翰林问道。刚才迎上去的翰林中,他也是其中一位。
    “也不要做些什么,只是自个读些书,写些文章便是,爱做些什么便做些什么。”王翰林知道萧墨轩刚来,可能还不太适应。
    “后堂的东西屋里,都是藏书库,若要想看什么书,自个去找便是。”王翰林提笔向后堂的方向点了点。
    “哦,多谢王世兄。”萧墨轩向着王翰林点头致谢。等王翰林回过身去,又不禁微微叹了口气。以前都听说翰林院的日子清苦,现在才知道果然不错。这成天看看书,写写文章的,还得搞得和上班一样,像自个这种人,憋也得憋死。
    萧墨轩盘算着是不是应该去后面藏书库里找几本书看,想找什么武侠、言情小说肯定是没指望,可像《山海经》,《三国志》这样的书总该能找到不少吧,再怎么着也要比只在这闲得发慌有趣多了。
    “新来的萧翰林可是在这里面?”萧墨轩正在盘算着,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走了过来,象是要找自己。
    “在在在,小的马上帮公公叫出来。”门口的杂役在回着话。
    公公?难道是冯保来了?萧墨轩试着从窗户里向外看,可视线正好被一堵山墙挡住,望不到门口。
    “别介,咱家自个进去找。”门口的人边说着话,边向里面走了过来。
    李芳,他怎么寻到这儿来了。等来人转出山墙,萧墨轩一眼便认出了他。
    “哎呀,萧大人您果真是在这。”李芳进门便是一阵大呼小叫,引得厅里的人一阵侧目。
    “李公公,外面说话吧。”萧墨轩知道这些翰林被扰了清净,心有不满,连忙把李芳向外面引。
    “萧大人怎么不去王府,倒呆在翰林院了。裕王爷知道今个萧大人要上任,一早就起来坐着在等了。等了半日没见人,便逼着咱家要起人来了。”李芳一脸的无奈。
    “在下也只是先来报个道,正想着一会要去裕王爷那呢。”萧墨轩没想到裕王爷会在府里等自己等了半日,听李芳这么说,倒有几分不好意思起来。
    “和这些学究在一起多是无趣,萧大人这便跟咱家过去吧,若是等的时间太长,怕是裕王爷回头又要拿咱家撒气。”李芳对那些翰林本来就也没多少好感。
    萧墨轩正愁闲的发慌,得了这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自然没有不从的道理,略收拾了下,就跟着李芳奔裕王府而去。
    “子谦。”裕王把李芳打发出去之后,又一直坐在前厅等,这时见李芳带着萧墨轩来了,心里一阵欢喜。
    “下官参见王爷。”萧墨轩连忙行礼。
    “哎,这里是本王的王府,又没有外人,子谦你这次可是又叫错了。”裕王一边让人去安排午膳,一边笑着对萧墨轩说。
    “哦,子谦拜见师兄。”萧墨轩想起了两人的约定。
    “哈哈。”裕王哈哈笑着挥手示意萧墨轩坐了下来。
    “听说子谦你可出了风头了。”裕王歪过脑袋看了萧墨轩一眼;。
    “师兄是说查案的事儿?”萧墨轩微微摇了摇头,“那都是靠皇上和王爷在后面帮衬着呢。”
    “倒不是说这件,我说的是你在严家画画的那件事。”裕王也摇了摇头,“现在京城里都说萧尚书家的公子是京城第一才子呢,不但文章作的好,画画也是京城一绝。”
    “啥?第一才子?”萧墨轩有些愕然,他自己倒是还没听说过。才子?菜子还差不多。幸亏皇帝老儿开恩,把我从国子监里升了出来,要不下场考试兴许就得出丑也未可知。
    “子谦啥时候帮本王也作上几幅画?”裕王端起茶杯,略泯了一口。
    “师兄若是要画,子谦现在就可以画。”萧墨轩连忙拱手回道。
    “今个不了,今个我也不知道要让你画什么好。反正从今个开始你也算是我这王府里的人了。”裕王让李芳把给萧墨轩做的王府金牌拿过来,“也正巧,我还说给你做个金牌方便出入,父皇倒把你给派到我这来了。”  

第二章 酒论天下

    说话间,午膳已经是准备好了。
    “边吃边说,时候长了怕菜肴都要冷了。”裕王把萧墨轩往桌边上引。
    萧墨轩和裕王现在也算得上是熟识了,自然也不会客气,而且眼下这顿饭就他们两个人吃,让来让去也没意思。
    裕王府的午膳不多,却也算得上丰盛。
    一只烤的金黄的烤鸭,已经切成了片,盛在描了金边的青花瓷盘中,还呲呲的冒着热油。几盘葱爆羊肉之类的小菜,加上几盘时蔬。裕王平日里的吃用倒也不甚铺张。对于萧墨轩,他也果真当成了自己人,并没有特殊对待。
    酒过三巡,下人又端上一个食盒来,却放在桌上并不打开。
    “子谦,这盒里东西是岭南那里刚进贡来的,我料你定然没有尝过,特命厨房备了一些。”裕王拿筷子在食盒上轻轻的点着。
    哦,会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还是广东那边进贡来的。广东那边有什么特产?海鲜?这算什么希奇的东西。萧墨轩脑海里转了好两圈也没想到到底会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得乘热着吃,若是冷了,味道就差了许多。”裕王已经拿过了盒子打了开来。
    “这是岭南特产?”萧墨轩伸头看了一眼,顿时感到有几分失望。这东西,太普通了,怎么会说是岭南特产。
    “子谦早就尝过这东西?”裕王见萧墨轩的表情似乎有些怪异。
    “这东西遍地都是啊,怎么说是岭南特产?这东西忒好生长,哪怕碎石地里巴掌大的地方,也能长出棵来。”萧墨轩有些不解,盒子里的东西不是其他,只是几个煮熟了的嫩玉米而已。
    “遍地都是?”这下该轮到裕王惊诧了,这东西可是福建那边当作贡品献上来的,怎么就被萧墨轩说的竟似一文不值一般。
    “可是,就连福建地方上,有这东西的年头听说也不甚长,子谦以前是在哪里见过?”裕王好奇的向萧墨轩问道。
    “我……在下……。”被裕王这么一问,萧墨轩才回过神来,现在自己可是身在大明朝,玉米传过来还没多少时间,没有流行开来也是正常。
    “在下是说,这东西在红毛鬼那遍地都是。在我大明,想是还不多。”萧墨轩脑筋一转,想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理由。
    “不错,不错,子谦果然是学多识广,福建地方上来进贡的官员也说这东西是红毛鬼带来的。”裕王钦佩的看着萧墨轩,连连点头。
    “这东西叫做玉米,原来只是长在美洲那地方。”萧墨轩被裕王夸了一句,不禁有些洋洋得意。
    “玉米?福建的官员把这叫做玉蜀黍,不过你说叫玉米,倒也差不多,应该便是一个东西。”裕王连连点头,转头一想,又对萧墨轩问道:
    “只是你说的美洲却又是什么地方?似乎倒未曾听过,难道就是海外诸洲中的其中一个。”
    “美洲嘛……”萧墨轩刚才说的起劲,竟然忘记自己说的这么多,对裕王来说可是前所未闻,“美洲就是向东出海,一直走到大海的对岸,便是美洲。”
    “哦,这茫茫大海的尽头居然还另有天地?”裕王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萧墨轩。
    “那是当然,不光向东另有天地,向南向西也各有不同的风景呢。”萧墨轩适才正好又吃了几杯酒,当下头脑一阵发热,伸出食指在杯里蘸了点酒就在桌上画了起来,“其中向西这面,当年成祖爷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去了那么多日也只走了一段,若是往前面走,还有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再绕过好望角,一直向北,便是那佛郎机国。”
    “子谦,我看你这京城第一才子的名号果然是实质名归。不不不,兴许也是我大明朝第一才子。”裕王听的目瞪口呆。
    “既然连三宝太监都没去过这些地方,子谦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裕王看了看萧墨轩胡乱画的那幅“酒图”,想了一会,又不禁好奇问道。
    “自然都是书上说的。”萧墨轩嘿嘿一笑,若是告诉你我是穿越来的,你信吗?
    “哪本书?”裕王倒也是个好学之人,看似想要把刨根问底进行到底。
    “这……”萧墨轩有些语塞,他开始是把这事当做闲话来说,也没想到裕王爷这么具有探索精神。这么大个人,可不是小孩子,想糊弄就能糊弄过去的。
    “那书是红毛鬼用他们的字写的,在下原来也是看不大懂,后来也是个红毛鬼拿了读给在下听,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