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谢氏见闻录 >

第5部分

谢氏见闻录-第5部分

小说: 谢氏见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两人面相也不像是兄妹,就以为这是刚新婚的小两口要去县城办事。
    谢安娘听了,连连摆手,“老伯,您误会了!我们只是碰巧走在了一起。”
    “对的,对的,碰巧,我和安安碰巧!”晏祁喜笑颜开的说着,仿佛两人碰巧是件天大的喜事儿。
    “这……”老汉纳闷了,怎么他看着两人挺有夫妻相的。难道是老咯,眼神不好使了?
    不过,人家姑娘都否认了,他也不好再开口。只是这小哥好像不是这么想的,看他对小姑娘多热情!
    “饿,安安,晏晏饿!”说着,晏祁眼巴巴的望着谢安娘。
    他一手摸着肚子,示意自己是这里不舒服了,一手扯着谢安娘的袖子,撒娇似的摇晃起来。
    谢安娘没法儿,只得一边拯救自己的袖子,一边安慰道:“等一下我们到县城了,我就去给你买吃的。乖,再忍一下!”她也饿呀!
    话说,大早上的,谢安娘正迷迷糊糊地睡着,只觉有一道视线浇筑在她身上。
    她猛的睁开眼,便看到晏祁正歪着脑袋,蹲在一旁,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吓了她一大跳!
    晏祁见她睁了眼,可怜巴巴喊着:“安安,我饿!”
    下山的途中,他隔不了多久便要喊一次饿。谢安娘也无法,她也饿着,只能安慰他,让他忍忍。
    这深山老林的,满山荒芜的,她也不敢乱闯,再加上初春的季节,山上开花的植株都少,更别提那结果的。就算有,她也不敢随便摘来吃,谁知道会不会是有毒的。
    就这样,两人饿着肚子,愣是从大山里走了出来。幸亏遇上了好心人!
    饶是如此,谢安娘看到没精打采的晏祁,还是忍不住多问了句,“老伯,我们还有多久能到?”
    “快了,快了,上了官道,再有个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老汉热心的回着。
    “老伯,那要是从河口县到禹州城,得花多长时间?”
    谢安娘看了眼头顶明晃晃的太阳,现在就快到晌午了,也不知在日落之前能否赶回府。
    老汉诧异的望了眼谢安娘,“你们还要去禹州城?从县城到禹州走路的话,怎么也得三个时辰,要是坐车的话,也得一个时辰吧!”
    谢安娘点了点头,“这样啊,那也还好,能在天黑之前赶到禹州就行!”
    她略微思索了一下,既然如此,索性在县城多待一会儿,好好吃上一顿饱饭再走。
    就在两人说话间,这牛车就已经从乡间小道汇入了宽敞平整的官道,周遭的车辆与人流也渐渐多起来。
    只不过,这人流中,衣衫褴褛的人是不是格外多了点。
    ******
    进入县城,与驾牛车的老汉道谢告别之后,谢安娘和晏祁就来到了一家干净雅致的酒楼前。
    两人走进酒楼,此时正是用餐高峰段,谢安娘扫了一眼周围,大堂里基本都坐满了。
    她招来店小二,“小二,楼上可还有空座?”
    小二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两人,虽是穿着简单的粗布衣裳,但身上的气质却是令人眼前一亮。
    这女客官一身荆钗布裙也不掩风华,男客官也是生得俊美异常。总不可能有长这么好看的骗子!
    于是,小二脸上堆笑的引了二人上楼,“二位客官,楼上请。”店小二一边带着人往二楼去,一边介绍他们店的特色菜系。
    待二人选定位置,定下菜色之后,又麻利的上了一壶茶才退下。
    谢安娘与晏祁选得正是靠角落的座位,这个位置清净、不引人注意,旁边也只有一桌正在吃着的人。
    谢安娘坐定后,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推到了晏祁的面前,“喝吧!先填填肚子。”之后,又拿起另一个杯子,为自己斟了一杯茶。
    她刚端起杯子,对面的晏祁便发出一声痛呼,“烫,烫!”
    谢安娘望了望手中的茶盏,热气腾腾的。
    又望了眼晏祁,只见他探出舌头,不断用手扇着。
    再看旁边那桌人的视线,似是被这里的动静吸引过来了。
    这个时候的晏祁,倒是名副其实的傻样呢!昨晚的怪异感,许是自己多心了吧!
    她暗自叹息,将手中的茶盏吹了吹,递了过去,“喝这杯吧!这杯不烫!”
    一听不烫,晏祁毫不含糊的接了过去,一口便往嘴里灌。他也是渴急了,喝得又快又猛,转瞬间,杯中茶水便见了底。
    眼看没有了,晏祁将杯子递到了谢安娘跟前,“不烫,还要。”
    谢安娘一双素手执起茶壶,很快便又将空杯注满。
    晏祁接了过去,也像模像样的吹了吹。
    正待谢安娘想再为自己斟上一杯之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举着一个小小茶杯伸到了她眼前。
    她抬眸,便见一双黑曜石般的眼,里面像是承载着星光,亮晶晶的望着她,“不烫,安安也喝!”
    谢安娘怔了一下,微微笑着,接了过来,“谢谢!”
    晏祁见她接了过去,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又自己拿着茶壶倒了一杯,吹了吹,这回是自己喝了。
    谢安娘专注的捧着杯子,小口小口的喝着,文雅而娴静。
    不一会儿,饭菜便端了上来。两个饿了快一天的人,也不约而同地放下杯子,开始夹菜!
    而他们旁边的那一桌,此时也快到了用餐的末尾阶段。
    大概是喝多了,其中一人醉熏熏的对着同桌的另两人诉苦道:“李老弟呀,这姓洪的可真不是东西。你说我都孝敬了这么多东西上去了,他竟然还不满足,还狮子大开口的想要从我这里捞更多的东西。
    我呸,惹急了老子,大不了同归于尽,我要是进了大狱,他以为他姓洪的能逃得了,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钟大哥,您喝醉了,尽说些胡话。来来,吃菜,咱们吃菜。”说罢,那姓李的高个子连忙往人碗里夹菜,就希望饭菜能堵了诉苦那人之口。
    毕竟这不是一个说话的好地方。
    “老弟呀,哥哥我今天不吐不快!你说这河口县的云河决堤,他堂堂一个县令不想着如何安置灾民,修补河提,竟然只顾着用此事来威胁我们,圈得更多的钱款,真当我们好欺负!
    这偷工减料得来的钱,他可没少拿!如今出事了,就想拿我们去顶罪,这天下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李老弟,你说是吧!”
    听到这里,姓李的高个子也似是被戳中了心肺,不再劝人停嘴,咬牙切齿的放下筷子附和道:“钟大哥说的是,这姓洪的也太不是人了,我们兄弟给他当牛做马还不够,如今捅了篓子,就想一推四五六,没门儿。”
    接着他眼睛一转,“听说这事儿不仅惊动了知州大人,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城都有所耳闻。这要是上面派人来查,我们怕是凶多吉少。不过这姓洪的也别想落了好!”
    这云河,也就是流经泽州的最大一条河流,如今因着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河道里的水涨得特别快,又急又猛的水势将河口县的这段堤坝冲垮了,处在下游的村庄与田地都被洪水淹没了。这要是追查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河口县的洪县令要被追究责任。
    “行了,你们俩都少说点。不想吃了就走,少在这儿磨叽。”却是三人之中最为年长的一人发了话。
    原本因着酒意上头的二人也讪讪地闭上了嘴,这大哥最是严肃,他们三人中都是他做的决策,因此两人也不敢反抗。结账之后就两人就互相搀扶着,跟在他后头出了酒楼。
    而这厢谢安娘在用餐之时,也稍微听了几句,云河决堤?莫非,进城所看到的那些是难民!
    这想法从谢安娘脑中一闪而过,很快便放开了。他们安安静静的吃完了饭,也就出了酒楼。
    之后,两人用剩余的钱,租了辆马车去禹州城,从张氏那里拿来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到了禹州城。
    可进城后,谢安娘又愁恼了,这晏祁的家在哪里?她在马车上问了半天,问得口干舌燥了,还是没能从晏祁的形容中,理出线索。
    她又在脑海中过滤了一圈姓晏的人家,还是毫无头绪,这禹州城中姓晏的人家基本没有,许是她也不认识的。
    无奈之下,她只得让车夫尽量绕着城中那些富贵人家的府邸周围走,若是到了家门口总能认得吧!
    马车沿着她所指的一些的街道,走了有不下半个时辰了,她原本焦急归府的心,也在这晃悠的时间中渐渐消磨。
    罢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若是有心,范府的人自然会等她,若是无意,怕是她回去了也无济于事。
    她又朝此刻静坐在马车上的晏祁投去一眼,此刻他倒是坐得住,颇为沉默,只是显得有点焉焉的。
    打开车窗,见现在正路过一条颇为热闹的小街道,她望了眼街边两侧林立的店肆,以及摆在路旁的小摊子,便出声叫车夫稍停一下。
    谢安娘下了马车,向着那扛着冰糖葫芦沿街叫卖的小商贩走去,“小老板,来两串。”便用余下的铜板,买了两串又大又红的糖葫芦。
    一转身,便见晏祁也跟了过来,遂将包了一层糯米纸的糖葫芦塞到了他手中,“昨天不是说要给你买糖葫芦吗,快吃吧!”
    晏祁一双漂亮的丹凤眼,微微瞪着手中红得诱人的糖葫芦,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他大大咬了一口,这一口就是一整颗,用力咀嚼,嗯,酸酸甜甜的,好吃!
    他嘴里含着糖葫芦,含糊不清的赞道:“好吃!”只是安安什么时候说过要买这么好吃的东西?他怎么不记得了?
    随即他又想到,阿娘老说他记性差,应该是自己又忘记了吧!
    他又咬下一颗,抬头见谢安娘手中的还没动静,便眉眼间也带着欢喜的催到:“安安快吃,好好吃!”
    谢安娘见他有了活力,正想咬一口手中散发着香甜气息的糖葫芦,便听到一声激动难耐的叫喊。
    “少爷!”

  ☆、第7章 回府

只见一个身穿宝蓝色衣服,作随从打扮的稚嫩少年,如疾风般奔了过来,一把就挂在晏祁的身上。
    幸而晏祁反应快,及时将冰糖葫芦举得高高的,他看了眼手中还剩六颗的葫芦串,还好没被撞掉!
    那少年扑在晏祁身上,就是一阵痛哭:“呜呜,少爷,可算是找到您了!夫人和蒋叔都要急死了,彻夜不眠的找着您,您可算是回来了!”
    谢安娘对着这个疑似认识晏祁的少年,警惕而不失礼貌的问道:“这位小公子,他是你家少爷?”
    南欢抬头,眼神迷茫的望了一眼站在少爷身旁,温婉清丽的女子,“您是?”
    不待谢安娘回答,晏祁一手高举着糖葫芦,很是高兴的介绍:“这是安安。”一手推了推挂在他身上的南欢,“羞不羞,这么大的人还掉金豆豆,不准再吊在我身上了。”他可不能让安安以为他也是个喜欢掉金豆豆的人。
    谢安娘听晏祁语气颇为熟稔,应是认识的,看来不是那种心思不明乱认亲的,便放下心中的戒备。
    既然如此,她便也该告辞了。
    “好好照顾你家少爷,下回可别让他独自乱走了。告辞!”谢安娘善意的提醒着。
    “安安,你要去哪儿?”晏祁见谢安娘要走,忍不住想跟上去,却被南欢拖住。
    “你放开我,我要去找安安!”眼见谢安娘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驶向前,晏祁不由有点急。
    “少爷,我们先回家,回家后您想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南欢眼见快要拖不住人了,只得先好声好气的哄着。
    奈何晏祁听不进去,一门心思要去找谢安娘,一把挣脱南欢的桎梏,就要往前追上去,哪料没走几步,便突然晕厥在地。
    ******
    待到晏祁再次醒来,人已经在府中了。
    他从罗汉床上坐起,波澜不惊的目光扫过四周,这才不紧不慢的起身,换了叠放在一旁的干净衣裳。
    许是听见了动静,一直候在外间的南欢规规矩矩的走了进来。
    “阿娘和蒋叔呢?”晏祁面无表情的问着。
    依他阿娘的性子,这个时候早就在旁守着了,现在不见了踪影,难道是还在外头找他?
    “少爷,夫人和蒋叔都还在外面找您呢!自从您前天走丢了,可把大家吓坏了。夫人和蒋叔今天下午得到消息,说是有人在泽州的河口县看到过您,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至今还未回来。”
    南欢敢在孩子心性的晏祁面前,肆意的胡闹玩耍,但在一脸漠然的晏祁面前,他却是比兔子还老实,连大气都不敢多喘一声。
    晏祁瞧了眼鹌鹑一样缩着脑袋的南欢,也不在意,他这个样子看久了,也就习惯了,只是继续问着:“明路呢?”
    南欢老实的回着:“明路大哥刚刚还来看过少爷,见您一直昏迷着,便先去将在城中寻找您的人调回了。估摸着过会儿就能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