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9部分

大明首辅-第9部分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到天亮,高拱就该派人过来了。”严世蕃脱下肩上的狐裘披风,搭在了凤纹衣架上。
    说罢,吩咐下人,备起酒菜和罗龙文对饮起来。
    “老爷,国子监高大人派了几个家奴来,说要见您老。”一壶酒尚未喝尽,门外已有家丁来报。
    “让他们进来。”严世蕃得意的看了罗龙文一眼。
    不一会,几个高府的家丁,抬着一只木箱匆匆穿门而入。本想说什么,见罗龙文也坐在一边,闭住了口。
    “不打紧,自己人。”严世蕃收回目光,一仰头,一杯酒倾入喉中。
    “今天新郑老家送了些土产过来,我家老爷特地吩咐小的送些来个小阁老尝尝。”高府家丁见严世蕃并不想避讳,便开口道。
    “放着吧。”严世蕃点了点头,找过老管家,吩咐带了去领几两赏银。
    “高拱这安的是什么心?”罗龙文好奇的盯着木箱。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严世蕃向木箱努了努嘴。
    罗龙文按捺不住,走过去掀起箱盖,一阵浮光泛起,白花花的一片,映得人眼睛生疼。
    “小阁老,这……这……”罗龙文不是没见过银子,应该说,他见过的银子比这还要多的多,这么点银子,实在不算什么。真正让他诧异的是,这银子居然是高拱送过来的。
    “五千两。”罗龙文略点了一下,抬头对严世蕃说。心下暗暗惊讶,不知道到底是严世蕃还是高拱准备改换门庭了。仔细一想,高拱是裕王的老师,死也脱不了关系。这么说,打算改换门庭便是严世蕃了。可若是严世蕃要改换门庭,也该是他送银子给高拱啊,怎么倒是高拱送银子给他了。
    “那景王那?”罗龙文虽然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凭着感觉,断定此事必定和裕、景二王有着关系。
    “景王是藩王,我等是近臣。难道你想要我谋一个结交藩王的罪?”严世蕃看着罗龙文,冷冷笑道。
    “这……”罗龙文实在猜不透严世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要帮人家办事。景王是藩王,此次进京又是未经宣召,应该早些回去才是。”严世蕃继续自斟自饮,“不过,皇上会怎么想,我可就没办法了。”
    “噢!”罗龙文这才渐渐有些醒悟了过来。
    嘉靖皇帝一向特立独行,自己想做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此次景王回京又是来给他献祥瑞的,如果有人这时候出来指责,依他的脾气,只怕会真把景王留在京城也未可知。
    “那小阁老为何又要收高拱的银子?”罗龙文又望了望那一片浮光略影。
    “不收,我还是严世蕃吗?那样才招人疑心。”严世蕃哈哈大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萧墨轩仰卧在学馆后的草丛里,闻着略有些发涩的青草味,痛痛快快的打了几个喷嚏。懒洋洋的阳光晒得人浑身发软,萧墨轩惬意的闭上了眼睛,手中一本《国风》,便当了枕头。
    昨天热闹了一场,直到丑时才得上床,早上进了学馆,未免瞌睡。
    不过好在萧大少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上课打瞌睡不行,我请假总可以吧。前面鄢盛衍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已经去找了周公。萧墨轩也顾不得他了,脸上摆上一副苦样,大声疾呼吃坏了肚子。
    “要找大夫看看?”老博士一脸紧张,自从看了萧墨轩的那篇文章以后,便认定了这个学生是个大才。人,就是这样,一旦认为你好,即使你调皮一点,也只当作可爱。更何况作为老师,自己教出的学生能有出息便是最荣耀的事。
    “不打紧,我去茅房蹲一会,再休息下便好了。”萧墨轩从书几上抓起一本《国风》就奔了出去,那腰弯的要成了直角。
    “连如厕都不忘读书,如此好学,便是那茅房也变成了香斋。”老博士在身后发出一阵由衷的感叹。
    国子学后面的草丛是个好去处,僻静,又晒得太阳。萧墨轩装模作样的在茅房转了一圈以后,就在那躺了下来。
    迷迷糊糊的,萧墨轩似乎听见有两个人在一边说话。  

第十三章 阴谋诡计

    “昨天严世蕃突然上我那说了一番话。”萧墨轩听到有一个人开口说道。
    严世蕃?萧墨轩陡然来了兴趣,这个人他上辈子就听说过,来了这儿以后,又听萧侍郎几次提起,便悄悄竖起了耳朵。
    “哦,他去做什么?”另外一个声音问道。
    “一是问我裕王爷是否真的对他严家父子心有不满,又提起了那萧天驭家儿子入监一事,问是否是裕王爷举荐的。”
    提起了我?萧墨轩心里一嘀咕,抬起头来,向外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两个人,正是祭酒高拱和司业张居正。
    “高大人可知他究竟何意?”张居正拨开一根树枝,向前走了几步。
    “昨天景王回京,我原来也猜想着他是不是想来探一下我们的口风。”高拱在原地打了个转。
    “景王和那严家父子素有往来,但景王已封了藩,严家父子想是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落一个通藩的口实。”
    “我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但此次景王进京定是来者不善,我怕那严世蕃借机作文章,已经差人给他送了五千两白银过去。”
    “那严世蕃收下了?”
    “收下了。”
    “严世蕃贪婪小人,既然收下了银子,想是也会安顿一阵子。”张居正略出了一口气,转了个身,却发觉身边草丛中人影闪动。
    “谁?”张居正脸色一变,冲着草丛里喝道。
    “学生萧墨轩,参见高祭酒,张司业。”萧墨轩正听得入神,猛然被喝,也不好再掩饰,乖乖的从草丛里爬了出来。
    “哦,是萧侍郎家的公子。”张居正见是萧墨轩,略放下心来。却又见萧墨轩满头满身的草叶,呵呵笑着帮他拍了拍。
    “这便是萧墨轩?”高拱上下打量了他一圈。
    “正是学生。”萧墨轩知道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大气也不敢出。
    “文章做的不错,连裕王殿下看了都连声赞叹,前途无量啊。”高拱得了回答,也换上一副笑脸。
    “都是老师们教诲的好。”萧墨轩听他们这么说,知道不会再有什么严重后果,一颗心略收了回去,只是仍不敢抬起头来。
    “你不上课,却在这做什么?”张居正想起这时还未到午休的时间。
    “我……学生昨日吃坏了肚子,博士让学生出来休息一阵,学生见这里阳光不错,便想在这躺上片刻。”萧墨轩的目光不停的在两只脚尖上来回变换着。
    “哦,呵呵,休息倒也不忘读书啊。”张居正的目光落在了萧墨轩手中拿的《国风》上。
    “学生……惟恐有负师恩。”萧墨轩有些战战兢兢。
    “孺子可教。”高拱抬起手指,向着萧墨轩略点了几下,眼眉间,又多了几分赞许。转过身来,和张居正并肩而去。
    “唔!“萧墨轩长出一口气,抹了下额头,竟已是渗出一层汗来,也没心思再呆在这了,回身向学馆而回。
    萧府,偏厅。
    “父亲,请!娘亲,请!”萧墨轩亲自舀起两碗西湖牛肉羹,送到萧侍郎和萧夫人面前。这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虽然天天如此,但是二老每次接过羹汤的时候,心里都比泡在蜜罐里还甜。
    “今日下午生了件怪事。”萧侍郎拿起细瓷汤匙,一边吃,一边说道。
    “甚么怪事?”萧夫人歪过头来,看着萧侍郎。
    “都察院大批言官上书,弹劾景王未经宣召,擅自回京。”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些御使言官,闲来无事,便是皇上也常被他们批。”萧夫人淡然一笑。
    “怪就怪在此次上书是那欧阳必进带头策动,那欧阳必进是严氏父子的心腹,严氏父子和景王向有往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萧天驭晃了两下脑袋,只觉不可思议。
    “兴许是景王此次回京,在什么地方惹恼了他们呢。”萧夫人夹起一块肉片,送到萧天驭的碗里。
    “景王是藩王,此次回京是给皇上献祥瑞,而且是昨天才回来的,怎生会惹到他们呢。”萧天驭摇了摇头。
    一边的萧墨轩,嘴里咬着块糖醋排骨,心头忽然浮起白天听见的事。
    “爹,孩儿今天倒听到件事,兴许和这有关。”
    “哦,你听见了什么?”萧天驭转过脸来,看着儿子。
    那国子学里都是王公大员的儿子,从他们嘴里走漏出点风声还是可能的。
    “孩儿今天偶然听见高祭酒和张大人在那说话。”萧墨轩顿了一顿,瞥了萧天驭一眼,担心他会问起他怎么能听到两位大人的对话。
    “你怎么能听到他们说话?”果不其然,萧天驭立刻问道。
    “孩儿在学馆后读书的时候,偶然听到的。”萧墨轩答道,只是避开了时辰。
    “说的什么?”萧天驭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追问下去,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高拱和张居正到底说了什么。
    “高祭酒说,昨天晚上,严世蕃去他府上问了两件事。一件问,听说裕王爷对严阁老心有不满,是否当真。还一件,问的是孩儿入监的事,是否是裕王爷举荐的。”
    “哦!”萧天驭心里猛得一沉,隐隐的感觉今天发生的这件怪事似乎和儿子说的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高祭酒如何答的?”萧天驭脸色略有些阴沉。
    “这个高祭酒倒没有说,只是说送了五千两白银过去给严世蕃。”萧墨轩一边说话,一边把菜往嘴里送。
    “难怪今天欧阳必进会如此积极。”萧天驭心里似乎寻到了些答案,放心的换回脸来。
    “不过,孩儿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萧墨轩又提起了话头。
    “你有什么话便说就是,这里又没有外人。”萧天驭好奇的看着儿子,不知道他会说出些什么来。
    “我看那些言官的折子送上去,只怕会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萧天驭皱了下眉头,还没明白儿子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听说皇上的脾气倔的很,此次景王回京又是给皇上献瑞的。刚回了京,他们就要赶人家走,皇上会怎么想?”萧墨轩小心翼翼的看了父亲一眼,萧墨轩前世虽然不是什么大才,倒也有个好处,就是喜欢读书,这些历史故事,知道的也不少。嘉靖皇帝那个牛脾气,而且还出奇的好面子,那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  

第十四章 高拱之怒

    “景王进京献瑞,反遭上书弹劾。”萧天驭口中念念有词,头上的眉头,皱得更深。
    “不好!”萧天驭猛的站起身来,两只手垂在桌下,竟是抖个不停。
    “轩儿,你陪我去一趟张大人家。”萧天驭一边说着,一边提起了衣架上的大红披风。
    “是。”萧墨轩见父亲如此,料定果然要有大事发生,不敢怠慢,也披上衣服。
    “不吃些再去?”萧夫人见这父子俩急急忙忙的把碗丢了,也没吃上几口,追了过来。
    “事情紧急,不吃了,等回来再准备宵夜便是。”萧天驭顾不得多说,拉上萧墨轩出得府去。
    “应房兄怎么有空来寒舍小坐。”张居正突然见萧天驭急忙忙的冲到自己家里,还带着他的儿子,未免有几分愕然。
    “叔大,欧阳必进策动都察院上书弹劾景王的事,你可知道了?”萧天驭开门见山。
    “已有耳闻。”张居正让家仆奉上茶水。
    “只怕这么一折腾,景王倒留在京里了。”萧天驭哪还顾得上喝茶。
    “应房兄的意思是?”张居正从萧天驭的话里,嗅出了那么些味道。
    “皇上的脾气,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萧天驭一只右手,在空中舞个不停。
    “坏事了。”张居正也是个聪明人,听了萧天驭这一提点,仿佛被人当头喝了一声,猛得醒悟过来。
    “幸亏应房兄提醒。”张居正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我立刻去找高大人过来商量。”
    说罢,唤过家奴,吩咐了几句,家奴便快步奔了出去。
    “若不是应房兄,几乎要中了严党的奸计。”张居正坐下以后,心里还有些未定。
    “我也是幸亏小儿提醒。”虽然形势紧张,萧天驭也没忘记彪炳下自己的儿子。
    “哦,墨轩!”张居正惊喜的转过头来,看着萧墨轩。
    “学生只是依皇上的脾气猜的。”萧墨轩努力保持着谦虚,这时的他,也感到了一丝压力。
    “果然是后生可畏,我们侍奉皇上这么多年,居然也没猜透皇上的心。惭愧,惭愧。”张居正轻轻摇了摇头。
    说话间,高拱已经过来了。
    “叔大,有什么急事,这么迟还非要唤我过来不可。”高拱匆匆走进门来。
    “应房兄也在。”等进了门,看见萧天驭也在。更奇怪的是,居然还有个萧墨轩在那正襟危坐,心里未免纳闷。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