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42部分

大明首辅-第42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倒想问问郑大人和何大人,为何把灾民的粮给断了。”谭纶见何贸才不说话,自个倒开起口来。
    “你也不自个看看,这官仓里还有粮不?”何贸才被谭纶这么一问,顿时急了起来。
    “水灾前在下也看过官仓的帐册,上面写着还有存粮十七万石,足够用上一个月,怎么才赈了二十天就说没了粮?”谭纶不依不饶。
    “谭大人,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早不问,晚不问,偏偏等到钦差要来的时候才问?”何贸才冷笑一声。
    “早些时候灾民并没有断粮,我何必要问?”谭纶也是冷笑一声,“何大人刚才又提到钦差,言下之意,倒是罗大人让我问的了?”
    “我没说是罗大人。”何茂才立刻跳了起来,头上的帽带也歪到了一边。
    “这次的赈灾使不就是罗大人吗?”谭纶端起茶杯不急不忙的喝了一口。
    “你……”何贸才一边理着披在身上的帽带一边问道,“是不是胡宗宪他叫你回来的?”
    “在下从台州回来的时候胡部堂已经去了宁波,听藩台的意思,倒似我不该回杭州?”谭纶微微一笑,“况且,臬司衙门的事儿似乎不归着布政司管吧。”
    “行,那我就不管,你就去叫胡宗宪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吧。”何茂才气呼呼的坐了下来。  

第十六章 脚底抹油

    当天的晚膳,是在扬州盐商王崇义家用的。王家是大明仅有的两家圣纲盐商之一,王崇义的三弟又是河南布政使王崇古,丰盛自不必说。只是萧墨轩心里装着事儿,脸上又得强作欢颜,那些美味佳肴进了嘴里也是索然无味。
    等回了驿馆,左思右想,觉得有几分窝囊。可翁大立,郑必畅和罗龙文都在扬州,自个也不好先行离开,一身的力气竟似没地方使。于是只盼着萧四能快些到杭州,见了谭纶,兴许会有些交代。
    翁大立也住在驿馆里,离萧墨轩住的地方并不远。这时的他,也是辗转反侧。
    郑必昌要的粮,到底是该借还是不该借。看眼下的情形,若是借,只怕便是和裕王爷对着干。裕王爷是大明朝的储君,即使不为自己想,也得为自个的子孙想想。可若是不借,看郑必昌焦急的样子,浙江的灾民八成已经断了粮,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况且事后说不定还在严阁老那里交代不过去。
    在床上直翻到了天边发白,翁大立才算拿定了主意。既然谁都得罪不起。那……只有自己脚底抹油了。
    “各位大人,翁抚台吩咐下官和各位大人说一声,南京那边来报,说是水后出了疫病,翁大人担心波及京都,已经先行赶回去了。”等天亮之后,萧墨轩等人刚用过早膳,扬州知府盛仪便欠身上前说道。
    “啥?他回南京去了?”郑必昌火烧屁股般的跳了起来,他走了,自己借粮的事儿找谁去。
    “郑大人回去了?”萧墨轩闻言心里却是一喜。
    “今个就由下官陪着几位大人吧。”盛仪又欠身笑道。
    “哎,不用。”萧墨轩不等郑必昌和罗龙文开口,先站了起来,“既然翁大人已经赶回去处理水灾的事宜了,我等若仍只在此游乐,岂不有负圣上所托。”
    “那……”盛仪迟疑的看了看罗龙文,又看了看郑必昌。
    两人本来倒还想说两句,可却被萧墨轩先抢了话,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大的可以压死半条人命。
    “那……郑大人,我们是不是先把这些粮,给运到杭州去?”罗龙文略有些迟疑的看了看郑必昌。
    事到如今,郑必昌想不答应也不行了。若是赈灾的粮再不到浙江,只怕真的会乱起来。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就在萧墨轩他们一行人刚登上船的那一会,萧四也拿着张居正的亲笔信笺走进了在杭州的浙江按察使司的大门。
    ………………………………………………………………
    赈灾船队驶出邗沟,进入长江,一路正是顺水。挂起船帆,上百条船一路疾驰,又转进太湖,天黑前便就到了杭州。
    郑必昌在出发前已经派出了快船来报,所以等萧墨轩一行人抵达杭州的时候,何茂才和谭纶等人已是候在了码头上。
    “胡汝贞怎么没来?”罗龙文朝码头上看了一眼,并没有看见胡宗宪的身影。
    论公,他是钦差赈灾使,严阁老面前的红人;论私,自己和胡宗宪也有好几年的交情。可眼下这码头上,却实实在在没有见到胡宗宪的身影。
    “胡部堂想是忙于军务,无暇来迎。”郑必昌听了罗龙文在问,心里也是一动,看了看身边的萧墨轩,把话缩回去半句。
    “哦,那他便忙他的吧,我们这些无事的人,怎好屈他的尊驾。”罗龙文鼻子里哼出两股粗气,当先向船下走去。
    “百姓可都安抚好了?”郑必昌故意放慢脚步,扯过何茂才问道。
    “那些个百姓不过是要粮,听说朝廷赈灾的粮船来了,也都散去了。”何茂才仍心有余悸的说道。
    “那就好。”郑必昌松了一口气,“下面的事可得盯紧点,切莫再闹出事儿来。”
    “我这里自然是没问题,只怕……”何茂才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谭纶。
    “钱粮帐册都归你布政使管,他也只能看看而已。”郑必昌把脚步放的更慢些,“再说,那个姓萧的愣头青在浙江又呆不长。”
    杭州官驿。
    “哎呀,少爷,可把小的给想死了。”萧墨轩刚踏进驿站大门,萧四便大呼小叫的靠了上来。
    “得得得,才这一天呢,少在这装奉承。”萧墨轩冲着萧四挥了挥袖子。
    “呵呵,少爷您说小的装奉承可以,可里边有位爷的熟人,可真的是念着少爷了。”萧四笑嘻嘻的回道。
    “熟人?”萧墨轩有些惊诧,自己在这杭州城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之类,又从哪冒出来一个熟人?难道是前一个萧墨轩认识的?
    “难道我竟算不得熟人?”窗户前转出一拢绿色的官袍。
    “元川?”萧墨轩顿时有几分惊喜,“你不是在淳安吗?”
    “别提了。”鄢盛衍无奈的摇了摇脑袋,和萧墨轩一起走进屋里坐下。
    “我这到任才半个月,就遇见这事,还是百年难遇的大水。”鄢盛衍摊着双手,脸上满上苦闷。
    “那元川不在县里忙着,怎生到了杭州?”萧墨轩觉得,这个当口县里的几个主要官员似乎不应该这么闲着。
    “我这不是要粮来了嘛。”鄢盛衍冲着萧墨轩一笑,“见到子谦你带着粮船来了,我也放心了,就更不急着了。”
    “浙江的存粮都在杭州的官仓里?”萧墨轩顺口问了一句。
    “哪呢。”鄢盛衍摇了摇头,“我们淳安的粮早就用光了,灾民从前天晚上开始就断了粮,全挤在县衙门口前,我向县里的堂尊请了个命,说是来杭州要粮,其实也算是来躲一躲。”
    “断粮?省里边不给你们淳安调粮?”萧墨轩猛然间闻到一丝异常的味道。
    “省里哪里有粮,若有粮,也早就发了。”鄢盛衍摆了摆手,“十几个县的人,都在杭州等着你们来呢,连县衙里头喝的都是野菜粥。跑到杭州指望能吃几顿饱的,谁知道这驿站里头供的还是野菜粥。”
    “户部给我的案卷上,不是说浙江有粮十七万石,足够用上一个月吗?”萧墨轩没想到浙江全省已经困到了这个地步。若是真到了这样,那为什么郑必昌还要在扬州呆上这许多天,就连今天来的时候,似乎都有几分不情愿。  

第十七章 西湖钓鱼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行辕门口两尊玄武岩刻成的石狮,张着血盆大口,瞪着门前来来往往的行人。
    十几匹快马踏着密集的马蹄,像一阵风一般卷到了行辕门边,浙直总督胡宗宪巡视宁波归来。
    “钦差已经到杭州了?”胡宗宪从马上跃下,就手把手中的马鞭丢给一边的亲兵。
    “临晚前刚到。”谭纶拱手立在道边。
    “嗯。”胡宗宪应了一声,抬脚就要往门里边走。
    “部堂。”谭纶也跟着向前迈了一步。
    “有事?”胡宗宪回身看了谭纶一眼,见谭纶欲言又止。
    “进来说吧。”胡宗宪把头转了回去,继续向里面走去。
    “胡部堂。”谭纶跟着胡宗宪进到公房里头。
    “哎。”胡宗宪抬手又止住了谭纶,对一边正在沏茶的杂役说道,“把茶放下就出去吧。”
    杂役应了声以后,放下托盘里的茶水,退了出去,顺手掩上了门。
    “下面的县,断粮已经有两日了吧。”不等谭纶开口,胡宗宪倒先说起了话。
    “部堂知道?”谭纶有些惊愕。
    “你去一趟驿站,去把那个萧钦差给我请过来。”胡宗宪揉了揉满是血丝的眼睛。
    “是。”谭纶应了一下,又立刻问道,“那郑大人那里,是不是要避着些?”
    “不用,他要怎么想,也随他去吧。”胡宗宪摆了摆手。
    杭州官驿。
    宁苏儿面前放着个小算盘,十指拨的飞快,直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苏儿,你可累吗?”萧墨轩见她保持这个姿势已经足足有一个时辰了,更何况,算术是萧墨轩最怕的学问,她却整得津津有味。
    “嗯?”苏儿好奇的抬起眼睛,看了萧墨轩一眼,“怎么着表哥倒似不喜欢银子?”
    “这……”萧墨轩被她这么一问,也愣住了。银子……谁不喜欢。
    “钱可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岂有主人不想把家里的宠物养大的?”宁苏眨了两下眼睛,里面满是俏皮。
    “这……”萧墨轩又是一阵语塞,这个远房表妹似乎总是两掌朝上,别人家的闺女,包里装的都是脂粉绣针,她包里装的却是算盘帐簿。
    “已经安排了萧四和宁义就在杭州附近就近多收些生丝,茶叶什么的。这当口,卖的人多。”宁苏儿又低下头来盘算着。
    “苏儿……”萧墨轩听宁苏儿这么说,心里顿时有几分不悦。
    由于刚遭了水灾,所以浙江的灾民都把抢下来的一些生丝和茶叶拿了出来,指望换点银子好买粮。商人们也抓住灾民们想立刻出手的心思。纷纷乘机压价。平日里一斤生丝可以卖三钱三分左右的银子,可眼下一斤生丝却只能卖两钱不到的价。而浙江的粮食已经涨到了二两银子一石。
    虽然这也是市场上的实情,可是萧墨轩一想到苏儿和那些商人一样乘机压榨灾民,心里毕竟有几分不快。
    “小姐,生丝和茶叶都已经联系好了,生丝三钱一斤,茶叶得看成色定价。”正想着,宁义掀起门帘走了进来。
    “三钱一斤?”萧墨轩又是一愣,这价钱足足比现在杭州市场上的价格高出了五成。
    “不是吩咐了按照平日里的价格收的吗?”宁苏儿微微皱了皱眉头。
    “说了,可是那些灾民说,现在别人都是二钱银子一斤的收。我们家出的价钱已经是够高的了,怎么着也不肯再多收了。”宁义怯怯的朝宁苏儿笑了一下。
    “苏儿……”萧墨轩这下才知道刚才差点就误会了苏儿。
    “表哥可有话说?”苏儿冰雪聪明,又岂猜不到萧墨轩的心思,转过脸来,也不点破。
    “我只是想,这杭州的山水甚好……若有了闲暇,不妨游上一番。”萧墨轩憨憨的笑一下,“杭州的西湖,倒也是出名呢。”
    “哦,西湖。”苏儿丢下算盘,蹦到了萧墨轩面前,一双俏眼直盯着萧墨轩,“西湖倒是个好地方,那可得表哥陪苏儿过去才是,顺便带杆鱼钩去钓几尾鱼上来。”
    “钓鱼?”萧墨轩觉得苏儿说的话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现在杭州吃的东西吓死人的贵,多钓几尾,若是吃不完还可以拿去市集上卖。”苏儿点了点脑袋,似乎是拿定了主意,又把目光转回到萧墨轩身上。
    “呃……”萧墨轩实在弄不明白苏儿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些啥东西。
    “你莫要这般看着我。”萧墨轩被苏儿看得满身不自在。
    宁苏儿被萧墨轩一说,脸上也红了半边。扯了扯裙带,却又怕弄落了荷包,连忙护住。
    “苏儿。”萧墨轩被苏儿的小动作撩拨的有点心猿意马,“你笑的可真好看。”
    站在一边的宁义,也被两人的言语逗得不禁笑出声来,却换来宁苏儿的一瞥眼。宁义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退出屋去。
    宁家里的下人最怕的就是宁苏儿,即使以前宁老爷在的时候,虽然脾气不好,但也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可小姐不一样,她很少斥责下人,她只会……身体力行。比如,让你一个人把整个晒谷场的稻子都扛回仓库里去。
    萧墨轩饶有兴趣的看着宁苏儿,算起生意来的宁苏儿和在船舱里那个娇羞的宁苏儿简直是判若两人,若不是亲眼所见,还当真难以把这两个形象叠合到一起去。
    眼下的宁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